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乳化术对糖尿病并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后囊混浊的影响
2011-04-13顾立学
顾立学,刘 丹
(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辽宁锦州 121001)
目前,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超声乳化术)是治疗糖尿病(DM)并老年性白内障的常规手术,具有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反应轻、视力恢复快等优点。但术后可出现晶状体后囊混浊(PCO),导致患者视力再下降。为探讨超声乳化术对 DM并老年性白内障患者 PCO的影响,我们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 2003年 3月 ~2007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 DM并老年性白内障患者(A组)72例(84眼),男 42例、女 30例,年龄 49~85(65.33±7.68)岁,DM病程 3~15 a,均符合 1997年 ADA制定的 DM诊断标准[1]。另选同期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B组)68例(82眼)作为对照组,其年龄、性别与 A组匹配。两组均无其他眼病,双目眼底镜或眼科 B超检查排除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其他严重眼底病变。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行常规白内障术前准备,A组术前控制空腹血糖在 5.0~7.3 mmol/L;术前均用美多丽散瞳。两组均行超声乳化术,由同一医生主刀。在表面麻醉下,行患眼右上方透明角膜切口,在 2点处行辅助切口。前房注入玻璃酸钠后,用撕囊镊连续环形撕囊,直径 5~6 mm,用眼前房灌注液进行皮质与核之间的水分离,将核分别行分裂、乳化、吸出;吸出皮质后行后囊抛光,前房再次注入玻璃酸钠,然后在囊袋内植入 Acrysoft三片式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置换前房的玻璃酸钠,维持正常前房,切口自闭。术毕,于结膜下注射妥布霉素 20 mg+地塞米松 2.5 mg。术后观察两组 PCO发生率、Nd:YAG激光后囊切开率及 PCO程度。PCO分级标准:参照Hayashi等[2]裂隙灯评分法进行 PCO分级。0级:后囊无混浊;l级:后囊轻度混浊,眼底能看清;2级:后囊中度混浊,眼底部分模糊;3级:后囊明显混浊,眼底不能窥见或周边部环状皮质增生。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2.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比较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PCO发生率、Nd:YAG激光后囊切开率 术后3~36个月,A组发生 PCO 41眼(48.8%),其中 20眼(23.8%)行 Nd:YAG激光后囊切开治疗;B组分别为 22(26.8%)、10眼 (12.2%)。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 <0.05)。
2.2 PCO程度 术后 3~36个月,A组 PCO分级为 0级 、1级 、2级、3级者分别为 43、24、12、5眼,B组分别为 60、13、7、2眼。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
3 讨论
PCO是 DM并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术后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术后已恢复视力再度下降的常见原因。白内障术后 PCO发生率较高,其形成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后囊膜是位于前房和玻璃体腔之间的一层无血管膜,其功能是代谢屏障。一般晶状体上皮细胞不会向后移行,如白内障术后前囊膜、赤道部囊膜和后囊膜的周边残留晶状体上皮细胞,这些残留细胞就会出现增生、向后移行,导致PCO。影响 PCO的因素包括患者年龄、是否并发其他疾病(如 DM、葡萄膜炎、高度近视等)、手术设备、技巧、人工晶状体材料及术后时间等。Ando等[3]认为,DM、非 DM患者行超声乳化术后期发生 PCO形成无统计学差异;Hayashi等[2]发现,DM患者发生PCO的程度更严重;也有学者认为 DM患者的 PCO程度较轻[4]。本研究显示,DM合并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术后 PCO发生率、行 Nd:YAG激光后囊切开率及 PCO程度分级均明显高于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表明 DM合并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晶状体上皮细胞更易在后囊上移行、增生。其原因可能为:①患者瞳孔不易散大,晶状体皮质残留相对较多;②患者虹膜组织微血管耐受手术创伤的能力低于正常人,血—房水屏障易受损,与晶状体上皮细胞在后囊上增生、移行相关的多种生长因子进入房水较多[5];③晶状体上皮细胞能产生多种细胞因子,促使 PCO形成;④术后创伤性炎症较重。
总之,本研究认为 DM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发生 PCO的重要因素,临床上此类患者行超声乳化术时要特别注意手术方法和术后观察,尽量避免PCO发生。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798.
[2]Hayashi K,Hayashi H,Nakao F,et al.Posterior capsule opacification after cataract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J].Am J Ophthalmol,2002,134(1):10-16.
[3]Ando H,Ando N,Oshlka T.Cum ulatlve probability ofneodymium:YAG laser posterior capsulotomy after Phacoemulslfication[J].J Cataract Refract Surg,2003,29(11):2148-2154.
[4]Zaczek A,Zetterstrom C.Posterior capsule opaciflcation after phacoemulsification in patientswith diabetesmellitus[J].JCataract Refract Surg,1999,25(2):233-237.
[5]王育敏,王嘉军,李卫平,等.老年糖尿病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生长因子变化与术后并发症及疗效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1,21(5):343-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