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obath技术在痉挛型脑性瘫痪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2011-04-12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校区西安710613王之庆杨延平任晓惠

陕西医学杂志 2011年6期
关键词:外旋外展脑瘫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校区(西安 710613) 王之庆 杨延平 任晓惠

脑性瘫痪,是指小儿从出生前至出生后 1个月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常伴有智力障碍、语言障碍等。是小儿致残的主要疾患之一,严重影响了小儿的生长发育、生活自理和接受再教育的能力。我们采用 Bobath技术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52例,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52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其中男28例,女 24例,年龄 1~ 12岁,平均 7.6岁。本组病例均符合 2004年昆明全国小儿脑瘫研讨会制定的脑瘫痉挛型的诊断条件,其中合并智力低下者 46例、语言障碍 8例、其它合并症 6例。患儿入住本院前均在外院进行过临床治疗。

2 方 法 ①控制关键点:Bobath把患儿身上一些特定的部位称为关键点,治疗师在患儿身上特定部位进行调节,纠正或减轻患儿的异常姿势,促进正常姿势和运动模式的发生。患儿的主要关键点有:头部、肩部、肘关节、腕关节、躯干、骨盆、髋关节、膝关节、足踝关节。②头部控制训练:头部的控制运动是运动发育中最早完成的运动,不能控制头部是难以完成其他运动的。因此应抑制头背屈,促进脊柱伸展 ,促进肘支撑,促进抬头、头部活动及抵抗重力。③上肢连肩部控制:将上肢外展外旋、肘关节伸直、前臂外旋,抑制前胸肌和颈肌屈曲痉挛;促进手掌和手指自然张开;促进下肢外展、伸直和外旋;将上肢外旋,抑制上肢和肩部的屈曲痉挛;将上肢抬高和外旋,抑制上肢和肩部的屈曲痉挛和内收;促进腰背、髋关节及下肢伸展;将上肢斜向后方伸直和外旋,促进头、颈、躯干的伸展和手指的自然张开;用手抓住患儿的肩,以大拇指顶在背部,使肩往后用力,达到将头抬起和保持正中位置。④下肢连骨盆控制:屈曲下肢,促进下肢外展、外旋及足背屈;控制膝关节伸直和外展、促进下肢外展和足背屈;俯卧头抬高,上肢伸展过头,躯干伸直,促进下肢及髋关节伸直;转动肩及上肢,促进翻身;抬高头时将它转向一边,促进爬行;仰卧将下肢外展,并向腹部屈曲,同时向下压,促进上肢向前伸展至中线;仰卧将骨盆转向一边 ,促进翻身;长坐位屈曲髋关节,躯干稍向前倾,双下肢外展,促进躯干伸直、头抬起;坐前将患儿一只手保持在伸直外旋位置,然后将身体推向相反方向,达到保护性伸展平衡反应;站立上肢伸直、外旋和微微斜向后面 ,达到对抗痉挛-抑制躯干、髋关节及下肢的屈曲痉挛;对抗徐动-促进腰部、髋关节及下肢伸直、外展和外旋;伸直和内旋上肢,屈曲腰部,达到对抗痉挛-促进髋和膝关节屈曲;对抗徐动-抑制痉挛和髋膝关节的过分伸直;四点跪,将一只腿轻轻抬起,然后将患儿身体向前后摇荡,达到促进平衡反应。⑤翻身训练:抑制紧张性颈反射及紧张性迷路反射姿势,手口足协调的促通,被动翻身与躯干回旋运动的促通,侧身单肘支撑的促通。⑥坐位训练:单臂支撑能力的促通,促进坐位平衡反应及脊柱伸展的发育。爬位训练:两手支撑训练,四爬位及脊柱、骨盆分离运动训练,姿势变化调节能力的训练,下肢交互运动的促通。⑦站立位训练:抑制膝过度屈曲或反张,抑制健足交叉等异常姿势,跪立位平衡反应促通,身体扭转促进躯干回旋,立位平衡反应促通。⑧步行训练:单腿站立下行双腿交替运动训练。⑧维持正常肌张力的活动模式,抑制异常姿势和运动模式扶骨盆轻轻向前后摇动,减轻侧卧位伸展痉挛。完全屈曲或半屈曲,上下肢左右摆动抑制仰卧位过强的伸肌痉挛。分开患儿大腿坐在训练者腿上或圆滚垫上慢慢摇动,训练下肢屈曲外展。坐在圆滚垫上,让患儿双脚着地受压,可助放松下肢肌张力。仰卧在训练球上,轻轻弹上弹落或前后摇动。伸直上肢,屈曲下肢抑制痉挛。俯卧在训练球上加压或慢慢摇动,抑制屈曲痉挛及促进伸展。

3 结 果 头部控制功能改善者19例、站立和步行功能改善者 41例、翻身功能改善者 13例、坐位功能改善者 22例、爬行功能改善者 2例。治疗有效者 46例,总有效率为 88.5%,4例疗程结束后功能障碍基本无改善视为无效,2例没有完成疗程出院。患儿治疗时间最长 186d,最短 45d,平均 98d。

讨 论

1 Bobath技术的治疗机理 Bobath技术,为神经发育促进技术之一,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和发育缺陷的治疗技术。现有的操作技术基于当今的运动控制、运动学习、神经和肌肉可塑性以及生物力学的相关理论[1~3]。是常用的治疗脑性瘫痪和脑损伤的方法,为现代小儿脑瘫康复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临床应用不断发展。Bobath认为脑瘫患儿的运动障碍主要是大脑损伤后原始反射持续存在和肌张力异常,造成异常姿势和原始运动模式主导其整体运动,妨碍了正常的随意运动[4]。采用恰当的手法刺激,可抑制异常姿势反射和运动模式,利用正常的自发性姿势反射、平衡反射等调节肌张力,使患儿体验正常的姿势与运动感觉,从而改善异常运动的控制力,诱发正确的动作[4]。

2 Bobath技术运用中的注意事项 ①促进脑性瘫痪肢体的正常运动反应;②避免增加异常张力和强化异常运动反应的活动和练习,采用抑制或消除这些异常模式的治疗技术;③鼓励和强化躯干和肢体的正常运动模式的治疗活动和训练;④对脑瘫患儿的治疗原则主要是抑制异常姿势和运动模式,特别是对异常紧张性姿势反射的抑制;促通正常姿势和运动模式,特别是立直反射和平衡反射的促通。对痉挛性脑瘫主要是缓解肌肉紧张和僵硬,使患儿躯干充分伸展,避免痉挛姿势的运动,尽早诱导出正常的运动模式。

痉挛型脑性瘫痪占该病总发病率的 60%~70%[4],目前缺乏十分有效的康复治疗措施,临床大多采用的是综合性康复。Bobath技术,主要是运用神经发育促进技术对脑瘫患儿进行康复治疗,能有效的减轻脑瘫患儿运动功能障碍程度,提高康复治疗效果;我们经过临床运用认为该技术只要适应证选择正确,操作手法正确,疗效是肯定的,应在脑性瘫痪康复治疗中适时运用。

[1] 纪树荣.运动疗法技术学 [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301-308.

[2] 关 骅.临床康复学 [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42.

[3] 陈龙伟,王 珏,李红霞.三维步态分析对评价运动再学习法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步行能力的意义[J].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0):1279-1280.

[4] 曹建国.小儿脑性瘫痪的研究进展 [J].北京:中国临床康复,2002,6(1):87.

猜你喜欢

外旋外展脑瘫
外展悬吊式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重度OSAHS的疗效分析
Remplissage手术对肩关节Bankart损伤合并Hill-Sachs损伤患者肩关节外旋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肱骨外展动作中肩袖生物力学的有限元分析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类解剖重建外旋肌群技术
脑瘫患儿采用康复护理进行早期干预效果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
股骨近端侧位像对判断股骨近端旋转意义的初步研究
“三角形的外展双叶形”的拓展与链接:由“枯井与宝剑”的故事说起
二十一个学生娃与脑瘫姐妹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