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体化联合卫勤保障模式指导维和医疗分队部署前训练

2011-04-13张巍杨伟李大同王洪顺

实用医药杂志 2011年12期
关键词:待命任务区战区

张巍,杨伟,李大同,王洪顺

一体化联合卫勤保障模式指导维和医疗分队部署前训练

张巍,杨伟,李大同,王洪顺

卫勤保障;维和行动;医疗分队;部署前训练

自2006年以来,济南军区派出60人的维和医疗分队,部署到联和国驻苏丹特派团(简称联苏团)设在苏丹南部第二战区的维和二级医院。到2011年上半年,医疗分队已经顺利进行了7次轮换。依据联合国维和行动部总要求,结合我军实际,针对任务区卫勤保障任务特点,以战区一体化联合卫勤保障模式为指导,对维和医疗待命分队部署前训练做法进行积极探索。通过训练,待命分队顺利通过检查,派出任务分队圆满完成维和卫勤保障任务。

1 战区的一体化联合卫勤保障模式

联苏团下设6个战区,总部在首都喀土穆。其中二战区包括4个州,方圆300多平方公里。战区司令部、二级医院和其他分队组成的主营区驻扎在瓦乌市,战区内其他城市也有建制分队部署。战区内有近2000名来自40多个国家的维和人员。

主营区内的联合国诊所是一级医疗机构,由文职人员组成,负责接诊战区司令部文职人员、参谋军官、民事警察、宪兵和通信分队等人员。步兵营、排雷连、工程连、运输连、航空连和预备连等建制分队均设有一级医院,由军事医务人员组成,负责各分队卫勤保障。

中国维和二级医院是战区最高卫勤机构,主要任务是为战区维和人员提供二级卫生保健、医疗救治、健康体检、检查检验、卫生防疫、医疗后送,指导一级医疗单位工作等[1]。在联苏团军兵种分队联合部署的战区内,以二级医院为龙头构建的卫勤保障体系,是战区一体化联合卫勤保障的主体模式。

2 维和医疗待命分队部署前训练

2.1 维和培训资料与任务区文件相结合开展理论学习《联合国维和部署前培训标准教程》,以及《联合国维和行动卫勤保障手册》、《联合国维和行动原则指南》、《维和训练手册》,是维和行动部门的标准教程。针对中国军队特点,我军编写了《联合国维和行动医疗分队训练教材》、《联合国维和行动医疗分队技术手册》等训练教材,分队自编了《联合国维和知识》、《苏丹维和实用常识》等手册。《出兵国指南》、《谅解备忘录》、《分队自携装备手册》等任务区文件,是出兵国分队行动的基本指导。战区中国维和二级医院的规章制度、办公文书、医疗文书等第一手资料,是分队开展专业化、实案化培训的重点参考。

2.2 军事训练与专业技能相结合展开岗位培训军事训练方面,按照我军基本军事训练大纲,结合任务特点,按照不同的人员标准展开训练。常规设置队列训练,越野等体能训练,轻武器使用、军事通信、防卫警戒等专项训练。

专业技能方面,针对岗位特点分组进行。医务人员以医护知识与操作、战地救护为主,强化急救复苏技术[2];防疫人员强化专业知识,熟悉检疫流程和装备使用;驾驶人员展开驾驶技巧、故障排除、维修保养等训练;炊事人员针对任务区食品供应,结合中国人饮食习惯,提高烹饪技能。药学、医疗设备维修、通信、网络方面人员较少,以自学为主。

3 结果

济南军区维和医疗待命分队的部署前训练,取得了良好效果。维和待命医疗分队顺利通过上级验收。派驻到联合国驻苏丹特派团任务区的维和医疗分队人员,思想稳定,工作如期开展,顺利完成自我保障与专业保障任务。

4 讨论

联合国维和部队,是主权国家允许布防的多国联合部队,必须公开行动以表明中立性,这对研究探讨维和部队的培训和部署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切实依据。

采用从不同建制单位抽调精干力量的方式,组建维和待命医疗分队,进行集中封闭式部署前训练。对分队指挥人员和骨干,依托我军初、中、高三级维和培训体系,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培训。初级维和培训,主要依托军事院校进行指挥员英语强化。中高级培训主要由国防部维和中心组织。2010-11中国国防部维和中心成为国际维和培训中心协会会员,具备了进行国际维和培训的能力和资质。中级维和培训主要包括维和待命部队指挥员和骨干培训;高级维和培训包括维和国际培训和高级维和指挥官培训等。培训注重遵循联合国维和培训大纲,紧密结合任务区实际和不同人员的能力需求,内容涵盖维和行动指挥体系、法律问题、人权保护、解武安置、核查调查、斡旋谈判等专题,充分满足不同层次人员的需要[10]。

维和医疗待命分队的部署前综合培训,以理论教学、军事训练与专业技能培训为基础,以战区一体化联合卫勤保障模式为指导,结合轮式移动方舱装备与综合模拟训练基地展开综合培训,使分队最终具备自我保障能力、专业保障能力、指挥协调能力、应急输送能力和极端条件下的心理承受能力。需要强调的是,维和分队人员的学习训练,贯穿于待命培训与任务区部署的始终,是需要各国认真探索的挑战性命题。

维和行动作为国际性非战争军事行动,对军队医院提升执行多样化应急卫勤保障任务有重要借鉴。维和待命医疗分队训练教材、计划方案、应急预案、物资装备管理、模拟基地等完善的培训体系,可拓展军地一体化培训[11]。维和待命分队人员训练有素,也是执行其他非战争军事行动应急卫勤保障任务的首选。

[1]黎檀实,卢光明,赵炜,等.联合国维和卫勤保障的启示[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6,13(2):122.

[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联合国维和行动医疗分队技术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77.

[3]魏伟,王滨,吴成,等.联合国维和待命医疗分队外语集训的实践与思考[J].实用医药杂志,2011,28(3)分册:86.

[4]张巍,徐建江,孟向东.中国赴苏丹(瓦乌)维和部队心理医学防护的组织与实施[J].实用医药杂志,2010,27(7)分册:74.

[5]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联合国维和行动医疗分队训练教材[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3.21.

[6]付留杰,朱涛,岳荣喜.驻苏丹维和部队疾病预防工作的组织与实施[J].实用医药杂志,2008,25(12):1506.

[7]United Nations DPKO.Medical support manual for UN peacekeeping operations[M].New York,United Nations,1999.22.

[8]刘建军,刘树新,陈宏光.野战方舱医院遂行抗震救灾卫勤支援保障任务经验[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0,17(8):707.

[9]王炳南,余菁,程正祥,等.加强医疗方舱管理,提升装备保障效能[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5):78.

[10]吴旭,吕德胜.我军基本建成初中高三级维和培训体系[N].解放军报,2011-04-02.

[11]陈千,马玉琴,邓月仙,等.德国军民一体化卫勤保障体制改革的借鉴与思考[J].东南国防医药,2010,12(3):282.

[2011-06-23收稿,2011-07-20修回]

R821

B

261021山东潍坊,89医院医务处(张巍,杨伟,李大同,王洪顺)

2.3 人员分类与岗位职能相结合强化英语学习象其他非英语国家一样,我国英语应用机会偏少。英语是联苏团基本语言,因此必须分类别按岗位特点对人员进行英语强化。我们以联苏团为主要任务参考,组织骨干编写《维和实用英语手册》,内容涵盖了公共英语、专业英语和军事英语等。培训采取集体授课、骨干辅导和场景应用等各种灵活方式。公共英语,以维和二级医院工作及生活情景为主;专业英语,涵盖医疗护理、卫生防疫等方面;指挥人员与骨干主要强化办公文件、装备核查和后勤英语;军事英语按照士兵用语、军事卫勤、军事通联英语等分别对相应人员进行培训[3]。按照任务区工作特点,将分队英语骨干按照医疗、防疫、后勤等进行重点培训。

2.4 结合一体化联合卫勤保障模式组织专项训练

2.4.1 以任务区一体化联合卫勤保障模式为基础,制订训练计划、修订规章制度、熟悉标准程序、完善方案预案分队人员,是从不同单位抽调的精干力量,进行3个月左右的集中培训。要想在短时间内让分队人员达到任务要求,必须科学制订训练计划;结合维和二级医院的既有规章制度,根据本分队特点进行修订;按照联苏团的办公、运输和医疗后送体制,熟悉标准程序;针对战区卫勤保障情况,认真制订方案预案,重点完善医疗救治预案、卫生防疫预案、警戒防卫预案等。

2.4.2 政治思想教育和法律法规学习,理论讲座与现地模拟相结合的心理防护,是分队训练的重要内容政治思想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分队以胡主席的“忠实履行使命,维护世界和平”为主线,重点突出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荣誉观等教育。采用多种方式寓教于乐,开展主题演讲、知识竞赛和谈心活动,切实增强队员信心。强化法律法规学习,重点熟悉国际战争法、苏丹法律、有关的宗教习俗和民族习惯等。因为多数参训官兵缺乏维和经验,心理准备不足,常常存在紧张焦虑情绪。分队积极进行心理知识讲座;心理问卷结合个别晤谈,进行专业心理测评、心理咨询与心理疏导,及时解决心理问题[4]。通过观看任务区图片、录像,采取现地模拟任务区医院工作场景等方式,进行现地渲染。这些做法均得到了良好效果。

2.4.3 卫勤指挥体系一体化训练中国维和二级医院是战区最高卫勤保障机构。在司令部领导下,维和二级医院针对战区内的联合国诊所、各分队一级医院和航空救护直升机的情况,协调战区卫勤保障工作,特别是急危重症伤病员的前接后送、航空运输、急救复苏以及卫生防疫等方面的一体化指挥。待命分队指挥人员与骨干强化指挥协调能力,重点熟悉航空运输、伤病员前接后送、医务报表、检查督导的标准程序;强化分队日常管理、装备药品、后勤物资、卫生防疫等制度;对外联络方面,重点熟悉战区司令部,航空、后勤部门,航空分队、保护分队,以及联合国诊所和出兵国分队一级医院的情况[5]。

2.4.4 信息通信网络一体化训练联苏团各级司令部和建制单位均连接办公网络,各种公文报表、命令通知等主要通过电子邮件上传下达。联苏团的组织结构、维和文件、健康教育、人文地理等内容也在内网发布。战区通信分队统一协调战区通信系统。维和二级医院设有24 h值班电台,随时接收任务指令;平时,维和二级医院使用座机电话和无线电话与外部进行联络。指挥人员和骨干积极熟悉办公网络,强化标准操作程序,军事、医务、后勤等报表填写,公文的接收、翻译与处理。通联知识作为重要内容在分队普及,并组织骨干人员系统强化。安排专人学习维护通信和网络设备。

2.4.5 卫生防疫一体化训练卫生防疫,是维和任务的重要工作,需要综合协调。战区以维和二级医院为主体,共同构建疫病防治、食品卫生、环境消杀和卫生监督等一体化卫生防疫体系[6]。待命分队防疫人员积极熟悉和修订卫生防疫制度、预案;强化学习环境消杀工作;针对蚊蝇蛇蝎进行防护准备;针对驻地疫情准备疫病防控;强化食品监督和水质检验工作;准备防疫装备和药品;防疫军官与传染病专家开展防疫宣教;进行疫苗注射与观察,以构建坚强的防疫壁垒。

2.4.6 医疗救治一体化训练中国维和二级医院在任务区组建了完善的战区医疗保障网络。《联合国维和行动医疗保障手册》(以下简称《手册》)规定维和二级医院标准编制为35人[7]。根据任务特点,维和二级医院增加了心理、妇产、皮肤、眼科、耳鼻喉科、神经外科等专业人员共60人。并在严格按照《手册》标准配置装备的基础上增加医疗设备。坚实的人员硬件基础使维和二级医院能够完成部分三级医院的医疗任务。我们待命分队在明确战区卫勤保障任务特点和标准程序基础上,合理编组人员;普及战救技术,进行战救方案预案的学习、修订与演练;以英文专业书籍为蓝本强化业务技术;学习书写医疗文书、处方和检查单等。

2.4.7 轮式移动方舱装备与综合模拟训练基地相结合,展开模块式一体化训练近年来,我军卫勤装备取得了长足发展,野战方舱装备在各种卫勤支援保障任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8]。为更好地完成维和任务,建立模拟训练基地是各国维和待命分队训练的共同做法。根据任务区特点,结合分队实际,修建了以维和二级医院工作区为主要职能的综合模拟训练基地。合理配置防卫工事、地下掩体、功能房间、医疗装备和通讯设施。将院区划分为门诊部、办公区、住院部三个基本功能模块。结合配发的方舱车辆,比如X线车、手术车、炊事车等,在有限的空间拓展配套设施。可进行卫勤管理、接诊分类、前接后送、救治手术、通信联络、驾驶运输、警戒防卫、炊事等功能模块训练。演练形式主要以单组演练结合综合性模块演练,切实提高分队应对突发卫勤事件的能力[9]。

[本文编辑:宋敏]

猜你喜欢

待命任务区战区
多模块网格存储系统的待命位策略研究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
联合国维和任务区 公车管理系统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西部战区战歌
不确定环境下无人机多任务区侦察决策研究
专业救助力量海上救助值班待命机制浅析
论维和任务区维和警察的情报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