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祖堂集》中“且置”式问句的历史形成及其动因

2011-04-12祁从舵

关键词:例句和尚句式

祁从舵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 200033)

引言

《祖堂集》(952年)是现存最早的禅宗语录汇集,既反映晚唐五代口语的现实情况,也创造了许多新的语言表达形式。例如:

(1)我则且置,汝适来作摩生?(《祖堂集》卷一三,福先招庆和尚①)

(2)不到且从,从上如许多佛法,什摩处得来?(洞山和尚,卷六)

袁宾师(1992)将上面语例中的“且置”句称为“且置”式疑问句,并作了深入的分析,认为是一种具有固定的语法形式(由两个分句构成,前分句末尾有“且置”、“且从”、“且止”等标志,后分句一般为疑问句)和固定的语法意义(表示排除一项,对另一项进行提问)的疑问复句。笔者坚持袁先生的观点,拟在句式分析的基础上对句式的历史形成情况作进一步的考察。

一、“且置”式问句的特征表现

1、句法特征。《祖堂集》里共出现“且置”式问句27例,其中“且置”16例,“且从”10例,“且致”1例。该句式是以意合形式组成的转折关系复句,“且置”等标志词位于前分句后部作谓语,前成分具有指称性,充当主语,其中体词性词语13例,谓词性词语14例。例如:

(1)这里则且从,那里事作摩生?(保福和尚,卷一一)

(2)有无且置,汝今见树不?”(仰山和尚,卷一八)

以上例句中的“且置”式分别相当于“这里则且从,(只问)那里事作摩生”和“有无且置,(只问)汝今见树下不”,例(1)中,充当主语的指称性成分是名词短语,例(2)中,充当主语的指称性成分是动词短语。

“且置”的后续成分一般是以完整形式的问句出现,多数为特指问句 (23例),有时是反复问句(3例),少数例句(1例)在结构上不是问句,但有要求对方给予回答的意思。(参看袁宾师,1992)特指问句和反复问句分别见例(1)和(2),另如:

(3)雪峰云:“某甲无口。”师曰:“无口则且从,还我眼来。”无对。(保福和尚,卷一一)

例(3)的“还我眼来”是一种有疑无问的句子,后文的“无对”等可作佐证。

2、语义特征。“且置”式问句可以视为一种广义处置式:把某个问题暂且置换为另一问题提出。“且置”表示“暂且搁下”的意思,在句式中获得处置性语义特征,前成分是“且置”的受事主语,指称已提及的问题,自身状态不改变,但是在认识上已被转移,后续句是要提起的问题,该问题中心与前成分有语义上的相应关系,根据是否被包含的情况可以将句式分为两类:甲类,把复杂问题转移为简易问题(计10例);乙类,把相对的某项问题转移为另一项问题(计17例)。例如:

(4)进云:“和尚莫通三教也无?”师云:“三教且致,老君什摩时生?”(钦山和尚,卷七)

(5)古人道:“得逢得遇亦是屈,不逢不遇亦是屈。”不逢不遇时屈则且从,得逢得遇为什摩却是屈?(雪峰和尚,卷七)

例(4)中,把前面的复杂问题“三教(和尚莫通三教也无)”换为简单问题“老君”(预设)提问,例(5)中搁下前面的一项问题“不逢不遇亦是屈”,就另一项问题“得逢得遇”提问,前例句属于甲类,后例句属于乙类。如果搁下前面话语中的问题后,没有别的问题,那么所提起的相关问题就有可能在语境中。如上面例句(3)中,搁下“无口(说不出)”后,存在的相关问题“我眼(能否摄物)”在语境中,这种情况也属于乙类。

3、语用特征。在禅僧问答对话中“且置”式问句常被用来表示话题转换②,“且置”等为话题转移的语言标记,表示对上文中某一话题或话语成分排除在疑问之外,问句的后一分句是整个问句的中心话题,它以上文中另一没被排除的话题,或话语中的某一成分作为出发点,对它发出疑问,也可以是对上文中某句话外的其他问题进行提问。(见张美兰,2003)这里所说的“对话语中的某一成分发出疑问”情况一般体现为甲类句式,“对上文没被排除的话题”和“某句话外的其他问题”情况可归为乙类句式。

禅僧在问答中转移问题话题主要因双方识见的差异引起,如果说话人认为对方的问题用言语难以回答或本身存在问题需要先澄清的,那么转换话题是为了把复杂问题化为当下易于处理的问题提出,可以起到化难为易的引导作用;如果说话人认为对方的问题不必回答或关注的话,那么转换话题是为了把这一类问题换为当下关注的另一类问题提出,可以起到换位思考的转向作用。这两种情况分别是甲、乙两类“且置”式问句的语用功能表现,例如:

(6)有人便问:“……直得趁著还不丧身失命也无?”师云:“失不失即且置,是你还趁著也无?”(保福和尚卷,卷一一)

(7)归宗云:“这一片田地,好个卓庵。”师云:“卓庵则且置,毕竟事作摩生?”(南泉和尚,卷一六)

例(6)中,“是”是话题标记,学僧想问“失不失(命)”,但招庆禅师将问题转移到预设条件“趁著(赶上)”上面,起到化难为易的引导作用。例(7)中,对归宗“好个卓庵”的暗示(触处是道)不明白,南泉仍执着于所谓‘毕竟事’。

二、“且置”式问句的形成与变化

1、句式的形成。《汉语大词典》解释:置,搁置,放下;从,盘桓逗留;止,停止,使停止。据此“置”、“从”、“止”都可以看作位置动词,其共同语义特征可提取为“停留在某处”。

古代汉语里,“且置”、“且止”等可以表示暂且停下某种行为状态事件的意思。例如:

(1)天子且犹如此,况人臣乎!愿明公且置是怒而思预之言。(《晋书》卷六一)

(2)小婢不须催柘弹,且从枝上吃樱桃。(《全唐诗》第六七七卷)

(3)负心为炉复为火,缘木求鱼应且止。(《全唐诗》第二五卷)

相对于中土文献,自六朝(大约鸠摩罗什时代)至唐朝的佛经文本里,“且置”、“且止”在句中表示“暂且搁下(所说的事件)”,但不表示“暂且搁下(某问题)”。例如:

(4)佛告婆罗门:“且置汝年少弟子知天文,族姓,我今问汝,随汝意答,婆罗门,於意云何?色本无种耶?”(杂阿含经卷第二,《大》卷二)

(5)且止先世,愿说今生。(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三十《大》卷二四)

同时,我们还发现极少数例句类似“且置”式问句,可以视为处于萌芽时期的“且置”式问句。如:

(6)傍论且止,已辩命根,诸相者何?(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五,《大》卷二九)

(7)去来且置,愿说现在,解我疑结。(本缘部下贤愚经卷第三,《大》卷四)

晚唐五代之前的 《六祖坛经》、《神会语录》、《法苑珠林》等禅籍里也没有出现“且置”式问句,直到《祖堂集》及以后的禅籍里开始出现较多的用例,“且置”、“且从”、“且止”等语义趋同,以“且置”式固定格式在禅录里开始使用起来。例如:

(8)这个则且置,还诸方老宿意旨如何?(《祖》卷一八)

(9)有无且置,即今如何?(《景》卷一二)

(10)未透时难即且置,既透了因甚么却难?(《五》卷一六)

根据我们观察,该句式萌芽于六朝时期的汉译佛经文献,定型于五代并仅在禅宗文献中被普遍使用,其演变过程可简化为如下两个阶段:

且置+所说的事件,问题﹥问题 (已提出)+且置,问题(将提出)

2、句式的演变。“且置”式问句是随着中国禅宗势力逐渐强盛而形成并发展的一种特色句式,在明代之后悄然消失(如明代《袁州仰山慧寂禅师语录》尚有3例)。在现代汉语里,我们看不到禅籍里的这种“且置”式问句,但是可以看到用现代句法形式表示问题转移的句子。例如:

(11)这件怪事,中国人发明到什么程度我且不说,欧洲人什么时候发明呢?(《梁启超文集》)

(12)这么长的钢轨(25米),又那么重,能不能扛动暂且不说,哪里收购站又敢收?

(13)标准高低暂且不论,毕竟只是权定之计,其他受害者和以后的受害者呢?

这些例句中相转移的问题之间不仅不受固定关系的约束,而且前后问句的语义内容丰富,可以搁下所提及问题来对各种问题自由提问。

三、“且置”式问句的形成动因与机制

1、形成动因。“且置”式疑问句使用于禅录对话中,参禅者重视个体体验,着意于自性发掘,说话人需要根据自己的识见来不断地转移或调适问题,以便更好地展开心对心的交流。由于禅家佛家一脉相承,禅侣们对佛经里的“且置”句式进行移植可谓顺理成章,随着频繁地转移问题的需要,最终形成了固定的问句格式。

“且置”式问句中,“止”、“从”与“置”具有相近的概念义,都可以由位置动词(表示空间)引申为表达事件的一种处理行为:放下、放任(不管)。当它们经过大致相同的历史演变过程后在相同的语境下就有可能进入同一句法格式,其概念义成为“且置”式句式义表现的共同基础,同时受到句法的强制性作用而含有处置性特征。例如:

再一种是“被动形式主义”。不想去干事,只为不出事。因此就推推动动,不推不动,“空推”“空动”。工作计划从网上搜索,工作经验从网上复制,工作日志在手机上完成。该说的都说了,该报的都报了,该做的工作却只落实到了纸面上、照片中、圏群里,实际上都是虚的,但无论谁来,也抓不到我什么把柄。

(1)太傅云:“与摩道还得当也无?”师云:“当不当则且置,太傅作摩生会得?”(长庆和尚,卷一〇)

上面例句中,“且置”在句式中获得将一种问题认识为另一种问题的处置义,太傅询问山中和尚传教的问题,禅师认为习禅不必向外寻求,因此用“且置”式问句将问题转移到太傅自己如何领悟上来。

2、形成机制。按照轻主语限制(句子的主语倾向于一个轻形式)与线性增量原则,“说话的自然顺序要从旧信息说到新信息。随着句子推进,线性顺序靠后的成分比靠前的成分提供更多的新信息。”(方梅,2005)

在“且置”句中,已提及的问题是有定性的旧信息,将提起的问题属于新信息,因此在句子的线性排序上已提及的问题应位于谓语“且置”之前,而将提起的问题位于其后,这一原则使在佛经音译中的两种语序在禅籍里得到了统一,统一后的语序更适宜于语言内容的表达。例如:

(2)不似之句则且置,目前无法是何言?(疎山和尚,卷八)

——*(则)且置不似之句,目前无法是何言?

(3)不到且从,从上如许多佛法,什摩处得来?(洞山和尚,卷六)

——*且从不到,从上如许多佛法,什摩处得来?

由上面句式的变化可以看出,语序按照句子信息的重要程度递增排列是符合线性增量原则的,否则信息状态不分明,甚至在复杂句中显得混乱,引起误解。

四、结 论

以上我们主要从句法特征和历史演变两方面对“且置”式问句进行考察,归纳结论如下:

其一,“且置”式问句萌芽于唐代之前的佛经文献,五代时期在禅宗口语中使用开来,成为禅录对话中的一种处置问题的表达方式,但始终没有越出禅宗文献范围,这一特殊的语用环境是句式形成的主要动因。

其二,“且置”等谓词性短语由句前移至句后(不包括本土文献里的句中位置),最后在“且置”式中得以固化(离开格式不存在),尽管各自的词性和概念义不变,但是句法的强制性使得语法功能得到统一,线性增量原则是“且置”式问句形成的主要机制。

注:

①引文除了《祖堂集》以外仅表明卷数,北大网上语料库不标注,以下引文书目用首字代表:《大》(《大正新修大藏经》),《景》(《景德传灯录》),《古》(《古尊宿语录》),《碧》(《碧岩录》),《五》(《五灯会元》)。

②这里的话题指交际话题,会话中内容相对完整的每个话语片断的注意中心。参见刘焕辉主编《言语交际学基本原理》298页。

[1]方梅.篇章语法与汉语篇章语法[J].中国社会科学,2005,(6).

[2]袁 宾.禅宗著作里的两种疑问句——兼论同行语法[J].语言研究,1992,(2).

[3]张美兰.祖堂集语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71-177.

猜你喜欢

例句和尚句式
小和尚打水
小和尚
向前奔跑的和尚蟹
例析wh-ever句式中的常见考点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小和尚的烦恼
特殊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