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转化医学理念在烧伤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2011-04-12雷万军庞新跃

食管疾病 2011年2期
关键词:基础医学学科

雷万军,庞新跃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医学迅速发展并取得显著成就,不仅医学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而且卫生服务系统和医疗保障制度也相继建立并发展完善。医学研究远比任何一种生命科学研究更为复杂,如果没有临床医生的努力,没有临床医学的突破,任何重大疾病研究都不可能取得真正突破。如何用临床问题指导基础医学研究,并把基础医学研究的成果转化应用到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去是科学家和临床医师长期的追求。

1 转化医学的概念及提出背景

1992 年美国《科学》杂志首次提出从实验室到临床(bench to bedside,B2B)的概念,1996 年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第一次出现“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一词[1],2003 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正式提出“转化研究”这一概念,转化医学又称“转模”或“转译”医学,其有关研究通常称为“转化研究”或“转化科学”,国内习惯称“转化医学”。转化医学意义及价值已引起全球范围的重视,各国开始制定实施各种计划,鼓励发展转化医学。

2006 年NIH 设置了临床与转化医学基金(CTAS),旨在改善国家的生物医学研究状况,加速实验室发现用于患者治疗的过程,有效缩短疾病治疗手段的开发时间,鼓励相关单位参与临床研究,对临床和转化研究人员实施培训。美国预计到2012年,NIH 设置的临床与转化科学基金资助机构可达60 家,资助基金5 亿美元。

NIH 21 世纪“工作路图”包括3 个核心领域:①探索并重新认识新的科研思路和途径;②培养和建立一个新的为未来医学发展的研究团队;③重新设计临床研究事业。法国卫生部门启动临床研究项目,英国健康研究战略协调办公室(OSCHR)确定转化医学研究战略。为了促进转化医学的发展,目前世界上各主要的核心期刊都开辟了转化医学专栏,同时还出版了《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Translational Medicine》和《Translational Research》等3 本国际性专业杂志。

转化医学的背景源于临床实践滞后于科学发现和技术研究,进入21 世纪后,医学界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以肿瘤为例,1971 年至今美国用于肿瘤防治方面的研究经费多达2 000 亿美元,但却只收获了156 万篇与肿瘤相关的研究论文,其中80%的文章研究使用的是小鼠、果蝇和线虫。如此大量的研究成果并没能真正推动肿瘤防治的进步,癌症导致的死亡率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2 转化医学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转化医学在我国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2010年12 月18 ~19 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医学学部联合提议召开的“加快中国的医学模式转换,促进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主题的第S13 次香山科学会议上,50 余位多学科、跨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临床与基础研究结合的基础研究向临床医学转化等中心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我国烧伤学科专家柴家科教授出席会议并就烧伤医学的问题做了重要的发言。

中科院院士、卫生部长陈竺教授作为会议执行主席,作了题为《推动转化医学发展,应对人民健康挑战》的主题评述报告,陈竺说,转化医学的目的是为了打破基础医学与药物开发和临床医学之间固有的屏障,转化医学的核心就是在从事基础科学发现的研究者与了解病人实际需求的医生之间建立起有效联系。在我国转化医学已成为国家在生物医学领域里一个重大的政策。

转化医学是一个致力于克服基础研究与临床和公共卫生应用严重失衡的医学发展的新模式。目前我国还没有较大规模的专门转化医学中心,但多年来,不少大学、医院科研机构和生物医药公司之间开展的合作,应归于转化医学。国内已经起步或开展转化医学方面工作的主要有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上海交大、中山大学等,初步建立了相应的临床转化网络和配套体系等。

转化医学事实上强调的是理念的转变,转化医学研究主张打破以往研究课题单一学科或有限合作的模式,一个学科要想发展壮大,吸收不同领域的技术合作是必经之路,并由此来解决那些原本界限模糊的“结合部”问题。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包括客观和微观、生理和病理、预防和治疗、人文和社会等因素[2]。

3 目前医学研究主要存在的问题

转化医学就是从实验台到病床,再从病床到实验台的连续过程,主要包括:①将基础医学研究取得的成就应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中;②针对来自临床医师的观点和假设,设计基础研究实验并加以检测和验证,强调是实验台到临床间的相互连接,即双通道效应。也就是基础研究人员给临床医师提供用于疾病医疗的新工具,将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为能够为临床所使用的技术;另一方面,临床研究者对疾病的特征进行观察,提供反馈意见来促进基础研究。

目前,临床医师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医生技术水平单一化,缺乏多学科知识以及专科划分过细等,临床上遇到的困难,不了解如何利用现有的基础研究成果去解决,同时也缺乏引导基础研究为临床服务的理念。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基础和临床研究涉及的范围太广,分类太细,所以基础研究者缺乏同时也难有太多的临床知识,临床医师鉴于其工作性质则对基础研究的了解,尤其是一些新的相关基础研究也同样有一定的局限。因此,基础研究人员和临床医师想要涉足对方领域需要构建复杂的基础和临床医学知识。另外,即便在学科门类齐全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内,即便有文、理、工、医及相关学科群的优势,其相互间的融合也有在传统上的屏障和相互衔接的缺陷,尤其在医学与非医学各专业学科的结合上。其次,不少富有经验和事业心的医师也能提出不少甚至很有前景的课题和项目,但缺乏经费支持,或涉及多学科以及技术交叉性平台而知难而退。

临床医师不仅仅基于丰富扎实的临床实践,而应该从自己的优势和比较优势寻找合适的切入点,与同行和其他学科更多地交流合作,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寻求新思路和研究新领域。同时应处理好课题权益分割,实验路径选优,知识产权保护,互为信任,资源共享,成果转化,以及成果发表,专利、成果等利益冲突问题[3],因为这些都严重影响着转化医学领域的发展与合作,会导致一个非常有前途和潜力的项目得不到相互关注与配合,导致课题半途而废。

4 推动转化医学发展的几个重要方面

4.1 树立团队科学的理念一些重大疾病的研究复杂性已经远远超越了人们的预料,临床的问题最终已经不能由单一专业的科学家来完成,以癌症相关研究为例,需要不同技能和学科背景的专业人员紧密合作才有可能彻底揭示环境、生活方式、遗传因子、分子机制对癌症发生的相互作用。

4.2 搭建学科交叉的开放式研究平台把实验室发现的有意义结果转化为能提供临床实际应用的手段,需要有强的稳定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设施和平台,对研究项目的协商和跟踪也要有多学科介入的机制,同时要建立基于平台建设的标准化数据收集系统和可以把多方紧密联系起来的信息网络的框架。

4.3 培养新一代具有转化医学理念和能力的科学家一方面增强基础研究人员对临床知识的重视和尊重,另一方面,提供临床专家进入实验基地探索基础研究的机会,使双方均能不断熟悉对方的语言。

5 烧伤医学研究中转化医学理念的运用

在第S13 次香山科学会议上,柴家科教授谈到,我国烧伤医学研究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需要针对具体的临床难题,与理、工、医各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形成更广泛的交叉融合。转化医学的理念必须时刻体现在专业发展中,烧伤学科像是一项系统工程,挽救生命——恢复形态——重建功能——走向社会就是这项工程的链条,这其中有大量问题需要研究、实践、再研究,只是救了命,根本没有完成治疗过程。

5.1 康复医学是一门涉及多个专业的综合性应用学科随着大面积深度烧伤临床治愈率的提高,烧伤康复治疗日益显得突出和重要,这一点虽然大家具有共识,但实际效果上就显得非常之薄弱。①烧伤临床医师缺乏或缺少比较扎实的康复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术;②重治疗轻康复,治疗与康复分离的现象很普遍;③缺乏烧伤康复规范指南,就目前发表有限的康复论文来看,其资料零散,更缺乏系统性追踪资料,尤其缺乏与相关专业人员的交流与合作,基础研究薄弱。烧伤康复医学应加强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人员、计算机智能技术人员等进行密切的跨学科合作来推动和提升我国烧伤康复研究的水平。

5.2 中西医结合问题中西医结合开拓和发展应是我国特色的烧伤治疗技术,以现代科学技术的新进展来深入探讨祖国传统医学之宝,不仅是继承和发展的问题,同时也是丰富现代西医的实践和理论问题。然而真正意义上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缺乏或缺少专业技术人员从事真正的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任意夸大或否定其疗效的现象较为突出。中西医结合原创思维的内涵挖掘不够,特色淡化,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滞后,适合于中西医结合自身特点的研究与评价方法与标准体系尚未建立。

5.3 突发事件与灾害也是对烧伤科学的一个挑战以化学事故为例,化学事故影响人的健康有多种途径,主要包括:爆炸效应、火灾效应、化学中毒效应。化学物质可通过皮肤、眼睛、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体内,对不同的化学品,这些途径有不同的吸收率,吸收率要受接触的浓度、时间、温度、湿度、气压、风向以及人员的年龄和机体状况影响。对机体内部来讲,化学中毒效应与化学品的急性毒性和生物有效剂量有关,损伤可以是局部的(即皮肤、眼睛、呼吸道等)或全身的,有些反应可能即刻出现,有些效应可能是迟发的,有些是进行性加重,致畸致癌会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后出现。未知的化学新品越来越多,其复杂的效应给烧伤早期急救带来了严重的考验,因此,没有相关专业科学技术人员的介入,救治不力或延误治疗等是难以避免的。

5.4 组织工程组织工程的概念起始于20 年前,组织工程发展到今天,离不开各个学科领域的精诚合作,这其中主要包括临床医学专家,材料和机械科学、生物力学方向的工程师、分子生物学家,生物数学和计算机专家等。组织工程研究的核心是种子细胞、生物材料及组织工程化组织构建,组织工程的研究是新世纪富有前景的项目,皮肤、骨及软骨的临床应用已显示出可喜的临床疗效,脑损伤、脊柱损伤、糖尿病的早期细胞治疗,也都取得了可喜的疗效,组织工程化皮肤若能得到完善和发展,对烧伤治疗来讲将是重大突破,因此这方面的参与式介入有着广阔的前景。

我省地处中原,人口众多,烧伤布点较均匀较普遍,病例数较多,临床研究资源较丰富,从事专业人员较多,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然而,随着新世纪医学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如何进一步提高我省烧伤外科学专业的临床救治与科研水平,充分发挥多学科知识和技术的交叉渗透,促进基础研究成果转化成医疗实践,力争在国内烧伤领域做出有影响的高水平质量的具有创新性的成果,有待深入探讨和努力。

[1] James Geraghty. 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J].The Lancet,1996,348(9025):422.

[2] Horig H,Marincola E,Marineola FM.Obstacles and opportunities in translational research[J]. Nat Med,2005,11:705-708.

[3] Joiner KA. The not-for-profit form and translational research:Kerr revisited?[J].J Transl Med,2005,3:19.

猜你喜欢

基础医学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