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班主任做好新生入学教育的建议与思考

2011-04-14陈洪江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入学班集体新生

陈洪江 朱 倩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1)

柏拉图曾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入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开端,深入扎实做好这一工作,对学生今后三年发展和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有着重要作用。入学教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头戏,入学工作做好了,后面的班级工作就可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入学教育包括专业教育、职业生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校规校纪教育、文明养成教育、安全教育等诸多方面。笔者在此不一一赘述,而是结合做高职班主任的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1 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首先,班主任应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大趋势下,“就业难”成为了突出的社会问题,因此在入学教育过程中,班主任要让新生们全面了解就业形势。对学生进行就业形势教育并非要打击学生,使他们心灰意冷,对前途丧失信心和希望,而是让他们对自己有一个正确合理的定位,了解某些专业性职业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这样一来,他们的阶段性目标才会更加明晰,才能在未来三年学习生活中沉下心来,认认真真搞好自己的专业学习,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学生活是一个新的学习生涯的开始,然而有的学生却认为考入大学后没有了家长与老师的随时监督,终于可以放松一把;有的学生以为就读高职院校低人一等而自暴自弃、妄自菲薄,对前途丧失信心和希望。上述因素使一部分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和谈情说爱而将自己的专业学习束之高阁,甚至有人还走上了非法传销等违法犯罪的道路。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在入学之初没有适时接受系统的入学教育,因而缺乏科学规划自己的学业与未来、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的意识,而最终走向歧途。班主任应当从大一年级新生抓起,特别要充分利用入学教育这个契机,指导学生加强职业生涯规划,使其明确面临的工作压力和就业形势,引导学生积极思索,长期规划和短期计划相结合,切实规划好大学三年的奋斗目标并制定阶段可行性计划与步骤。当一个阶段的目标完成后,胜利的喜悦将激励他们向下一个目标迈进,他们就会感到学习有奔头,从而对前途充满信心,更加坚定自己的方向。当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贯穿整个大学阶段的指导性工作,入学教育中所作的努力仅是基础,目的是引导学生坚定信心,加强专业学习;此后,班主任应努力将之与就业指导工作进行有效衔接。

2 加强学生的文明养成教育

文明养成教育即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优良的道德品质,班主任要加强学生的文明养成教育。新生刚入校,离开父母和教师的严格管教,自律性较差,行为散漫自由,再加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难免会对他们的大学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在入学教育中,班主任首先要指导新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道德行为习惯,比如按时作息、锻炼身体、不吸烟、不酗酒、勤俭节约、诚实守信、遵守公德等等。这些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很容易被班主任所忽略,认为不值一提,而这些也恰恰可能为学生所忽略,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出现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情况。所以班主任在校规校纪教育中就要开始强调,并制定班级规范加以约束,总之,要教育学生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其次,在入学教育中,班主任要特别强调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学会人际交往,学会独立生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使学生消除不适应感,将自己很快融入班集体。学校中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等。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很多人认为教育学生尊师是小学教师的责任,其实不然,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中出现的上课手机铃声此起彼伏、值日生不擦黑板、见了老师不打招呼绕道走开,甚至和老师发生言语和肢体上的冲突等诸多现象,足以引起班主任的思考和高度重视。因此,对学生进行尊师教育非但不该削弱而且应该强化。师生关系和谐是教学效率提高的关键。如果学生不尊重教师,就很可能对教师上课传授的知识不屑一顾,这将会直接影响他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对其将来发展不利。如果学生不尊重教师的劳动,教师上课的热情、积极性就会备受打击,也会影响其正常上课水平的发挥,更不用谈发挥超常水平了。只有尊重任课教师,才能换来任课教师对学生的认真负责与真心关爱,学生前进的步伐才能更快。同样,和谐的生生关系对学生的发展也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到了新环境,每位同学心里都充满了新奇,然而在这些新奇背后却隐藏着彼此之间的陌生。现在的大学生都是90后,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想问题做事情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这就很容易和他人产生矛盾冲突。班主任要教育学生在遇到矛盾问题时,学会退一步海阔天空,不去斤斤计较。比如,班主任可以倡导学生在今后三年的学习生活中,每个学期为班级中的每个同学至少做一件好事,从而学会为他人着想,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走出个人自私自利的狭隘圈子,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同学关系。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友爱互助、和谐文明、温暖如家的氛围,从而为其学习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1]

3 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研究表明,大学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因此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2]班主任要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在入学之初,班主任要通过学生档案掌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体残障学生,以及单亲和离异家庭学生的基本情况,并且要特别关注这些孩子,定期同他们交流,注意观察其言行举止,充分了解他们的心理动向以及生活、学习等状况,若发现异常现象,要追溯其心理根源,及时通过班会、面对面交流沟通等形式,必要时可以请学院专门心理咨询人员进行救助,帮助问题学生释放消极心理情绪,防止这部分孩子走入心理迷途。班主任要鼓励学生多与周围同学交流、与任课教师交流、与家长交流。比如,可以鼓励学生每周至少给家长打一次电话,在关心父母的同时,向父母汇报自己的成长进步以及最近的思想动态,这样有利于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释放心理压力,有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此外,可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主题班会等,引导学生积极融入班集体,在集体活动中调整心身状态,从而适应大学生活。

4 引导学生树立集体意识,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班主任要引导大一新生树立集体意识,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形成班集体的强大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集体”是一种“精神共同体”。它不是人员的简单组合,而是相互间的融合,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不可分割的整体。集体意识和集体观念是一个班集体形成的关键,没有这种观念整个班级就如同一盘散沙,缺乏统一的行动和指挥,不能朝着共同的班级目标努力奋斗。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灵魂和统帅,是学生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建立的指导者和领路人。在入学教育中,班主任应不失时机地引导广大同学努力做到心中有集体,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只有集体荣誉感强的班级才是战无不胜的班级,只有生活在这样的集体中,学生各方面潜能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也是现代公司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一个没有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的员工是不会得到重用的,也就不会有发展的空间。在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时,要让学生切实体会到自己是班集体的主人,是集体荣誉的最大受益者,使他们发自内心地愿意为班集体的荣誉而奋斗。此外,班主任要进行班级氛围教育。良好的班集体氛围是良好班风、学风形成的关键,要倡导建立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让学生体会到这样的氛围有利于他们学习成长,从而自愿为营造这样的氛围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入学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成人成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成功的入学教育是新生入学后尽快成人成才的关键。成功的入学教育不但可以使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且有助于他们营造团结友爱的班风、严谨勤奋的学风,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从而提高其适应能力、生活能力和发展能力。入学教育虽然如此重要,但它不是一劳永逸的,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班主任需要从宏观上架构一个系统的指导体系,在入学教育中做到大处着眼,从以上四大方面积极加以引导。[3]

[1]程征,魏燕群,王海宁.如何做好高校新生入学教育[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9(3):28-30.

[2]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Z].教政[1994]3号,1994-08-13.

[3]何春兰,杨永涛.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反思与创新[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2):52-53.

猜你喜欢

入学班集体新生
重获新生 庇佑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推广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提倡
我爱我的班集体
入学面试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入学第一天
立足班集体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用“爱心”创建和谐班集体
新生娃萌萌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