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网络教育*

2011-04-13,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网络时代人才大学生

吴 湘 , 吴 昊

(1.湖州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浙江 湖州 313000; 2.湖州市环境保护局, 浙江 湖州 313000)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才竞争尤其是创新人才竞争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人才培养取决于教育。高等教育作为较高层次的教育,它最先受到信息革命的冲击和影响,必将从主要为传授知识的活动转变为以学习和交流为主的活动,从以教学者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培养大学生的重点将放在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挫折承受能力和对问题的分析能力等方面。网络教育能提供多种形式的交流工具,有利于拓展大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给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大胆实践的舞台。由此可见,网络教育作为现代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模式,是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一、网络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征与发展模式

(一)网络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征

网络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呈现以下主要特征:(1)网络可以实现开放的办学形式和个别化教学。交互式网络系统的延伸和多媒体计算机的普及,使远距离教育更趋完善;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以学生为中心”的个别化教学成为可能。(2)网络对高等教育观念和文化层面的影响。网络时代要求教育从一次性的学校教育走向社会化的终身教育,从客体性教育走向主体性教育,从掌握知识为目的的维持性教育走向以掌握获取知识的能力为目的的创新性教育。(3)网络丰富了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班级授课模式,它是以掌握知识为目的的“维持性学习”,而在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社会则要求建立以掌握获取知识的能力为目的的“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模式。(4)网络使教师的作用得到体现。教师可以对大学生的学习进行监控、评估和指导;成为参与课程开放的主要人员;对大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价值教育等。

(二) 网络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

高等教育的基本发展模式和改革总与人才培养模式维系在一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所谓的教育模式实为人才培养模式。[1](P19-26)因此,探讨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应首先分析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利弊。以教师为中心是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其优点是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但是,它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那就是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能把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很好地体现出来,因而难以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这也是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最大弊病。在此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普遍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难以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如今的网络时代,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必须结合网络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即网络教育。

二、网络时代高等教育创新人才的内涵及其培养模式

(一) 网络时代高等教育创新人才的内涵

在知识经济大力盛行的背景下,人才的内涵正在不断变化,显现自己的灵活性。那种传统的呆板划一的人才标准和人才观念已远不能满足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网络时代的创新人才必须具有深刻理解主客观事物本质的能力、广博的知识背景,善于从已知中发现未知,从未知中发现已知;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实现超越自我的能力和其他一些创造性能力;具备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对新思想和新机遇能迅速做出反应,具有极强的应变能力,又能持之以恒地克服困难、不断创新。

(二) 网络时代高等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所谓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是指在教育创新思想和创新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为基本取向的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体系的总称。[2](P19-21)由此定义构建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做到如下几点:(1)在培养目标上,按照培养基础厚实、知识面广、素质优、能力高的专业高级人才的总体要求,重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2)在专业设置上,按照“重基础、宽专业”的要求,重视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人文社科基础这三大基础课程;在扩大专业覆盖面的基础上,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学科和专业面过窄的局面。(3)在课程体系构建上,按照“拓宽基础、淡化专业、增强实践”的要求,辩证地处理好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的相互关系。在强调基础课的同时,努力提高和完善专业课的教学,加强实践教学,重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的提高。(4)在教育技术上,要着力体现教学方法的创新,主要是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学时间;要注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还应积极倡导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学导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

三、网络时代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网络教育

(一) 网络教育的内涵

网络教育是在利用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借助其他学校的优秀教学资源建立的一种新型的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网络教育是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其本质就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革命。网络教育既是对传统教育进行扬弃、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也是教育自身发展追求的目标和教育现代化运动进程的结果。

(二) 网络教育的特征

网络教育具有创造性、灵活性、主动性、革命性四个特征。[3]网络教学的指导思想是: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大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上,重视教师和学生双方主动性的发挥,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网络信息交流技术实现互动式教学,并以学生身心的发展为教学的根本目标,同时又依靠学生的智能提高和个性发展来推动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十分重视优秀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交流,促使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满足现代科技发展的全方位需求,大胆吸收创新,特别是高等教育,其教材的更新周期日渐缩短。

(三) 网络教育的作用

(1)网络教育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现代网络是一个能够提供大量知识和信息的教育资源库,学生通过上网查询和浏览,可以了解和掌握最新的知识内容,了解世界全面的发展动态。现代网络可以使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同时得到无限拓宽,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2)网络教育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虚拟的网络教育可以打破课堂的局限,不仅可以将传统课堂上的静态教材转变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教材,还可以通过强大的网络信息将教材内容从书本扩大到整个世界的范围,使知识与信息的更新速度大大加快,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3)网络教育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网络教学中可以采用图文并茂、形声兼备的教学资源,其学习资源和方式的多样化可以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良好途径。这种资源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能调动学生所有的感官细胞,从而避免了思维的禁锢,产生了思维的创新与飞跃。(4)网络教育有利于学生创新情感的培养。网络提供的信息形式多样、表现丰富,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从感官世界到意象世界再到自身的理解和吸收。网络教育中的电子邮件、讨论区和在线聊天代替了传统课堂的人际交往。这种交流既可以畅所欲言,又可以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有利于创新情感的产生。

(四) 利用网络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既然利用网络教育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那么高校教师应如何有效地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实现高等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呢?(1)在进行网络教育之前必须设置让大学生感兴趣或对他们个人发展有意义的问题,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分辨和理解问题。(2)要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促进大学生共同创作、共同表达各自观察和思考的结果,与学习伙伴一起观察、思考、协商、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法,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3)高校教师还要指导大学生掌握高效自主的学习方法,除了注重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外,也要指导学生如何通过网络资源,尽快、尽可能多地获得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在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中还应重视激发大学生探求未知世界的欲望。对此,高校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不断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让学生真正学会如何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巨大的“知识库”,及时补充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最新科研动态、科技理论和科技成就,以不断激发大学生对课程和专业的热爱,刺激他们对新技术的敏感性。同时,高校教师还应鼓励和提倡大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实践活动。科研的本质在于创新,通过参与科研活动,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体会创新的内涵,真正感受创新活动对个人知识、能力和意志品质的要求。现代的科研活动和网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比如科研文献的查阅、仪器设备的采购等,无不需要通过上网查阅资料,以期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满意的结果。正如牛顿所言“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得以成功的”,科研人员通过网络能够快速、精准地获得国内外同行最新的研究进展,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至今,我国网络教育的发展势头相当不错,目前已有近30所大学开展网络教育的试点工作。[4](P5-8)但是,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少,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其间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教育过程和管理出现问题,网上视音频点播课程大多都是单向性的文本课题,观念、程序和方法都没有及时进行更新;部分高等学校的网络课程建设依然很单薄,只有框架而无实质内容的现象也不少。因此,在当前,必须着重围绕网络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的问题,探索有效的方法,丰富网上课程内容,改革课程结构,变教材为学材,让网络教育发挥全部功能,从而实现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到以“学”为中心的自主学习过程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李 龙,王立斌,张玉会.强化网络实践教育开展高校网络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3).

[2] 马国军.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1,(4).

[3] 安宝生.网络教育需研究先行[N].中国教育报,2001-12-21(4).

[4] 俞 信,李振键,赵敬中.数字化、网络化教学环境的构建与实施[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0,(5).

猜你喜欢

网络时代人才大学生
人才云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一场网络时代的围殴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大学生之歌
网络时代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