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贡盐文化旅游资源评价及旅游开发策略研究※

2011-04-14练红宇夏敬标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井盐自贡市会馆

练红宇 夏敬标

(1.成都大学旅游文化产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6;2.成都大学科技处,四川 成都 610106)

自贡市位于四川盆地的南部,自东汉时,自贡地区即开始生产井盐,著名的盐井包括富世井、大公井等,北周时特别设置县、镇以满足井盐生产和转运的特殊条件,其中以富世井为名置县(先后易名为富义县、富顺县),以大公井为名设公井镇;至明代,形成了自流井和贡井两大盐区,清代时,这一地区成为四川井盐业的中心,被誉为盐都。1938年,四川省政府将富顺县第五区和荣县第二区的产盐区划拨为市,并取自流井和贡井之名合为自贡市。因此,自贡是一个因井盐而设镇设县并最终设市的城市。自东汉至今,自贡已有两千年的盐业历史,并以“千年盐都”享誉中外。

1 自贡盐文化旅游资源总体评价

1.1 自贡盐文化资源底蕴深厚,极富地方特色

自贡采卤制盐的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东汉章帝时期,明清以来,自贡盐业日趋鼎盛,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盐业生产和经营者。两千年的盐业历史不仅留下了独具特色的人文胜迹,也造就了辉煌灿烂、独具风采的盐文化。

自贡现有井盐、彩灯、恐龙三大旅游品牌,在目前的旅游资源中,3A级以上景区共有3个,其中一个即为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3A),而规划中的旅游景区与盐文化相关的还包括中国盐温泉(拟建5A景区)、自流井盐场老街(拟建4A景区)、仙市古街(拟建3A景区),自贡盐帮菜也早已名闻遐迩。具体来看,自贡现有的盐文化旅游资源主要有:

1.1.1 盐业古建筑、古街、古镇

自贡的盐业发展历史悠久,尤其在明清两代,形成了众多盐业会馆,包括盐商会馆、盐工会馆、行帮会馆、盐商住宅等,这些会馆出于竞争攀比、炫耀实力的目的,其建筑和装饰都精心设计,极尽奢华。最具代表性的是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西秦会馆。西秦会馆始建于清乾隆元年,是清初来自流井经营盐业致富的商人集资修建的同乡会馆,于道光年间进行扩建,占地3451m2,乃沿中轴对称而建的典型中国建筑。会馆中有大量精美的木雕石刻、彩绘泥塑,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西秦会馆也见证了自贡盐业的发展历史,因此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1959年西秦会馆被开辟为“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负责收藏、研究、陈列自贡地区井盐生产和发展的各种历史文物、实物、资料,包括各种古代钻井、治井工具,并采用各种现代声光电技术,展现井盐生产技术的发展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该博物馆推荐为中国最有特色的7个专业博物馆之一。

除会馆以外,自贡还有不少因盐业发展而形成的古街、古镇,如列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之一的仙市镇,就是因井盐运输而成街、成镇,逐渐兴旺发展起来的,至今仍以“四街、四栈、五庙、一祠、三码头;一鲤、三牌坊、九碑、十土地”而远近闻名,此外还有富顺县的牛佛镇、贡井区的老街子、顺河路,自流井的中华路、汇柴口等。[1]

1.1.2 井盐生产的现场和遗址

自贡地区现存多处井盐生产现场和遗址,其中较典型的有燊海井、小桥井、东源井等。燊海井开钻于清道光年间,历时3年,是世界上最早由人工钻凿的超千米深井,且同时出产卤水和天然气。据记载,当时卤水自喷量每日约14m3,天然气日产4,800~8,000m3,可供14吨盐的燃烧。燊海井成功开凿后,周边还先后开钻了近两百口井,开创了当地井盐生产的繁荣局面。燊海井于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当年井盐生产的真实场景也进行了全面恢复,特别是保留了高达18.3m的“天车”,燊海井目前已对外开放参观。

1.1.3 自贡牛王会

自贡的井盐开采是在民国初期开始采用蒸气作为动力采卤的,在此以前一般以牛为动力,如水牛用于钻井工程的动力、黄牛用于驮运的动力,因为产盐量较大,自贡盐场每年用牛约需3万头。由于牛对于采盐的重要作用,自贡地区的人们每逢农历十月初一牛王的生日都要隆重举办牛王会,还专门兴建了牛王庙。

1.1.4 自贡盐帮菜

以味厚、味重、味丰为特色的自贡盐帮菜历史悠久,在川菜派系中被称为小河帮川菜,已形成盐商菜、盐工菜、会馆菜三大支系,代表性菜品包括火边子牛肉、水煮牛肉、菊花牛肉、粉蒸牛肉、钻子卤牛肉、火爆黄喉、牛豌豆(又名草鞋板,即牛板筋)、牛蹄熊掌、掌盘牛肉等,风味鲜明独特。

1.2 自贡发展盐文化旅游具备较为优越的外部开发条件

在《四川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自贡市属于重点开发的旅游城市,并确定为4个优先开发的世界级旅游区、4条旅游热线和6处优先开发的景区之一。而自贡市委、市政府也十分重视旅游业,将发展大旅游作为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确定了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推进潜在旅游资源优势向现实经济优势转化,建设“独具特色的旅游城市”的方针。

从地理环境看,自贡位于四川盆地南部,距省会城市成都和直辖市重庆均约200km左右,距川南的内江、泸州、乐山等城市和峨眉山等旅游景区的距离均在100km左右,距宜宾仅40分钟车程,内昆铁路、内宜高速公路和国家二级公路使自贡市内外交通均十分便利,这对自贡发展旅游业形成了较好的区位优势。

此外,自贡的旅游接待设施比较完善,拥有各类宾馆、旅行社近万家,其中有四星级宾馆在内的星级酒店15家,城市旅游环境比较优越。

1.3 自贡发展盐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

自贡虽然拥有较多盐文化旅游资源,但总体来看,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旅游资源的禀赋单一;二是缺乏资源的提炼和有效整合,在高品质旅游产品的开发方面较为滞后,没有形成有较大影响力、竞争力的盐文化旅游品牌;三是自贡盐文化旅游的促销宣传力度较小,在旅游市场的知名度也有待提升;四是景区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接待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滞后,没有4A级及以上标准的景区,达到了3A级景区标准的也只有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其他景区在旅游交通条件、游览、旅游安全、旅游卫生、旅游购物、经营管理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尤其在导览图、导视系统、数字虚拟旅游景区建设等树立景区形象的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上较为欠缺。

2 自贡盐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措施

现代旅游业的发展经历了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和体验旅游三个阶段。由于迎合了旅游者追求个性化和更高层次旅游体验的需求,也切合了景区专业化供给的市场趋势,体验旅游正引领着现代旅游业的最新发展。

自贡盐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必须顺应旅游业的发展趋势,跳出传统的以观光为主的旅游,注入其他旅游元素,发展体验旅游,进行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在开发中首先必须有清晰的市场定位和明确的设计主题,应以准确定位、整体协调、创新发展为原则,依托和整合现有的盐文化资源,开发创新型、体验型盐文化旅游项目,科学设计盐文化游的旅游线路,完善旅游服务的基础设施,打造基于盐文化主题,涵盖文化、工业、商务等产业的国际化盐文化旅游品牌。[2]

2.1 以大项目带动,重点打造精品体验型盐文化旅游产品

自贡的盐文化旅游开发应以创新体验型盐文化旅游产品为主,建设大型精品体验型盐文化旅游项目,打造国际化旅游品牌,以此来培育新的旅游增长点。

自贡市已有一个拟建的以中国盐温泉项目为核心的中国最大盐疗康体养生休闲基地,据规划该项目将占地2km2,总投资预计10亿元人民币,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洗浴盐疗中心、盐业博览中心、盐场实景、五星级酒店、休闲度假区和运动休闲区,将开展盐文化展示、盐疗康体养生等项目,但该项目因资金等各种问题目前未能如期启动。

自贡盐文化旅游应以该项目作为龙头产品,以盐文化体验为主题,一方面尽快争取多渠道投资,加快盐疗康体养生休闲基地的建设进程,打造和推出特色鲜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盐文化养生休闲旅游品牌,另一方面可先建设一批小型的盐文化休闲养生旅游中心,开展盐浴、盐疗、盐美容等高品位康体养生项目,每个中心应有明确的主题,同时配备先进的设备,开展专业的配套服务,力争给旅游者全新的感官享受和印象深刻的精神体验。[3]

2.2 提升观光型盐文化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增加体验型旅游项目

目前自贡盐文化旅游产品以观光游为主,在开发中对观光型旅游产品也应进行完善和包装提升。如对现有的盐业博物馆、盐业生产遗址、盐业古建筑等扩展规模,建设盐文化广场、盐文化主题公园等,增添景点和项目,尤其是吸引影视制作单位以自贡的盐业生产遗址和盐业古建筑等遗迹作为背景拍摄影视作品,扩大宣传并开发影视旅游,其中可重点打造原始风貌保存较为完好的大公井旅游景区;同时应丰富其文化内涵,即强化对盐文化旅游资源盐文化背景的阐释,可通过导游讲解、旅游宣传画册等各种方式向游客深度展示自贡盐业的历史渊源、传说典故、民情风俗,进一步提升文化品位;特别是在盐业博物馆中,可利用3D模拟技术生动再现自贡盐业的发展历程。

2.3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在旅游开发中,还应注重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提升自贡盐文化旅游的品位,如提炼盐文化的元素,制作风格独特、图文并茂的多种语言的标识牌,并设立在自贡市区特别是盐文化旅游景区、景点;在如车站、报亭、电话亭等公共地方设置宣传资料领取台,散发关于盐文化旅游资源景区景点的宣传资料等。

[1]陈然,曾凡英.盐,一种文化现象——中国盐文化论纲[C]//中国盐业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2]刘彦群.盐文化与旅游开发[J].盐业史研究,2005(2):31-34.

[3]赖斌,杨丽娟.盐文化主题旅游产品的市场价值挖掘与深度开发研究——以大英死海、自贡盐都为例[J].人文地理,2009(1):86-89.

猜你喜欢

井盐自贡市会馆
一岩九饮会馆
自贡市沿滩区开展在建工程项目季度评比
自贡市:多措并举 力促根治欠薪
自贡市:率先实现欠薪问题线索动态清零
自贡市自流井区(高新区)严厉查处欠薪违法行为
千年闽商商会会馆 烟台福建会馆
漳县盐井历史概述
镇远·两湖会馆
遍布全国的山西会馆
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