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阑尾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报告
2011-04-13张安全
张安全
(莒县中医医院,山东莒县 276500)
患者 39岁。因周期性逐渐加重的右下腹疼痛 1 a,于2010年 10月入院。患者的腹痛与月经相关,腹痛常于月经开始 1~2 d出现,可自行缓解。结婚 15a,育有1女,入院前13 a、8a各流产 1次。查体:脐周、右下腹压痛,以后者为著,无反跳痛,腹部未扪及异常包块,肠鸣音稍活跃。腹部、盆腔B超检查无特殊发现。电子肠镜检查:回肠末端炎症性狭窄。腹部 CT检查见回肠远端充气、扩张,肠壁增厚,肠腔狭窄,肠黏膜完整。实施剖腹探查术。术中未见有腹水,无肠管粘连;距回盲部 10~75 cm范围内的回肠有多处病变,以距回盲口 10 cm处为著,表现为管壁环周缩窄变形、僵硬,表面浆膜皱缩、纤维化,有结节形成,管腔狭窄,其余为散在的浆肌层纤维化,呈跳跃性分布;肠系膜内淋巴结多发肿大,质地中等,无融合;病变肠段及近段肠管扩张、肠壁肥厚;子宫及双侧卵巢正常,其余腹内脏器未见异常。行部分回肠并回盲部切除、肠吻合术。术后病理检查报告为回肠、阑尾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恢复顺利。
讨论: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发生于盆腔腹膜和生殖器官,累及肠道者占 3%~37%。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发生于消化道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常表现为与月经密切相关的腹痛、腹泻、便血,重者可出现部分或完全性肠梗阻。该患者病灶在小肠、阑尾,造成不全性肠梗阻;其肠管狭窄可能为异位子宫内膜累及肠壁肌层,反复微量出血刺激导致肠壁肌层纤维化反应,进而形成纤维性狭窄、挛缩。小肠、阑尾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前诊断困难。腹腔镜检查是目前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新标准,可直视病灶,取活检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而且可进行临床分期,以决定治疗方案。本病的治疗首选手术切除。本例手术治疗后恢复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