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庄子是道、气和合生物的二元论者

2011-04-11张松辉

湖湘论坛 2011年1期
关键词:老子阴阳庄子

张松辉

(湖南大学,湖南长沙 410082)

·文史哲·

庄子是道、气和合生物的二元论者

张松辉

(湖南大学,湖南长沙 410082)

学界或认为庄子的道、气是一物二名,或认为道是某种难以描述的精神实体,但又一致认为道是生物的唯一本源。我们认为,庄子的“道”指无形的规律、原则,“气”指细微的物质颗粒。庄子的思想是:丰富多彩的天地万物是由道和气相互配合共同造就的。准确地讲,就是在道的无意识地支配、安排下,由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形成了万物。

庄子;道;气;二元论

庄子是先秦时期讨论万物生成最多的一位思想家。万物生成问题也是古代哲学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关于庄子万物生成思想,主要涉及到“道”与“气”两个概念。对此,任继愈先生和黄钊先生有一个评论:

这里的“道”或“无”是不是一种精神实体呢?不是的。庄子所说的道或无,其实就是气,他是为了强调它的无形和贯通一切,才称之为“无”和“道”的。……所谓道,是天地阴阳之间共同的东西。他又说:“通天下一气耳。”(《知北游》)因此道就是气,构成万物的材料。[1]P399

所谓道,就是指天地、阴阳的共性,这个共性不是别的东西,而是阴阳之气。……可见,气是化生万物的根本。这个“气”,《庄子》又称之为“道”。毫无疑义,这个“道”(气)是产生世界万物的原始物质。[2]P109

两位先生已经意识到,在庄子思想中,“道”和“气”是万物的成因,但他们把道和气混为一谈,认为是同一种东西,都属于物质,这就不正确了。实际上,庄子的思想是:丰富多彩的天地万物是由道和气相互配合共同造就的。再准确点讲,就是在道的无意识地支配、安排下,由阴阳二气(细微的物质颗粒)相互杂合形成了万物。

一、“道”指无形的规律、原则

老庄学派之所以被称为道家,就是因为他们把“道”作为其思想体系中的最高概念。但“道”究竟是什么,我们认为道就是万物总规律及由此引申出的原则、道理、方法等等。道的本义是道路,我们从某地到某地,必须通过某一条道路。同样的道理,我们办事要想达到某一种目的,必须通过某一种方法、原则。于是在词汇相对贫乏的古代,道就由“道路”义引申出另一种含义,那就是人及万物所必须遵循的规律、原理、原则等等。

庄子继承了老子有关“道”的思想,在《大宗师》中对“道”有一段较为详细的描写: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3]P246

道是确实存在、真实可信的,但又没有意识、没有形象,人们可以意识到它的存在,但又无法用眼睛等感官去感知它。这种看不见、摸不着而又真实存在的道,当然只能是一种非物质性的东西,也就是今天所说的规律、原则、方法等等。

刘笑敢先生认为庄子的道“大体上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指世界的本原,一是指最高的认识,前者是指道的实体意义,即自然观中的道;后者是道的认识论意义,即认识论中的道,道“作为世界的总根源,产生天地万物”[4]P108-109。过去我对道“生天生地”的说法也不太理解,所以也曾得出类似的结论,我在自己的《庄子考辨》中说:

但这只概括出道的一个方面(指道是原理、规律),因为仅仅把道视为“原理”,而“原理”是无法直接“神鬼神帝,生天生地”的。因此我们不如把庄子的道看作一个综合万物之源与万物之理为一体的精神实体,是一位没有主观意志、不会擅作威福的“上帝”,它既是万物产生的根源,又是万物所必须遵循的法则,是一个没有形象而又无处不在的主宰者。[5]P69

之所以产生这种错误看法,主要原因是对“生”字的理解过于胶滞,认为“道生万物”就像母亲生孩子一样,道能够直接生出万物。从字面来看,庄子的确是在说“道”是产生万物的本源,但这是“生”的多义性给人们带来的误解。我们认为,“道”是“规律”,万物的生长固然离不开规律,或者说,万物的生长必须依照规律,规律是万物得以生成的前提,但规律是不可能直接生出万物的。这里的“生”的用法,类似“和气生财”中的“生”,“和气”是不可能直接生出财物的,但要想生财,又离不开“和气”,“和气”是生财的前提。“生”的这种用法,在《老子》中已很常见,如: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6]P6

(圣人)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6]P24

圣人虽然圣明,但毕竟还是人,而人是不可能凭空直接生出万物的,不然的话,老子的思想体系中就又多了一个万物本源。这里说圣人“生而不有”,那么这个“生”也只是“帮助产生”或“间接产生”的意思。“生”的类似用法在《老子》其他章节中还有,如第二章说:“有无相生。”[6]P6这里的“生”绝不是说“有(存在的物质)”可以直接生出“无(空间)”,而“无”反过来又可以直接生出“有”,而是说“有”与“无”在相比较中而显现。如果是说“有”与“无”是像母亲生孩子那样互相生出,逻辑上就说不通。

总之,所谓的道生万物,只是说道是万物产生的前提,没有道的安排和支配,就不会有万物的产生,而不是说道可以像母亲生孩子那样,直接就生出了天地万物。

二、气是形成万物的细微物质

气是我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构成万物的细微物质。为了更好地理清庄子有关气的思想,我们综合《周易》中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7]P82以及《老子》、《列子》、《管子》、《论衡》等书,对元气生万物的思想作一简述。

古人认为,在宇宙的最初阶段,天地万物并不存在,宇宙间是一片混混沌沌的元气,这种元气,《庄子·大宗师》把它叫做“气母”,《释文》注释说:“气母,元气之母也。”[3]P249随着时间的推移,元气中又轻又清的部分向上漂移,最终形成了天;元气中又重又浊的部分向下沉淀,最终形成了地,这就是《列子·天瑞》中说的“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8]P8。对于这一万物生成的过程,《文子》有一个简单的总结:

天地未形,窈窈冥冥,浑而为一,寂然清澄。重浊为地,精微为天,离而为四时,分而为阴阳,精气为人,粗气为虫,刚柔相成,万物乃生。精神本乎天,骨骸根于地,精神入其门,骨骸反其根,……夫精神者所受于天也,骨骸者所禀于地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9]P111-112

这一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东汉王充在《论衡》中也说:“说《易》者曰:‘元气未分,浑沌为一。’……及其分离,清者为天,浊者为地。”[10]P472这就是万物生成的过程。

天地形成之后,部分天气(又叫阳气)下降,部分地气(又叫阴气)上升,天地二气就在空间中相互激荡,相互融合,于是就形成了包括人在内的万物。《礼记》说:

是月也,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11]P417

地气上齐,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鼓之以雷霆,奋之以风雨,动之以四时,暖之以日月,而百化兴焉。[11]P993

这种万物生成的过程,也就是《老子》四十二章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6]P117。古人解释说,一为元气,二为阴阳二气,三为天地人,由天地人相互配合,又生出万物,万物都是由阴阳二气相互冲荡、相互融合而成的。

庄子的万物生成思想基本与此一致,因此“气”同样是庄子思想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庄子》中,气,有时又被称为“物”,有时被称为“阴阳”,有时又被称为“精”。把“气”称为“精”的说法在先秦古籍中也很常见,如《周易·系辞上》说:“精气为物。”疏曰:“精气为物者,谓阴阳精灵之气氤氲积聚而为万物也。”[7]P77这里就把“精”与“气”连用。当然,“精”与“气”在包括《庄子》在内的古籍中,也还有其他用法,如用作“精神状态”义。下面我们仅就“精”、“气”的物质意义,看它在庄子思想中的特性和地位。

第一,是细微物质。

“精”在《庄子》中的含义很广泛,可用作精神、精华、精诚等义,除此之外,还用作“精气”义,指非常细微的物质。《秋水》说:

夫精,小之微也;垺,大之殷也;故异便。此势之有也。夫精粗者,期于有形者也;无形者,数之所不能分也;不可围者,数之所不能穷也。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3]P572

在这段文字里,庄子给“精”下了两个主要定义:一是“夫精粗者,期于有形者也”,明确界定“精”是有形体的东西,也就是物质。二是“夫精,小之微也”,是物质中小之又小的颗粒,小到只能“以意致者”,无法用感官观察。

第二,是万物生成的物质基础。

在中国古代,人们曾经讨论过万物的构成材料这一问题。对此,学者常常举《国语》中的一例:“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12]P470仔细考察,此例是不够恰当的,因为这是在讲人们用土、金、木、水、火这些原料制造各种工具,如房屋、车船等等,不是在讲万物自然生成时的原质材料。《管子·水地》有一例比较恰当:

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

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13]P236-237

把土和水视为万物形成的材料,这一结论是直观的,因为人们观察到许多事物离开水土都无法生长;但这一结论又是低级的,因为它无法解释还有许多事物,如日月星辰为什么不需要水土。在此基础上,庄子提出了阴阳二气是万物形成的基本材料这一观点: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故曰“通天下一气耳。”[3]P733

所谓的“通天下一气耳”,就是说天地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当气以某种方式聚集在一起,某种事物就产生了;当这些气离散开去,这种事物也就不存在了。气不停地聚聚散散,万物也就不停地生生死死。

不仅人是气的聚合物,其他任何事物都是气的聚合物。所以《秋水》中的海神若说:“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3]P563大海也是阴阳二气的聚合物。

第三,“气”是永恒存在的。

“气”是永恒存在的。我们看庄子对“物”和“气”永存性的描写:

万物自古以固存。[3]P735

有先天地生者物邪?物物者非物。物出不得先物也,犹其有物也。犹其有物也,无已。[3]P763

郭象的《庄子注》对此解释说:“谁得先物者乎哉?吾以阴阳为先物,而阴阳者即所谓物耳。谁又先阴阳者乎?吾以自然为先之,而自然即物之自尔耳。吾以至道为先之矣,而至道者乃至无也。既以无矣,又奚为先?然则先物者谁乎哉?而犹有物,无已,明物之自然,非有使然也。”这实际就是说,物质存在是永恒的,即便是在具体事物出现之前有一段“气”的时期,但“气”也是一种物质。

总之,气(又叫物、阴阳、精)在庄子思想中是一个仅次于道的重要概念,没有气,万物就不能产生。万物的生存状态主要取决于阴阳二气是否和谐:

俄而子舆有病,子祀往问之。曰:“伟哉!夫造物者,将以予为此拘拘也!曲偻发背,上有五管,颐隐于齐,肩高于顶,句赘指天。”阴阳之气有沴,其心闲而无事。[3]P258-259

云将曰:“天气不和,地气郁结,六气不调,四时不节。今我愿合六气之精以育群生,为之奈何?”[3]P368

用我们的话讲,气就是万物构成的材料,这些气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和谐地聚集在一起时,就会形成不同的事物;当构成这些事物的阴阳二气不和谐时,这些事物就会出毛病,进一步就会死亡,就又变成了混沌之气;而这些气又会在新的环境中进行新的组合,于是就又形成新的事物。我们可以简单地列为:

混沌之气——具体事物——混沌之气——具体事物……

混沌之气与具体事物就这样无休止地永远循环下去,从而形成了一个复杂多变、丰富多彩的世界。在庄子的妻子去世后,庄子对这种循环作了一个生动的说明:

庄子曰:“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3]P614-615

妻子本来是一片恍恍惚惚的气,经过若干时间的演变,有了她的形体和生命;再经过若干时间的演变,她又回到恍恍惚惚的气的状态。当然,这些气还会演变成新的事物,就像春夏秋冬四季交替运行一样,生生死死永无休止。

三、道、气相互配合产生万物

道和气是庄子思想中两个十分重要的概念,至于二者之间的关系,前文提到,任继愈先生认为“道”与“气”是一物而二名,刘笑敢先生认为“气和道的关系,庄子没明确讲过。……庄子自身的逻辑应该是气由道生,道为气本”[4]P136-137。我们当然不能同意这些观点。

我们认为,在庄子的思想中,道与气是不同的事物,道是规律,气属物质,如果只有道而没有气,万物是不能出现的;反过来,如果只有气而没有道,万物照样无法出现。万物之所以能够产生、成长乃至死亡,是道与气相互配合的结果。

为了更好地阐述庄子关于道与气的关系,我们先回顾一下与庄子基本同时的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形式和质料学说。亚里士多德认为,任何事物的生灭变化都归因于“四因”: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任何一个事物要想形成,必须要有一定的质料,比如建房要砖瓦,铸铜像要铜等等,没有砖瓦和铜就不可能建造房屋和铜像,这就是质料因。但只有质料还不行,一个事物之所以成为这个事物,都有和其他事物相区别的本质,如铜像和铜碗的质料都是铜,但毕竟不是同一种东西,如果没有这些不同,世界万物就会混沌一团,没有任何区别,也谈不上它们的生死变化了。这就是形式因。事物的生灭变化,还需要一种力量作为促使它生灭变化的最初源泉,就好像制造品需要制造者去制造它一样,这是动力因。最后,任何一件事物,它之所以这样,还需要有一定的目的,例如散步是为了健康,这是目的因。亚里士多德后来又把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归结在一起总称为“形式”。他说,形式、动力和目的这三种原因往往合而为一,因为事物之所以为事物的那个原因(形式因)常常和事物所追求的目的是同一的,运动的最初源泉也和它们相同。在他看来,形式和质料是结合在个体事物中统一而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只有两者的结合才能形成事物。

亚里士多德的形式因和质料因很类似庄子说的道和气。道是形式因,而气则是质料因。但二者也有很大的不同,亚里士多德把神看作最高形式、最高原因,是世界运动的第一推动者,因此这种运动是有目的的。但庄子否定了神的最高权威,认为世界上“最高原因”是道,是规律,而道是无意识的,因而它在推动万物运动时是没有任何目的的。想比较而言,庄子的思想更为正确。

庄子的万物生成思想与老子的一致,因为老子也是主张道与物相互配合才能产生万物的。我们不妨还是先理清老子思想,老子思想理清了,庄子的万物生成理论自然也就清楚了。《老子》五十一章说: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6]P136

这段话中的四个“之”字无疑都是指万物。万物的生成,必须具备四个条件——道(规律)、德(本性)、物(物质)、势(环境)。按照一般学者的理解,道是可以直接生出万物的,既然万物已经由“道”产生出来了(道生之),活生生地摆在那里,为什么还要“物形之”(物质使万物有了形体)呢?比如说,道已经生出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树木,那么“物形之”这句话岂不是没有着落了吗?高亨先生就发现了这一问题,承认“物形之”这句话无法解释,他说:

“物形之,势成之”二句,义不可通,文必有误。疑此四句当作“物,道生之,形之;德畜之,成之。”盖转写“物”字窜入下文,“形之”二字亦窜入下文,读者以意增“势”字耳。[14]P108

高亨先生之所以怀疑原文有误,是因为他也是持“道直接产生万物”的观点,因此他就没有办法解释“物形之”这句话。其他一些学者在翻译本段时,更是含糊其词,如陈鼓应先生翻译为:“‘道’生成万物,‘德’蓄养万物,万物呈现各种形态,环境使各物成长。”[15]P263用“万物呈现各种形态”去翻译“物形之”,不仅意思错了,就连句式也不对。我翻阅了不少注释本,注释者在这里大多采取回避的态度,含含糊糊的而不去深究。

如果我们明白了老子也是道、物二元论者,那么“道生之”这一段话就非常好理解了,翻译出来就是:

规律使万物得以产生,本性(具体事物的具体规律)使万物得以畜养,物质使万物得以成形,环境使万物得以成长。

老子的这段话所讲的道理并不难理解。我们打个比方:要想建房,必须对建房的总体规律有一个总体认识,这个建房的总体规律就是建房之“道”,没有建房之“道”,所有的房屋就不可能建成。但仅仅有一个总体建房之“道”还不行,因为人们需要各种不同的房屋——高的、矮的、大的、小的、方的、圆的……,于是,建筑师在懂得建筑总体规律的基础上,还要掌握各种不同的具体建房方法,这种建立在总规律基础之上的、各种不同房屋的建筑方法,就可以叫做“德(具体事物的规律和性质)”,“德”是对某一座具体房屋而言的。掌握了建筑的总规律,对将要修建的具体建筑物也有了精心的规划,但这并不等于房屋已经建成,因为建房还必须有砖瓦木料这些“物”,“道”与“物”的结合(建房知识与建筑材料的结合),于是就有了房屋,用老子的话讲,就是“道生之,……物形之”。有了道、德、物,房屋还未必就能建成,因为你还必须为这座房屋找一个可以座落的地方,也就是说,房屋的存在还要有一定的环境,这就是老子说的“势”。于是,道、德、物、势四个条件具备,楼房也就产生了。世间的任何一种事物的产生和生存,都离不开这四种条件。

庄子在万物生成的问题上持同样的观点,他在《大宗师》中也说“道……生天生地”[3]P247,从字面看,道可以直接产生天地万物,但《知北游》对生物的问题又做了另一种说明: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曰“通天下一气耳”。[3]P733

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3]P741

如果道已经直接生出万物,为什么这里还要说“通天下一气耳”。后一条引文明确回答了这个问题:人的精神生于道,而形体则生于精(气)。这里说的“精神”包括人的生活本能、性格等等,也即道家所说的“德”,这里说的“精”指精气。特别是后一段引文,更能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包括人在内的万物是由大道和物质(或叫做气)相互结合的产物。《庄子·田子方》把这个问题讲得也很清楚:

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或为之纪而莫见其形。消息满虚,一晦一明,日改月化,日有所为,而莫见其功。生有所乎萌,死有所乎归,始终相反乎无端,而莫知乎其所穷。非是也,且孰为之宗?[3]P712

这段话意思是说:最纯的阴气十分寒冷,最纯的阳气十分炎热,出乎天的阴气与发乎地的阳气(疑为阳气出乎天、阴气发乎地)相互冲荡,相互交融,于是就产生了万物。然而这一产生过程总要有一个“为之纪”、“为之宗”者,也即必须有一个主持者或安排者。这个主持者确实存在,但人们“莫见其形”。这个主持阴阳二气相互结合而产生万物的、看不到形体的主宰者自然就是大道了。所以成玄英的《庄子疏》在解释“孰为之宗”时说:“若非是虚通生化之道,谁为万物之宗本乎!夫物云云,必资于道也。”[3]P714这段话再次说明,是在道的支配下,由阴阳二气相交而产生万物。《庄子·大宗师》中子来临死前有一个比喻也能说明这一点:

子来曰:“今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镆铘!’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今一犯人之形,而曰‘人耳人耳’,夫造化者必以为不祥之人。今一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3]P262

这里说的“大冶(技术高超的铁匠)”就好比道,而“金(金属材料)”就好比气(物),大冶无论技术如何高超,都不可能在没有任何金属材料的情况下铸造出各种器具;反过来,无论有多少金属材料,离开了大冶,也不可能自动变成器具。只有在大冶与金属全都齐备的情况下,万物才得以产生。当然,大冶是有主观意志的,而大道没有,这是二者的区别。《庄子·则阳》的一段话说得也很清楚:

是故天地者,形之大者也;阴阳者,气之大者也;道者为之公。[3]P913

天地是形体中的大者,阴阳是气中的大者,而道则是天地、阴阳二气的主宰者,《尔雅·释诂上》:“公,……君也。”[16]P2568天地和阴阳二气就是在大道的统领、支配下生存、变化。

综上所述,庄子的“道”就是规律、原则,是万物形成的动力、原因;而“气”是万物形成的基本原料。就是在道的支配下,这些气以不同的形式,聚聚散散,从而形成了万物的生生死死。道和气在万物产生、存在、死亡的整个过程中,都是不可或缺的。

四、老子的道在物先与庄子的道气同存

虽然老庄都讲道、气(物)是万物生成必不可少的条件,但二者又有所不同。老子似乎认为道在物先,而庄子则认为道、气同存,无所谓先后。

我们首先要讨论的是,作为规律的“道”,老子把它放在万物之前是否恰当。现在学界的一般看法是:物质是第一性的,规律只是事物的一种属性,与事物同时出现。应该说,这种看法似是而非,因为乍一看来,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没有某种事物,这种事物的规律性又体现在哪里呢?但仔细想想,某种事物虽然还不存在,但这种事物的规律性的确已经有了。

关于这个问题,抽象讲,讲不清楚,我们不妨还是举例。比如,如果说建房之“道”与房屋同时出现,造火车之“道”与火车同时出现,这无论从逻辑上讲,还是从事实上看,都是不正确的。事实是,在房屋出现之前,就已经有了建房之“道”;在火车出现之前,已经有了造火车之“道”。人们正是根据这些“道”,造出了房屋、火车等等。如果有人一定要追问我:在房屋、火车出现之前,它们的“道”在哪里?我可以回答:在制造房屋和火车的前夕,它们的“道”已经存在于某些人的大脑之中。再追问:这些“道”存在于这些人的大脑中之前,又存在于哪里?我回答:我无法确指,也许它们飘荡在宇宙空间,也许暂栖于其它事物之中,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道”的确是客观存在的。如果说这些“道”不是客观存在,而是人的大脑凭空臆猜出来的,或者说某种事物的道是在某种事物出现的那一刻才出现的,这都更加无法令人信服。

与老子道在物先的理论相比,庄子的“道”、“气”同存的思想更能经得起推敲。我们看庄子关于道、气同存的言论:

夫道……自古以固存。[3]P246-247

万物自古以固存。[3]P735

道和物都是“自古以固存”,没有先后的区别。也就是说,是由“道”和“气”在同一时间内相互配合,共同产生了万物。但是在具体论述中,庄子更强调对道的认识,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也很好理解,那是因为“物”本身的性质和演变过程都是由“道”控制,只要认识了“道”,自然就认识了“物”,这就是老庄反复强调要认识“道”、重视“道”的原因所在。

另外,我顺便要讲到的一点体会是,争论道物先后的问题没有实际意义。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已然的物质世界,我们的任务是要探讨这个已然的物质世界的规律,至于要弄清楚这些规律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可能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没有多少实践意义。

我们认为,虽然庄子对道的具体内容所作的解释有许多错误,关于“气”的存在,也只是一种天才的构想,但从总体来讲,道、气相互结合产生万物的思想还是基本正确的。直到今天,当我们面对纷纭的万物时,所要研究的依然是万物之“道”。

[1]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2]黄钊.道家思想史纲[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3]郭庆藩.庄子集释(中)[M].北京:中华书局.2004.

[4]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5]张松辉.庄子考辨[M].长沙:岳麓书社.1997.

[6]楼宇烈.老子道德经注.王弼集校释(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0.

[7]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0.

[8]杨伯峻.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79.

[9]王利器.文子疏义[M].北京:中华书局.2000.

[10]黄晖.论衡校释(第 2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0.

[11]孙希旦.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

[12]徐元诰.国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2.

[13]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第5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4.

[14]高亨.老子正诂[M].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

[15]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6]尔雅注疏.十三经注疏(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0.

责任编辑:肖 琴

B2

A

1004-3160(2011)01-0116-06

2010-09-10

张松辉,男,湖南长沙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哲学、中国文学。

猜你喜欢

老子阴阳庄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 as Shadows of Light and Dark Shad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服药先分阴阳
法于阴阳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论朝医体质学的阴阳论
智者老子
《庄子说》(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