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口腔本科临床教学模式的初探讨
2011-04-10王佳琦丁元圣张宏伟
董 波,冯 瑶,王佳琦,丁元圣,张宏伟
(佳木斯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2)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口腔卫生逐渐重视起来,从口腔保健、预防到口腔治疗,所以对口腔医疗人员的素质的要求日益提高[1]。我们现在对口腔医疗人员的培养主要依靠口腔五年制本科教育,每年为社会输入的口腔人才中,五年制本科的毕业生占所有口腔学生的绝大多数。所以如何提高口腔五年制本科教育的质量、将本科学生培养成全科、全能型人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1]。
我国传统的口腔五年本科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两年的基础理论学习、两年专业理论学习和课间实习及最后一年的生产实习。学生在进行专业课理论学习的时候,对专业知识并不了解甚至全然不懂,听课的时候往往以老师讲授为主,并不能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局面,这样大大减低了听课的效率,收获甚微。大部分学生在生产实习的时候,理论课学习的知识因为没有与临床很好的结合,使单调、枯燥死记的理论知识往往也被忘记。所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宝贵的学习时间大大被浪费了,而且因为长期的死记硬背使学生的分析问题、推理问题的能力不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向社会输送的仅仅是死记硬背专业知识、动手能力差的毕业生。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历届研究生在临床上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动手能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均大大高于本科生。分析其原因,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可以随时进科实习,在实习的过程中,目睹或亲历临床治疗过程,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变成实际的、形象的记忆。所以这种先实践学习和理论学习向结合的方式有助于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借鉴研究生的教学方式,笔者认为将先实践、再理论学习、再实践的教学模式运用到本科生教学中应该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本课题借鉴研究生教学模式,以先实践、再理论学习、再实践为改革重点,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前以观看教学片、进科实习的形式接触临床操作,在临床操作过程中渗透理论知识,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对知识的识记、掌握[2]。之后再进入临床生产实习,亲历临床操作,巩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和患者沟通的能力,为进入社会、进入口腔医生角色做准备。
1 教学改革准备阶段
经过讨论,结合我院具体情况,决定对2007级口腔五年制本科学生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进行先实践、再理论学习、再实践的教学模式,另一组采用原有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仅限于牙体牙髓病学根管治疗。教师备课的同时准备关于根管治疗的图片、录像。
2 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阶段
①学生预习根管治疗部分。②教师教学生认识根管治疗中常见设备、器械、药物。③观看根管治疗的录像,使学生初步了解根管治疗的步骤及操作方法。④学生进科观看老师临床操作。在操作过程中老师要指出操作要点、操作的注意事项。有条件学生可以亲自操作。⑤学生复习根管治疗部分。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检验,笔试和实践技能考核。⑦学生正式进科实习,亲自操作。
3 教学成果评估和讨论
教师讨论、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发现问题,改进不足。
通过一年的新模式的实施,我们发现实验组学生笔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而且实践技能考核成绩也明显好于对照组学生。实验组学生在学习理论课之前能够接触根管治疗的一系列相关知识、操作步骤。在学习这部分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先实践联系理论,将抽象的、枯燥的记忆变成实物的、理解性的记忆。所以这些学生的知识点掌握得比较清晰、扎实,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会支持临床操作,逐渐地形成良性循环。
先实践、再理论学习、再实践的教学模式能够改善临床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分家的局面,是两者切实成为一个整体,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中指导实践操作,使之规范化、系统化。有助于培养优秀的、全能的、操作技术强的口腔医学生。这套教学模式不仅适用于本科生,还可以适用于专科、成人教育、进修生教育,全面提高口腔医学生的医疗素质,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1]李东,贺建军,邝容.口腔五年制本科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J].西北医学教育,2003,11(4):288
[2]边专,樊明文,台保军.PBL教学模式在口腔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口腔医学研究,2006,22(4):448-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