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土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式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2011-04-08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乡土

韦 泽

(安徽医科大学 人文学院,合肥 230032)

乡土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式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韦 泽

(安徽医科大学 人文学院,合肥 230032)

乡土资源融入专题式教学,是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举措,能够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乡土资源运用于专题式教学的方式可简单分为嵌入式与主体式,相应的讲授方法有粗讲和精讲两种,运用时还要坚持适度性和统一性原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乡土资源;专题式教学

关于乡土资源在专题式教学中的运用问题,现有研究有所涉猎,但对运用价值、方式、方法、原则等问题的探讨似显不足[1]。本文拟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此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一、乡土资源运用于《纲要》专题式教学中的必要性

(1)乡土资源是专题式教学中可资利用的、丰富的素材 专题式教学是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以教材为依托,有计划、针对性地设计一些研究或讨论的题目进行备课和授课的教学活动,其形式有专题讲授、专题讲座、专题辩论、专题演讲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每编综述后分设若干专题,教师并非只能依样画瓢,而应在领悟教材精神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并创新讲授的方法。”[2]专题式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关于它在《纲要》教学中运用的意义等问题,学界已有一些探索,兹不详述。简而言之,选取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些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作为专题进行教学,可以合理整合教学资源,解决课程时间跨度大、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实现和中学历史教育的有机衔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纲要》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叙述和分析,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了解国史、国情,是认清和解决革命与建设道路的基本依据,地方史是中国历史的有机组成部分,国情由省情、市情、县情体现,省情、市情、县情也反映国情,因而《纲要》教学不应排斥乡土资源。

中国近现代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革命、建设与改革,在各地留下了丰富的文物、遗址、历史文献等资源[3]。它们直观、形象、真实、可信,贴近学生的实际,展示着革命历程的艰辛与曲折,述说着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历史,具有现实感与亲切感,是了解历史、认识国情、学习革命传统不可或缺的生动教材,故乡土资源是专题式教学可资利用的、丰富的素材。

(2)专题式教学是乡土教学资源开发、运用的有效途径 本文拟探讨的乡土资源,指能够运用于《纲要》教学的高校所在地区或学生故土家园所拥有的地方性资源 (生源地与高校所在地一致,两类资源则相同),包括历史人物、事件,遗址、遗迹,烈士陵园、纪念碑,博物馆、纪念馆等。乡土资源可以反映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轨迹,将其融入《纲要》教学,是为了透过它们深入理解我国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使教学内容具体、形象,不是为了进行乡土教育,把《纲要》教材乡土化。

乡土资源包罗万象,内容庞杂,因而挖掘乡土资源,将其作为《纲要》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还应采取恰当的形式,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教学效果。

专题式教学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便于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寻求乡土资源与《纲要》教学内容的结合点,将乡土资源有机地融入教学之中,保障教学任务的完成。此外,专题可大可小,有利于教师处理地方资源与《纲要》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因此,专题式教学是乡土资源开发、运用的有效途径。

二、乡土资源在《纲要》专题式教学中运用的价值

(1)增强《纲要》教学的针对性 乡土资源融入专题教学中,使教学更能够针对历史知识的地域特征。地方史与通史是局部与整体、特殊与一般的关系,乡土资源是地方历史发展的见证,折射了中国近现代的变迁。“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4]801根据教学内容,适当融进一些乡土资源,会更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乡土资源融于专题教学中,有助于教学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对年轻孩子进行近现代史教育,也要从具体事物、具体问题进行讲解,不要专讲空洞的概念,那是不够的,效果还可能要差的。”[5]讲述有代表性的重要史实固然重要,结合乡土资源,分析具体事物、具体问题,亦不可轻视。

乡土资源贴近学生的实际,是他们感知社会、认识历史的重要媒介。《纲要》讲述了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用专题的形式将乡土资源融入教学内容,能够引领学生观察身边事物的变化,认识社会的发展,充实并深化对通史的理解。对于生源地不是高校所在地的学生,鼓励他们挖掘故乡的历史文化资源,可以增强其对家乡的了解,激发其爱国爱家之情,更好地发挥《纲要》课程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

(2)提高《纲要》教学的有效性 乡土资源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是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丰富教育资源,将其运用于专题教学中,有利于“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珍视生活、关注家乡、关注身边历史,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对乡土史实的印象、对地方文化的认同,从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联系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用正确的观点、立场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发现乡土资源背后蕴藏的历史,使其感觉到前天-昨天-今天的变化,感悟到历史发展的脉搏,感受到历史前进的方向,进而培养他们的时代感,提升其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

坚持以人为本,使教学内容“三贴近”,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也是提高《纲要》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关键,摒弃乡土资源,置地方历史文化于不顾,势必影响着教学的效果。

将乡土资源融于专题教学,不仅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还能发扬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对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具体情况,不愿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仅仅根据一知半解,根据‘想当然',就在那里发号施令,”是一种“主观主义的作风”[4]797-798,应该受到批判。毛泽东同志曾“向全党提出系统地周密地研究周围环境的任务”[4]802,非常注重调查研究。

三、乡土资源在《纲要》专题式教学中运用的方式、方法

(1)乡土资源在《纲要》专题式教学中运用的方式 根据乡土资源在教学内容中的地位等因素,其运用方式可简单划分为两种:

第一,嵌入式。嵌入式是指教师在实施专题教学时,适时地、有机地增添一些乡土资源,它们在教学内容中的比例较小。乡土资源的嵌入式运用,虽有一定的随机性,但可以使教学内容更趋丰满,贴近学生的实际,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增强其对教学内容的认同感,有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其学习的兴趣。譬如在讲新中国成立初期学习苏联时,放一些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高校苏式建筑的图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此外,将本地区、本单位模范人物的事迹、建设成就等适量地植入教学内容,使之发挥示范作用,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当然,采择乡土资源运用于专题教学,是为了丰富教学内容,更好地完成《纲要》的教学任务,不是为了将通史地方化,教材中的重大史实和历史线索始终是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全面、认真地贯彻落实。嵌入式方法恰好只是将一些辅助性、补充性的乡土资源融进专题教学之中,其地位是从属性的,教学中切不可喧宾夺主。

第二,主体式。主体式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与要求,选取一些乡土资源,制成相关专题,以讲座、演讲、报告会等形式,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此种方式下,乡土资源是专题教学内容的主要构成部分,教师可较为深入地向学生展示相关知识。教师在运用这种教学方式时,要有全局意识,注意从具体的问题入手,分析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及历史意义,使学生深入理解《纲要》的教学内容。教师也可以从当地军分区或关工委遴选一些老同志以主题报告等形式,讲讲自己亲历的一些重大事件、当地的建设史、学校的校史等,与学生交流。此外,教师还可鼓励学生探研故乡的人和事等,进行专题汇报或专题演讲,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此举既增强了教学的互动性,又能锻炼学生搜集、鉴别、整理史料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乡土资源在《纲要》专题式教学中运用的方法 乡土资源在专题式教学中运用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多媒体演示、实物展示、现场讲解等,本文仅根据上述运用方式,就讲述技巧略作分析。

第一,粗讲。粗讲即在乡土资源为非核心教学内容的专题教学中,简略地穿插一些相关的人物、史实、遗址等,一语带过,不全面展开。如讲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时,简要提一下我省六霍起义、鄂豫皖根据地等史实,课间播放《八月桂花遍地开》等歌曲;在讲解放战争时期的渡江战役时,顺便提及肥东县瑶岗村、在建的合肥滨湖渡江战役纪念馆等,学生在乡土氛围中,仿佛身临其境。

这种提纲挈领式的穿插运用,能穿越时空隧道,拨起学生的兴奋点,使其产生亲近感,加深对相关问题的认识与理解,提高教学的感染力。

第二,精讲。精讲即紧扣专题,比较详细、深入地介绍某一乡土资源,使学生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如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人物,其故居、享堂位于合肥,较受同学们关注,我们在《洋务运动的兴衰》中穿插李鸿章专题,概述其在洋务运动时期的主要活动,引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加以分析、评价,既深化了他们对洋务运动的认识,又提高了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精讲、粗讲是相对的,要结合具体情况予以不同运用。

四、乡土资源在《纲要》专题式教学中运用的原则

(1)适度性原则 《纲要》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知识背景,侧重反映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线索、发展规律和主要经验,帮助学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部分地方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只能处于《纲要》课程资源的辅助地位,且应该从属于核心课程资源;加之《纲要》课程的课时有限,所以,在《纲要》课程教学中,开发与利用部分地方史资源应该注意一个‘度'的问题,过度地开发与利用地方史资源将扭曲《纲要》课程的性质、功能和教育目标。”[7]

将乡土资源融进《纲要》专题教学,必须坚持适度性原则,即以完成专题教学的任务为宗旨,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过程中,适时、适量地融入一些乡土资源,以优化教学体系的知识结构。乡土资源的取舍,应符合《纲要》的教学要求,以乡土资源为主要内容的专题教学亦不例外。因此,教师要有高屋建瓴的史识,对教材进行通盘研究,在统领全局的基础上,寻求最佳的切入点,适当筛选乡土资源并加以运用。同时,相对于《纲要》教材内容,乡土资源处于补充地位,合理地运用不可缺少,但也不能因此违背教学目的,另起炉灶。过分凸显乡土知识,将教学内容演绎为乡土史教学,令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容易形成狭隘的地方观念。

(2)统一性原则 《纲要》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它结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通过对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提高大学生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由于地方史与通史是统一的整体,通史的特性寓于地方史之中,地方史也体现通史的特征,因而教师在运用乡土资源时,应与上述教学目的相一致,不能割裂地方史与《纲要》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专题教学中运用乡土资源,必须坚持统一性原则,使乡土资源与《纲要》的知识体系有机地统一起来。无论是随机性地穿插,还是较为详细地分析,教师都要注意把握地方史与通史之间的内在联系,着眼于乡土资源所体现的时代特征、历史意义等,使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线索、主流和本质有正确的认识,深刻理解“三个选择”的必然性与正确性。

乡土资源在《纲要》专题教学中的价值毋庸置疑,但也不能因此将通史区域化、碎化,以致削弱对宏观历史的认知和把握。我们应在认清中国近现代史主流和本质的基础上,统筹通史与地方史的关系、国情与省情、市情、县情、乡情的关系,在宏观历史发展中审视乡土资源,透过乡土资源来认识历史发展的线索,全面而不是孤立地运用乡土资源。

[1] 徐可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新型教学模式的探讨[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8,(1):11-13.

[2] 沙健孙.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若干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7,(6):21.

[3] 汪 扬.皖籍知识分子与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的安徽作者群为例[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80-85.

[4]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 白寿彝.怎样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白寿彝文集(历史教育·序跋·评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110-111.

[6] 严兴文.乡土历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探讨——以粤北地区史料为例[J].韶关学院学报,2009,(5):148-150.

[7] 孟端星,禹俊华.关于地方史资源运用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几个问题[J].文教资料,2009,(11月号上旬刊):137-138.

(责任编辑 刘 翠)

Application of Local Resources in Dissertational Pedagogy
for the Course of Outline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History of China

WEI Ze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Anhui Medical University,Hefei 230032,China)

In view of the course of Outline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History of China,the application of local resources in its dissertational pedagogy can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with a clearer objective.As the embedded style and the principal-style are two forms of using local resources in dissertational pedagogy,the concise teaching and the intensive teaching are needed respectively.In addition,the principles of moderation and unity should be persisted while applying this method.

Outline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History of China;local resource;dissertational pedagogy

G642.0

A

1008-3634(2011)01-0149-04

2010-03-15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10sk155);安徽医科大学博士科研基金与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联合资助

韦 泽(1970-),男,安徽临泉人,讲师,博士。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乡土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中国梦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融合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