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圳市南山区的民间宗教信仰

2011-04-12问永宁

关键词:信众妈祖宗教信仰

问永宁

(深圳大学宗教研究所,广东 深圳 518060)

一、南山区民间宗教信仰活动场所概况

南山区是深圳发展较快的一个区,2001年底全区总人口为81万人,2005年常住人口约 92万,2007年常住人口166万,其中流动人口114万,到2009年,人口达到170.91万,其中户籍人口54.43万,流动人口116.48万。南山区和香港近在咫尺,人员来往频繁,是著名的侨乡,目前居住在港澳的有4万人,还有近3万侨胞分别居住在美国、加拿大、英国、荷兰及东南亚各国。深圳科技园与蛇口港坐落于此,因此,外籍人员较多。

职是之故,此区居民的宗教信仰比较复杂,对此,目前还缺乏调查研究①。本文以实际观察为基础,拟对南山区的民间宗教信仰做一简单描述。至于深入研究,留待方家。

和深圳市其他区一样,南山区传统上庙宇众多,神灵较杂。由于当地居民信仰虔诚,处地偏远,受政治影响较小,解放后,虽经多次运动,这些庙宇不少虽也遭受破坏,但相对保留完好。改革开放后,这些寺庙因为统战等原因,以文物保护的名目得到翻新或者重建而生存下来,经过不断的整修和扩张,成为目前深圳民间宗教信仰活动的主要场所。

目前,这些寺庙大都坐落在城中村里面,门口大都立有深圳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表明其管理单位是文保部门,和宗教局无关。但是里面香烟缭绕,电光烛影,神像色彩斑斓,信众礼拜虔诚,算命、看相、抽签、画符、看风水的“专业”人员具备,明显是一个个民间宗教信仰的活动场所。

南山区靠海,原住民多为渔民,目前有些村民还常常出海捕鱼,所以当地庙宇中,最重要的神灵就是妈祖,不管什么庙一般都供有妈祖像。而在专门供妈祖的庙宇里,一般同时都供关羽和土地爷(或者大伯公,大伯公和土地爷是一是二,当地人说法不一),笔者去过的5座妈祖庙,全部都是如此。最大的妈祖庙坐落在蛇口,其名称是“赤湾天后宫博物馆”,和一般的博物馆不同,这个开放后修复重建的博物馆,经常请和尚或者道士做法事,请和尚还是道士,则没有什么原则。这里没有什么像样的文物。每年的香火钱是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正式在编的只有馆长一人,临聘人员和保安约有20多人。这些人员的薪水来源,主要也是香火钱。

除了妈祖庙外,南山区还有火神庙一座(敬华光大帝),可能和粤剧戏班随船演出怕火有关。这个火神庙,禁止带鹅蛋进去,原因不详;侯王庙一座,供奉一些明代(一说宋代)地方官,姓名不详;龙王庙一座,供嫂姑二人;三圣庙一座,供三个当地俗神;玄天上帝庙一座,主神是玄天上帝,由在深圳的汕头人根据汕头玄天上帝庙集资所建。除了玄天上帝,这个玄天上帝庙的侧殿还供有妈祖、关羽、福德老爷、太极仙翁。玄天上帝的脚下则是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等西方三圣。和其他庙宇打文物保护单位的招牌不同,这家玄天上帝庙的招牌是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赤湾天后宫博物馆”同时用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和天后宫博物馆两块招牌);南山区还有一些半公开的宗教活动场所,最具规模的,是净空法师的一些皈依弟子买下一层楼后建立的信德图书馆②;此外,还有一些临时建筑作为宗教活动场所,这些场所的香火不错,由于没有招牌,常常成为拆除的对象,随拆随建、随建随拆则成为这些场所的生存常态。不过这些临时宗教场所,如果碰到机会,随时会变成有规模的宗教场所,位于高职院门口的玄天上帝庙,就是几经拆建才形成目前状态的。在西丽湖公园深处,还有一座有一贯道色彩的庙宇,香火也不错,位置隐秘,很难发现。

二、信众、神谱与祭祀

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民间宗教信仰的信众来自全国各地,背景复杂。大体上,由于深圳竞争激烈,生活紧张,具有信仰民间宗教信仰的人很多,各种职业、各种文化层次的都有。信众根据年龄,可以区分为不同的需求群体,一般说来,年轻人多求老家安宁,父母健康;年轻女性多求婚姻;年轻男性求发财;老年人多求子女婚姻美满,家庭和睦。另外老年人替子女求生育的非常普遍,年轻人求生子女的却不多。这些信众,不少是其他宗教的信徒,兼信多种宗教的人,少数人参加基督教的宗教活动,自认是基督教徒,也拜偶像,即使信仰冲突,也照拜不误。

深圳民间宗教信仰活动场所的功能很多。民间信仰寺庙的功能之一是供奉旧神像,一般信众供的神像旧了,不敢处理的,就会给看庙人员(这些雇来的外来人员,对民间信仰也有了解和感情,是宽泛意义上的神职人员)或管理人员一点钱,将旧神像送到寺庙供奉或者处理。有些神像、神龛,是寺庙所在的村落里的人送来的,一般不用给看庙人员钱。这些旧神像的神谱混乱,最多的是财神爷(有文武两种,武财神即关羽的塑像最多),其次是观音菩萨,主要是送子观音。甚至有人把玩偶也放在里面,笔者曾看见一尊维纳斯的塑像,杂厕在一堆观音之间,也有一些牌位,上面没有神像,只有一些符箓。更有玩具熊、石狮子和弥勒、关羽济济一堂。

寺庙或者临时宗教场所供奉的神佛也很混杂。妈祖、关羽、福德老爷、太极仙翁、土地爷、弥勒菩萨、赤发灵官等同受香火,在玄天上帝的脚下并排立着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在信德图书馆的佛堂里,最后一排,左右两侧是神农和轩辕黄帝,最前一排的左右两侧,一面是“前主席毛公泽东之神位”,一面是“故总统蒋公中正之神位”。在神坛上率先实现了第三次国共合作。毛蒋同受香火,一以其名,一以其字,里面的工作人员说,原因不详。这些来源不同的神仙菩萨,在这里被统称为神佛或者菩萨、佛。不管供哪个神像,庙里一般都放佛曲、送佛书。按照看庙者的解释,所有偶像都是佛的化身,都可以叫做佛,这些人往往根据传说改编或者自己创作一些故事来解释神佛关系,是新神话的创造者,这些故事,往往矛盾百出,信众却信之不疑。庙里的祭祀活动,他们都叫做“做佛事”。不过从其祭祀方式和神谱看,深圳的民间信仰与香港的道教寺庙如啬色园、青松观等更相近。

深圳民间信仰的献祭方式和一般正统道教很不相同。最明显的一个特征是烧纸。寺庙里除了给祖先烧纸外,很少见到给神仙、菩萨烧纸的,在民间信仰的宗教活动中,给神佛烧纸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这些纸钱形状各异,一般印有神像和文字,多数是 “家庭和睦”、“出入平安”、“生意兴隆”、“步步高升”之类。这些纸多有分类,一般印有文字注明功用,如 “拜土地”、“拜当天”、“拜妈祖”、“拜财神”、“早中高魁”之类。一些没有神像只有文字或者印有马的符箓,上面印“箓马扶持永保平安”。烧的香烛上面,也都有这些文字。另外,用量最大的,是“冥国银行”发行的纸币,数额巨大,行长一般是玉帝或者阎王。金元宝也为数甚巨。2005年冬,有人花十余万人民币从香港运回一货柜车纸钱,在妈祖博物馆烧了一整夜。献祭的另一个特征,是祭品的象征性明显,最常见的是各种水果蔬菜,火龙果,象征“红火”;苹果,象征“平安”;桔子,象征“吉祥”;花生红枣桂圆,象征“早生贵子”;各种糖果(包括红糖、白糖、冰糖),象征“甜蜜”;紫菜、发菜、黄花菜等,象征“发财”。这些运用谐音的办法,有广东特色,但是一些东西的读音,和土著并不一样,土著居民对此也莫名其妙,其实是各地人根据自己的读音自由运用的③。另外和一般寺庙不同,这些场合经常有人用鸡蛋、猪肉祭祀,问过一些人,似乎油条配鸡蛋和生育有关,具体也说不清楚或者不愿意说。从纸钱和祭品等物件看,民间信仰的人神关系简单实用,信众对神所求的是家庭和睦,身体健康、发财、生子、保平安等日常生活内容,和形上学的追求无关,交换的原则很清楚。

神遂人愿,对神话、神像、祭品等,可以随意解释、变化,加上信众和寺庙的管理者来自不同的背景,将各地的信仰风俗带到一起,加以融合新解,使得深圳的民间信仰混乱复杂而充满活力。

三、宗教场所的管理

这些道教活动场所的管理,一般临时场所由一些当地老年信徒无偿管理,附近居民(包括很多非信众)多半会主动帮助这些老人做卫生、整理供品等,不少小孩对参加此类活动也很积极,认为是 “做好事”。

固定庙宇,一般归村子 (现在一般叫做有限公司)所有,村民对于寺庙比较维护,维修费都由公司出。和寺庙附近的祠堂不同,寺庙虽然归村里所有,却是开放的,因为这其实是“神的地方”,所有权归“神”,所有拜神的人都可以进去,完全没有限制。村民都住在家里,由村里(公司)雇用一些懂风水占卜的外地人住在庙中处理日常事务。这些人大多是老年男性,孤身一人,吃住在庙中,村里每月发给大约三五百元的补助。香火钱归村委。此外,解卦、看风水、排八字等收入归看庙人,这个收入不固定,有些人有“法术”,能画符、去不洁、治小儿夜啼等,信赖的信众多,收入还比较好。总体上说,看庙人的生活很清贫。

各个寺庙的香火情况不同,香火好的寺庙,收入颇丰,这也是一些人千方百计建庙的原因。有些庙香火不太好,村委其实在赔钱。香火的好坏,和看庙人的影响力很有关系,如果看庙人个人魅力大,宗教知识丰富,口才好,会讲故事,一般香火都不错。如果有专门的神职人员如和尚或者道士,香火就会更好。

西丽的玄天上帝庙由汕头人所建,由一个专设的管委会管理。打理日常生活的是四个和尚、一个做饭的、一个卖香纸的。这个管委会由7个理事组成,每年在神前烧香磕头,通过打筊由神佛决定谁做当年的主事人,可以连任。财务则有专门人员处理,主事者不可以随便干涉。这个庙的香火不错,但是主要的收入,还是来自捐赠。其他寺庙也是如此,大宗收入,主要来自一些大老板的捐赠,例如2003年以后妈祖博物馆每年的捐款都在两三百万元以上。以前香主中香港老板比例较大,目前主要是深圳本地的企业家,以广东籍的居多数。内地来的老板,多数信仰佛教、道教等宗教,具有民间宗教信仰的比例相对比较低。

这些庙宇和政府的关系复杂,从宗教管理部门的角度看,这些庙宇的建立或者修复是不合法的,但是由于很多寺庙和华侨关系密切(这些庙宇的修建,大都有华侨的参与,有些庙宇的修建资金,主要来自华侨),也因统战的需要,政府将这些庙宇划归文物保护单位管理,予以事实上的合法化,加上这些庙原来多是村落所属,城中村能量很大,所以宗教管理部门一般不插手。同时文保部门自己也搞宗教活动,南头关帝庙是深圳市首批文物保护单位,归新安古城博物馆管,博物馆雇了一些神职人员管理。供有土地(神)、龙神,往生牌位出售。2007年之前,有一段时间是三个湖北籍的僧人管理,后来僧人离开,2007-2009年又请来两个四川的道士管理,目前是二男一女,三个东北人管事,这几个人不僧不道,也做法事、看风水、算卦。门口右侧原先住和尚道士的房间,目前供的是几尊佛像,墙上供的是三清像和六十甲子神。其他不归文物保护单位管理的庙宇,也各有背景,玄天上帝庙建在西丽湖水库旁边,是不许动土的水源保护地,但是几经拆建,和政府逐渐磨合,目前规模不小,常驻僧人4~5名,管理人员数名,已经日渐合法化。

四、几条原则

民间信仰和基督教、佛教、道教、天主教等主流宗教的关系比较复杂,和巴哈伊、一贯道、摩门教似乎也有某种程度的关联,和佛教、道教的关系尤其密切。

深圳民间宗教信仰的信众,大多奉行几条原则。

第一,实用的原则。信众如果有某种特定的需求,就会打听哪个庙灵应,然后再去祭拜。寺庙香火好不好,首先看神灵不灵。如果神“灵应”,口碑好,香火就好,并不管是什么神,对于信众来说,神是全能的,职责可以扩展,角色可以转换。关羽庙里,有不少感谢神保佑生了儿子的,不管关羽是否保佑生育。也有感谢妈祖保佑婚姻和睦的,不管妈祖未婚的身份。很多人为了找灵应的寺庙,会从盐田来南山拜祭。灵应的标准看起来很具体,因为信众的所求是具体的。如果中了彩票、孩子考上好学校,信众一定会还愿,灵应的寺庙,还愿的锦旗就比较多。看庙人也很讲实用,神佛灵应与否,很大程度上靠看庙人的解释,而锦旗的来源比较复杂,并不一定就真的是信众送的。一些信众以日常的人际关系想像人神关系,祭拜许愿的时候,会和神讨价还价。笔者曾见过一些信众向神诉说如果赚了多少钱,就给神怎么怎么样,如果只赚到一半,又会怎么怎么样,许愿的东西随保佑的程度而定。

第二,方便的原则。如果没有特别的需求,一般节日如初一十五等日子,信众一般在就近的寺庙里拜祭,并不会去找灵应的神佛。一般抽象的求健康、求发财,都不会专门打听哪个神灵应,而是在方便的时候,简单拜祭一下了事,有时就是下班后顺路磕个头而已。

第三,惹不起的原则。信众对于众神,采取惹不起都祭拜的原则,很多人同一天要拜好几个庙,在每一个庙中的神,一个也不放过,但是对其中的某些或某个神,虔诚祭拜,对其他神,拜到为止。一些信众说,他们没有求过那些随便拜祭的神佛,但是到了人家的庙里,不磕个头,很不礼貌,拜是应该的。而且要是因此得罪了神佛,万一神佛生气怎么办?

第四,混杂的原则。深圳的信众异质性强,不同背景的信众,把不同宗教因素,通过宗教活动场所中介,粘合在一起。神谱的混杂,已如上述。信众兼信的情况也很严重,一些信众同时信仰多种宗教,很多民间信仰的信众,同时还是基督教教徒或者佛教徒。笔者认识一些人,一边拜妈祖,同时兼修藏密和净土。总体上看,深圳民间宗教信仰和道教最接近。在这些寺庙里,经常可以发现免费发放的其他宗教的书籍,就笔者目前收集到的来看,有汉语的《摩门经》、宣传巴哈伊教的小册子数种、台湾一贯道系统的《天堂游记》、《地狱游记》,佛教的书最多,常见的包括《地藏王菩萨本愿经》、《阿弥陀经》、《妙法莲花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等,还时不时地可以见到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小册子,里面常常可以见到不少喇嘛的头像,这是因为深圳信仰藏传佛教的人比较多(根据中华放生联盟公布的数据,2007年,一个17岁的上师在深圳的弟子们捐的放生款就超过了50万元)。最多的是释道合流的 《玉历宝钞》,《阴骘文》、《了凡四训》等也很常见。笔者还曾在庙里见过一些红阳教的宝卷,另有《弥勒救苦真经》、《混元布袋真经》、《济公活佛救世真经》、《桃源明圣真经》等民间宗教典籍,这些书多半由华侨传入或者由本地往来香港的居民带来。但不能确定目前深圳有没有一定数量的这些宗教的的信徒。这些都说明信众的信仰复杂,另一方面,这些宗教场所的气氛和谐有序,说明民间信仰可以把各种宗教很好地混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宗教团体。

整体看来,深圳民间信仰受到其他宗教,主要是道教的巨大影响,明显表现出接近道教的宗教形态。由于没有固定的宗教活动中心地域和明确的核心人物,深圳民间信仰的生态复杂,形式混杂多样,信众有道教信仰,但不懂道教教义;宗教活动场所众多,缺乏专门的神职人员。信众之间,缺乏交流,寺庙之间,缺乏沟通。这给信众的文化提升、信仰整合以及宗教管理都带来很大不便,需要专门的道教封庙和有较高道教理论水平和影响力的神职人员进行提升整合。深圳亟需建立一座正规的道教寺庙。

注:

①范丽珠对深圳宗教做过调查研究,但其研究的对象不是民间宗教,同时深圳人口变化很快,宗教现状和当时已颇有不同。(参阅范丽珠《当代中国人宗教信仰的变迁:深圳特区研究报告》,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2003年出版。)总体上看,深圳民间宗教信仰和港台道教的情况比较相近,像香港著名的青松观、啬色园(黄大仙庙),和深圳的民间宗教情况有不少地方相近。职是之故,本文认为深圳的民间宗教信仰,如果归入道教的范围,就是有深圳特色的道教信仰。同时,本文所论的民间宗教信仰,指的是有固定的宗教活动场所和专门的从业人员的民间宗教信仰,不包括没有固定场所的民俗信仰,也不包括非公共场所的宗教活动。

② 这个图书馆又名“万姓先祖纪念堂”,里面有佛堂,也念佛经,但和一般佛教不同,佛堂里供了黄帝、神农等很多牌位,大量印刷《弟子规》、《三字经》(书后都印有“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等书,有比较明显的诸教合一的民间信仰的信仰色彩。他们认为“儒释道是中华文化第三条根”,“《弟子规》是根本的根本,比什么都重要。”这个佛堂和深圳的其他佛教组织没有接触,也不参加其他佛教组织的活动。这个佛堂还有一个封闭的少儿读经班,主要读自印的《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太上感应篇》和一些简单的佛教书。

③ 福田区本来叫上埗区,由于其谐音同“上不去”,何况旁边还有个下埗庙(谐音为“下不妙”)。于是取佛教用语而改为“福田”,就成了一个吉祥语,这一“福田”二字函有前有罗湖,水生财,后有多座靠山可为础石之意。其他类似的故事,如市政府门口的牛的朝向问题,市民中心大鹏造型问题,都在深圳民间有故事流传。

猜你喜欢

信众妈祖宗教信仰
服务信众与坚持藏传佛教中国化方向探微
妈祖之光
妈祖祭典
不该举手时别举手
印度“神庙”:保佑美签
妈祖形像考——兼论妈祖服饰及妈祖形像复原实践
“万国茶帮”拜妈祖
宗教信仰自由不是宗教信仰神圣
西佛东渐宗教信仰对六朝人面纹瓦当的影响
世界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