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甲型H1N1流感危重产妇的早产双胞胎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
2011-04-08刘长青李文芳万芳王燕柯琴刘经芳陈霞
刘长青 李文芳 万芳 王燕 柯琴 刘经芳 陈霞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儿科,湖北十堰442000)
我科于2009年12月4日收治了一对双胞胎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是因为孕母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出现昏迷、感染性休克、胎儿“宫内窘迫”等情况下行剖宫产出生,出生后快速复苏,立即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经医护人员全力配合,积极抢救,精心细致护理,使患儿渡过了危险期,于2010年1月9日痊愈出院,现将护理特点总结如下。
1 病例介绍
双胞胎患儿,女,20min,分别称大双,小双,系第2胎第2产,孕31+6周,因孕母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出现昏迷,感染性休克,胎儿“宫内窘迫”,经省、医院专家组反复讨论,科学决断,定于2009年12月4日14时40分行剖宫产出生,出生时羊水Ⅲ度粪染,大双无呼吸,1min阿氏评分2分(反射及皮肤颜色各1分)立即抢救,5min评分6分,10min 7分,小双1min评分3分(心率、肌张力及皮肤颜色各1分),5min 7分,复苏后呼吸微弱,15min转入儿科,入院时双胞胎体温不升。大双:心率80次/min,呼吸22次/min,体重1.4kg;小双:心率82次/min,呼吸20次/min,体重1.17kg。危重病容,早产儿外貌,面色苍白,反应差,呼吸浅表微弱,口唇紫绀、心音低钝,节律整齐。诊断:早产儿重度窒息、早产儿胎粪吸入性肺炎、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心肌受损、消化道出血、重度贫血等。住院后置温箱保暖,心电监护、给氧、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应用呼吸机改善呼吸,气管内给药(猪肺表面活性物质);抗感染,预防出血,维持血压、营养、支持护脑,对症治疗,经36d精心治疗和护理,双胞胎患儿于2010年1月9日痊愈出院。
2 护理
2.1 组织安排 儿科成立了以科主任、护士长为正负组长的特别护理小组,护师以上人员轮流值班,二线班24h住在病房,随时处理突发的护理问题,并将护理情况逐级上报。
2.2 立即切断甲型H1N1流感病毒传播途径 该双胞胎患儿行剖宫产出生后,初步复苏,立即转入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隔离房间,不让其接触孕母,防止被传染上甲型H1N1流感。
2.3 消毒隔离 该双胞胎患儿住单独隔离房间,专人守护。(1)房间空气:采用移动式多功能动态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每日早晚各一次,2h/次;(2)地面、墙壁:使用有效氯为200mg/L消毒剂进行表面擦拭[1];(3)温箱:使用有效氯为200mg/L消毒剂擦试消毒,1次/d,更换温箱里的水1次/d,每周更换温箱2次,温箱用后先擦拭消毒,再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保洁备用;(4)呼吸机螺纹管使用后立即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min后,再清洗消毒,呼吸机主机表面清洁后,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氧气湿化瓶每24h进行更换,使用后的湿化瓶浸泡于500mg/L含氯消毒剂中30min,无菌水冲洗后干燥备用;(5)接触患儿的精密仪器设备表面、听诊器等使用70%乙醇擦拭消毒2遍;(6)患儿使用后的体温计,用75%乙醇浸泡消毒15min,清洗干净,干燥保存备用;(7)奶瓶每次用后单独煮沸消毒10min;(8)衣服、被褥等纺织品:煮沸消毒10min[1];(9)尿布及温箱内小床单采用一次性物品,针头、胶布等用后焚烧;(10)医护人员进病房穿隔离衣、换鞋套,诊疗、护理前后用含酒精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然后按6步法洗手。
2.4 对症护理
2.4.1 应用呼吸机的护理 (1)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幅度、类型、胸廓的起伏运动、两侧呼吸运动的对称性、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的情况,观察患儿有无自主呼吸,是否与呼吸机同步[2];(2)监测呼吸机的运行情况,观察参数的变化,及时正确处理呼吸机报警;(3)观察有无脱管、堵管及气胸的发生;(4)保持呼吸道通畅,翻身拍背、气道湿化、正确有效吸痰,吸痰时应严格无菌操作,要戴无菌手套,用无菌镊子持吸痰管,气管内吸痰管与口鼻吸痰管严格区分开,吸痰前先给患儿吸入高浓度氧气1~2min,或用复苏囊加压给氧,待血氧饱和度升至95%以上再进行吸引。早产儿吸痰的负压<100mmHg,吸引动作要轻柔,吸引时间不超过10s[2];(5)观察心率和血压变化,注意患儿有无烦躁不安、抽搐、激惹等,观察皮肤、黏膜及周围循环情况。
2.4.2 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护理 (1)注意药物的温度,应加温至37℃;(2)要注意体位的摆放,将患儿分别取左侧卧位、仰卧位、右侧卧位三种体位,每种体位在患儿吸气时分别注入1/3药液,以保证PS在肺内均匀分布[3]。因为,分布多的部位可导致肺泡过度膨胀而破裂,少的部位因肺泡萎陷而影响气体交换;(3)使用方法应正确,药量要准确,动作轻柔,滴注后立即用复苏囊手控通气2~3min[3];(4)除有气道堵塞外,用药后6h勿翻身、吸痰,吸痰时间可推迟至12~24h[4],勿气道湿化,以免影响药物疗效;(5)观察皮肤青紫是否改善,经皮测血氧饱和度是否上升,呼吸困难是否减轻,胸廓运动幅度是否明显变大,观察SaO2、心率、呼吸、血压变化,呼吸暂停等,SaO2及心率降低,暂停给药,迅速给氧。
2.4.3 应用持续气道正压(CPAP)给氧时的护理(1)遵医嘱调节压力,氧气流量,使患儿经皮血氧饱和度和血气维持在正常范围;(2)观察吸氧管道是否漏气,重视气道护理,及时轻巧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使用吸引器吸痰时,动作要轻柔,规范,以免损伤黏膜,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3)防止鼻塞堵塞,随时观察患儿紫绀是否减轻,缺氧是否改善。当病情改善,血气正常时,逐渐降低吸入氧气浓度。
2.4.4 光照治疗的护理 (1)注意保护患儿眼部及会阴部;(2)2h更换体位一次;(3)观察箱温及患儿生命体征,精神反应,吃奶情况,大便的排泄,保证水份的供给,观察全身皮肤有无不良反应等;(4)监测血清胆红素变化,以判断疗效,注意黄疸的部位、程度及其变化[5],如有异常,及时对症处理。
2.4.5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观察胃内容物是否有鲜红色或咖啡渣样物,观察大便颜色,遵医嘱及时给予禁食处理。
2.5 加强营养的护理 (1)管饲喂养前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观察胃内潴留物量及颜色;(2)用注射器喂养时少量滴注口服,防呛咳;(3)注射器乳头连接橡胶管接触患儿嘴唇诱发吸吮动作,让其过渡到自己吸吮;(4)奶量逐渐添加2ml/次→5ml/次→10ml/次→15ml/次→20ml/次→30ml/次→50ml/次→60ml/次;(5)观察有无呛咳,吐奶、胃潴留、大便等,注意消化情况。
(本文承蒙我科周艳梅副主任医师指导,特致谢)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办公厅.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试行)[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3.
[2] 周晓光,肖昕,农绍汉.新生儿机械通气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15;219;10.
[3] 曹惠琴,林旭星,游幼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2):151.
[4] 王晓东,周晓光.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7):501.
[5] 范玲.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