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168例护理
2011-04-08牟旭娜张萍郝丽
牟旭娜,张萍,郝丽
(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山东 枣庄 277000)
重型颅脑损伤168例护理
牟旭娜,张萍,郝丽
(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山东 枣庄 277000)
脑;损伤;护理
2006年7月至2010年7月,我们神经外科收治1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68例,男108例,女60例,年龄跨度6~75岁。头颅CT显示:脑内血肿49例,硬膜下血肿23例,多发性颅内血肿21例,硬膜外血肿35例,广泛性脑挫裂伤22例,原发性脑干损伤8例,脑室内出血10例。入院时GCS评分,6~8分119例,3~5分49例,手术治疗134例,保守治疗34例。
1.2 方法 入院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患者言语表达能力、肢体活动状况、瞳孔反射以及患者对伤情或症状的耐受程度等,对伤情作出及时判断,迅速果断处置直接威胁患者生命的伤情和症状。3个月时按GCS评分得评定结果。
2 结果
恢复良好92例,肢体功能障碍35例,植物状态4例,死亡37例。病死率、致残率分别为22%、20.8%。死亡原因以颅内血肿、脑挫裂伤、脑水肿引起脑疝和原发或继发性脑干损伤最多,占75%;其余为严重的颅外并发症,占25%,其中,肺部感染死亡3例占8.1%,高钠、高糖血症死亡4例占10.8%,消化道大出血死亡1例(2.7%),癫痫持续状态死亡1例(2.7%)。
3 观察
3.1 意识状态的观察 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后应首先观察有无意识障碍及意识障碍的程度、发展趋势,这是早期诊断颅内出血继发血肿发生脑疝的重要环节。必须严密观察意识的变化,每15~30min进行1次GCS评分,如有以下情况提示颅内血肿的可能:1)GCS评分减少。2)烦躁不安的患者突然转为安静或是安静的患者突然躁动不安。3)患者由昏迷逐渐清醒,后又进入昏迷。即昏迷-清醒-昏迷。4)由浅昏迷到深昏迷。5)神志清醒后,患者伴有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等急性颅压增高及脑受压的表现。6)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瞳孔改变及肢体活动障碍。
3.2 瞳孔变化观察 瞳孔变化可提示颅脑损伤情况,对判断病情,及时发现脑疝非常重要。一般急性期15~30min观察一次,并认真做好记录,以便观察比较。如伤后一侧瞳孔扩大是颅内血肿的表现;如双侧瞳孔大小多变、不等圆,对光反应差,多为脑干受损;如伤后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对侧肢体瘫痪,意识障碍,提示脑组织受压或脑疝形成;如双侧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眼球固定伴深昏迷,提示临终状态;如眼球不能外展并复视为外展神经损伤;如眼球震颤为小脑或脑干损伤。发现异常变化,及时告知医生,尽早采取救治措施。
3.3 生命体征观察 观察中如出现剧烈头痛或烦躁不安症状,呕吐呈喷射状,血压上升,脉搏缓慢而有力,呼吸缓慢而深,提示颅内压增高,应警惕颅内血肿或脑疝先兆。当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细弱,心率减慢,呼吸减慢而不规则,注意是否出现脑干功能衰竭。枕骨骨折患者突然发生呼吸变慢或停止,提示枕骨大孔疝的可能,如出现高热、深昏迷,表示丘脑下部受损;中枢性高热或体温不升,提示有严重颅脑损伤;体温逐渐升高且持续不退,提示继发感染的可能。
3.4 尿量观察 颅脑外伤患者多使用脱水药物,可通过尿量来观察降颅压的效果,故应准确记录尿量。对尿量减少患者,要及时查找原因,并报告医生,既要防止过量输液引起或加重脑水肿,又要保证必需液体的输入量。
4 护理
4.1 体位护理 颅内压增高时宜取头高位,有利于颈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脑脊液漏时取平卧位或头高位,重度昏迷患者应取平卧位、侧卧位,以利口腔与呼吸道分泌物引流,保持呼吸道畅通。除休克和脊髓损伤外,颅脑损伤术后血压正常的情况下都应采取头高位,床头抬高30°,有利于静脉血和脑脊液回流,减少颅内血容量和降低颅内压[1]。
4.2 呼吸道护理 1)抬高床头15~30°,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鼻腔、口腔及呼吸道内分泌物、呕吐物和血液,以防误吸而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2)尽早检查患者口腔有无义齿,有义齿的应取出,以防脱落堵塞气管。深昏迷者须抬起下颌,以免舌根后坠阻碍呼吸。张口呼吸的患者用两层湿纱布覆盖口鼻,保持呼吸道湿润。3)彻底吸痰,定时翻身叩背,每2~4h 1次,促进痰液排出。严格掌握吸痰时机、方法和技巧,做到及时、适时有效吸痰。对痰液黏稠不易吸出者给予超声雾化吸入,每日2次。有呼吸道阻塞、明显呼吸障碍缺氧者,应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并做好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4)注意保持病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5)定期留痰做培养,每隔3~5d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1次,根据培养结果选用抗生素。
4.3 引流管护理 保持引流通畅,若引流量减少,切口处有较多渗出物,应检查是否发生引流不畅,严格记录引流物颜色、性质、量,保持引流管周围部位的清洁干燥和引流管密闭,及时处理引流液。
4.4 高热处理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热时,急性期体温可高达38~39℃,经过5~7d可下降,可能与呼吸急促、颅内出血、肌张力高和反复惊厥有关。有文献报道[2],体温每降低1度,脑组织基础代谢率下降6~7%,颅内压下降5%~6%。及时药物治疗并配合物理降温将体温控制在37.5℃以下非常重要。中枢性高热与脑室出血后脑水肿压迫或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有关,表现为突然持续性高热[3],降温以物理降温为主,以降低脑组织耗氧,还要注意补液,并加强口腔及皮肤护理。
4.5 营养支持 颅脑损伤后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耗氧量增加,蛋白质分解加快,应采用静脉营养,伤后48~72h留置胃管选用肠内营养,逐渐加量。
4.6 防止感染 颅脑外伤后多合并皮肤挫裂伤,皮肤易感染;对颅底骨折伴脑脊液耳漏鼻漏的患者,忌填塞,忌挖耳擤鼻,忌经鼻插管及吸痰,保持引流通畅,同时应用抗生素。重型颅脑损伤后,因机体处于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能量消耗剧增,免疫功能降低,同时因意识障碍,误吸及吞咽、咳嗽反射减弱,经脱水尤其是人工气道建立后,呼吸道防御功能降低,细菌易到达下呼吸道生长、繁殖而引起坠积性肺炎。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气道管理是防止肺部感染的有效措施。
4.7 癫痫的护理 外伤性癫痫是颅脑损伤后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癫痫发作可导致血压及ICP波动、呼吸异常、供氧变化以及增加神经递质的释放,加重脑细胞缺氧、脑水肿及继发性脑损害[4]。癫痫发作时,应进行以下护理。1)对于癫痫大发作或癫痫持续状态的患者,除立即给予抗癫痫或镇静药物外,还应帮助患者松开衣扣和裤带,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2)持续吸氧。3)用纱布包裹的压舌板垫在患者上下齿之间防止咬伤舌及颊部。
4.8 基础护理 做好昏迷患者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危重,病死率高,护士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出正确评估,并积极采取相应护理措施。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复杂,护士应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在急救过程中,始终保持冷静的头脑,确保各项措施到位,操作准确,要把握时间性,动作敏捷,培养快速反应能力,为患者的急救赢得宝贵时间。要有整体性,治疗颅脑损伤是一个综合过程,确保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每阶段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从而使各项治疗、护理措施全面实施,取得最佳效果。
[1] 郎黎薇.实用重症监护护理[J].护理进修杂志,2009,24(3):195.
[2] 庆澄.神经外科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237.
[3] 永秀.小儿重型颅脑损伤86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6):69.
[4] 黄淮明.重型颅脑损伤210例常见并发症监测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6);37.
R651.1+5;R473.6
A
1008-4118(2011)01-0055-02
10.3969/j.issn.1008-4118.2011.01.34
201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