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多普勒超声与其他影像学检查对浅表软组织肿块的诊断对比性研究
2011-04-10刘立鑫
刘立鑫
浅表软组织肿块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恶性肿瘤治疗的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正确诊断是前提。我们通过对22例软组织肿块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与X线、CT、MRI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性研究,从而探索X线、CT、MRI、高频多普勒超声对软组织肿块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1年2月来我院首诊的软组织肿块患者22例,所有病例均于术前行超声、X线、CT或MRI检查。其中CT检查18例,MRI检查12例。患者年龄12~75岁,中位年龄44岁。所有病例均经组织活检和(或)手术病理证实。
1.2 仪器与方法 超声检查采用 Sequoia 512、HV-900、EUB-6500HV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3.5~5 MHz)匹配高频探头(7~12 MHz),CT检查采用 GE Synergy Plus CT,扫描参数120 kV,250 mA,层厚 10 mm,间隔 10 mm;MRI检查采用Siemens 1.5T超导型,扫描序列及参数,SE T1WI TR/TE=500 ms、8 ~10 ms,FSE T2WI TR/TE=4 000 ms、94 ms,SE T1WI增强扫描 TR/TE=500~600 ms/8~10 ms,层厚2 mm,间隔2 mm。
2 结果
22例软组织肿块患者均经组织活检和(或)手术病理证实。其中良性肿瘤16例,恶性肿瘤6例,其中4例是经我院首诊后随访外院证实。
2.1 病理结果 良性肿瘤16例:脂肪瘤6例、血管瘤5例、纤维瘤4例、神经鞘瘤4例;恶性肿瘤6例:纤维肉瘤2例、滑膜肉瘤2例、横纹肌肉瘤1例、脂肪肉瘤1例。
2.2 本组病例影像学检查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软组织肿块的显示率为100%,最小病灶为5 mm,超声诊断良性肿块的符合率可达到88%,诊断恶性肿瘤的符合率可达到85%;X线平片对软组织肿块的显示率为40%,最小病灶为50 mm,X线诊断良性肿块的符合率可达到12.5%,诊断恶性肿瘤的符合率可达到16.7%;CT对软组织肿块的显示率为100%,最小病灶为22 mm,超声诊断良性肿块的符合率可达到95%,诊断恶性肿瘤的符合率可达到90%;MRI对软组织肿块的显示率为100%,最小病灶为20 mm,超声诊断良性肿块的符合率可达到100%,诊断恶性肿瘤的符合率可达到90%。
3 讨论
3.1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软组织肿块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率分析 高频探头能很好的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良性肿瘤大多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均匀或不均匀。恶性肿瘤常伴有出血、坏死、液化及囊性变,声像图内部呈低回声区或无回声区,而肿瘤的实体部分多为不均匀强回声,肿瘤内部的微小钙化对诊断有一定的参考意。本组22例肿块中有18例(84.6%)能做出组织学诊断,其中包括脂肪瘤9个、血管瘤5个、纤维瘤4个、纤维肉瘤2例、滑膜肉瘤1例、横纹肌肉瘤1例、脂肪肉瘤1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良恶性的判定有一定的帮助。由于恶性肿瘤组织在血管生长因子的刺激下产生新生的毛细血管,从肿块周边嵌入内部,为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诊断恶性肿瘤提供了病理生理学基础。临床研究指出恶性肿瘤内新生血管内Vmax、RI明显高于良性肿瘤,本组恶性肿瘤Vmax均>30 cm/s、RI>0.70,良性肿瘤Vmax均<30 cm/s、RI<0.70,这与文献报道[1]相似。软组织恶性肿瘤虽血流信号丰富明显高于良性肿瘤,血流信号多位于肿瘤的边缘[2]且为高速高阻的动脉血流。CDFI的特异性表现对判定浅表软组织肿块的良恶性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3.2 X线平片对软组织肿块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率分析 对软组织肿块显示率低,22例肿块中有4例(18.2%)能做出组织学诊断。虽平片有可能发现软组织肿胀或肿块,但难于了解肿瘤的确切位置和性质,对深部的或较小的肿瘤则难于发现,所以目前对于软组织肿物的诊断基本趋于被淘汰状态。
3.3 CT对软组织肿块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率分析 在多数情况下CT能较好地显示软组织的解剖结构和软组织肿瘤,还可辨认出脂肪、出血和钙化等对肿瘤定性有一定的帮助,这与有关报道[3]相一致。本组18例肿块中有16例(88.9%)能做出组织学诊断。Bernardino等[4]研究显示,CT上肿瘤和正常组织交界不清时,提示恶性。CT具有辐射而且患者消瘦或在四肢远端等部位脂肪组织少显示比较困难,故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3.4 MRI对软组织肿块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率分析 MRI由于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力,对软组织肿瘤检出率高,能清楚显示肿瘤的范围及其邻近组织的结构关系。本组12例肿块中有11例(91.6%)能做出组织学诊断,因为良性肿瘤的病理基础多比较典型,MRI在不同的软组织间有良好的对比度和具有多平面成像的能力所以对于部分软组织良性肿瘤如脂肪瘤、脂肪肉瘤、血管瘤等,可做出明确组织学诊断。肿瘤的MRI表现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尽管能反应出组织来源,但主要视其分化程度而定[5]。恶性肿瘤的组织构成比较复杂,多半有出血或者坏死,使其成分更为复杂,较难判断组织来源。所以MRI在定性诊断方面仍有一定的困难,这与报道[6]一致。MRI费用昂贵不适于做基础筛查检查。
综上所述,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以无创、简便经济、显示率高,特别是对判断肿瘤良恶性有一定的帮助而成为浅表软组织肿块的首选检查方法。
1 周翔,张青萍.表浅组织器官超声诊断的若干进展.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0,16:708-710.
2 Van Campenho I,Patriquin H.Malignant micro vasculature in abdominal tumors in children:detection with Doppler US.Radiology,1992,183:445-448.
3 卢仁羿.CT在骨与软组织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中华骨科杂志,2002,20:13
4 Bernardino ME,Zornoza J.The musculoskeletal system.In:Haage JR,Alfidi RJ.Computed tomogeaphy of the whole body.Toronto:Mosby,1983.934-952.
5 崔晓琳,黄敬亮,任翠萍,等.软组织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诊断.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23:371-373.
6 黎军强,刘彪.MRI对软组织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广西医学,2009,31:19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