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美是人的本质美*
2011-04-13谭保斌
谭 保 斌
(衢州学院 社科部, 浙江 衢州 324000)
人的美应该是感性的自然形式美同内在心灵美的和谐统一。在实际中,人们既要注重外表美,然而更应注重心灵美。心灵美既体现智慧与美感的价值,又体现作为一个社会人的价值。德国诗人海涅说:“在一切创造物中间没有比人的心灵更美、更好的东西了。”[1](P75)心灵美是人美的基础和核心,是人美的更高层次、更高境界的美,是人最本质的美。
一、心灵美昭示着人美的社会性
心灵美是人的精神美、品格美、智慧美的统一。达尔文的进化论表明,人具有兽性,而更多的是具有人性。心灵的美化,社会文明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在兽性与人性的搏弈中,人性不断地战胜和克服兽性,使人身上人性多一点,兽性少一点,让人性得以张扬和升华,让人摆脱自身肉体的有限性而获得精神的无限性,摆脱人的低下性而获得超越性,摆脱人的物性而走向神圣性。人对心灵的美化实际上就是人的社会化。心灵美展示着、彰显着人美的社会性,表现在:(1)心灵美是美的本质最直接、最明显、最充分的表现,也是社会实践的内化积淀。苏格拉底说:“美,节奏好,和谐,都由于心灵的聪慧和善良。”[2](P62)实际上,在审美文化的意义上,即使是重视人的容貌声色之美,也往往与自我价值的发现、个性情感的张扬、生命意义的重建等内在心灵的因素息息相关。(2)心灵美是人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心灵美的意义就在于符合道德,体现着道德的善。倘若一个人只关注自己的实惠,只追求现实的功利和物质的享受,遗忘和抛弃的是自己的道德操守、精神归宿和人性升华,以物易性,心为形役,没有了善性,没有了自尊,难以为人,又何以言美?唯有心灵美才能使人高贵,而没有高贵心灵的人,一文不值。一个人的美与丑,取决于他与人类社会生活实践的关系、作用和意义。人的外在美和心灵美在社会实践中的不同作用,决定了它们不同的美学价值。心灵美的价值就在于它为人而存在的价值。因此,心灵美的美学价值就远非容貌美所能比。心灵美可以弥补外表的某些缺陷,而心灵的卑污却不能用外表去抵销。以真、善为核心的心灵美重于外表美,这一观念千百年来经年累月,积淀在中国人的内心深处,影响着人们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意识。直到今日,人们在判断事物或人物是否美时,总也离不开真与善这一标准。(3)心灵美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最根本、最显著、最重要的标志。人是社会化的动物,在吃、穿、住、行、性等最基本的自然需要上,都深深地打上了“人”的烙印,折射出人的心灵。“神把大地上王者的权威赐给了人类,人类的生产与动物的生产相似,但性质完全不同,人类创造了另一个世界。”[3](P161)心灵美不仅是人美的最根本的关键性条件,也是人成为其人的追求。人不仅是一个物质性的存在,更是精神性的存在。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形而下的物质需要,更重要的是,人还要追求无限广阔的精神生活。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于人的社会性。既然如此,心灵美就更应成为人的重要本质。心灵美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发展和完善,也在社会实践中表现。
人类历史无非是人类本性不断改变的历史。人不能下流为禽兽,也不能羽化成神仙。人只有把兽性与神性都剔除,不断塑造美好的心灵,让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得以实现,让“浩然之气”得以升腾,人才以为人,才拥有人的美好。
二、心灵美折射出人美的丰富性
古人云:“形于中而播于外”,(《礼记》) “观其容而知其心。”(《国语·周语下》)任何人的内心都不可避免地流露出来,表现出来。因为,心与行相通,内与外相连。人的表情、动作、语言、风度等,都是人的内在品质的外化,都能成为心灵的光辉。朱熹就说过:“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美在其中,而畅于四肢。发于事业,则德业至盛而不可加矣。”(《孟子·尽心下注》)和顺的美积淀于形体之中,扩而充之,发而外之,便可畅流于四肢和外在世界。这样,个体内在的善之美就不是不可感知的,而是与外在的感性美相融合的。“夫人美于中,必播于外。”(《国语·晋语三》)比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表情美;“萧萧肃肃,爽朗轻举”的态度美;“罗衣从风,长袖交横”的服饰姿态美,无一不是心灵美的外在流露或外显。正如黑格尔曾说的:“人通过改变外在事物来达到这个目的,在这些外在事物上面刻下他自己内心生活的烙印”,又说:“不仅对外在事物人是这样办的,就是对他自己,他自己的自然形态,他也不是听其自然,而要有意地加以改变。一切装饰打扮的动机就在此。”[4](P71)
此外,心灵美还反映出人的精神面貌、体态和气质。“德润身,心广体胖”(《大学》)说的是有德之人,身心修养得好,内心宽广和洽,外表必定容光焕发,神采奕奕,舒泰坦荡。荀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德至者色泽洽,行尽而声问远。”[5](P506)心灵美好,德行达到最高境界的人,脸色表情一定和蔼,行为举止一定完美,名声自然就会远扬四方。
诚中形外,内美外现,这是现代人的通识。所谓“心态决定仪态”、“态度决定风度”、“心善决定言善”、“素质决定气质”、“德力决定魅力”……这诸多的“决定”表明,心灵美能折射出丰富多彩的外在美。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打造自己的外美,增强自己的魅力,吸引更多的眼球,首先必须塑造自己的心灵美。
三、心灵美铸造着人美的持久性
再美的花会凋谢,再美的貌会消逝。罗丹对人体的青春特征有着敏锐的感受。他说:“真正的青春,贞洁妙龄的青春,周身充满了新的血液,体态轻盈而不可侵犯的青春,这个时期只有几个月。”[4](P67)莎士比亚也曾说:“越是漂亮的脸蛋,越是经不起岁月的摧残。”[6](P357)可见,美色不常驻,更不能永驻。然而,心灵美却经久不衰。心灵美具有持久性,是由于构成心灵美的核心元素----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品德一经形成,不仅不会随岁月的流逝而消失,相反,到了老年仍可保持,甚至还可以发展得更为完美。心灵美可以跨越历史的长河,跨越时间的界线,跨越空间的局限,永为世人所公认。荀子在《非相篇》中曾列举了尧、舜、周文王、孔子、仲弓、公孙吕、孙叔敖、叶公子高等相貌不甚美,甚至于丑陋的人,由于他们有的品德高尚,有的功名卓著,而被后世传为美谈;同时也揭露了桀、纣貌美而心灵丑恶的可悲,“古者桀、纣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越劲,百人之敌也。然而身死国亡,为天下大僇,后世言恶则必稽焉。”[5](P75)人之美在心灵美,在人性的升华。“假如人只把适应技术社会作为目的,只有迅速准确的反应,而没有精神上的思考,那么就会出现非人化现象。在这种现象中,人的美将丧失殆尽。那时,一切人性都将和人的美一同消失。”[3](P131)今道友信的这段话,对于当今的人们尤为值得重视,值得深思。
心灵美是人美的基础,也是人美具有持久性、永恒性的前提。古今中外多胜天上繁星的杰出人物,当人们纪念他们时,有谁会去追问他们生前长得如何,是美女,是帅哥?有谁还会去考证他们容貌美丑的根源?“我们在人体中崇仰的不是如此美丽的外表,而是那好像使人体透明发亮的内在的光芒。”[7](P59)心灵美的力量和价值,是任何容貌美都无法比拟的。世间纯粹以美貌流芳千古的极少,惟有灵魂能不朽,精神能长存。难怪子思感慨:“人之贤圣在德,岂在乎貌?我只患德之不昭,不病鬓毛之不茂。”[8](P56)外表美悦人耳目,能令你心醉一时;而心灵美却能激人灵魂,让你感动一世。
四、心灵美拓展了人美的深刻性
人的美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本质与现象的统一。没有感性表现,美也就不存在。作为人美的本质----心灵美是隐蔽的、内在的、深层次的,往往不是一接触就能发现或深刻感受到的。虽然心灵美总会通过一定的外在形式如表情、动作、语言等表现出来,但根据某一外在形式并不能真正认清其心灵是美或不美。荀子曰:“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5](P73)《抱朴子·清鉴》中写道:“夫貌望丰伟者,不必贤;而形器尪瘁者不必愚。”今道友信也说:“有这么一个传说,神把所有的礼物收集起来,造成了潘多拉。她的容貌很美,但内心却像狗一样肮脏。这个传说明确地告诉我们,有时内心的美和感觉的美是不一致的,而且其种类也是不同的。”[3](P149)这些思想所说明的心灵与外貌相矛盾的现象,在当今也是司空见惯的。貌美者未必心灵美,而心灵美者却能为貌美者、貌不甚美者,甚至于貌丑陋者增美。法国作家莫洛亚说:“灵智的与道德的魅力可以增加一个线条并不如何匀正的女子的妩媚。”[9](P276)正是心灵与外表之间这种矛盾的存在,使我们更加感受到了心灵美在人美中的深刻性。心灵美是人美的内在根据,是人美的本质。心灵美可以弥补外表的某些缺陷,而心灵的卑污却不能用外表去抵销。最具有吸引力的人并不一定是外表最美的人,而是那些拥有最高德操的人。有些人的外貌乍一看并不使人感到愉快,但等你的眼睛从他们不端正的五官上窥见一颗崇高的心灵时,就会情不自禁地说“真美!”“所有最丑恶的东西的儿子”----伊索,为什么能得到人们的喜爱?伊索用一句十分经典的话回答:“我比你美得多,我所装饰的不是身体,而是心灵。”[10](P7)
心灵美在人美中的深刻性还表现在,对外在美的衡量不在乎审美主体的外在是否美,而对心灵美的体验则需要依赖审美主体的心灵美。罗马美学家普洛丁认为,要“见到最高的美”----心灵美,“不能靠肉眼而要靠心眼,要靠‘收心内视’”。所以,“心灵本身如果不美,也就看不到美。”[11](P119)而且,夏夫兹博里认为,“‘内在节拍’又是认识和欣赏形状、声音和颜色的外在美所必有的条件。所以,自己的心灵不美的人就无法真正认识美和欣赏美。”[11](P215)这里说的“内在节拍”是指“人心中善良品质所组成的和谐”[11](P215)。显然,一个人如果想要认识美和欣赏美,就必须具备一颗美丽的心灵。生活中的美,在根本上是需要我们的心灵去点化的。人只有摆脱尘世,净化灵魂,才能凭借“内在眼睛”、“灵魂的听觉”、“内在节拍”去认识美,领悟美,欣赏美。耐人寻味的是,一个心灵不美,抑或丑陋的人,虽然不能欣赏心灵美,却大多愿意与心灵美好的人在一起,而对心灵丑陋者,则避而远之。
物美在和谐,人也“美在和谐”,美在外美与内美的和谐统一。屈原就强调“内美”与“外美”并举,但又偏重和崇尚“内美”,“内厚质正兮,大人所盛。”(《怀沙》)孔子也说:“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论语·宪问篇》)马尚且如此,何况人乎?“内美”重于“外美”,西方哲学家也多有论述。比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过,人们要学会“把心灵的美看得比形体的美更可珍贵”[11](P45)。德国启蒙运动思想家莱辛说:“身体的最高美只有人才有,而人之所以有这种最高美是由于理想。”[11](P314)朱光潜先生解释:“这‘理想’究竟是什么?它只能是精神或‘灌注生命于物质’的灵魂。”[11](P315)黑格尔说:“只有心灵才是真实的,只有心灵才涵盖一切,所以一切美只有涉及这较高境界而且由这较高境界产生出来时,才真正是美的。”[11](P486)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以真、善为核心内容的心灵美已经成为衡量人是否美的决定性因素。一个人如果有美的外在,也要懂得珍惜。如果凭借美貌去换取名、利、权、位等身外之物而“美节不保”,那么,这美丽就会变得丑陋不堪。曾记否?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依靠天赋的“美丽形态”征服了恺撒,征服了安东尼,却没能征服屋大维,结果只能是对“美丽形态”的糟蹋。还有那位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不得不嫁给了最丑的火神赫淮斯托斯,或许也是因为“美节不保”吧。
为文要求文质并重,做人则强调内外兼修。即或魏晋人重视外在美能给人带来无穷愉悦的同时,也清晰地认识到人的美不仅仅在于外表,还需要有内在的美,如才能、智慧、精神和气质等等。其行自然,其心泰然;其形充然,其气浩然;其词沛然,此乃美人。这是通例,古今皆然。
一切伟大的追求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而且在其微不足道之时就执著地追求下去。我们追求心灵之美,人之美,又何尝不是如此?
参考文献:
[1] 吴建华.思想道德修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2] [古希腊]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3] [日]今道友信.关于美[M].鲍显阳,王永丽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
[4] 杨 辛,甘 霖.美学原理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5] [清]王先谦,沈啸环.荀子集解[M].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
[6] [英]威廉·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第5集)[M].朱生豪,方 重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7] [法]罗丹口述,葛赛尔记.罗丹艺术论[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
[8] 彭基博.荀子我言[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
[9] 傅 雷.傅雷译文集(第13卷)[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10] [古希腊]伊索.伊索寓言[M].罗念生,王焕文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11]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