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我国语文与写作教育现状的审视与反思
——当代大学语文与写作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2011-04-11杜福磊

关键词:大学语文语文能力

杜福磊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2)

一、问题的提出

汉语言文字是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的母语,是维系民族和国家认同、传承中华文化的共同基础。汉语素养和运用能力如何,是关系民族振兴的大事。母语的学习应该是终生的。因此,肩负中华文化传承使命的高等院校,做好语文与写作的教育教学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汉语言文字具有“工具性”、“应用性”、“审美性”和“人文性”的本质特性,要求受教育者具有“会读”、“会讲”、“会写”、“会审美鉴赏”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教育的根本任务。可见语文教育与写作教育具有天然不可分开的关系。这其中特别是“会写”,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我国从古至今素有以文章“取士”选拔人才的传统)。21世纪,随着知识经济全球化、管理工作科学化、书写工具电脑化、信息传递网络化的来临,对写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可以说社会各行各业都需要具有高素质的文章写作从业人才。 “能读会写”历来被语文学家和文章大家们所重视。毛泽东同志早在延安时期就十分重视各级领导干部“能读会写”的问题,他自己本人就是一位“能读会写”的领袖人物。他认为,一个干部只要具备了“能读”“会写”这两种能力,就具备了日后发展的基础;否则不能“读”、不会“写”,以后的“发展”就很有限了。毛泽东同志曾多次讲到要培养自己的“秀才”和“笔杆子”。

然而,当今我国大学的语文与写作教育的现状到底如何呢?不少语文教育家则认为:目前我们仍遭遇着汉语“母语的危机”,文理工科不少学生仍存在着语言表达写作能力的缺陷[1]。据2011年5月12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的《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指出:青少年汉语能力和汉字书写能力正在下降和退化。在一个文化高速传播的时代,我们的母语却正在被淡忘,这是一个悲哀。报告中还援引了一些媒体和社会的调查结果:一项对首都部分大学生汉语应用能力的测试显示,不及格的学生占30%,得分在70分以下的占68%。《中国青年报》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确认当前社会存在汉语应用能力危机的占80.8%,相反的仅占19.2%。认为造成汉语应用能力危机的原因在于“很多人重视外语学习,轻视汉语学习”的占52.0%。[2]

孙绍振先生曾在《母语教育的忧思和希望》一文中指出:“目前我国的课程设置和考试制度,在许多方面,并没有把培养青少年对于母语的热爱放在应有的位置上。这些年母语教育越来越引起有识之士的忧虑。忧虑的触发,源于大学生语文素养的滞后。在书面表达上,错别字多,用词不当,语句不顺,是比较常见的现象。”[3]

现在许多企事业单位和实际工作部门,在挑选大学毕业生时,有些不满意主要还不在专业知识方面,而是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写作能力和水平上。在2006年的“两会”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张德二发言说:“当前,我国青年科技人员的中文水平明显下降,他们的中文水平急需提高。”她讲道自己每年都要审读三四十篇青年科技人员的中文论文,发现在相当一部分青年学者执笔的书面材料中,文字粗糙且不论,语法错误、逻辑不通、错别字、病句等问题也很普遍。她认为:“这种状况如继续下去,将不只是造成一代科技人员的语文水平低下,更将危及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正和文化传承。”因此,她提出如下建议:“1.在理工科大学本科课程中,增设中文科技应用文为必修课程;2.录取研究生时,附加中文水平考查(中文语法和应用文撰写能力)作为参考;3.科技部门的在职教育可酌情安排中文写作训练……。”[4]

总之,这种状况不能不令我们担忧,不能不引起我们对高校语文与写作教育的现状进行认真的审视与反思。

二、对我国语文与写作教育现状的审视与反思

(一)大学语文与写作教育目标的偏位和滞后问题令人警醒

高等院校从事语文教育的目标和教学目的,说到底应该是着眼于学生汉语素养和“读”、“讲”、“写”能力的提高,达到具有“会读”、“会讲”、“会审美鉴赏”、“会写作文章”的语言文字实际应用能力。这可以说是一个世纪以来我国的语文学家和语文教育家们诸如陈望道、朱光潜、朱自清、叶圣陶、夏丏尊等都主张的教育思想。这应该是一个根本的目标,即语文的“工具性”和“应用性”目标(一级目标)。语文教育的二级目标(也谓之“终级目标”)应该是进而拓展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和真理的追求、形成和塑造健全完善的人格上。这就是近年来大家所认同的大学语文教育由“工具性→应用性→审美性→人文性”的目标定位。

关于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和“应用性”,在传统语文教育家那里是很重视的,要求也是很明确的。叶圣陶先生曾强调:“语文是表情的工具。”“语文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种工具,培养他们的接受能力和发表能力。”[5]传统语文教育目标要求,初、高中生文章要写得“像样”,“具备‘基础’写作能力”[6]。大学生不但要写好“像样”的文章,还要“过专业写作关”。[6]

关于作文的测试水平的要求,大致情况是这样的:“小学升初中的作文测试,要求写400~600字;初中升高中的作文测试,要求写600~800字;高中升大学的作文测试,要求写800~1200字。大学生的‘学年论文’(一般在三、四年级),要求写5000~7000字;‘毕业论文’(本科),要求写7000~12000字;‘硕士’生论文,要求写30000~50000字;‘博士’生的论文,则要求写150000~200000字。”[6]可见,中学语文教育要过写“像样”文章的“关”;大学生的语文教育除了要过写好“像样”文章的“关”外,还要过好“专业写作关”;至于硕士、博士生,过好“专业写作关”的要求就更高了。这些目标要求在传统语文教育学家那里,早已就是很明确的。

然而,现在的中学、大学语文与写作教育的事实情况如何呢?客观地说,中学生中能把文章写得“像样”者会有多少?大学生中能写好“像样”文章、过好“专业写作关”者会有多少?例如有些师范院校毕业生不会写教案、不会写教研论文;分配到机关工作的毕业生,不能熟练掌握行政公文和工作事务文书的写作要领,写不出像样的工作简报、调查报告、工作报告和工作总结等,无奈地发出“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慨;学经济学专业的有些写不好市场调查报告和经济活动分析报告;学法律专业的有些写不好规范的法律文书;不少报考公务员的毕业生应考时还做不好“申论”的考题作文(而申论试题要占120分)。特别令人遗憾的是,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到找工作求职时,还写不出像样的“求职自荐书”;甚至有的新闻学专业的硕士、博士生,写不出优秀的消息、通讯、特写等专业性新闻作品;有些本科生、硕士生毕业时写不好论文,不得已“复制”、“抄袭”之风令人堪忧。如此等等,这几乎成为一个令人吃惊的问题。文科学生总的情况还好一点,理工科学生的专业写作水平更令人忧虑。因此,当今社会各行各业一直在向教育界发出强烈呼吁:要重视大学生、研究生实际语文读写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要真正实现大学语文和写作教育写好“像样”文章、“过好专业写作关”的教育目标,确实是任重道远的!

(二)语文与写作教学方式方法存在的单一、陈旧问题令人不满

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主要强调要“能读”、“会讲”、“会写”,读、讲、写并举。当代大学语文教育目标已由此(一级)提升到(二级):“会审美鉴赏”、“会做人做事”,即拓展到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和真理的追求、形成和塑造健全完善人格的“终级目标”上。语文教育成为由“工具性→应用性→审美性→人文性”影响和塑造学生一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此种先进的新语文教育理念和目标定位,需要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方式方法相配套。然而,据调查,现在有些高校大学语文和写作教学还仍然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老教法:一是单一“讲解”式“满堂灌”的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几乎是一成不变地听老师讲解语文和写作的基本知识内容;二是单一化的课堂作文写作练习,这不是适应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实际写作能力需要的最佳训练途径;三是存在单一的“黑板教学”形式,没能及时把“黑板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 多种教学形式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教怎么能有效地启迪学生人文精神激情的贯注和勃发呢?怎么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激情、兴趣和动力呢?学习与致用怎样能很好地结合呢?其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四是缺乏“激情诵读”的精神领悟。必要的“经典”和“文体例文”的激情诵读、必要的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写作训练,对于语文和写作的学习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的“新语文教育”代表人物韩军教授主张:新语文教育要“回归两个传统,一是回归五四‘新文化’精神传统”,即语文学习和写作表达要追求“真实、自由、个性的精神内核”;二是“回归五四前民族语文教育根本方法的传统”,即倡导“‘美读吟诵’的语文学习根本之法”,培养出学生写作表达的“良好文字意识与文字素养”[7]。笔者认为,回归两个传统的新语文教育观,是真懂语文教育的真知灼见,说到了我国语文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值得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由此可见,在教师有机结合运用“黑板教学”、“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进行“讲解研析”的基础上,加上重视指导学生进行经典范文的“美读吟诵”, 再加上结合现实社会实践活动进行针对性强的“写作实践训练”,这应是一种值得倡导的语文与写作教学和学习的正确之法。

(三)语文与写作教育面临的时代现实挑战令人坐卧不安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复杂交错’的时代——它是由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后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等多种社会形态互相杂糅共处而呈现出的一种‘社会状貌’”[8]。现在,不少青少年学生不愿意抱着密密麻麻的文字书籍阅读,爱读的是有插图的文本和“影像”片、“卡通”画,沉迷的是“网络”“游戏机”。大量的读“图文”看“影像”逐渐冲击了传统的“文字纸质图书”的阅读,“读”与“写”的兴趣逐渐发生着变化;写作工具也在发生变化,现在有些中学生、大学生写文章逐渐改用电脑键盘“敲”了,并为整段文章资料的原样复制与剪贴提供了便利。然而,一个严峻的事实是,“变型”的结果使人们的“读”“写”能力不仅没有提高,反而在下降,拼盘式的文章多了起来,独见性的文章在减少。2010年7月19日《广州日报》刊载《电脑时代八成人提笔忘字 专家建议特定课强制手写》一文报道:据大洋网的一份调查表明,电脑网络操手写文章时“高达80%的受访者有过‘提笔忘字’的尴尬,更有近50%的人承认,‘有些字怎么也想不起来’。”“民意中国网的调查也表明,83%的人曾经提笔忘字。”这对我们当今的语文教育来说是一种严峻的挑战!

另一方面,诚如有的学者所言,“21世纪是亚洲的世纪,是中国和平崛起的世纪,是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世纪。”[8]过去我们学习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实行“拿来主义”;现在我们既要学习,又要交流和合作,自然要实行“交流合作主义”。例如,我们将在世界每个国家办一所“孔子学院”,主动地交流传播中国的古老文化和文明。那么,面对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走向世界的大趋势,我们的传统语文“母语”教育怎么办?汉语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而在国内却有可能遭遇边缘化的危机,那么,怎样才能切实提高全民族的语言文字运用水平和写作能力呢?这对我们当今的语文和写作教育来说又是一种严峻的挑战!

所以,在此种文化发展背景下,审视和反思我国的语文和写作教育教学现状,探索当代大学语文和写作教育改革的新思路和新对策,显得尤为必要。

三、当代大学语文与写作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一)要“读背写”并举、切实过好专业写作关

大学语文与写作教学,其根本任务是着力于学生“能读”、“会讲”、“会写”、“会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上,落实到写好处理公务和私务的各类文章上。这正是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听说读写同样重要》一文中所强调的:“语文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种工具,培养他们的接受能力和发表能力。”较高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写作能力,是指具有提纲挈领地把握重点的讲说能力、快速高效的文献资料阅读检索整理能力、严谨准确地表述学习心得和研究成果的科研写作能力、正确规范的写作行文和办文能力等。学生一旦掌握了上述这些语言文字表达和运用能力,将直接影响着整个大学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乃至一生的学习、工作和事业。为实现和完成上述教学目标和任务,学生“读背写”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这是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长期以来我国语文和写作教育与传统语文和写作教育相背离、不断走向误区的一个方面。

关于语文与写作教学要重视“读”、“背”、“写”的问题,刘锡庆先生曾卓有见地指出:我们的古人是如何感悟汉语规律,解决“阅读”、“写作”问题的呢?“我以为很简单,就是‘读、背、写’三个字。学习‘主体’去‘读→背→写’,把这三个字‘连成一体’,它就‘活’起来了,成了生机勃勃的‘一条龙’。这也正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私塾教育)的‘灵魂’和绵延千年而不绝的‘秘密’。”[8]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苏州大学朱永新教授曾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创造力缺乏的民族,一个创造力缺乏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9]他认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家园建设离不开阅读,“离开阅读就不是真正的教育。一所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9]在他的新教育思想中,多年来着力倡导建设“书香校园”、建设“书香社会”,主张“从推进阅读来撬动中国教育的改造”[9]。这些见解是很精辟独到的。

现在许多大学生没有了“美读吟诵”读书习惯实在让人遗憾!记得三年多前,精通唐诗宋词的加拿大著名华人学者叶嘉莹教授回国,她走过许多地方,发现包括香港、台湾、东南亚等地的中小学,对中国经典文化的学习都抓得非常好;相比之下,中国大陆的语文教育就很令人费解:很多小学生不知道杜甫、李白、屈原等大诗人的名字,更是背不出他们的代表名作。这样她在临回加拿大前国家领导人接见她时,就建议大陆的基础教育应强化“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古诗文的学习背诵。中小学生是这样,那么大学生又能背诵多少经典诗文名篇呢?曾经大学校园人人爱不释手的捧书诵读的氛围今天很让人怀想!所以,北京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先生,原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先生等,都呼吁和倡导今人要“读经”,人民大学纪宝成校长也力倡“繁荣国学”。

那么,为什么要在强调“阅读”的同时又如此强调“背诵”呢? 刘锡庆先生认为:“阅读讲求的就是一个‘熟’字。不熟,书是书,你是你,它还不属于你;只有熟了,能吟诵了,张口就来,就像是从你胸臆中自然‘流’出来的一样,那它才属于你了!‘背’的目的就是要‘熟读成诵’。只有记牢了、背熟了,化在你的血液中、心灵里了,书才能‘用’、才会‘用’,它才真正成为你自己的本领!所以,中间这个‘背’字——联系‘读’与‘写’的桥梁或纽带,是挺要紧的,它绝不可缺、必不可少!”[8]并认为,“写作在中国的崇高地位由此而得到了充分凸显——这是历朝历代主流的观念。”[8]此番道理讲得何等深刻,大有启迪意义!

如果当今的学生从小学到大学10多年间能熟诵古代散文名篇100篇、古典诗词300首、现当代诗文名篇100篇,实现这种“熟读吟诵工程”,其语言文字和写作素养自然是理想的。

我们提出的要在“读背写”并举、“能读会写”的基础上,切实“过好专业写作关”教学思想,是对长期背离语文和写作教育传统走向误区的一种拨乱反正。

(二)着力建构和实施大学语文与写作教育和学习的新模式

基于大学语文教育的目标定位,我们认为,重在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审美阅读”、“悟性理解”、“理性鉴赏”、“精彩讲评”和“创意写作”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在心灵的层次上得到精神世界的充实和人文素养的提高,真正实现由“工具性→应用性→审美性→人文性”的精神境界的提升。为实现和完成这样的教育教学目标和任务,结合实际,笔者倡导建构一种“审美性阅读+激情性背(吟)诵+精彩性讲评+悟性理解+理性鉴赏+创意性写作”的当代大学语文与写作教育和学习的新模式。

这其中,教师对经典范文入情入理的“精彩讲评”是教师起主导作用关键性环节;另一方面应强调教学的互动性,理想的教学效果应最终落实在学生通过学习语文,其审美阅读、激情背(吟)诵、精彩演讲、悟性理解、理性鉴赏、创意性写作的能力确实得到锻炼和提高,真正历练出“能读”、“会讲”、“会写”的语文运用能力来。所以,我们认为,通过这种教学新模式的建构,去着力实现高素质人才教育培养的目标,这应成为走向成功的大学语文与写作教育的一种新尝试。

参考文献:

[1] 陈洪.对大学语文课程开设情况的调查及思考——在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上的讲话[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哲社版,2006(6):3-5.

[2] 教育部,国家语委.2010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青少年汉语能力退化[N].大河报,2011-05-18.

[3] 孙绍振.母语教育的忧思和希望[N].科技时报,2005-03-02.

[4] 文松辉.我国青年科技人员的中文水平急需提高[EB/OL].[2006-03-06].人民网北京.http://www.people.com.cn.

[5] 黄建民.大学语文不要忽视工具性[N].中国教育报,2005-10-12.

[6] 刘锡庆.基础写作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5:27-46.

[7] 韩军.韩军和新语文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5-06-22.

[8] 刘锡庆.漫谈“读”与“写”[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3):50-54.

[9] 朱永新.阅读与大学人文精神[M]//朱永新教育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语文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探索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