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泄法治疗小儿流行性外感发热性疾病 40例
2011-04-13赵东英梅晓萍郭选贤清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北京100049
赵东英 梅晓萍 郭选贤 清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北京 100049)
笔者在导师的指导下阅读经典,找寻最佳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性疾病方法,并由此总结的理、法、方、药应用于临床,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源于 2006年 10月~12月间本院门诊患者,以自愿原则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在项目完成后进行配对,原则为年龄、性别、病程、病情基本相同的病例配对,不能配对的病例则弃去。共80例,其中男 46例,女 34例;年龄在 8月~ 6岁之间,平均(3.5± 2.5)岁;平均病程为(2.1±0.7)d;平均发病时体温(39.1±0.5)℃;上呼吸道感染患者 12例,化脓性扁桃体炎 12例,急性气管炎 8例,支气管肺炎 40例,化脓性扁桃体炎并支气管炎 8例,对照组病例在门诊输液室临时输液治疗,治疗组病例在家按医嘱服药。
诊断标准 根据 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外感发热症疗效评定标准及卫生部制定发布“中药新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研究原则”,符合本病诊断及中医辨证标准。
治疗方法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方药:依据《中医病症诊疗标准与方剂选用》的分型标准分为风温肺热病卫分证和气分证。风温肺热病卫分证临床表现为: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身痛,咳嗽,无痰或少痰,口干或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黄或薄白而干,脉浮滑数。风温肺热病气分证临床表现为:身热,汗出,烦渴,咳嗽气促,咳痰黄稠,或痰带血丝,或痰呈铁锈色,胸闷胸痛,舌红苔黄,脉滑数或洪数。
治疗组根据辨证分为 2型。①辛凉宣肺疏卫方(用于风温肺热病卫分证的治疗):连翘、银花各 8g,栀子、杏仁、桔梗、豆豉各 6g,薄荷、甘草各 5g,芦根 10g,僵蚕 4g。②辛寒泄肺清气方(用于风温肺热病气分证的治疗):石膏 40g,黄芩、栀子、杏仁各 6g,连翘、栝楼皮各 8g,薄荷、郁金、地龙、甘草各 5g。加减:外寒束表的加麻黄 5g,头痛者加川芎 5g,咽痛加牛蒡子 6g,便干重者加大黄 5g,痰多着加半夏、莱菔子各 5g,咳甚者加川贝 5g。中药煎剂每天 1剂,平均 1~ 2h口服 1次。对照组根据公斤体重给于立健舒(国药准字 H20003400)加炎虎宁(国药准字 H50021641)治疗。两组患者在体温高于 39℃是临时给予口服退热药和物理降温处理。
统计学方法 采用 t检验及χ2检验。
疗效标准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文献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痊愈:用药 24~48h内,体温恢复正常 (腋温降至 37°以下,不再上升),主要证候减轻明显;有效:用药 38~ 72h以后,体温恢复正常,主要证候部分消失;无效:不符合以上标准者。
治疗结果 总疗效的比较:治疗组 40例,痊愈 23例,有效 6例,无效 11例,总有效率 72.2%;对照组 40例,痊愈 20例,有效 3例,无效 17例,总有效率 56.0%。
完全退热时间的比较:治疗组平均完全退热时间为(62.77±26.90)h;对照组平均完全退热时间为(59.07±30.38)h。两组平均完全退热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t=0.328,P=0.746> 0.05)。
讨 论 小儿发热是临床最常见、最易危害儿童健康的症状之一,也是家长最为关切的症状之一,应用解热镇痛药退热只是暂时的对症处理[1]。辛凉(寒)透泄法的基本含义是以辛凉(寒)药物为主,具有轻清透邪,泄热导邪作用的一种治法。以使病邪向外透达,邪去病愈。辛凉(寒)透泄法的主要药物是用性味辛凉(寒 ),辛能散能行 ,可散风开郁 ,疏通透邪 ,凉 (寒 )可清泄热邪,驱邪外出。辛开凉 (寒)清,相辅相成,邪出病愈。配伍规律:以辛凉(寒)药物为主,伍以具有辛散透泄,宣通气机作用的辛温之品,不致于凉遏冰伏,缠绵难愈。并常加入苦寒泄热、宣降肺气、祛湿化痰、生津利尿之品,而调和诸药之甘草则必不可少。
温者,火之气,自口鼻而入,内通于肺,所以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肺于皮毛相表里,所以首先表现出来的是卫分证,用辛凉宣肺疏卫方。根据辛凉疏卫的原则,配以银花、连翘为君药,既有辛凉透邪清热之效,又有芳香辟秽解毒之功[2,3]。栀子、薄荷、芦根、僵蚕为臣,栀子达表而祛肌肤之热,走里而清内热,薄荷轻清之品,最具疏散风热之功,芦根甘寒,清热生津,兼有利尿作用,既防热伤津液,有能利尿清邪,僵蚕咸辛,祛外风,化痰散结,还能防止热扰风动。杏仁、桔梗、豆豉为佐,杏仁微温,有疏利开通之性,也可起到以微温伍以大队辛凉药中,使整个方子既具辛散开郁之力,又不致于凉遇气机,碍邪外出,且还有止咳之效。桔梗苦辛,宣肺化痰、开提肺气,可以和杏仁起到协同作用。豆豉解表除烦,具开郁作用。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为使。全方主治主在辛凉清解,开郁透热。辛可入肺开郁,凉可清热驱邪。郁开邪祛则诸证悉除,两全其美。
当温邪进入气分证时,使全身气机受郁,主要涉及肺胃,出现高热、咳喘、口渴等症,故用辛寒泄肺清气方。石膏辛寒为君,解肌退热,清泄肺胃。栀子、黄芩、连翘为臣,栀子达表而祛肌肤之热,走里而清内热。黄芩苦寒,泻火解毒,当于大剂辛寒药相伍时,不会有燥湿伤阴之比弊,却又使热有内而泻功。连翘、薄荷有辛凉透邪清热之效,又有芳香辟秽解毒之功,季节气氛余热,还可防邪热初传气分而表犹未解,防过用寒凉有凉遏之弊。四药共为臣药,泻肺胃之火。杏仁、栝楼、郁金共为佐药,杏仁微温,有疏利开通之性。栝楼甘寒,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畅通便。郁金辛寒,活血、行气开郁。地龙咸寒,清热息风,平喘利尿,三药散热开郁,防止郁热内结。甘草为使。当外风与内热交会,形成气分证时,必用辛寒使其透达,内闭郁热有里外达,得辛寒透泄而解,达到表里分治的目的,再不使外邪与内热向结合,免除周折而可速愈。
[1] 徐 涟.清宣疏化法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60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2002,14(02):107-108.
[2] 张大宁,车树强,徐 英 ,等.流感 1号治疗流行性感冒 960例 [J].陕西中医,2004,25(8):722-756.
[3] 赵建平,余宏川,张惠民.丽科韦治疗小儿病毒性呼吸道感染 120例疗效观察 [J].陕西医学杂志,2002,31(10):907-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