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世之道与君子之德
——《礼记·缁衣》的政治哲学思想探析
2011-04-11吴默闻
吴默闻
(武汉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2)
·文史哲·
治世之道与君子之德
——《礼记·缁衣》的政治哲学思想探析
吴默闻
(武汉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2)
《礼记·缁衣》的主要内容是阐述君王的治世之道和君子之德。“缁衣”这个篇名,既反映了全文的政治主题,又体现了儒家政治以德治世的特点。本文以通行本《缁衣》为依据,试图在辨析其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德政与刑罚、上下关系、言与行、君子与他人等方面,分析其政治哲学思想。
缁衣居;上位者;君子;治世
儒家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最有影响的学派之一。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本身也形成诸多学派,思孟学派便是其中之一。而《礼记》中的《缁衣》一文 (以下的《缁衣》均指《礼记 ·缁衣》——作者注),便是思孟学派的代表作之一,它体现了儒家学派的思想,是研究思孟学派的重要文献。(关于《缁衣》的作者及学术渊源,在学界有一定争议:历史上很多学者认为它是孔子之孙孔伋 (子思子)所著,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它是孔子的学生公孙尼子的作品;还有研究者认为它的著者既不是子思子,也不是公孙尼子,而是孔子的学生对孔子言论的记录,因此认为《缁衣》主要是对孔子思想的表达,而只能作为思孟学派思想的间接参考。无论如何,《缁衣》一文都体现了儒家学派的思想,是研究思孟学派的参考文献之一。《缁衣 》一文 ,与《中庸 》、《访记 》、《表记 》三篇文章风格近似,据说它们最初都出自于佚书《子思子》,在汉代时与《子思子》的另外三篇《中庸》、《访记》、《表记》一同被收入《礼记》,因此《礼记·缁衣》成为《缁衣》全文迄今流传最广的版本,即通行本或传世本。近些年来,马王堆帛书和郭店楚简的出土使学界能够一睹先秦时期《缁衣》的风貌。在文段排列的顺序、引文的顺序和个别字句上,帛书和楚简版《缁衣》与通行本《缁衣》有所不同,但是全文内容基本相同,因此所表达的主题思想一致。本文《缁衣》均指通行本《缁衣》,即《礼记 ·缁衣》。——笔者注)
从形式上看,《礼记·缁衣》是篇幅较短的一篇文章。它由一系列语段组成 (关于《缁衣》一文段落,学界有不同的划分,如杨天宇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的《礼记译注》(下)将其分为 23段,也有的将其分为 24段。——笔者注),每个语段有着统一的格式,除第一句为“子言之曰”外,均以“子曰”开篇,而且多引用《诗经》及《尚书》。《缁衣》的名称,是以全文第二段的“好贤如《缁衣》,恶恶如《巷伯》”中的“缁衣”命名的。这印证了先秦文献常以主要段落的第一个表意名词作为篇名的惯例。全句“好贤如《缁衣》”之“缁衣”,则指《诗经·郑风·缁衣》这首诗:“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缁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缁衣之席兮,敝予又改作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缁衣”的本意指一种黑色的衣服,是古代卿大夫居私朝时所穿的服装。而《缁衣》全诗的字面意思是:改制破旧衣服并授予新衣,至人馆舍劝人来归。它蕴含了礼贤士人、珍惜旧人的意思,可以引申为崇尚贤德,这也正是《礼记·缁衣》所要表达的主题之一。《缁衣》所阐述的主要内容,就是君王的治世思想以及君子的为人之道。而“缁衣”这个篇名,既反映了全文的政治主题,又体现了儒家政治以德治世的特点。
本文仅以通行本《缁衣》为依据,试图在辨析其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德政与刑罚、上下关系、言与行、君子与他人等方面,分析其政治哲学思想。
一、《缁衣》中的相关概念辨析
鉴于《缁衣 》的全篇常用“上 ”、“王 ”、“君子 ”、“长民者 ”、“下 ”、“君 ”、“民 ”等作主语 ,因此 ,在分析《缁衣》中政治哲学思想之前,有必要先对这些概念进行辨析。
《缁衣》中的王、君子、君、民等概念,所指较为明确。其中,王、君,皆指民众的统领者;民,则是与王、君相对应的平民大众;君子,是指那些具有道德操守的人。而上、下、长民者这几个概念,则需要作进一步的辨析。当然,以上这些范畴都是从儒家的视角阐述的。因此,君、王是符合儒家“君德”的君王,君子是具备儒家道德修养之人,民也是在儒家教化、治理下的民众。
在《缁衣》文段中,“上”、“下”往往相对应地出现,如:“为上易事也,为下易知也,则刑不烦矣”;“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从其所行。上好是物,下必有甚者矣”;“上好仁,则下之为仁争先人”;“为上可望而知也,为下可述而志也”;“上人疑则百姓惑,下难知则君长劳”,以及“下之事上也,身不正,言不信,则义不一,行无类也”等等。这里的“上”有“统治者”的含义,却不完全等同于君王;“上”包括君王,却比君王的内涵更广。它是与“下”相对应的“居上位者”,是政治中起统领与表率的作用的人。“下”有“被统治者”之意,但在多数情况下它不同于“民”,而指下级、辅臣,是辅佐“上”,贯彻“上”的思想,为他出谋划策的人。“上”与“下”之间的关系,没有绝对的地位高下之分,他们共同构成了“长民者”,统领和教化民众。在儒家的政治主张中,居上位者必须符合君子的要求。
显然,《缁衣》论述的主要对象是居上位者、辅臣和君子,以及具体的民众、君王等,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其中的政治哲学思想。在《缁衣》看来,既然君王、辅臣等居上位者担负着治世的职责,因而他们应当懂得治世之道,还应当具有君子之德,这样才能有效地治世。那么,君王、辅臣等居上位者究竟怎样治世才能有效呢?笔者认为,《缁衣》的作者主要是从德政与刑罚、上下关系、言与行等方面,阐述了君王、辅臣等居上位者的治世之道和君子之德,表明了作者的政治哲学思想。
二、《缁衣》中的德政与刑罚
德政是儒家政治思想的核心,也是《缁衣》全文的主题之一。《缁衣》作为全文的篇名,即隐喻了崇尚贤德之意,体现了德政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缁衣》中还有不少段落都涉及了德政的内涵,以及德政与刑政的关系。
“好贤如《缁衣》,恶恶如《巷伯》,则爵不渎而民作愿,刑不试而民咸服。《大雅》曰:‘仪刑文王,万国作孚。’”在这里,儒家学者揭示了德治的表现及其作用:珍惜贤能之人,嫉恶如仇,人民就会自愿服从领导,而不需要借助刑罚。而“子言之曰:为上易事也,为下易知也,则刑不烦矣”,则阐明一个道理:如果上下级之间能够有效地沟通、交流,和谐相处,则无需烦于刑罚,即可达到政治治理的目的。可见,德治是顺应民心,事半功倍,使人身心愉悦并能有效达到治理目的 (效果)的政治方法。德治笃行,则无需刑罚。
关于刑罚与德政二者的高下,在儒家学者的叙述中显而易见。“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教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有遁心。故君民者,子以爱之,则民亲之;信以结之,则民不倍;恭以莅之,则民有孙心。《甫刑》曰:‘苗民匪用命,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是以民有恶德,而遂绝其世也。”无论是君王还是大臣,若能履行自己的职责,则德政即能达到完美的治理效果;而刑罚是在为政者德行尚不足以施行德政,或是施政对象恶行顽劣,以至于道德教化不足以起到匡正和警慑作用时,才不得已而为之的手段。德政讲究的是上下之间以诚相待,心悦诚服,因此可以自然而然地达到政治教化的作用,而不是刑罚所起的强制作用。运用刑罚手段,只能使人屈从,并没有改变人的本心,因而不能使人心悦诚服地接受。一旦缺少了相应约束,遭受刑罚的人则很容易回到原来的劣习;而施行德政则相反,虽然没有骇人的强制措施,却能使人能够从内心接受,并真正达到政治教化、治理的目的。
显然,儒家学者推崇德政,也不排斥刑罚,却只将刑罚作为不得已而为之的政治手段,其根本目的还是引导众人,达到德治的效果。《缁衣》推崇德政主导,但并不排斥对物质的需求与政治治理中的刑罚。“政之不行也,教之不成也,爵禄不足劝也,刑罚不足耻也。故上不可以亵刑而轻爵。《康诰》曰:‘敬明乃罚。’《甫刑 》曰:‘播刑之不迪。’”可见 ,政治教化中赏罚之道如是:俸禄、刑罚只有达到一定的程度时,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因此,居上位者不可轻视赏罚。
总之,在为上者的政治治理中,德政与刑罚二者各有其职,德政起主导作用,而刑罚则只有在严重的状况,即德政难以起到警戒作用的情况下,方才使用,对德政起补充、辅助的作用。
三、《缁衣》中的上与下
上下关系是《缁衣》中德政与刑罚之外探讨的另一重要话题。前文已经提到,上下关系与当下的“上下级”关系有一定的类似之处。《缁衣》中的上下关系,包括君臣关系、君民关系等。在儒家学者看来,对这些关系的把握,与儒家政治主张的贯彻以及政治效果息息相关。
《缁衣》认为,统治者对下级的影响力是成倍扩大的。“王言如丝,其出如纶,王言如纶;其出如綍。”上行则下更甚:“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从其所行。上好是物,下必有甚者矣。故上之所好恶,不可不慎也,是民之表也。子曰:禹立三年,百姓以仁遂焉 ,岂必尽仁 ?《诗 》云:‘赫赫师尹 ,民具尔瞻。’《甫刑 》曰 :‘一人有庆 ,兆民赖之。’《大雅 》曰 :‘成王之孚,下土之式。’子曰:上好仁,则下之为仁争先人。故长民者章志、贞教、尊仁,以子爱百姓,民致行己以说其上矣。《诗》云:‘有梏德行,四国顺之。’”因此,居上位者必须格外慎重地对待自己的好恶,他的一言一行,都将对百姓起表率作用,禹的事例正是行仁政者对民众所起的正面作用导向的体现。民众会直接参照上位者的品行而行事,君王以德行事,百姓就会向他看齐。除了最重要的德行,君子的衣着、妆容、气度等,都会对民众产生影响。”长民者,衣服不贰,从客有常,以齐其民,则民德一。《诗》云:‘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归于周,万民所望。’”管理人民的人着装有度,行有定则,自然会为万民瞩目、向往,民众的德行自然会齐同并进。
《缁衣》同时指出:在处理上下关系中,君王不仅应坦诚相待,也应视下臣的身份、特点而有所区分。“大臣不亲,百姓不宁,则忠敬不足,而富贵已过也。大臣不治,而迩臣比矣。故大臣不可不敬也,是民之表也;迩臣不可不慎也,是民之道也。君毋以小谋大,毋以远言近,毋以内图外,则大臣不怨,迩臣不疾,而远臣不蔽矣。叶公之顾命曰:毋以小谋败大作,毋以嬖御人疾庄后,毋以嬖御士疾庄士、大夫卿士。”国君、大臣以及近臣三者各司其职,各有其特点,因此,君王对待三者的态度也要有所区分,做到内外、远近、亲疏有别,与在其位者谋其政。“大人不亲其所贤,而信其所贱;民是以亲失,而教是以烦。《诗》云:‘彼求我则,如不我得:执我仇仇,亦不我力。’《君陈 》曰:‘未见圣 ,若己弗克见;既见圣 ,亦不克由圣。’”在位者若不能举贤亲能,则会政教繁缛,失去民心。为上者举贤用能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上下关系的良好运行,不仅仅在于居上位者,同样在于民众和辅臣,尤其是君臣关系的良好互动,需要上下相互坦诚,心如明镜,心到神知。“为上可望而知也,为下可述而志也,则君不疑于其臣,而臣不惑于其君矣。《尹吉》曰:‘惟尹躬及汤,咸有一德。’《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君臣之间坦诚相待,就不会相互猜忌,因而能及时交流。“上人疑则百姓惑,下难知则君长劳。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慎恶以御民之淫、则民不惑矣。臣仪行,不重辞,不援其所不及,不烦其所不知,则君不劳矣。《诗》云:‘上帝板板,下民卒亶。’《小雅》曰:‘匪其止共,惟王之邛。’”居上位者对下属缺乏决断和信任,则会事倍功半;君上起好榜样作用,惩恶扬善,则容易达到政治治理的目的。同样,作为臣下,不要过度注重言辞,要按规矩办事,在君王的能力范围内辅佐君王,就能够使君王不操劳。君行表率作用,下属依实际情况行事,则不劳顿而能达到治理的效果。”下之事上也,身不正,言不信,则义不一,行无类也。”下事上正如同上事下一样,有相应的要求:如果身行不正派,说话不守信用,就会没有相应的行止道义和法度。
可见,《缁衣》无论对君王还是下级的要求,在为人方面都是一致的,即遵循道义,诚实守信。
《缁衣》对君民关系也有着形象的说明:“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心庄则体舒,心肃则容敬。心好之,身必安之;君好之,民必欲之。心以体全,亦以体伤,君以民存,亦以民亡。《诗》云:‘昔吾有先正,其言明且清,国家以宁,都邑以成,庶民以生。谁能秉国成,不自为正,卒劳百姓。’《君雅》曰:‘夏日暑雨,小民惟曰怨,资冬祁寒,小民亦惟曰怨。’”民为体,君为心,体的情况直接受心的情况而影响,心因为体的存在而完备,也会因为体的问题而受到损伤;心起决定作用,体也反作用于心,心的存亡与体的存亡息息相关。心体相依,相辅相成。君是民之所系,起主导作用;民是君所依,也不可或缺,没有民也就无所谓君。因此,在上下关系的君臣关系中,君臣相互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在君民关系中,君起着主导作用,民也会反作用于君。
除此之外,《缁衣》还包含了许多其它的政治主张,如惩恶扬善,恪尽职守:“有国者章善亶恶,以示民厚,则民情不贰。《诗》云:‘靖共尔位,好是正直。’”君王赏罚有度,安抚百姓,尽到君王的责任,人民就会不存二心,齐心协力。
无论是德政与刑政相结合,还是处理好上下关系,亦或是惩恶扬善、恪尽职守,都属于居上位者的治世之道。但是,治世之道的运用及其成效是因人而异的,它取决于居上位者的德行。在儒家德治的背景下,治世之道的实施,内在地要求居上位者具有良好的德行。君子之德往往是与治世之道密切相连的,君子之德是众多儒家经典的一个重要话题。正因为如此,《缁衣》在讲述治世之道的同时,也对居上位者的德行提出了要求,认为居上位者应当具有君子之德。
四、《缁衣》中君子的言与行
《缁衣》中的君子之德,既包括前文所说的以德行事,坦诚相待,恪尽职守、也包括谨言慎行、言必行、行必果等。
《缁衣》的作者用了比较多的笔墨,强调居上位者应当谨言慎行。“小人溺于水,君子溺于口,大人溺于民,皆在其所亵也。夫水近于人而溺人,德易狎而难亲也,易以溺人。口费而烦,易出难悔,易以溺人。夫民闭于人,而有鄙心,可敬不可慢,易以溺人。故君子不可以不慎也。《大甲》曰:‘毋越厥命以自覆也;若虞机张,往省括于厥度则释。’《兑命》曰:‘惟口起羞,惟甲胄起兵,惟衣裳在笥,惟干戈省厥躬。’《大甲》曰:‘天作孽,可违也;自作孽,不可以逭。’《尹吉》曰:‘惟尹躬天,见于西邑;夏自周有终,相亦惟终。’”在《缁衣》作者看来,言语虽能使人得到亲昵之感,却容易使人沉溺其中;居上位者要适当与民众保持距离,也是要防止受民间低俗习惯的影响而沉溺。因此,君子言行须谨慎,君王治世同样要谨言慎行。“王言如丝,其出如纶,王言如纶;其出如綍。故大人不倡游言。可言也,不可行,君子弗言也;可行也,不可言,君子弗行也。则民言不危行,而行不危言矣。《诗》云:‘淑慎尔止,不愆于仪。’”只有在言行一致的情况下,君子才会表达出来并施行。两者不可或缺,亦不相互妨害。谨言慎行,亦在于了然言行的相互关系。“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敝;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诗云:‘慎尔出话,敬尔威仪。’《大雅 》曰:‘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君子的语言用以引导人们,而其实际行动则用来规范人们;君子的一言一行均需仔细考虑后果,谨慎从事,方能产生威力,带动民众。
《缁衣》作者强调君子必须言行一致。“言从而行之,则言不可饰也;行从而言之,则行不可饰也。故君子寡言,而行以成其信,则民不得大其美而小其恶。《诗》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小雅 》曰:‘允也君子 ,展也 ’大成。’《君奭 》曰:‘昔在上帝,周田观文王之德,其集大命于厥躬。”言行之间彼此不可虚饰:君子应当言行一致,必守诺言,言出于行,寡言少语,依照其言语来行事,实践其诺言,言而有信,行事必守信用,因此君子的言行也会成为民众的表率,民众就会效法君子的言行及其隐藏在背后的美好德性,如君子一般不夸大、不隐瞒,坦诚以告。它指出了言行一致这一品行的重要性,实际上也再次强调了君子对民众的表率作用。
言行必果也是君子之德的重要内容。“苟有车,必见其轼;苟有衣,必见其敝;人苟或言之,必闻其声;苟或行之,必见其成。《葛覃》曰:‘服之无射。’”指任何事物都会有相生相伴的事物相陪。有所言便会有所声,有所行就必然会有所体现,言必行,行必果。“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为卜筮。古之遗言与?龟筮犹不能知也,而况于人乎?《诗》云:‘我龟既厌,不我告犹。’《兑命》曰:‘爵无及恶德,民立而正事。纯而祭祀,是为不敬;事烦则乱,事神则难。’《易 》曰 :‘不恒其德 ,或承之羞。’‘恒其德侦 ,妇人吉,夫子凶。’”占卜是古代观察社会情况、预测吉凶的重要方法,《缁衣》以它来体现恒常德行的作用,更突出了保持君子道德品行的重要性。
《缁衣》还提出了君子的言行规范。“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故君子多闻,质而守之;多志,质而亲之;精知,略而行之。’”认为君子的所言所行不可随心所欲,而应当言之有物,有实际内容,能够得到验证,不可空洞无物,切忌空谈;行之有格,符合已有行为规范,不可恣意妄行;志气、名节重于生死。君子虽然博古通今,但仍然要坚守那些最基本的东西;虽然见多识广,对世事了解很细致,也做了反复思考,但仍应当择其要者而行之。君子守正,而又能够博采众议,学而不厌,对所学、所知进行辨别、分类后,取其精要加以施行。
五、《缁衣》中的君子之交
《缁衣》认为,君子交友亦有其道。“唯君子能好其正,小人毒其正。故君子之朋友有乡,其恶有方;是故迩者不惑,而远者不疑也。《诗》云:‘君子好仇。’”君子以恒常的标准判断人,挑选朋友,因此做人之道为他人明晰。“轻绝贫贱,而重绝富贵,则好贤不坚,而恶恶不著也。人虽曰不利,吾不信也。《诗》云:‘朋友攸摄,摄以威仪。’”而对于交友中的利益问题,君子所持的态度是:若过多看重对方家境的贫贱富贵,只会使人模糊判断人的标准。对利益的轻视,不仅仅体现于交友,而且贯穿于儒家的思想中。“私惠不归德,君子不自留焉。《诗》云:‘人之好我,示我周行。’”从更高的层面看,君子交友的作风是以德为基准的,以德为重,轻视利益,不看重小恩小惠,不以贫贱富贵为标准,而是重义不重利,看重其德行是否真正有利于他人,是为他们指引大道,向他们昭示崇高的德行。简言之,君子交友以崇高的德行为他人指引方向。在对他人的态度上,君子爱憎分明,衷心交友,谨慎待人。
可见,拥有德行是君子交友的基本原则。怀德不仅是君子成其为君子的原因,也是君子与人倾心相交的根本。
总而言之,《缁衣》全文主要从统治者和君子的角度,从德政与刑罚、上与下、言与行、君子与他人等关系方面,阐述了儒家心目中居上位者的治世之道和君子之德。其政治哲学思想虽然不可避免地带有那个时代的色彩,但也蕴含着不少宝贵的思想资源,对我们今天的政治治理与立德修身仍有着重要借鉴意义,值得我们去挖掘和探析。
[1](清)阮元.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 [M].上海:中华书局,1980.
[2]杨天宇.礼记译注 (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3]孙希旦.礼记集解 [M].上海:中华书局,1989.
[4]高亨.诗经今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5]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美国哈弗大学燕京学社编.儒家思孟学派论集 [C].济南:齐鲁书社,2008.
[6]廖名春.郭店楚墓竹简与先秦儒学 [C].新出楚简试论.台北:台北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
责任编辑:孟毅辉
B2
A
1004-3160(2011)02-0075-05
2010-11-30
吴默闻,女,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先秦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