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附近”词汇化的几点看法
2011-04-11黄高飞
朱 城,黄高飞
(湛江师范学院 人文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刘东升、潘志刚先生的文章《论“附近”的词汇化》(《汉语学报》2008年第2期,以下简称刘文),探讨了“附近”的来源及其从两汉到现代的变化。文章认为,现代汉语常用名词“附近”在早期文献中是一个动词短语,它是由短语词汇化而成的复合词,其演变途径是:动宾短语>动补短语>复合词。
刘文讨论的是一个具体词语的演变过程,但其中涉及词汇化问题,也涉及述补结构的问题。文中提出动补短语“附近”来源于动宾短语的意见,是关于述补结构产生的一种新说。王力先生说:“由使动用法发展为使成式,是汉语语法的一大进步。”[1]蒋绍愚先生也指出:“述补结构的产生与发展,是汉语语法史上的大事,它使得汉语的表达更加精密了。”[2]为此,有必要陈述我们对刘文的一些看法,以期揭示这一问题的真相。
我们认为,刘文中有如下几点值得商榷:(1)所谓的动补短语“附近”能否来源于动宾短语;(2)“附近”从两汉到唐代的性质是什么;(3)复合处所名词“附近”是否由动补结构词汇化而来。下面主要就这几个问题展开讨论。
一、动词短语“附近”的来源*我们认为文献中的“附近”有三种:一是两汉时期的动宾组合;一是汉代到唐宋的并列动词;一是唐宋以后的复合性处所名词。我们不承认动补短语“附近”的存在。为了论述的方便,在这里姑且用“动词短语附近”指称刘文的动补短语“附近”。
刘文说:“‘附近’在先秦两汉时期主要作动宾短语使用,是两个词在句法平面上依据语法结构规则临时组合而成的,还不是一个凝固、意义特殊的复合词。”“从东汉起,‘附近’这个短语有了新的发展。动宾短语的用法已经渐趋消失,产生了新的动补短语的用法。”
刘文指出“附近”一词最早见于战国时期的《管子》,它是后代“附近”的来源。关于《管子》一书,后世多认为是伪托之作;即使不是伪托,经过汉代刘向的整理,也已经和原文有了很大的出入。梁启超指出:“(管子)其中十之六七为原文,十之三四为后人增益。”[3]因此,把《管子》中的“附近”作为最早论据是不合适的。
动宾短语能否演变成为动补短语*在本文中,如非特别说明,动补短语、动补结构、动结式、使成式、使成复合动词所指相同。?我们参考了大量的文献材料和研究成果,尚未见到汉语里有实际的例子。这一现象似无成立的可能。首先,根据构词法理论,动词性复合词中,动名复合的成词往往是词汇化的结果,很少能够形成能产的词法模式[4]。朱德熙先生观察到,补语只能是谓词性成分,不能是体词性成分[5]。其次,从语义逻辑的角度看,宾语的作用在于提出与动作相关的事物(受事、与事、工具等等),而补语的作用则在于说明动作的结果或者相关的状态。事物与结果状态之间有无联系?若有,这种联系究竟是什么?刘文没有作出比较合理的解释。再从语言事实看,使成式形成后,原有用作使动的谓语动词发生位移,成为结果补语;原来隐含未现的行为动词则显现出来。在使成式里,表面上原使动词“退居二线”,但它并未随着位置的偏移而淡出,语义的重心仍然落在作补语的原使动词上。例如:“死之”的“死”由使动用法发展为使成式“打死”、“气死”、“累死”,语义重心似乎偏在“死”,而不是“打”、“气”、“累”上。由此而论,“附近”若为述补结构,语义重心当在“近”上;再往上追溯,原有的使动词就应该是“近”而不是“附”。刘文在未拿出“近”在早期用作使动用法用例的情况下,就贸然断定“近”是因“附”演变而成的结果补语,这是与使成式的形成条件和语义特点相违的。
两汉到六朝时期的动词短语“附近”来源于什么?董秀芳(2002)认为“附近”在六朝至唐是动词性的并列结构。我们赞同这一观点。但董先生没有展开论述,也未指出这一结构的来源为何。我们认为,两汉至六朝时期的动词短语“附近”与刘文提及的《管子》及其他汉代文献中的动宾短语“附近”无关。“附”和“近”在动词“靠近、接近”义上是同义词。段玉裁、桂馥考证,“附近”的“附”,本字应为“驸”[注]详见《说文解字注》四六五下,《说文解字义证》831页。。《说文》:“驸,副马也。一曰近也。”《广雅·释诂三》:“附,近也。”《孙子兵法·行军》:“无附于水而迎客。”曹操注:“附,近也。”《吕氏春秋·贵直》:“赵简子攻卫,附郭。”附郭,迫近城郭。《说文》:“近,附也。”《吕氏春秋·处方》:“荆人射之,水不可得近。”近指迫近。《书·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近指接近。“附”和“近”义近而微殊,成为同义并列的组合,这是很自然的事。
目前见到“附近”最早的同义组合为西汉时的《〈书〉序》:“序所以为作者之意,昭然义见,宜相附近。”“宜相附近”,指序文应当接近原文作者的旨意,不游离。“附近”同义连用,共表接近之义。
刘文引东汉王逸注《楚辞·惜诵》所用的两个“附近”亦是同义并列组合。例一,“故忠信之士不得附近而放逐也,”“不得附近”,即不得亲近、靠拢(君王);例二,“众恶推远,不附近也,”“不附近”,即不接近他们(忠信之士)。据文意,两个“附近”的“近”都不含使动意味。刘文在未作任何分析解释的情况下,径言两个“附近”为动补短语,令人不可思议。
由于“附近”同义并列,结构上比较松散,因而可构成“附而近之”的用法:
(1)《礼·曲礼》:“贤者,狎而敬之。”东汉郑玄注:“狎,近也,习也。谓附而近之,习其所行也。”唐代孔颖达正义:“贤者身有道艺,朋类见贤思齐焉,必须附而近之,习其德艺。”
(2)此等五人既不相悉。又不狎习。谓附而近之习其行(去声)。(《四分律钞批》卷第十二本 唐大觉)
1.5在东汉至唐的文献中,也有不少“附近”“近附”语序交互的用例,例如:
(3)妇人之情欲。有附近之意。(《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 吴·支谦)
(4)常堕饿鬼。身体臭秽。不可附近。(《撰集百缘经》卷第五 吴·支谦)
(5)身常臭处。不可附近。(《撰集百缘经》卷第五 吴·支谦)
(6)獐鹿众鸟皆来附近。(《佛说睒子经》西晋·圣坚)
(7)但有不净故。无所附近。(《异出菩萨本起经》一卷 西晋·聂道真)
(8)方便渐渐随宜附近一切众生。无有疑难也。(《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七 东晋·竺难提)
(9)诸有粟散国王及诸大王皆来附近于转轮王。(《增壹阿含经》卷第十八 东晋·瞿昙僧伽提婆)
(10)智慧良药除,终不当附近。(《佛本行经 (一名佛本行赞传)》卷第五 宋·释宝云)
(11)此亲乃可亲,智者所附近,亲中无等亲,如慈母亲子,若欲亲可亲,当亲坚固亲。(《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一 后秦·耶舍共竺佛)
(12)言遂款笃。意渐附近。(《贤愚经》卷第九 元魏·慧觉等)
(13)如是等人,甚可怖畏,譬如毒蛇,不可附近。(《方广大庄严经》卷第四 唐·地婆诃罗)
(14)我今当遣宫中所有端正女人,形貌变坏,不可附近。(《方广大庄严经》卷第六 唐·地婆诃罗)
(以上“附近”)
(15)亦不敢近附菩萨。终不失志。(《道行般若经》卷第六 东汉·支娄迦谶)
(16)不能得近附无量清净佛。(《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三 东汉·支娄迦谶)
(17)不能得近附阿弥陀佛。(《佛说阿弥陀经》卷下 吴·支谦)
(18)其堂四角有四毒蚖。凶害喜诤不可近附。(《修行地道经》卷第六 西晋·竺法护)
(19)窟边求食。或五日一还见。与道人相近附。(《师子有二子为猎者所杀同生长者家得道四.经律异相(杂兽畜生部上)》卷第四十七 梁·旻宝唱等)
第一,实用农科技术推广由单向到双向,由简单到复杂,形成了按梯次推进的发展格局。大同市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始终秉持因地制宜的发展观念,不断加强和完善技术,全面提升农作物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实现农作物增收[1]。
(以上“近附”)
志村良治说:“词序交换现象,也是因为动词具有并列性才可能发生的。”[6]“附近”和“近附”词序不同,但表达的都是“靠近,接近”之义。
刘文认为,“由于东汉时动补结构开始产生,动词‘附’不再具有致使的用法,而后面接一个‘近’使人联想到主动依附靠拢的结果必然是与物体的距离拉近,‘近’就成为了一个结果补语。而最初与‘附近’作为动宾短语同现的‘附众’、‘附远’、‘附疏’、“附民”都未能保留下来,原因也正在于此。‘众’、‘民’是名词,随着‘附’的使动用法的消失,这两个短语就失去了存在的语法条件;‘远’、‘疏’、‘近’一样是形容词,按照规律应该可以转化为动补结构,但是从人对客观事物的认知理解可以知道,‘附’为‘依附、靠拢义’时,动作自然是‘近’而不是‘远’‘疏’,其自身存在着语义冲突,所以‘附远’和‘附疏’由于不符合动词补语的语义搭配关系,自然也会遭到淘汰。”
为了便于讨论,这里不烦全段引述刘文。我们认为刘文该段论述比较随意,经不起推敲。关于“众”的词性,在“附众”结构中,我们很难判断它到底是名词还是形容词,因为在先秦两汉时期,“众”用作形容词也不少见。刘文对此似乎也把握不准,文中曾说:“‘附近’和‘附远’、‘附疏’、‘附众’非常类似,‘附’后面带的宾语都是形容词的名词化用法,指的是有这种属性的人。”该段又说:“‘众’、‘民’是名词,随着‘附’的使动用法的消失,这两个短语就失去了存在的语法条件。” 对于同一个“附众”,一会说“众”是形容词,一会说“众”是名词,它的性质完全取决于自己论述的需要,这显然不是严谨的态度。退一步,据刘文之说,“附众”一语由于依附、靠拢的结果,数量自然是逐渐增多,而不是减少,这样理解并无不可;但言“附”后接“近”会使人联想主动依附的结果是与物体距离拉近,则比较主观、随意,人们怎么不会联想主动依附的结果会使物体的数量增多呢?刘文认为,文献中的几个“附”字组合没有按规律转化为动补结构,是由于语义的冲突所致。在未予论证“附”后的形容词转化为补语是否已成规律,也未说清“附”后的几个词用作宾语后究竟还是不是形容词的情况下,简单用“语义冲突”来解释,显然是没有说服力的。我们认为,“附众”、“附民”、“附远”、“附疏”等没有演变成为动补结构,原因并不复杂,它们与刘文所举的几个早期的“附近”一样,都是动宾结构,“远”“疏”亦为形容词临时用作名词。如前所论,宾语同补语的功能、作用相去较远,很难受其影响而引起变化。这才是真正的“语义冲突”,才是真正限制其不可能演变为动补结构的内在条件和关键因素。
二、动词短语“附近”从六朝到唐代的性质
刘文认为,“六朝时,‘附近’就完全是作为动补短语在使用了。”
我们认为这一判断比较大胆而武断。首先,仅以4条六朝文献中的“附近”,且未据文意作具体分析,何以证明此时的“附近”已经是动补短语?其次,所谓“完全”,是否断定“附近”作动补短语已很成熟且具排他性,只能作动补短语,而不能有别的用法?遗憾的是,刘文对此未置一词。前面我们通过对“附”“近”词义的分析,引用汉代到六朝的大量例证,已确然证明“附近”为动词性并列结构。这里再对这4个“附近”试作辨析。例(12)“附近至尊”意即接近魏明帝;例(13)“附近世尊”即靠近佛祖;例(14)“恐相附近”意即恐怕交相靠拢;例(15)引文出处为《汉书·天文志》有误,当为颜师古注引晋灼之言,“附近君子之侧”即靠近君子旁边。这些“附近”均为同义连用,表“接近、靠近”之义,且其意义具有整体统一性而不应拆分理解,都是主语所发出的动作,动作直接指向宾语。而刘文所作的解释是,这种“用作动补结构的‘附近’,则是主语发出‘依附、靠拢’的动作,使得自己(主语)向宾语(某人、某物或某地)靠拢,产生‘近’(接近)的结果,动作的对象是主语自身,动作的方向是由主语指向宾语。”就“附近”之例而言,这样解释似乎也说得过去,但这只是就事论事的推测,有无普遍性,尚需接受语言事实的验证。
我们知道,使成式动补结构源自使动用法[注]根据王力先生的意见,使成式只包含Vt+ViA,即补语指向受事的一类。详见《汉语语法史》262页、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要》178页。根据刘文对动补结构的认识,“附近”当属此类,特此说明。,组成动补结构的动词只能是他动词。因而在使成式中,仍蕴含着主语发出动作,致使他者(宾语)产生某种结果的语义特点,怎么会出现指向主语自身的情况呢?我们考察了汉代到六朝新产生的使成式,情况莫不如此。刘文仅凭“附近”之例而作出成为动补结构的假设显然有违常规,加之缺乏必要的材料支撑佐证,其可信度自不待言。
对动补结构的判断标准虽有不同看法,但目前学界的认识则是越来越趋于清晰。志村良治(1995)指出判断使成复合动词化的条件有三条:
(2)客观上能够证明,AB两个形态素由于结合已经脱离了各自的原义,引起了语义上的变化。
(3)由于AB两个形态素的紧密结合表达一个新的意义。
结合这三条来分析“附近”。第一个条件,根据语感,我们没有把握判断在六朝时它们的原因和结果是否已经呈现。第二个条件,如前所论,“附”和“近”均有接近、靠拢的常义,两词组合以后,这种意义没有产生新的变化。第三个条件是一个可操作的条件。如前所述,“附近”在六朝时期并没有紧密结合,可以见到大量“附近”和“近附”词序交换的现象,这说明它们各自的独立性还相当强。在唐代的译经中可以见到“附而近之”的例子;在宋代的《太平广记》里都还有“又遇紫霄元君已前至此,今不复近附于君矣”的用例。可以这样说,不管早期的“附近”是动宾结构,还是并列结构,恐怕都没有演变成为述补结构的可能,因而在汉语发展史上,“附近”根本就不曾经历述补结构的过程。
下面再分析刘文所举《敦煌变文》中几个作动补短语的“附近”例子[注]本文采用刘文的例子,一般不变动其例句编号,下同。:
(17)妇人卓立审思量,不敢向前相附近。
(18)唯有汉高皇帝大殿而坐,召其张良,附近殿前。
(19)霸王闻语,转加大怒,召钟离末附近帐前。
我们认为,这几个“附近”都不能视为动补短语。首先,在说唱文学当中,韵律很重要。例(17)“不敢向前相附近”是七言,与上句对称;例(18)、(19)存在一个声气之读,它们应该分别读为:
(18)唯有汉高皇帝,大殿而坐,召其张良,附近殿前。
(19)霸王闻语,转加大怒,召钟离末,附近帐前。
为了使句子形式整齐,就找一个和“近”的意义比较接近的“附”来凑数。因为在变文中,动词“近”单用的例子尽管没有先前文献多,但是也有一定数量。例(18)透露出的信息更为明显,“召其”的“其”完全是为了凑足音节。其次,从语义上看,以上各句的“附近”还具有使动的意味:“不敢向前相附近”就是不敢使自己向前靠近对方;“召其张良附近殿前”就是召令张良,使他靠近殿前;“召钟离末附近帐前”就是召令钟离末,使他靠近帐前。而后两个“附近”具有使动意味,还明显受到前面表致使义的“召”的支配影响。需要指出的是,这些“附近”的使动意味都具有整体性,是两词平行共有的,而不是由“附”或“近”单独来承担。可见,这和动补短语所表现出来的语义特点区别明显。
综上,刘文认为“附近”在六朝已经复合成动补短语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我们坚持从汉代到唐代,“附近”一直处于动词并列连用的状态,没有复合成述补结构的看法。唐宋之后,谓词性的“附近”趋于消失就是很有力的说明,一个松散的结构在竞争中是极不稳定的。
三、处所名词“附近”是否由动补短语词汇化而来
对于“附近”如何发展成名词性复合词,刘文的解释是:“当‘附近’由动补结构词汇化而变成一个复合词时,不仅结构、语义发生了变化,而且语法功能也发生了变化, 它不再是动词性的,而是名词性的复合词。这可能是因为‘附’和‘近’都含有共同的表示‘距离近’的义素,从而在凝固成词时,‘近’字的语义得到了凸显,而‘附’字表动作性的语义却逐渐退化。从认知的角度而言,‘近’很容易和处所发生联系,人们往往以某个地点作为中心参照点,用‘近’来泛指处于周围的范围,这样‘附近’就侧重于指地域或处所而具有名词性了。”
刘文并没有拿出有力证据来证成其观点,而且认为也只是一种“可能”。我们在前文已经论述了动词性组合“附近”从出现到消失都未必有过复合化、凝固化。既如此,何来“凝固”、“凸显”呢?根据董秀芳(2002)的研究,述补结构在词汇化的过程中是一种极不能产的格式,其词汇化的难度很大,固化成词的极少[7]。根据我们的观察,述补结构词汇化成为典型名词的现象更是罕见。与述补结构比较,并列结构的词汇化现象在汉语中则相当普遍,并列动词词汇化为复合名词也不在少数[注]不少学者认为述补结构来源于动词的并列连用,因此述补结构词汇化成词的时间会比较晚,难度比较大。。我们认为,“附近”在词汇化为复合处所名词的过程中并未经历过述补结构的阶段,它是由汉魏时期的并列连用动词直接词汇化形成的。
根据胡敕瑞(2005)的研究,汉语词汇从上古到中古的发展中历经了从隐含到呈现的过程,这个过程的表现是汉语词汇的大量双音节化。造成这一过程的原因之一是语义的变化。语义的泛化、混同和转移都会引起词语由单音节向多音节演变[8]。中古时期,随着词汇复音化发展的趋势加强,意义相近的两个词并列连用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个时候,“附”先后产生了“附近”、“近附”、“归附”、“依附”、“附依”、“亲附”等组合;“近”也先后产生“亲近”、“接近”等组合。这些动词性的组合产生后,加速了“附”、“近”的语素化,进一步束缚了它们的自由。[注]我们在检索文献时发现,越是年代久远的汉译佛经,动词“附”、“近”单用的现象越多,越是晚近的汉译佛经,“附”、“近”单用的现象越少。由此可以印证,“附”“近”这两个词语是越来越不自由的。
与上述变化的同时,在西晋至晚唐五代的佛经文献和敦煌变文中,“近”产生了名词性的义项。例如:
(20)道不离人远。亦复不在近。(《佛说无希望经》 西晋·竺法护)
(21)我村今在近。哀愍留一宿。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三 后秦·耶舍共竺佛)
(22)何者在近。如上座舍利弗如大目连。(《大威德陀罗尼经》卷第十一 隋·闍那崛多)
(23)我家在近,当供养汝。(敦煌变文)
“近”独立表达“近处”的概念,这是“近”从上古到近代在用法上的新突破。在古代汉语中,“近”负载了较多的词汇语法功能。名词“近”如果单独使用,人们很难把它同动词“近”以及形容词“近”区别开来。中古词汇的双音节化趋势,要求语言中产生表示“近处”这个概念的双音节词。我们观察到,中古的名词“近”基本上都出现在动词“在”后面。“在”是一个连接处所名词的显著标记,其清晰性会影响这个组合凝固的可能,因此,这个阶段出现了表“近处”词义的词汇空格[注]我们检索了六朝的《抱朴子》、《法显传》、《高僧传》、《后汉书》、《华阳国志》、《孔子家语》、《列子》、《洛阳伽蓝记》、《南齐书》、《齐民要术》、《三国志》、《世说新语》、《宋书》、《搜神后记》、《太平广记》、《魏书》、《文选》、《颜氏家训》、《百喻经》、《曹操诗》、《公孙龙子》、《汉魏六朝墓志汇编》、《荆楚岁时记》、《乐府诗集》、 《全北齐文》、《全陈文》、《全后魏文》、《全后周文》、《全晋文》、《 全梁文》、《全齐文》、《全三国文》、《全隋文》、《三国裴注》、《神农本草经》、《诗品》、《陶渊明集》、《文心雕龙》、《西京杂记》、《真诰》、《周易参同契》;唐代的《北齐书》、《北史》、《陈书》、《大唐西域记》、《大唐新语》、《敦煌变文》、《封氏闻见录》、《寒山拾得诗》、《晋书》、《旧唐书》、《梁书》、《南史》、《庞居士语录》、《全唐诗》、《隋书》、《唐国史补》、《唐律疏议》、《唐摭言》、《王梵志诗》、《续高僧传》、《游仙窟》、《贞观政要》、《周书》、《祖堂集》、《陈子昂诗》、《霍小玉传》、《全唐文》、《全唐五代词》、《坛经》、《唐会要》、《唐六典》;宋代的《古尊宿语录》、《归田录》、《旧五代史》、《六一诗话》、《梦溪笔谈》、《苏洵集》、《唐宋词选》、《五灯会元》、《新唐书》、《新五代史》、《云笈七籤》、《云笈七签》、《朱子语录》、《资治通鉴》、《茶经》、《禅林僧宝》、《李清照词》、《李煜词》、《柳永词》、《欧阳修词》、《棋经十三篇》、《秦观词》、《全宋文》、《宋诗一百》、《苏轼词》、《天工开物》、《无门关》、《辛弃疾词》、《晏几道词》、《晏殊词》、《元好问词》等,考察了与名词“附近”意义相近或有关系的名词,其中“邻近”最早见于《云笈七签》(北宋);“周围”最早见于《法显传》,但这个“周围”是动词,名词的“周围”最早见于《宋史》(元);“周遭”最早见于《全唐诗》。“周围”、“周遭”强调的是环绕中心的部分,并不是表示“近处”的意义。“周匝”和“周回”均见于《汉书》,它们同样是强调环绕的意义的。“周边”在上述文献中未见,估计出现的时间更晚。。“附”、“近”在上古汉语中义相近而有微殊。根据并列动词短语词汇化的规律,由两个语义相似的并列项组成的并列短语更加容易词汇化[7],因而并列动词“附近”就很自然地由“靠近”义演变成“靠近的地方”,即近处,最后凝固成为表示处所的名词性复合词。
到近代汉语阶段,名词性的“附近”使用频率增多,这无疑将会对原先比较活跃的动词性组合“附近”产生重要影响。同一语言中出现意义和功能不同的同一个符号,很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但违背了语言的明晰性原则。因此,这两种“附近”有时会让人难以辨认,从刘文误解的例子中可以略见一斑。
(22)拜命之始,遇山陵附近;奉辞之日,属虞祭未终。
(23)昨闻於邠宁庆等州干谒节度使及州县乞丐,今见在武功县南西戎附近,恐有异谋,若不冒死闻奏, 必恐覆臣家族。
从句子结构的对称性看,例(22)中“附近”和“未终”一样,都应是谓词性的,义为靠近、逼近;例(23)中“乞丐”并非名词而是动词,义即乞讨,因而“附近”也应是动词,靠近之义。这两例很具代表性。“附近”的读音和形体都没有区别,而出现的环境部分相同,产生误解是不足为奇的。
刘文指出,唐代注释家喜欢用“附近之近”来解释文献中的“近”字,以此证明“附近”已是名词性复合词。唐代注家对人们习见的“近”不惮辞费加以解释,的确是值得注意的现象。对此,需要对用例作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前面说过,其实“近”兼有几个词类,作形容词亦为其常见用法,易生混误。由于动词“近”与“附”语义接近,所以唐代注家就取人们熟悉的组合形式来解释“近”的靠近、接近义,以与其作形容词区别开来。用同义组合形式(将被释的单音词组合其中)对单音词作出解释,十分便捷简明,因而成为古代注家习用的注释方式。看几条汉唐注疏的例子:
(24)《礼记·曲礼》:“夫柩不蚤出不莫宿。”笺云:“侵晨夜则近奸寇。”陆德明释文:“近,附近之近。”
(25)《礼记·士冠礼》:“适子冠于阼,以着代也。”笺云:“东序少北近主位也。”陆德明释文:“近,附近之近。”
(26)《诗·小雅》:“有鹙在梁,有鹤在林。”笺云:“鹙也。鹤也。皆以鱼为美食者也。鹙之性贪恶而今在梁鹤絜白而反。在林兴王养褒姒而馁申后近恶而远善。”陆德明释文:“近,附近之近。”
(27)《书·禹贡》:“三邦底贡厥名。”孔安国传:“近泽三国常致贡之。”陆德明释文:“近,附近之近。”近泽,靠近水泽。
(28)《毛诗序》:“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陆德明释文:“近如字。沈音附近之近。”孔颖达疏:“上言播诗于音,音从政变,政之善恶,皆在于诗,故又言诗之功德也。由诗为乐章之故,正人得失之行,变动天地之灵,感致鬼神之意,无有近于诗者,言诗最近之余事,莫之先也。公羊传说春秋功德云,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何休云莫近犹莫过之也。”
据文意,笺注中的“近”是动词而不是名词,接近、靠近之义;陆德明再用“附近”为释,其“附近”为动词连用不言而喻。例(28)陆德明罗列了“近”的不同读音,孔颖达对此作了解释,音为“如字”的,是“最近”之“近”,形容词;音为“附近之近”的,是“超过”之义,动词。由此,刘文的说法是经不起文献材料的检验的。
语言的自组织迫使动词性“附近”和名词性“附近”进行竞争。尽管动词性“附近”出现的时间早,使用频率也不低,但有不少劣势。首先,与之意义和功能接近的词语较多,例如“亲近”、“依附”、“亲附”、“接近”[注]“亲近”出现不晚于韩非时代。《韩非子·说难》:“大意无所拂悟,辞言无所系縻,然后极骋智辩焉,此道所得亲近不疑,而得尽辞也。”“依附”出现不晚于郑玄时代。《诗·小雅·鸿雁》:“爰及矜人,哀此鳏寡”。郑玄笺:“鳏寡则哀之,其孤独者收敛之,使有所依附。”“亲附”出现不晚于西汉。《淮南子·兵略》:“群臣亲附,百姓和辑,上下一心,君臣同力。”“接近”出现不晚于晋。向秀《〈思旧赋〉序》:“余少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这些动词出现都不比“附近”晚,在言语交际中或许更具优势。等等,这些词语往往可以替代使用;其次,尽管“附近”出现较早,但一直都没有凝固成词,稳定性相对较低。此外,名词性“附近”占有特殊优势,即表示“近处”这个概念的双音节词出现了词汇空格,因而它没有取而代之的对手。这样,在竞争中名词性“附近”获胜,动词性“附近”败北,最终退出了使用舞台。纵观宋代以后的文献,除非仿古,我们很难再看到动词性“附近”的身影。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和论述可知,动词性的“附近”是一个动词并列连用的松散结构,直到唐宋时期都未能凝固并转化成述补结构。名词性的“附近”出现时间稍晚,它是并列动词“附近”直接词汇化的结果,中间不曾经历述补结构的阶段。名词性“附近”出现之后,曾与动词性“附近”有过激烈的竞争。名词性“附近”凭借其优势而胜出,动词性“附近”最终失利,从而退出历史舞台。
刘文认识的误区,可能在于认为“附”和“近”在先秦时期的常义分别只能是动词和形容词,甚至两词的本义就是如此。文中曾言:“动补结构的‘附近’中,‘附’、‘近’二字均回归本义,分别为‘依附’、‘靠近的’”,清楚的表明了这一点。无视“近”在上古已是多义词的事实,硬将其框定在形容词里来曲成己说,其结论自然就不可靠了。志村良治说得好:“讨论这些复音节动词的组合关系,就不能单单抽出其中可以构成使成复合动词的词语来讨论,有必要跟同义、近义、重叠、动宾、反义的结合方式进行讨论。”[6]刘文存在问题的症结也恐怕正在于此。语言现象是复杂的,只有充分联系多方面的因素,才能对问题有比较深入全面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王力.汉语语法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262.
[2] 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78.
[3] 梁启超.管子评传[M]//诸子集成:五.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2.
[4] 董秀芳.汉语的词库与构词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36.
[5] 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25.
[6] (日)志村良治.中国中世语法史研究[M].江蓝生,白维国,译.北京:中华书局,1995:232-233.
[7] 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节词的衍生和发展[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213, 121.
[8] 胡敕瑞.从隐含到呈现(上)——试论中古词汇的一个本质变化[M]//《语言学论丛》第三十一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