论传统节日食俗的文化意蕴※
2011-04-14吴忻
吴忻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成都 610100)
无论古今,“食”都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心。和其他传统文化一样,中国人并不把“食”这件事单纯看待,独一无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被引用到饮食中,其核心是快乐、幸福,它的风格可以改变和交汇,但生活的文化意蕴却是从“食”开始。
在每年固定的时期或每逢某个时节都要出现的食物元素和饮食行为,被称作节日食俗。它们从远古发展而来,在世代的传承发展和更替中积淀下来,成为传统文化的源和流,是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从流传至今的节日食俗里,我们既能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又能深切地体会中华传统精神的基本要素以及倡导和谐社会的价值理念。
1 我国传统文化精神基本要素的表达
1.1 彰显“天时地利人和”的哲学意蕴
我国传统节日食俗的时间安排以顺应自然季节变化的“二十四节气”的传统历法为依据,从时序上显示出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除夕的重要节气变化图表;从内容上表达一幅融天、地、人为一体的历史文化长卷,它指导中国人进行农事活动并使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充满诗情画意。
节气反映太阳照射地球的角度而产生的季节变化,它起源于黄河流域,现存第一部完整地记录了二十四节气名称的历史文献,是成书于公元前137年的《淮南子》。西汉中期,中国传统历法定型,二十四节气同时确立下来,成为统一的历法定制。汉代以后,我国官时和民时的观念都依它形成,统治阶级还把它当作礼制规范,向天下推行。每当重要的节气来临,当朝皇帝都要亲自举行农耕示范仪式,表示启动全国的农耕生产。北京的地坛至今还保存着清朝皇帝亲行开耕礼的文物藏品。
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中提出“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的观点。天时,“天”是自然界,“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它的变化是有客观规律的。“时”是农业活动的“时”,它反映农业气象条件,反映四季冷暖及阴晴雨雪的季节变化。人和,即是人的行为要与自然变化相符合,中国传统节日食俗讲究以注重“节气”的时间韵律而进行饮食活动,注重天时、地利和人的“和谐统一”的哲学观念,维护人体健康,使社会生活各方面都平衡协调,传达着人与天、地、自然界和谐共济的法则,是儒家文化民本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节日食俗里的定式食物,是以传统文化和民间信仰为思维基础,通过自然野生原料、色彩趋吉、形状类同以及名称、谐音等食物形式,保留着形成民族文化的原生状态以及我国人民特有的生活方式,以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注重天、地、人及物我之间、身心之间的相互感通、整体和谐、动态圆融。在天人性命、形而上形而下、价值理想和现实人生之间进行沟通,既重视了美食存在的体验,又表达了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1.2 “和谐生活”的价值理念表达
每年阳历4月5日前后的清明节,除扫墓祭祖踏青外,吃清明粽、馍糍、清明粑、干粥、青团子就是这时的饮食风俗。青团子是江南一带用来祭祀祖先的必备食品,它是用民间叫“棉花草”或“蒿蒿菜”“清明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与纯糯米粉拌匀揉和制作的,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这一食俗顺应了冬春时节瘟疫易流行的气候特点,利用这时期极易生长、不用耕作的野生植物制作食物,填补此时农产品稀少的缺陷,既能保护正在生长的粮食作物,又能除去漫长冬季人体积聚的寒热湿毒,祛病养生,传达了人与天、地、自然和谐共济的法则。这一传统法则,从境界论的维度看,它超越了“狭隘自我”的利益观和价值观,代之以“人与生态和谐共生”的利益观和价值观;从发展观的维度看,它体现了我国人民对使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视。
大年三十的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赶回家来,一家大小聚在一起,话新春、蒸年糕、做饺子、吃汤圆,其乐融融。汤圆象征团聚和美、生活甜蜜,年糕因为谐音“年高”有发达兴旺之意。以特定食物象征的“和”与“高”,表达了我国民族推崇民族团结、和谐发展的价值理念,也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和之美”的价值观,其形而上的意蕴是“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者也。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我国先哲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在“中和”的状态下找到自己的位置繁衍生息,因此,这种“以和为贵”的思想,建立在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之上,它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整个饮食生活,而且成为中国人民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1.3 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的弘扬
当工业文明正在凯歌高奏之时,文明进程的阴影——由人类行为所造成的生态问题,就已成为人们日渐重视的问题。而对攫取浅近的利益,为满足自身的贪欲而对自然资源的滥用和对自然资源的破坏等现象,我国先贤圣哲也早已有独到的深刻洞见。
中国道家所宣扬的崇天、敬天以及畏天的信仰本体思想,通过节日食俗渗透到社会文化生活中。如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时值仲夏,百草丰茂,万物生长,而瘟疫的危险也悄然出现。人们用挂菖蒲艾蒿、出游、缠五色线、龙舟竞渡、吃粽子等象征季节变化的文化形式祭祖避邪,以表达中国人的生活哲学。人与天地圆融一体,人们就地取材、以物喻理,这个“理”既是对人自身健康、对天时节气变化的认识,更是对生存环境和生态保护的认识,也是对本民族文化源头的认识。
生态文明之所以引起世人的普遍关注,就是因为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造成了严重的危机以致于威胁到人的生存和发展。在现今社会,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已远远超越了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超前消费、奢侈消费、野蛮消费滋生蔓延。传统节日食俗文化元素反复提醒人们关注自身生存发展凸显出来的问题,人必须对自身的观念、行为做出深刻的反省。传统节日食俗所倡导的既符合时令又取材简易的饮食内容,不仅使人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有一个合理定位、规范自己行为、珍重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防止欲望的无限膨胀,也使现代人在生活的层面上回归自然本体,在精神层面上遵循古圣先贤对于“仁、义、礼、智”四德所要求的综合之意蕴。
2 体现了本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2.1 民族的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正是有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才可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保持固有特色、吸纳外来文化,形成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每逢传统节日,中国南北各地都以最简朴的、适应节气变化的食物如清明粽、馍糍、饺子、汤圆、月饼、青团子等,作为必备食品用来祭祀祖先和防病养生,这是对祖先“礼”、对自身“仁”、对自然“义’、对生活“智”的生活方式的饮食化表达。其文化形式不断传达着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的理念,是本民族对自然、社会、人生与终极信仰的睿智,是对自身文化的充分肯定。
食俗文化行为的基本价值是生存和超越,在自我和他人的价值互动中,建立起了自我和他人的关系。食俗文化的主体价值精神是由无数个个体的价值取向形成的,自我精神和他人精神的融合形成了社会共同体对传统节日食俗价值的认同,历史的积淀又使其具有了独特的文化概念、逻辑和理性。节日食俗文化有着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一是生生不息;二是相依相持、整体和谐;三是事实与价值的联系、语言与超语言的贯通。在现代复杂的社会价值体系中,人们在快乐的食俗活动中坚守着自身的价值,使自我的有限性与社会的无限性相连接,自我通过社会实现无限。因此,节日食俗以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形式与外来生活方式不断交融,使各民族、各社会集团更加接近,更好地进行交流和借鉴。
2.2 人类文化中的价值认同符号
在现代社会的世俗化进程中,人性的自由被物质的欲望普遍统治,只能以本能的满足来追求浅薄的快乐。而人类本质和决定性的需要是“升华的需要”,美学家维尔斯认为“精神的升华是人类文化中的一个基本公理,是一种明显的对‘高尚’的需要”[1],人们从初级的知觉判断到更高级的深思之乐就是一种“升华的需要”。人们在被物欲迷失之后开始一种新的找寻,而节日食俗文化可用传统时代的内容、以新的维度填补人们因焦虑和虚无而出现的真空。
现代市场经济和消费语境中产生的文化主导权,使人们的精神生活从以前祭祀神灵祖先、追求神圣世界改变为在现实世界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定位。但在传统节日食俗活动中,人们在市场逻辑的推动下,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优秀传统文化,找寻到了蕴涵其中的崇高精神内涵,即对世俗世界的价值批判和对神圣世界的价值认同。在“利益、经济决定一切”“有钱就是一切”的价值观里,人们借助现代中国社会与传统文化机制,通过具有独特文化元素的快乐节日饮食,消除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的陌生、冷漠的情绪,使人的精神处在既有过去又有未来、既有天上(神灵祭祀)也有地上、既有世俗又有文化的连续体中,这种既有物质又有精神的生活方式赋予了人们精神升华的内涵。传统节日食俗文化满足了精神升华的需求,成为面向世俗社会的价值认同符号,它调整着社会价值认同的方向及在社会生活中建立的理想和意义。
3 民族的文化自觉
近年来,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恢复与重建传统节日文化,2005年6月1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就发布了《关于利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2]。文化自觉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历史责任的自动担当,是对文明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
传统节日食俗的最大特质就是具有极强的渗透性、持久性,能够以无形的意识、无形的观念深刻影响有形的存在、有形的现实,既有历史传承又立足于时代,并在实践中有新的发展。古人常把思乡之情寄托在明月、清风、大雁、燕子、茱萸等自然事物,以及家书、棉衣、布鞋等生活物品上,把团结和睦、奋发向上的情感寄托在年糕、饺子、汤圆、月饼、粽子等食品元素上。传统节日食俗文化经历了时间的淘洗、实践的锤炼,带着人们的情感记忆、思维习惯、精神感悟,在循环往复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增强着对家乡、对国家、对民族之根的认同。费孝通晚年最重要的学术思想就是:每个民族都要通过文化自觉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和他人的文化,找到本民族文化的“安生立命”之地,最终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境界。[3]
传统节日食俗中体现的传统文化、乡土情感、骨肉亲情、亲和力、自豪感是永不过时的传统文化资源,包含着中华文化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不仅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富的滋养,而且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1]韦尔施.重构美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特约评论员.文明指导[J].党建,2009(5):61.
[3]赵旭东.超越社会学既有传统[J].中国社会科学,2010(6):13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