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建设发展的两个拐点
2011-04-13杨闯
杨闯
(海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海南海口 571158)
海南建设发展的两个拐点
杨闯
(海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海南海口 571158)
海南的发展里经历了两个拐点:第一个拐点是在1988年,海南岛作为我国最南方的一个岛屿,被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建省办经济特区,成为唯一个以岛为基础建省的地区;第二个拐点是在2010年,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并把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23年的发展历程中,海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综合实力不断提高,这一切的发展成果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海南建省;经济特区;国际旅游岛;中国共产党
海南是我国疆域中最南部的一个区域,海南岛面积不大,人口也不多,但是在我国国防建设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海南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国南部沿海疆域的安危,也直接影响到海南居民生活水平的高低,更能影响共产党政策在海南的落实与否。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这是海南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拐点,这一政策决定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于海南发展的重视,对于海南人民的关心,这是改革开放政策在海南落实的标志。时间流逝,党的政策在海南不断地深入。2010年1月,党中央和国务院综合考虑海南发展的实际,批准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并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对海南此前发展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未来海南发展的希望,这次党的政策又一次普照海南,使海南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与潜力。
第一个拐点: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
1988年4月13日,在充分考虑海南的实际情况之后,党中央批准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这是党中央在全国改革开放的大局中,从国家的高度审视海南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海南发展的第一个重要拐点。建省办经济特区,为海南的发展注入了动力,使海南在全国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下,海南也在探索属于自身的特色发展之路。
在建省办经济特区之前,海南作为我国最南方的一个岛屿,隶属于广东省,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海南一直只是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军事基地发展,全岛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发展缓慢,岛内居民的生活水平低。但是不久,改革的春风吹到了海南,让整个小岛沸腾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为海南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海南建省后,在党中央政策的指引下,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决策下,海南各方面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总结教训以及借鉴其它地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论证,海南领导人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的战略政策,为海南发展描绘了一个清晰的轮廓。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提出了把海南发展成为新兴工业省、热带高效农业基地和著名旅游胜地的“一省两地”的产业发展战略;在2002年的海南省第四次党代会上,提出“南北带动、两翼推进、发展周边、扶持中间”的发展战略;2003年,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省委、省政府提出并实施了以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为主要内容的“双大互动”战略;2007年,海南省第五次党代会又提出了“生态立省、开放强省、产业富省、实干兴省”的发展战略。[1]同时,在重点领域引入创新机制,率先实施了“小政府、大社会”的行政管理体制,实施了社会保障制度,实施了公路收费制度等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省直管县的改革也有很大的创新。在区域合作方面,博鳌亚洲论坛会址落户海南,论坛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为海南的发展注入了国际因素。这使得海南不仅是中国的海南,更成为亚洲的海南,世界的海南。博鳌亚洲论坛成为亚洲人民,乃至世界人民了解海南的重要窗口,有利于海南发展绿色生态经济。
建省办经济特区的政策惠及了海南,造福了海南人民,使得海南人民相信中国共产党,相信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从1987年建省办经济特区到2007年间,海南的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生活消费水平、产业结构发展水平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和提高。在这些年中,海南的GDP由53.7亿增长到1229.6亿,增长了21.5倍,人均GDP也随着GDP总量的增长不断增长;社会消费品总额也从原来的25.79亿增长到2007年的362亿,增长了14倍,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累计达4085.3亿,是1987年以前40年的三十多倍。进入21世纪以来,海南的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增加,5年累计投资1909亿元,进入了经济快速发展的良性轨道;产业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20年间,三种产业发展比例从1988年的50:19:31调整为31.1:29.6:39.3,比例更加合理和优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思想解放,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这个立党之本也是是海南发展的重要基础。建省办特区这项伟大的政策普照着海南,使海南这个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以更具有活力的姿态向前发展,使海南人民以稳健的脚步向前迈进。
第二个拐点: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
(一)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背景与依据
2010年1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并把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政策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大了对海南的扶持力度。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提出对于海南建设国际旅游胜地,加快海南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居民生活消费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必须要充分考虑到两个因素,那就是国际化和旅游,这就要求海南要根据自身情况,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发展自身的经济。[2]
海南发展国际旅游岛具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优势主要表现在:第一,海南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全年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常青,冬无严寒;第二,海南具有区位优势。海南地处我国最南部,在东南亚经济圈之内,辐射珠三角经济带以及港澳台,有着便利的海陆空交通运输网;第三,海南自然环境优美,旅游发展潜力大。劣势主要表现在海南的经济发展底子薄,基础设施还不完善,教育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等。党中央正是看到海南的优势和劣势,为了提高海南经济水平,批准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并把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
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充分发展的重要根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依据。海南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内外的发展形势,提出建设国际旅游岛,要把海南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
(二)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途径与目标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和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深入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开放力度,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发展道路,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根据国际旅游岛建设政策的要求,要充分利用海南的特色优势,开发多种发展途径。海南根据自身的自然优势和区位优势,积极探索与尝试,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加快体制和机制创新,建设海南的旅游服务改革试验区和旅游度假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安全、方便、快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能源、水利、信息网络建设等;坚持生态立省,环境优先的原则,在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中寻找平衡点,把海南建设成为全国人民的四季花园;加强与旅游业相关的现代服务业建设,加快发展文化体育与会展产业,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业,保持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以及加快金融保险业的发展;积极加快发展热带现代农业,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人力资源建设,提高基础教育水平,加大对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提高海南的软实力。
党的政策方针的最终归宿点就是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目标正是这一归宿点的根本体现。到2015年,旅游管理、营销、服务和产品开发的市场化、国际化水平将显著提升。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7%以上,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达到45%以上,力争全省人均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达到全国中上水平,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综合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到2020年,旅游服务设施、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与国际通行的旅游服务标准全面接轨,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2%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0%,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达到60%,力争全省人均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综合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3]
(三)中央给予国际旅游岛建设各方面支持
建设国际旅游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各方面的支持与保障。中央加大对海南的扶持力度,这其中包括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在政策上,给予海南更多的优惠,针对海南的实际情况,加大对海南的均衡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统筹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土地使用情况,加强对土地的审批和保护力度,科学发展海洋经济集约用海区域,引导海洋产业集聚发展,加大海南的开放力度,建立相关的保障机制和协调机制,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
三 海南的未来需要中国共产党
海南作为一个小省大特区,虽然发展的时间短,却经历了发展中的两个重要拐点,这两拐点对于海南意义是无法用文字给予描述的。建省办经济特区为海南发展提供了可行性,建设国际旅游岛为海南发展提供了又一个高层次的发展平台,这两个政策都是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海南的实际情况,结合改革开放要求做出的有益于国家、有益于海南的伟大决策,都是海南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事件。
虽然目前海南的经济水平还不高,特区的“特”字没有真正在海南的发展中体现出来,[4]人民生活水平还相对较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许多部门的制度和机制还不够合理。但是,中央给予海南良好的政策和大力的扶持,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使海南得到充分发展,使海南人民在享受政策优惠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机遇,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可以相信,海南虽然远离大陆,与大陆隔海相望,但是在党中央的关怀与帮助下,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海南人民一定能把海南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
[1]吕长江.改革开放谱写海南发展新篇章[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138.
[2]林演.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涵义刍议[J].今日海南,2009(4):19.
[3]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gov.cn/zwgk/2010-01/04/content_1502531.htm.
[4]李建春.立体思索海南发展[J].今日海南,2008(1):32.
Two Inflection Points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ainan
YANG Chuang
(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Hainan Normal University,Haiikou571158,China)
During its development,Hainan has experienced two inflection points:the first one was in 1988 when Hainan,the southernmost island in China,was approved as a province and a special economic zone by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State Council,thus becoming the sole island-based province upgraded from a prefecture;the second one was in 2010 when Hainan was,based on its status of a province as the special economic zone,ratified to construct an international tourism island by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State Council,which has been officially upgraded to the status of a“national strategy”.In its course of 23-year development,Hainan has witnessed drastic changes in the great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and in the constant advancement and progress in the overall strength of economy,society and culture,etc.,which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leadership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he establishmeat of Hainan Province;the special economic zome;the international tourism island;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D25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674-5310(2011)-01-0094-04
2011-10-28
杨闯(1985-),男,山东济宁人,海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基本原理与市场经济理论。
(责任编辑:胡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