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新教育的求势发展
2011-04-08杨能山
杨能山
(湖南科技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湖南 永州 425100)
论创新教育的求势发展
杨能山
(湖南科技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湖南 永州 425100)
创新教育的“求势”就是要通过顺应时势,努力造势,使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原则和教育实践如高山之巅的园石,居于教育改革之巅,不动则已,动则势不可挡。创新教育的“求势”发展可以在不同的层面上展开:从宏观上,应当求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之势;从中观上,应当求创新型大学建设之势;从微观上,应当求教学改革之势。
创新教育;求势;造势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是对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课程与教学体系进行扬弃的系统工程。现实中大量与创新教育理念相左的教育行为还表现在很多方面,这些矛盾现象构成了教育改革实践的难点和焦点。因此,发展创新教育如同打仗,需要战胜教育理念、教育体制和教学工作等方面形形色色的“敌人”,需要攻克阻碍创新教育前进的各种各样的堡垒,从策略上讲就是要“求势”、“造势”。
一 求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之势
国家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它主要由创新主体、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外界互动等要素组成。国家创新体系是社会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和基础,是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进步的摇篮,是综合国力竞争的灵魂和焦点,其主要功能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运用。从国际竞争角度看,在经济深度全球化背景下,当今世界国与国的竞争,不仅是经济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也是教育的竞争。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在21世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经济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必须达到国际水平。而经济竞争力的根本支撑是技术创新水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根本上来说是技术创新能力上的差距。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决定着这个国家的经济竞争力,这是因为技术创新一方面推动着生产结构的升级与优化,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它还能促进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投入与产出关系的改善,实现最终的经济目标。因此,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我们参与国际竞争的首要任务。但技术创新必须以知识创新为基础,而知识创新又依赖于人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因而,我国的教育能不能为日新月异的科技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培育年轻一代的创新能力,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命运。所以,实施创新教育,不仅具有全面深化素质教育的深刻内涵,而且是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进入新世纪以来,科技创新已成为国际竞争中成败的主导因素,科技竞争力将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未来世界竞争格局中的命运和前途,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增进民族凝聚力的关键所在。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促进科技创新,成为世界各国关心的重要问题。江泽民同志1998年11月24日在新西北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的讲话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 这些重要思想揭示了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本质,指出了时代发展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呼唤。因此,要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实施创新教育。
在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过程中,教育领域尤其是高等教育领域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与基础教育传播知识、保存知识的功能不同,高等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要功能是知识创新与造就创新人才,并将教育的创新功能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要求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加强高等学校科研工作,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高等学校要跟踪国际学术发展前沿,成为知识创新和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基地。要重视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团结、协作和奉献的精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又指出:“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作出贡献。”在这种形势下,创新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创新教育的社会功能,也通过不断地为社会输送大批的创新性人才而受到社会的密切关注和支持。或者说,创新教育正在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服务中找到自己的发展契机。
二 求创新型大学建设之势
高等学校的发展可以有多种理念或模式,它们对创新教育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其中关于建设具有创新性的高水平大学的理念或创新型大学的发展模式,对大学创新教育的影响更值得人们关注。可以说,创新型大学的建设为创新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源动力。
纵观传统大学的发展历程,大致有自由型大学、研究型大学、社会服务型大学三种类型。随着知识经济和创造力经济的到来,人类社会对大学的需求已越来越高,大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大学已经从社会的边缘逐步走向社会的中心,传统大学的三种形式已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因此,为了主动适应当今社会对大学教育的挑战,必须建立一种全新的大学形式。因而创新型大学随着知识经济应运而生。
创新型大学是建立在创新基础上的新的大学组织形式,它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是研究型大学的延伸和发展。它一方面继承传统大学的优势,另一方面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对传统大学重新进行整合,并摒弃了研究型大学只重视研究,不重视成果转化和社会需要的弊端。创新型大学具有以下特殊的品质:
其一,创新文化是创新型大学之魂。创造力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处于社会中心地带的大学当然负有创新的使命。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大学,就不可能跻身世界一流大学之列。在日趋激烈的世界竞争格局中,大学只有懂得创新、不断创新,才能形成自己的办学风格并取得优势,赢得自己的发展时间和空间。创新型大学是一种建立在创新基础上的大学。与传统研究型大学相比,创新型大学更加强调创新是学校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创新的理念在形成的初期,可能只是比较简单的制度上的理念,以后合成其它的一些理念,构成信念。如果这些信念在学校的学术心脏地带传播,就会成为全大学的文化。同时,这种创新的信念深入到整个大学每一位师生员工的头脑中,并应用在他们的一切教学、科研、学习和其它的活动中,就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1]这种文化氛围具有强大的辐射力,能“聚人心,激斗志”,它鼓励拼搏进取的创新精神,努力创造自由的学术氛围,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教师创造性地教学。这种创新的文化是创新型大学的内涵,是大学精神的精髓。
其二,创新团队是创新型大学的重要人力资源。人才问题是每一所大学核心的和首要的问题,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对提升大学的竞争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创新型大学中,创新团队是大学知识创新的主要来源,是关键的人力资源。创新型大学的创新团队应是来自于相关学科的、平等的、民主的、活跃的一个群体。个人在团队中,通过与团队成员交流,使大家在学术探究的氛围中,克服个人认识的局限性,拓宽个人的视野,使大家自觉地转入到新的境界,甚至改变思维方式,从而能比较深刻地接触到真理,揭示出真理,推动学术研究的发展。
其三,创新教育是创新型大学的主导教育模式。创新型大学将创新教育作为学校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并应用于学校的教学活动。无论是教学模式、还是课程的设计,都是遵从创新教育的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基本价值取向。在传统的大学中,也提倡创新教育,也开设创新教育类的课程,但在其教育理念上,创新教育并没有作为学校教育的主导,也没有提出明确的创新教育目标,创新教育只是处于学校教育的外围或边缘。大多数学校的创新教育仍停留在形式化、平庸化、浅层次的局面。有些学校虽然进行了一些创新教育的尝试,但是真正坚持下去的极少。只有创新型大学,真正以创新为理念,以创新教育为学校教学的中心,将创新教育落实到学校的人才培养中,贯穿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始终。
其四,自主创新是创新型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在整个国家创新体系的创建过程中,高校特别是“985工程”学校承担着培养创新性人才的任务,是自主创新的生力军。创新型大学重视自主创新内容,既搞基础研究,也搞应用研究、开发研究;既从事模仿创新,也从事集成创新、自主创新。其中,自主创新是学校科学研究的核心任务,占据了学校创新的核心地位,突显大学的竞争力。[2]当然,传统的大学中也有自主创新的内容,但以模仿创新为主,自主创新只是占据学校创新活动的很少一部分,处于金字塔的塔尖。
三 求大学教学改革之势
求大学建设之势发展创新教育,在实际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学校的教学改革。大学教学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因为只有通过教学改革,构筑与时代发展趋势与特点相适应的现代教育教学观念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体系以及现代教育技术体系,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目标才能够得以实现。而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实施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符合新世纪高素质人才培养要求,能集成、整合、深化已有教学成果,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有明显成效。因此,大学应当在发展创新教育课程方面采取求势策略。
一般来说,课程体系改革,应当从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目标出发,在发展选修课程、实践课程、学生课程等方面动脑筋、下功夫。实践证明,用陈旧、过时的知识不可能培养出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作为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渠道,课程改革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重视,各个高校纷纷对课程进行了一些方面的改革。如重构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等。但总体而言,深度不够。当前,一些大学在课程的目标上,重视发展大学生的智力,而忽视他们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在课程内容上缺乏通识性、实践性,过于专业化,个性化内容也较少;在课程设置上,是以学年为基础的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混合课程制度。必修课程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以保证所培养的人才的基本规格和质量,使学生达到统一要求。而选修课程可以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满足其个性发展的需要。这样的课程制度,是在对以往单一必修课制度进行了改革的基础上形成的。比较以前单一必修课制度,在学习内容的多样性与自由度方面,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与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相比较,还仍然有相当大的改进空间。我们认为,在课程设计中应充分满足学生广泛的兴趣与要求,重视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因此,一方面有必要增加选修课,使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数量保持一定的合理比例,给学生较为充分的自由度,使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课程。学校要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提供比学生所选择的内容更广泛的课程。在课程设置上,既要重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又要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这方面的课程主要体现在选修课上,因此,要认真规划选修课程。选修课可以是与专业相近的,也可以是跨学科跨专业的,可以是学习知识方面的,也可以是培养能力方面的,要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要。另一方面用彻底的学分制课程取代现在的学期学分混合的课程制度,也是应该可行的。彻底的学分制课程,就是针对某专业,设置包括专业核心课程、专业一般课程和专业相关课程等若干课程系列供学生选择。这种选修课程不仅可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更为广阔的选择空间,学生个性提供更为多样的发展可能性,还可以有效地解决教育内容与社会需求相衔接的问题。学生对于个人命运的关注,使其会更敏感、更及时地选择那些能够提高自身素质的学习内容。这种来自内部的压力,将更有效促使高校的教学内容与时俱进[3]。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而创新型人才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当前课程建设中面临着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与课程建设的统一性之间的矛盾,而且,随着创新人才培养的推进,这一矛盾显得越来越突出。目前,不少学校是通过开设更多的校本课程来解决这个问题,目的是增加课程的适应性,以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的需要。这类课程大多是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师队伍学科结构实际,由学校自主决定的课程,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教师开发课程的模式是实践—评估—开发,教师在实践中,对自己所面对的情景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要做出评估,确定目标,选择与组织内容,决定实施与评价的方式。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小组,而不是单个教师。校本课程有教师的积极参与、考虑学生的认知背景与需要、学校的主客观条件及其所处地区的经济与文化水平、凸现学校自身特色等几方面好处。可以说,这类校本课程的开设,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国家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有力地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但在实际工作中,这种解决问题的理念和策略仍然有很大的局限性。从根本上说,在这类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的兴趣取向和学科素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虽然这类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个体发展需要,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也仅仅是对学生个体发展需要的被动适应。由于学生的爱好绝不可能都与老师相同,而学生的知识素养与老师也有差异。正因为如此,学校开发的课程,既不可能都是学生感兴趣的,也不可能是所有学生需要的。针对学生个性发展的不同需要,我们还可以有另外一种思路和对策,即采取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能力和已有的经验,提出课程开发的领域和方面,与老师共同开发课程。由于在这类课程开发中溶入了学生更多的理念、观点,因而,这种课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学生个体发展需要的主动适应。总之,无论是前一种以老师的兴趣和素养起决定作用开发的校本课程,还是后一种以学生的需要和能力起决定作用开发的校本课程,都将是未来课程建设和开发的趋势。它必将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和开发课程的权利,逐步加大课程开发的力度,不断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为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1]时元杰.创新教育与当代理想人格的构建[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4,(4).
[2]夏心军.关于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2,(6).
[3]张向葵.创新教育理论具体化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探索,2003,(4).
G642
A
1673-2219(2011)11-0166-03
2011-10-05
杨能山(1964-),男,湖南宁远人,硕士,湖南科技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管理。
(责任编校:王晚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