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初传播
2011-04-08卢国琪
卢国琪
(南京审计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江苏南京 211815)
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初传播
卢国琪
(南京审计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江苏南京 211815)
中国人真正接受马克思主义,是在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之后。但俄国十月革命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初传播,毕竟使中国人开始知道有一种新的学说叫马克思主义,从而为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起了先导作用,同时也成为后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先导。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轨迹,应当从俄国十月革命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初传播开始进行研究,这才有一个正确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
马克思主义;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先导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之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轨迹,应当从俄国十月革命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初传播开始进行研究,这才有一个正确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
一、俄国十月革命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早传入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从 19世纪末开始的。目前的研究成果表明,外国传教士是最早在中国介绍马克思及其学说的人。而后,一些马克思主义著作和学说经过日本这个中间环节陆续传入中国。
早在 19世纪 70年代,中国驻欧洲各国的使节或留学人员,就对那里的社会主义运动有所了解。这一时期在华的许多西方人,也通过一定渠道,向中国人介绍欧美发达国家劳资冲突的一些现象。例如,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编印的《西国近事汇编》,这是一份由英国传教士傅兰雅主编的不定期刊物,共出版了 108期 (从 1873年到 1899年),刊登过不少报道西方国家社会主义运动的文章。
从 19世纪 90年代开始,中国人对欧洲社会主义运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改良主义思想家梁启超早在戊戌变法之前就对社会主义学说和运动有所触及。孙中山是这个时期中国接触欧洲社会主义思潮最多的人。但这并非就是向中国人介绍马克思及其学说。从目前掌握的资料看,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和中国人胡贻谷是近代史上最早向中国人介绍马克思的人。
1898年夏,上海广学会出版了第一部系统讲解欧洲各种社会主义学说的著作《泰西民法志》,这是中国人胡贻谷受李提摩太的委托翻译的,原著是英国人克卡朴 (又译柯卡普、刻卡朴等)撰写的《社会主义史》1892年布克莱书局初版本。“从目前发现的资料来看,它的历史价值在于可以视为中国人接触马克思主义的开端。”[1]55
1899年 2月广学会主办出版的《万国公报》第 121期所刊载的《大同学》第一章《今世景象》,简要介绍了马克思及其学说。文中写道:“其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马克思之言曰:纠股办事之人,其权笼罩五洲,实过于君相之范围一国,君侪若不早为之所,任其蔓延日广,诚恐遍地球之财币,必将尽入其手。然万一到此时势,当即系富家权尽之时。何也?穷黎既至其时,实已计无复之,不得不出其自有之权,用以安民而救世。”[2]75
1899年4月《万国公报》第 123期所刊载的《大同学》第三章《相争相进之理》,不仅再次提到马克思,而且还提到马克思关于资本的理论。稍后出版的《大同学》单行本第八章《今世养民策》中说:“德国讲求养民学者,有名人焉。一曰马克思。一曰恩格斯。”还说:“恩格斯有言,贫民联合以制富人,是人之能自别禽兽,而不任人簸弄也。且从今以后,使富家不得不以人类待之也。民之贫者,富家不得再制其死命也。”书中称赞说:“此言也,讲目下之情形,实属不刊之名论。”[3]虽然《大同学》的原著者及其改变者的本意,并不是为了宣传马克思及其学说,其目的只是告诫人们,最终要靠宗教的力量才能得以消除社会弊端,但正是李提摩太等在向中国宣扬西方精神武器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向中国人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从而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历史。
二、俄国十月革命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初步传播
俄国十月革命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初步传播,主要有三种情形:
(一)留日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
清政府于 1901年 1月颁行包括“奖励游学”在内的一系列新政,中国留学生随之增多。有文章这样描述:“夫自辛任之间,尉厉游学,明昭皇皇,挟希望来东游者如鲫鱼。”[4]1905至 1906年间,中国留日学生由 19世纪末的不到 200人,激增到 8 000余人。恰在这时,日本正风行社会主义学说。不少留日学生受此影响,他们对包括马克思学说在内的西方社会主义思潮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中国人经过日本这一中转站,对马克思及其学说的认识和了解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当时中国留日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史实如下:
在中国人自己的报刊上最早出现“社会主义”一词,并把马克思与社会主义学说联系起来的,是 1901年 1月中国留日学生主办的《译书汇编》。这个刊物的 1、2、3、6、8期,连载了日本人有贺长雄所著《近世政治史》一书。书中写道:“今一千八百六十二年,各国工人之首领,均会集于伦敦,名曰万国工人总会。”“麦克司自为参事会长,总理全体。”[2]76书中所说的万国工人总会,即第一国际。麦克司,即马克思。书中还写道:“西国学者,悯贫富之不等,而为佣工者,往往受资本家之压制,遂有倡均贫富、制恒产之说者,谓之社会主义。”[5]1902年 4月,上海广智书局出版了《社会主义》一书,该书是由日本社会主义研究会会长村井知至著、罗大维翻译的。这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系统介绍马克思及其学说的第一本中文译著。
1903年 2月,上海广智书局出版了《近世社会主义》一书。该书是由日本学者福井准造撰写、赵必振翻译的。书中第一章即“加陆马陆科斯 (即卡尔·马克思——引者注)及其主义”[2]78,其中称赞马克思为“一代之伟人”,“长于文笔,其议论之精致,为天下所识认。”[2]81并写道:“加陆马陆科斯之《资本论》,为一代之大著述,为新社会主义者发明无二之真理,为研究服膺之经典。”[2]82该书还论及恩格斯,说他是马克思的“始终同其难苦”的“有力的同志”。上海《新世界学报》在同月刊载了《近世社会主义评论》的译文,在介绍欧洲各种社会主义流派时,第一次使用了“共产主义”一词。
1903年 10月,《浙江潮》编辑所又出版了由中国达识译社翻译的、日本人幸德秋水写的《社会主义神髓》一书。该书根据《共产党宣言》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两书,表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观点。该书在结尾时说:“呜呼!社会主义之行也,则足以伟物质的文明之观瞻,始能合乎真理、正义、人道三者。”“故极今日之社会,使脱其痛苦堕落罪恶者,无急于削贫富阶级之峻,无急于分配之公平,以行社会主义的大革命而已。是实科学的命令,历史的要求,进化的理法。”[1]60-61可见,中国人在那时比较多地接触马克思主义,主要是通过日本这个“中转站”介绍过来的。在这个中转过程中,中国留日学生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传播马克思主义
20世纪初,资产阶级改良派也是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一支力量。中国人在自己的论著中最早提及马克思和社会主义的是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1902年 9月 15日,他在《新民丛报》第 18号上发表《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一文。他写到:“今之德国,有最占势力之二大思想,一曰麦喀士 (即马克思——引者注)之社会主义,二曰尼志埃 (即尼采——引者注)之个人主义。麦喀士谓今日社会之弊,在多数之弱者为少数之强者所压伏;尼志埃谓今日社会之弊在少数之优者为多数之劣者所钳制。”[6]1904年 2月,梁启超在《新民丛报》第 46至 48号发表了《中国之社会主义》一文,又简要介绍了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者,近百年来世界之特产物也,括其最要之义,不过曰土地归公,资本归公,专以劳力为百物价值之源泉。麦喀士曰:现今之经济社会,实少数人掠夺多数人之土地而组成之者也。”“中国古代井田制度,正与近世之社会主义同一立脚点,近人多能言之矣,此不缕缕。”[7]梁启超表示:凡“社会主义学说,其属改良主义者,吾国绝对表同情;其关于革命主义者,则吾未始不赞美之,而谓其必不可行,即行亦在数百年之后。”[8]8这说明资产阶级改良派并不打算在中国实行社会主义。
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和介绍马克思主义则更为热心。1903年 8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刊物《浙江潮》刊发了“大陆新民”撰写的《最近三世纪大势变迁史》,作者 预言:吾视十九世纪之末,二十世纪之初,“纯乎社会主义之世界矣”[8]8。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另一刊物《江苏》,于同年 8月刊发了“壮游”撰写的文章《国民之新灵魂》,指出社会主义者“乃平民之代名词”[8]8,明确表示了作者对社会主义的心仪和向往。
邓实在《政艺通报》1903年第 2号发表了《论社会主义》一文,非常向往地描述社会主义说:“二十世纪之天地,欧罗巴之中心,忽发露一光明奇伟之新主义焉,则社会主义是也。其主义于现今世界,方如春花之含苞,嫣然欲吐。其将为大地所欢迎,而千红万紫团簇全球乎?抑为其反对者之所摧折,而绿残红愁飘零无迹乎?虽未可知,而要之其能腾一光焰,照耀众脑,万人一魂,万魂一心,以制成一社会党,其党人复占全球各党之大多数焉,则其主义之价值可知也。”[1]4
马君武在 1903年 2月 15日《译书汇编》第 2卷第 11号发表了《社会主义与进化论之比较》,指出社会主义发源于圣西门、傅立叶,极盛于马克思。“马克司者,以唯物论解历史学之人也。马氏尝谓阶级竞争为历史之钥”[9]76,“社会主义诚今世一大问题。最新之公理,皆在其内,不可不研究也。”[9]184在这期间,《苏报》刊登过《社会主义若行可以立中国》之类的社论、文章,主张废除私产制度、婚姻制度,扬言要“杀尽专制者……造出灿烂庄严之新政府”,宣称“社会主义之发达非充积全球,殆不足以尽其范围也。”[8]9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介绍宣传马克思及社会主义的水平在这个时期是最高的。孙中山于 1905年春天旅欧时,曾在布鲁塞尔访问过第二国际书记处,同他们进行过交谈,请求加入该组织,并表示:“中国社会主义者要采用欧洲的生产方式,使用机器,但要避免其种种弊端,他们要在将来建立一个没有任何过渡的新社会,他们吸收我们文明的精华,而决不成为它的糟泊的牺牲品。换句话说,由于它们,中世纪的生产方式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生产阶段,而工人不必经受被资本家剥削的痛苦”。他还预言中国可以先于欧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几年内我们将实现我们梦寐以求的理想,因为届时我们所有的行会都是社会主义的了。那时,当你们还在为实现你们的计划而努力的时候,我们将已生活在最纯正的集体主义之中了。”[10]之后不久,他就在《民报》中提出了民生主义的主张。
从 1905年到 1907年,《民报》先后发表了一系列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在中国知识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指出:“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他要求《民报》应以“非常革新之学说”和“理想”,“灌输于人心而化为常识”[8]8。
1912年,孙中山先生在武昌十三团体联合欢迎会上发表题为《社会革命谈》的演说,宣称“今吾国之革命,乃为国利民福革命。拥护国利民福者,实社会主义,故欲巩固国利民福,不可不注重社会问题。”“世间颇认同盟罢工为社会主义,而实非也,罢工一事,乃无法行其社会主义而始用之,以发表其痛苦,非即社会主义也。”[11]同年 10月,他在上海中国社会党总部发表《社会主义派别及批评》之演讲,盛赞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
朱执信在介绍马克思及其学说方面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中贡献最大者。1905年 11月,他在《民报》第2号发表的《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中,专门介绍了“马尔克”(即马克思——引者注)。该文对马克思的生平事迹以及马克思的主要著作《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的主要内容,都作了较多的介绍,同时还介绍了恩格斯的生平事略。该文指出《资本论》是马克思的最主要著作,“此论为社会学者所共尊,至今不衰。”[2]107之后,朱执信又于《民报》第 5号发表《论社会革命当与政治革命并行》一文,认为“顾自马尔克(即马克思——引者注)以来,学说皆变,渐趋实行,世称科学的社会主义,学者大率无致绝对非难。论者独未之知耳。”[9]1551912年,《新世界》杂志发表了由朱执信译述、煮尘整理的《社会主义大家马尔克之学说》,对马克思的生平事略以及《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再次作了比较完整的介绍。
(三)无政府主义者传播马克思主义
这个时期,还有一批无政府主义者在中国宣扬传播社会主义观点。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的力量:
其一,是以刘师培为代表的中国留日学生。1907年,刘师培在日本社会主义者的影响下,在留日学生中成立“社会主义讲习会”,并出版《天义报》、《天义》半月刊。1908年 4月又出版《衡报》旬刊。上述报刊在宣传无政府主义的过程中,偶尔也提及社会主义,介绍马克思主义,曾登载过民鸣根据日译本转译的《共产党宣言》第一章之部分内容以及恩格斯 1888年英文版序言。刘师培还为《宣言》作序,介绍第一国际的历史和《宣言》发表的经过。虽然他从无政府主义的立场出发反对马克思主义,但在客观上也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其二,是在法国的以张人杰、吴稚晖、李石曾为代表的无政府主义者。他们身处法国巴黎,由于受当地无政府主义思潮熏陶,于是起而效仿,创办刊物《新世纪》,宣称自己“主张社会主义实行共产主义”,要实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无政府的大同社会。这种主张,在国内激进的小资产阶级革命派中有相当大的影响。
其三,是以江亢虎为代表的无政府主义者。江亢虎于 1910年游历欧洲后,受到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影响,回国后即宣传“三无主义”(无宗教、无国家、无家庭)。尔后,他在上海成立“社会主义研究会”,辛亥革命后又将它改组为中国社会党,声称这是中国第一个社会主义政党,“支部四百,党员五十万”,要在中国实现“纯粹社会主义”。该党的刊物曾刊登过若干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和译著,特别是 1912年《新世界》连载的《理想社会主义与实行社会主义》(即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在中国出现的早期社会主义流传过程中的一部较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
综上所述,笔者对俄国十月革命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初传播进行如下两点基本评价:
第一,介绍和传播者的成分和背景复杂多样,当时并没有产生多大社会影响。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既有外国传教士、中国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家及先进的知识分子,也有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和政治投机分子。他们的宣传和介绍活动,无一不是从各自的阶级立场和政治需要出发,因而程度不同地歪曲和背离了马克思主义之真谛。虽然有的介绍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但并没有接受马克思主义。在那个时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会被中国多个思想派别传播呢?这主要是由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决定的,中国自从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后,中华民族确实是生活在无比黑暗的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背景下,稍微有良知的知识分子都在寻求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思想显得十分活跃,加之中国长期封建统治对人们思想的禁锢,知识分子已经对陈腐的封建的思想不感兴趣,出于一种好奇心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和传播很有动力,虽然各种思想派别都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介绍和传播,但大多是零散的、非系统的,加之由于各自的阶级立场和政治需要不同,因而也有程度不同地歪曲和背离了马克思主义之真谛的地方。确切地说,介绍和传播者他们也并非真正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总的来看,俄国十月革命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初传播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并不大。
第二,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范围非常狭窄,中国人当时并没有真正接受马克思主义。因这时工人阶级力量的弱小和工人运动的不成熟,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介绍只局限于少数的知识分子中间,即使其中的先进分子,也有把社会主义视为“防患于未然”的一种设想,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缺乏真正的理解。任何一种思想的介绍和传播,如果只局限在少数知识分子中间,那它产生的社会影响是不大的,任何一种思想的介绍和传播,如果不与实践结合起来去运用它,人们也是不可能真正接受的。由于当时工人阶级力量的弱小和工人运动的不成熟,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介绍只局限于少数的知识分子中间,无法在实践中去运用。这一点也是与当时的历史状况相适应的,因此,当时马克思主义只是传入了中国,得到了狭窄范围的传播,中国人当时并没有真正接受马克思主义。中国人真正接受马克思主义,是在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之后。但值得强调的是,这个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初传播,毕竟使中国人开始知道有一种新的学说叫马克思主义,从而为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起了先导作用,同时也成为后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先导,就这个意义上说,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轨迹,不可不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初传播。
[1]唐宝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100年[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
[2]《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编写组.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第 1集[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5.
[3]周子东.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传播[M].上海:上海科学院出版社,1994:6.
[4]文诡.非省界[J].浙江潮,1903(3):18-20.
[5]林代昭.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74.
[6]梁启超.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M]∥张品兴.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1029.
[7]梁启超.中国之社会主义[M]∥张品兴.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392.
[8]郭德宏.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9]林代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从影响的传入到传播:上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
[10]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组.近代史资料:第 3辑[G].北京:中华书局,1979:2-3.
[11]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95.
[责任编辑:张文光 ]
Abstract:Strictly speaking,it was after the October Revolution that Chinese people really started to accept Marxis m.However,itwas due to the introduction and trans mission ofMarxis m in China before the October Revolution that Chinese people had come to be aware of the existence of a new philosophical doctrine called Marxis m.Such awareness played a positive leading role in the wide trans mission ofMarxis m in China after the October Revolution aswell as in the transforming ofMarxism into Marxis 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erefore,the author holds that the research on the historical trajectory of Sinicization ofMarxis m should begin with the earliest introduction and trans mission ofMarxis m in China before the October Revolution so as to maintain a correct historical and logical starting point.
Key words:Marxism;introduction and transmission;Sinicization ofMarxis m;thought enlightenment
On the Earliest I ntroduction and Transm ission ofMarxism in China
LU Guo-qi
(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Administration,NanjingAuditUniversity,Nanjing 211815,China)
K 261
A
1004-1710(2011)02-0125-05
2010-11-24
南京审计学院 2009年度校级科研项目预研课题 (NSK2009/A07)
卢国琪 (1963-),男,苗族,湖北咸丰人,南京审计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中国共产党思想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