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的典范
2011-04-12陈东琼任志坤
陈东琼,任志坤
(1.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5;2.中国农业大学思政学院,北京 10008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国实际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营养。毛泽东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倡者,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研究毛泽东如何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可以为当前更好地推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提供有益启示。
一、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倡之功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然而,马克思主义是用西方的语言和风格写就的,在中国也首先是被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掌握,并由他们来传播的。马克思主义要想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就必须从欧洲形式“化”成中国形式。马克思主义从传入中国的那一刻起,就面临着中国化的任务,老一辈革命家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贡献最大的是毛泽东。
为了克服党内长期存在的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倾向,1938年,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中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并完整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中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1](P534)
毛泽东这里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3层含义:第一,要立足于中国实际。不能机械地搬用马克思主义的个别词句、个别结论和外国经验,而应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具体地研究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具体地分析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第二,要带有民族特性。应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获得民族的表现形式,同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相结合,带有“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第三,要有理论的创新。不能停留在马克思主义的现成结论上,而应不断总结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得出马克思主义本本上没有的新观点新论断。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要件
恩格斯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2]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阶级状况和不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两种文明成果,二者之间具备结合的条件吗?
其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通相容为二者的结合提供了客观条件。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体系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历经数千年的发展积淀,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深深地植根于中国社会的深层,内化成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文化传统,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毛泽东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任何外来文化想要在中国存在和发展,想要被中国人民所接受,都不能脱离中国的文化背景。马克思主义作为西方文明的产物,在思维习惯、语言风格上不可避免地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也存在着诸多的相通相容性,主要体现在唯物论与唯物史观、人本思想、辩证思维传统、社会理想、实践性、整体性等几个方面,这些相通相容性的存在,既为二者的结合提供了文化纽带,也是二者的结合点之所在[3]。
其二,毛泽东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为二者的结合提供了主观条件。作为“农民的儿子”,毛泽东从小就对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在韶山南岸念私塾时就已熟读 《论语》、《孟子》、《诗经》、《左传》等经典史籍,1910年毛泽东离开家的时候,他只挑了两个包袱,一个里面装着的是日用品,而另一个则装的是《水浒传》和《三国演义》[4]。进入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后,毛泽东潜心研究了程朱理学和朱熹的哲学,在杨昌济的指导下,他学习了朱熹的 《近思录》、《四书集注》等书,之后还熟读《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等。直到晚年,毛泽东在中南海住所的藏书里还包括《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850多本典籍,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爱可见一斑[5]。
作为湖南青年赴法的组织者,毛泽东自己却没有迈出国门。他在致友人的书信中说“世界文明分东西两流,东方文明在世界文明内,要占个半壁的地位。然东方文明可以说就是中国文明。吾人似应先研究过吾国古今学说制度的大要,再到西洋留学才有可资比较的东西。”[6]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使其确信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而且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奇迹,他认为应该用民族传统中的思想和财富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使其成功进行革命转变,最终实现西方化的最强有力的动力,而不是用什么披着马克思主义外衣的新教条主义去取代中国传统文化[7]。
三、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因素
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毛泽东身体力行,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纷繁复杂的系统,其中既有诸如“和为贵”“兼相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优秀的思想,也有“官本位”“家长制”“特权等级”等消极的思想,精华与糟粕杂糅在一起,必须仔细甄别才能做到取精华,去糟粕。毛泽东在这方面做得非常成功,他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乡土气息,让中国人感到亲切。同时,又使中国传统文化依托马克思主义,获得新的活力和时代特征。正是在这样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应运而生。
毛泽东思想“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又完全是中国的。这是中国民族智慧的最高表现和理论上的最高概括”[8]。毛泽东思想包涵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核,表现在它思想体系的各个领域,以下仅从哲学思想、军事思想、经济思想3个方面作简单阐释。
1.哲学思想方面
在毛泽东知名的哲学著作《实践论》中,他多次使用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来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例如,用《三国演义》中常用的“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来解释大脑对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的作用,通俗易懂地阐明了认识的第二个阶段即理性认识;用“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来阐述在认识事物时间接获得知识和亲自参加实践的关系,强调“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运用中国古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来说明如果离开实践,就不可能获得真知的道理[9](P282-297)。
同样,在毛泽东另一篇哲学著作《矛盾论》中,他也应用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典故来解释相对枯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例如,他先后引用孙子的名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和魏征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来强调认识事物的时候要坚持全面性,杜绝“只看见树木,不看见森林”,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由于从小就熟读《水浒传》,所以毛泽东对其中的人物和故事都非常了解,其中尤为喜爱“三打祝家庄”这一出戏,他在《矛盾论》中通过对三打祝家庄的分析,讲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理,生动活泼而又通俗易懂;在讲解矛盾相互转化的原理时,毛泽东一连串用了《山海经》中的“夸父追日”、《淮南子》中的“羿射九日”、《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和《聊斋志异》中的鬼狐变人四个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典故来解释,读起来一气呵成,令人拍案叫绝,原本晦涩的理论在毛泽东的笔下变得生动而鲜活[9](P299-340)。
2.军事思想方面
毛泽东是一位将军事理论与军事实践完美结合的杰出军事家。英国著名军事科学家迈克尔·爱略特·巴特曼就曾经说过,“毛泽东是掌握打开这个时代军事奥秘之锁的全部钥匙的一个时代人物”。日本﹑美国﹑前苏联都设有专门研究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机构,并在一些军事院校开设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论课程[10]。
1938年前后,毛泽东先后写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3篇文章,在这几篇文章中毛泽东大量应用中国历史中的战争典故来阐述现代军事战略,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辩证法思想。如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将孙子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科学的真理,强调要主动了解己方和对方的情况,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指挥。他还通过列举中国历史上的“城濮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来强调在战争中要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争取主动求得胜利,以此来鼓舞士气[1](P439-518)。
毛泽东军事思想既有对中国传统战争理论的继承,同时又结合现代战争实际,对传统战争理论进行推陈出新。如《孙子兵法》强调“兵之情主速”,即兵贵神速。毛泽东则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结合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分析了战争的持久性,“在战役和战斗上面争取速决,古今中外都是相同的。在战争问题上,古今中外也都无不要求速决,旷日持久总是认为不利。惟独中国的战争不能不以最大的忍耐性对待之,不能不以持久战对待之”。[9](P234)
3.经济思想方面
毛泽东的经济思想,同样在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思想的基础上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尤其体现在解决农业问题和土地问题方面。
关于农业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农业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创造历史”的首要条件,“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民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1]同样,中国自古就有“重农”、“农耕为本”的文化渊源,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一致的。在“农业是基础”问题上,除了渊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农思想对毛泽东有很大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盛行一切学习苏联的风气,提倡牺牲农业和农村的利益而支持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毛泽东敏锐地意识到苏联的这种做法在短时期内有一定成效,但长时间则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著名的《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强调了农业的基础地位,他提出“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这在生活水平低下的建国初期,起到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农轻重共同发展的重要作用。
关于土地问题。马克思曾经批判资本家勒索和欺骗农民土地的行为是对“神圣的所有权”进行最无耻的凌辱[12]。列宁也曾经说过“农民在争取土地的斗争中获得胜利,是俄国资产阶级革命获得胜利的真正的经济基础”[13],不难看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非常重视土地问题。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无论是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还是孙中山的“平均地权”,也都表现了人们对土地的向往。
在处理土地问题时,毛泽东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土地革命理论,从而赢得了人民群众对中国革命的支持。在论述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时,毛泽东提到 “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实现中山先生‘耕者有其田’的口号,扫除农村中的封建关系,把土地变成农民的私产……这就是‘平均地权’的方针”。[1](P678)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先后颁布的《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中国土地法大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无不体现出毛泽东对中国农村社会问题认识的真知灼见。
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经验启示
如前所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具备结合的条件,但这种结合并非一蹴而就、一帆风顺。从毛泽东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以下经验是最基本的。
首先,要有牢固的基础。是指无论对马克思主义还是中国传统文化,都要有着深厚的理解和领悟,这种理解和领悟是二者能够结合的前提条件。毛泽东熟读马列主义经典,本身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同时,毛泽东从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让他对中国的历史非常熟悉,引经据典常常是信手拈来,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了中国作风、中国气派。
其次,要有端正的态度。是指无论对马克思主义还是中国传统文化,都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避免僵化教条。一方面,应实事求是、科学分析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内涵,取其精华、剔除糟粕;另一方面,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不适合中国国情的个别思想观点,也应当实事求是地发展创新。
最后,要有正确的方法。“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9](P134)如果说,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是“过河”,那么正确的方法就是过河的“桥或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具有内在的包容性,只有找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最佳契合点,才能有效实现二者的结合。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4.
[3]胡钢,朱宏斌.毛泽东思想与传统文化渊源关系诠释[J].理论月刊,2005,(2).
[4](美)特里尔.毛泽东传[M].胡为雄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3.
[5]陆卫明,张菲.试论毛泽东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6]致周世钊信(1920年3月)[A].王凤贤.毛泽东与中国传统文化[C].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32.
[7](美)施拉姆.毛泽东的思想[M].田松年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93.
[8]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335.
[9]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俞国庆.“外国人”眼中的毛泽东军事思想[J].山西档案,2006年专刊。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8-79.
[12]季学明,孟薇.马克思主义土地观与中国农村土地问题[J].上海农村经济,2008,(3).
[13]列宁全集:第1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