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词翻译中意境的传递
2011-04-08李国金
李国金
(山西农业大学 信息学院 文理教学部,山西 太谷 030800)
中国古典诗词翻译中意境的传递
李国金
(山西农业大学 信息学院 文理教学部,山西 太谷 030800)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如入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中国古典诗词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蕴含着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刻内涵。然而,意境的传递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译者的审美能力和文学再创造能力,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等。论文通过对比研究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四种译文,探讨古典诗词在翻译中如何传递保存意境。
古典诗歌;翻译;意境;传递
引 言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在西方文论里恐怕还难以找到一个与它相当的概念和术语。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结合比其它文学样式更加紧密,有些诗歌甚至把诗的形式作为表现意象的重要手段。因此,诗歌的翻译必须兼顾内容与形式,做到形神兼似。那么,如何保持或再现原诗的美学价值,仅仅以英文散文或无韵诗的形式翻译中国的古典诗词显然是不够理想的。勿庸置疑,汉诗英译首先要传达原诗的“意美”,也可以说是的诗的诗意、诗境。意境传译是一个原则,不容忽视。
一 诗词意境及其翻译策略解析
(一)诗词意境
诗有三境:一日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艳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手心,营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日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日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诗词意境是指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意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如在目前”的较实的因素,称为“实境”;一部分是“见于言外”的较虚的部分,称为“虚境”。虚境是实境的升华,处于意境结构中的灵魂、统帅地位。在中国古典诗歌里,意与境的交融有三种不同的方式。
一是情随境生。诗人先并没有自觉的情思意念,生活中遇到某种物境,忽有所悟,思绪满怀,于是借着对物境的描写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出来,达到意与境的交融。
二是移情入境。诗人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接触外界的物境,把自己的感情注入其中,又借着对物境的描写将它抒发出来,客观物境逐亦带上了诗人主观的情意。
三是体贴物情,物我情融。上面所说的情随境生和移情入境,那情都是诗人之情。山川草木,日月星辰,它们在形态色调上的差异,使人产生某种共同的印象,仿佛它们本身便具有性格和感情一样。这固然出自人的想象,但又是长期以来公认的,带有一定的客观性,与诗人!临时注入的感情不同。我们不妨把它们当成物境本身固有的性格和感情来看待。有的诗人长于体贴物情,将物情与我情融合起来,构成诗的意境。
(二)翻译策略解析
远在1926年,闻一多先生在《晨报诗》上发表《诗的格律》,指出“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并且还有建筑的美”,提出“新诗格律化”。许渊冲先生曾说翻译诗词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和‘形美’”。“这就是说,译诗要和原诗一样能感动读者的心,这是意美;要和原诗一样有悦耳的韵律,这是音美;还要尽可能保持原诗的形式(如长短、对仗等),这是形美。”许渊冲先生同时强调在翻译过程中“意美”的传达和再创造在三者中的重要性及核心地位:“‘三美’中最重要的是‘意美’,其次是‘音美’,再次是‘形美’。”正因如此,译入语中重新创造出跟原文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意境来,就显得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学者专家一直强调“译味”,也就是神似,但笔者以为“译味”其实是传递“意境”,两者几乎是等同的。而在诗词翻译过程中,能否传递原作的“意美”,“音美”及“形美”是传递原作意境的关键点,可以作为红楼诗词翻译的严格标准,其中“意美”是重中之重。
二 影响意境传递的主要因素
意境的传递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既然是翻译,就一定会涉及原文和译文、译者和读者。意境属于美学范畴。译者的审美能力和文学再创造能力是影响意境传递的主观因素,而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则是影响意境传递的客观因素。
(一)译者的审美能力和文学再创造能力
译者的审美能力决定了译作的美感层次。文学翻译的艺术性强调了译者对原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的审美把握,要求译者以再现原作的艺术美为旨归。因此诗词翻译的过程可以简单表述为“感受美—体验美—理解美—表达美”。译者要再现或传递原文的意境,自己就必须能够感知原文的意境美、体验并理解这种美,然后在译文中再现或传递原文的意境。
译者首先是原文的读者,需要细心品味文中之境,让自己如身临其境般去体验作者的审美情感,之后通过再创造将原文的意境传达给译文的读者。因此译者要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和人生经历才能比较全面深刻地理解原作的意境,才能将译文读者带到原文的意境美中去。
(二)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
翻译需要进行语言文化的对比研究,认识差异并寻求穿越差异的方法。就汉语和英语而言,两者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这就注定它们之间的翻译不能完全对等。比如中英文诗歌的互译就常常遇到难题,因为汉语的平仄和英语的十二音节诗句的韵律效果是不同的。汉语是一种意境语言,三言两语就能出景、出情,情景交融。而英语则注重逻辑分析,少了“虚”和“意”,更多的是“实”和“境”。
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并不是发生在真空中,当两种语言发生碰撞时,它们是在两种文化传统的背景下进行的。中国古典诗词,常常具有一词多义、象征性、审美意象和隐喻等特征,字里行间别有一番韵味和意境。要体会和理解其中的深意,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中国文化修养和文学功底,因此,译者要向另一种文化背景的读者传递原文的意境的确是不易。
三 《声声慢·寻寻觅觅》中意境的传递释例
(一)“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一连用了十四个叠字加重语气,增强感情,气势流动。表达国破、家亡、夫丧后强烈悲痛,以及对这种情感进行最细致入微的描写。这三句七组叠字积聚成一股不可遏制的感情洪流,由浅入深,展现词人深幽、浓重的强烈愁情。把那悲苦的心情和孤寂的处境表现得淋漓尽致。十四个叠字,大多是入声字,逐相重复,构成音调低沉、节奏顿促、一开头就构成欷觑悲咽的意境。所谓“寻寻觅觅”,此时一无所有的李清照在现实生活中已无什么东西可寻觅,更没有什么需要寻觅。唯一占据她身心的,就是对往事的回忆,而往事如梦如烟,犹如消逝的残梦,只能在记忆的角落里苦心地寻觅。这种寻觅,更使她感到现实景况的孤苦,于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先感于外,后感于心。这种凄惨的氛围,可觉而不可见。
I've a sense of something missing I must seek.
Everything about me looks dismal and bleak.
Nothing that gives me pleasure,I can find.
Even the weather has proved most unkind.(徐中杰)
徐中杰在译文中反复运用了[S]音,前两句押[k]韵,后两句押[d]韵,原文的音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体现。但由于句式的原因不能再现原词那种词的重叠,即简简单单的词所造成的那种孤独寂寥的意境。此外,原词的“寻寻觅觅”,指诗人伤怀往事,所寻觅的除了往日的欢乐,还有失去的爱情和伴侣,永难寻回的青春和豪情和沦落的故国和家乡。译文把这一无限的意境落在了Nothing that gives me pleasure,化虚境为实境,不可取。
Seeking, seeking, Chilly and quiet, Desolate, painful and miserable.(杨宪益夫妇)
杨宪益夫妇译的音节数与原文大致相当,而且连用五个形容词,给人一种荡气回肠之感。开篇seeking一词的叠用,在某种程度上再现了原词“寻寻觅觅”的急切和伤怀。而且每个单词中都有i这个字母,在形式上造成了一种重复的美感。而i像一声叹息,诉说着作者的情感。
I look for what I miss;I know not what it is.I feel so sad,so drear,and so lonely, without cheer.(许渊冲)
许渊冲在第一、二行运用了相同的句式,在第三、四行使用了重复句型,并且第一、二行和第三、四行分别押韵,女主人寂苦无告的凄凉心境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但却失去了原诗那种叠音叮咚所造成的余音绕梁的意境之美,结尾处的without cheer有繁复之嫌,破坏了整个诗句的节奏美。
So dim,so dark,so dense,so dull,so damp,so dank,so dead!(林语堂)
林语堂先生则运用双声和头韵,生动地再现了黄昏细雨、孤苦无依的境况,而且共用十四个音节,与原词完全一致,前面用六个形容词描绘周围环境,而以dead一词收住,情景交融,份量极重,完美地体现了原词意思上的递进。
(二)“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这首词作于秋天,但秋天的气候本应该是“乍寒还暖”,只有早春天气才能用得上“乍暖还寒”。所以,这首词是写一日之晨,秋日清晨,朝阳初出,故言“乍暖”;但晓寒犹重,秋风砭骨,故言“还寒”。“最难将息”句则与上文“寻寻觅觅”句相呼应,说明从一清早自己就不知如何是好。表示诗人身心俱疲,但生活的颠沛、天气的恶劣、心境的愁苦,使她根本不能如愿。
It is warm, but abruptly it turns cold again.An unbroken rest most difficult to obtain.(徐中杰)
徐中杰的译文用abruptly这一词写出了天气的突兀,却难表达那种万事皆哀的意境。总体说来,译文平实难以表达出原诗的意境。
The weather, now warm, now cold, Makes it harder than ever to forget! (林语堂)
林语堂先生将原诗中“最难将息”二字译为“最难忘记”。想是从第一句诗词“寻寻觅觅”一词而来从意义上去翻译。此外,“乍暖还寒”译为now warm, now cold还是无法将原词四字既可指天气又可指人物情感的精妙翻译出来。
Even when it's warmer there is still a chill it is most difficult to keep well.(杨宪益夫妇)
杨宪益夫妇的译文,与原文意义最为贴近,但从意境来讲还是不能让人久久回味。
How hard is it to keep me fit in this lingering cold! (许渊冲)
相比之下,许渊冲先生运用感叹句,精确地表达了作者的国仇家恨之感情,lingering cold点明了“寒”的持续和因寒而生的愁绪,虽失去了原词中的“乍暖”,但这仍能让读者想象作者所亲身经历的情景,与原词意境最为贴切。
(三)“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这两句写词人“剪不断、理还乱”的生离死别让人无法摆脱。既然摆脱不了,能淡化点儿也好,于是就想到了借酒浇愁,不料晚风忽起,寒气砭骨,使她意绪全无,那“三杯两盏淡酒”根本无法驱散她心头浓重的愁云。怎么办?从全词意境来看,一“敌”一“急”用得极为传神,再加以反问句式,寥寥几句边让人对那愁绪感同身受。
Three cups of thin wine would utterly fail
To cope with the rising evening gale.(徐中杰)
How can a few cups of thin wine bring warmth against the chilly winds of sunset? (林语堂)
Three or two cups of light wine,How can they ward off the strong?(杨宪益夫妇)
By cup on cup of wine so dry Oh,how could I endure at dusk the drift of wind so swift?(许渊冲)
除徐中杰用陈述句外,其他三位都保留了反问句式。相比之下陈述句较为平淡,语气较弱,反问句则语气强烈一些,和原文更为相近。“敌”字以cope with来译略显平和,endure则显被动承受。ward off表现了那种对愁绪的抗拒,和against一词一样都能较为恰当的体现原文意境。
就“急”字而言,用rising和drift,swift可以表现风来得过程,更能给读者那种身临其境的感受。chilly和strong则没有这样的意境。
(四)“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而今有谁堪摘?”
从前见菊花,虽人比黄花瘦,但不失孤芳自赏之潇洒,还可以以愉悦的心情去观去赏去采去摘;如今见黄花,花仍盛开而人已憔悴,“以乐景写哀情”可见一斑。人去了,花开还有什么意义呢?人不赏花,花当自开;人不摘花,花当自萎;及花已损,则欲摘已不堪摘,何等荒败何等凄凉!这里既写出了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出惜花将谢的情怀。词人以花写人,感叹自己如同那饱受风雨摧残的黄花,护花使者没了,将来还有谁关爱自己呵护自己呢?仰首是愁,俯首也是愁。一个“堪”字,尽显其意境。
About the ground,cluysandiernums are bestrewn.Gathering into heaps--bruised---withering soon.With myself in utter misery and gloom,
Who cares to save them from their approaching doom?(徐中杰)
Let fallen flowers lie where they fall.To what
purpose .And for whom should 1 decorate? (林语堂)
Fallen chrysanthemums piled up on the ground,So
withered,Who would pluck them up now?(杨宪益夫妇)
The ground is covered with yellow flowers,Faded and fallen in showers.
Who will pick them up now? (许渊冲)
徐中杰用了care这个动词,点明了在乎,在意这一层意思,比should和would要更好一些。许渊冲先生则用will一词传神的表现了李清照那种怀念往昔,叹息今后的心情,更能表现原文的意境。相比之下,will一词更能体现今昔对比,care用现在时态不能体现这种对比。
(五)“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词人本来郁闷的心情因绵绵细雨而更加潮湿,它还“点点滴滴”,没完没了地打在窗前的梧桐树叶上,也声声地打在词人破碎忧伤的心上。勾勒出一幅黯然销魂、惨澹的意境。不但从视角形象上,而且从听觉形象上烘托出离情悲苦的气氛,造成一种凄绝绵长的艺术境界。“点点滴滴”四个叠字,写出了秋雨的浙沥绵密,且无斧凿痕迹,再度展示了叠字的艺术魅力。
Against the tung and plane trees, the wind rises high.
The drizzle becomes trickles, as even draws nigh.(徐中杰)
And the drizzle on the kola nut. Keeps on droning:Pit-a-pat, pit-a-pat! (林语堂)
The drizzle falls on the wutong trees, Raindrops drip down at dusk.(杨宪益夫妇)
On plane's broad leaves a fine rain drizzles as twilight grizzles.(许渊冲)
徐中杰杨译用两个词drizzle和trickle来表示点滴,用词尾语音的重复来再现“点点滴滴”这个叠词给人的想象。此外还用一个become显示其动态。用词简练。杨宪益夫妇和许渊冲先生的译文则分别只用了drip和drizzle一词,失去了原文意境。最生动传神的应是林语堂先生的译文。拟声词Pit-a-pat, pit-a-pat的运用非常形象地描摹了“点点滴滴”的秋雨,使读者在意义之外得到一种暗示,可以说,这一拟声词的使用基本达到了“使读者有动于中”的目的。
(六)“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句含蓄地点明了全词的主旨,使哀思愁绪的渲泄达到了高潮。这句是说女词人此时此刻的感情绝非笔墨所能形容,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一个“愁”字,使全篇景物都闪耀出忧愁的泪光。
How, in the word“Miserable”,can one find-
The total effects of all these on the mind! (徐中杰)Is this the kind of mood and moment.To be expressed by one word sad? (林语堂)
At a time like this, what immense sorrow I must bear!(杨宪益夫妇)
Oh,what can I do with a grief beyond belief! (许渊冲)
这四种译本都采用了反问句式,再现了词人的感慨。其中,徐中杰和林语堂先生的译文看起来更忠实于原文,都表达出了“愁”字不能尽表词人思绪的涵义。杨宪益夫妇和许渊冲先生分别把无限思绪归结到sorrow和grief一词,将原词的有单一词延伸至无限空间的思绪具体化,相比之下不如徐中杰和林语堂先生的译文来得更意境深远一些,能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
四 结 语
总之,由于中英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音韵上大相径庭,表达方式也有很大不同,因此,中国古典诗词的英译是件十分艰难的工作。体现原文的意境己属不易,要再传译原作的形式之美和音韵之美则更费思量。就 《声声慢》这首词而言,前后片的行数大致对称,前片九句,后片八句,各句长短交错,长则九字,短则三字,吟诵起来时而舒缓,时而短促,前片第一、三、五、七、九句和后片第一、二、四、六八句均押仄声韵,并于前片第一、二、三句和后片第六句创造性地运用了叠字这一语音修辞手段。上述四种译文各有所长,都堪称大家手笔,当然也不无尚需改进之处。徐译上下片各处理成十行,与原文大致相等,且押aabbccddee韵,大致体现了原文的形式美和音韵美,不足之处是每行音节过多,各行音节数又过于齐整,与原词不符,而且“阐释”的译法时有所见,缺乏原词的委婉含蓄之美,这样就势必淡化了诗意。杨译遣词用字十分凝练,在形式和意境上更忠实于原文,美中不足是音韵方面考虑较少,整首词基本不押韵,也少有其他语音修辞的运用。林译于音、形、意上均有顾及且不乏生动传神的译笔,有些地方甚至达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境界,但“创译”甚多,个别地方甚至误读、误译,在忠实性上大打折扣。许译在忠实于原作的基础上,通过变通和补偿,较好地再现了原文的音美、形美和意美,译诗读起来颇具英诗风格,就总体而言似乎稍胜一筹。
[1]许渊冲.唐宋诗一百五十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林语堂.林语堂中英对照丛书:扬州瘦马[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3]杨宪益,戴乃迭.古诗苑汉英译丛书:宋词[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
[4]陆洋.论“美译”——林语堂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2005,(5).
H059
A
1673-2219(2011)11-0136-04
2011-09-14
李国金(1983-),女,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英语翻译、英语教学。
(责任编校: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