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负激励机制的现代企业管理

2011-04-08江璐林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11期
关键词:激励机制管理企业

江璐林 黄 海

(湖南工业大学 包装与材料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3)

基于负激励机制的现代企业管理

江璐林 黄 海

(湖南工业大学 包装与材料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3)

正激励和负激励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两种相辅相成的激励类型。负激励机制是正激励机制的有效补充,也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阐述负激励的含义及其理论基础,分析负激励在企业管理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策略,以期为企业管理者应用负激励进行企业管理有所裨益。

负激励;企业管理;正激励

激励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确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激励和负激励作为两种相辅相成的激励类型,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对人的行为起强化作用。然而,长期以来,现代企业管理中人们往往非常重视正激励,而忽略了负激励的作用。

一 负激励的含义及其理论基础

激励是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措施,借助信息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和归化组织成员的行为。美国心理学家、行为科学家斯金纳教授基于人们的心理,将激励分为正激励与负激励两个方面。正激励是指运用各种有效手段激发人的热情,调动人的积极性使其行为朝向组织所期望的目标而努力。负激励是指“对员工的某种行为给予否定、制止和惩罚,使之弱化和消失,朝着有利于个体需要满足和组织目标实现的方向发展。”[1]丹尼尔·A·雷恩将负激励称之为:“大棒。”[2]正激励的效应是通过对员工的奖励和表扬等达到企业有效管理的目的,这是任何组织或个人在任何时候都需要的,但一味强调正激励可能会带来人们需求的不断扩张,而由于边际效益递减的原因,正激励的结果也未必一定能够达到激励效果。正激励对员工的心理影响在逐步淡化,绝大多数员工特别是对于高薪白领阶层,对于领导的正激励都没有感觉,原因是相对于其较高的薪酬总额来说,这一点奖励是微不足道的。在企业管理中,负激励起到的作用不一定是负效应,相反,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有时却是要通过负激励起到正效应。负激励管理的实质是威胁激励,是指在一个充满竞争压力的工作环境中,对员工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的收益、甚至就业机会本身进行威胁,使其为了摆脱威胁获得生存而努力工作,从而达到激发员工有效工作的目的。负激励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方法,它的目标不是减少员工,而是激励员工更好地工作。较之正激励,负激励对员工的心理冲击更大,也会给员工带来持久的激励:员工在正常情况下能得到的薪酬不但没拿到反而还被处罚,其损失是双倍的,更重要的是员工在精神上受到了打击。企业通过负激励的方式,对员工的心理造成影响,进而起到修正其行为的目的。

负激励在企业管理中的价值主要有:(1)从心理学角度,负激励通过减少既得利益,引起员工对意外损失的更大关注,实现对员工更加有效而持久的激励效果,节约管理成本;(2)负激励可以解决因人的需求扩张或人的需求消极反常难以满足而产生的激励失灵问题,确保组织管理常规目标的实现;(3)有利于促进正激励效果实现,同时有利于弥补正向激励不断加大企业成本的弊端;(4)负激励有利于约束和督促员工个体的正常发展,尽量避免个体消极被动而付出更大的人生代价。[3]

二 负激励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现代企业管理中,负激励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标准形式,需要根据管理实践多样性的要求不断创新。但是,现代企业管理一般常用的负激励措施有:(1)风险薪酬制度。现代企业中员工的薪酬一般分为固定工资和风险薪酬两部分,固定薪酬部分在员工履行基本岗位职责的情况下,可以一次性获取;风险薪酬部分与员工业绩直接挂钩,并形成一种阶梯回报系统,高业绩高报酬。(2)职位降级制度。在企业中营造一种“能者安其位、能者上,庸者危其位、庸者下”的良好氛围,实现“职、能、薪”三位相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人环境,对于未完成规定目标业绩、在规定任期内业绩无进展或工作失误者降低职位职级。(3)末位淘汰制度。这是一种常用的负激励方式。但是,末尾淘汰并不意味着简单业绩排名之后,对排位列后员工的淘汰,只有业绩平庸和不合格才是末位淘汰充分而必要的条件。否则有失公正,极易形成群体悲观情绪和其他各种负效应。[3]

根据行为修正理论,现代企业可以通过对负激励的运用来达到削弱或减少阻碍企业长远发展的行为,即通过负激励起到正效应。负激励是正激励的有效补充。正激励是主动性的激励,负激励是被动性的激励,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激发,不仅有赖于精神的鼓励和物质因素的诱导,同时,也需要有强制因素和压力。离开正激励,人们会长期处于一种有外在压力的环境中,看不到光明前途而产生挫折情绪,从而给管理带来隐患。离开负激励,正激励也会因缺乏强制因素和压力而产生负效果。

负激励具有警示作用。赏罚分明,是现代管理中的重要手段。负激励可以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负激励制度通常是约束员工行为的界线,运用负激励方法,以强制性的、威胁性的制度法规等去限制和处罚管理对象,会产生震慑作用和警示作用,往往可以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使员工在心理上接受对企业管理行为的敬意,从而提高对自我行为的管理。负激励的运用,能促使每一个管理对象为了免除批评或处罚而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为,使之趋于合理化,进而达到管理者的预期目标。

负激励具有对行为的矫正和教育作用。负激励的运用目的,不仅在于限制员工错误的不良动机和行为,而且要达到改造员工动机,修正员工行为,最终起到教育员工的作用。所有的负激励措施或手段都是为规范员工行为、为企业管理行为服务的。可能一次处罚对当事人来说是负面而消极的,但如果当事人认识到错误并加以改正,即会产生正面效应。同时,对少数人的处罚,效果是使大多数人遵守企业的“游戏规则”,有助于企业的发展。

负激励的压力效应。适当的压力,可以让人集中精力,提高工作效率。运用负激励方法,就是创造一种适当紧张的工作情势,使管理对象处于一种竞争和压力之下,使之变压力为动力,激发内在潜力。

三 负激励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正激励的实现必须以一定的物质投入(奖金、超额津贴等)或者精神投入(外出接受培训、参观考察等)为基础,亦即正激励必须付出成本。而负激励的基本作用对象是员工各种消极、被动抵触的心理和行为,不存在对员工在心理和物质上的任何满足,它在管理活动中直接起着约束性作用,因此负激励不存在直接成本。但是,负激励作为一种“唱红脸”的方式,经常采取批评、告诫、处分、辞退、法办等形式推行,带有强制色彩,实施这类激励手段具有一定的风险,如果把握不好度,不但起不到激励的作用,还会适得其反。对于企业管理者应用负激励的手段应注意方式和策略。

第一,制定公平合理的负激励机制。正激励是奖赏,意味着给予被激励者一定的利益(包括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负激励是惩罚,意味着剥夺被激励者一定的利益(包括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如果惩罚使被激励者有一种不公平感,被激励者就会弱化他的行为动机,不安心工作,甚至发牢骚、制造人际矛盾,导致整个组织的人际关系不和谐,难以实现惩罚的目的。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坚持公正、公平的执行负激励机制,让员工有一种信赖感,员工们才会接受这种负激励。公平、公正体现在365天如一日,对一个人的例外,都会造成1>365的后果。

第二,管理者要把握负激励的“度”。在实施负激励之前,管理者必须明确负激励的目标和动机,哪些行为应该遏制、弱化、制裁,分析原因,判断效果,不能无缘由、无目标地实行负激励。在实施负激励过程中,如果小过大罚,则会加重挫折行为,有可能给员工造成反感情绪,抹杀其创新能力和积极性,造成员工与上司关系紧张、同事间关系复杂的局面,甚至会破坏企业的凝聚力。如果大过小罚,则助长员工的侥幸心理,不足以纠正非期望行为。因此,负激励的运用一定要注意把握一个“度”,对于不同的员工群体应该要区别对待,注意考虑员工的内心感受。

第三,管理者应以身作则。企业管理者应该严于律己,发挥表率的作用。如有的企业规定下级员工犯错其上一级主管至少要负管理责任,这种负激励的连带处罚措施执行时更具操作性。管理者要敢于惩罚自己,陪员工接受相应的惩罚,管理者榜样的作用,会使员工心服口服。这样,管理者逐渐树立威信,获得员工的尊重,在进行负激励管理工的时候,必然受到全体员工的极大认同,其在执行中的阻力也会减少很多,往往会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四,要注意负激励实施的及时性。在企业员工刚出现违背组织目标的非期望行为时,就应该尽快给予惩罚。否则,等待的时间越长,教育和矫正的效果越可能打折扣。

第五,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正激励和负激励是构成激励机制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没有负激励的激励无法起到持续的激励作用,没有正激励的激励则失去了激励的真正意义。作为企业管理者,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该深入细致地了解每一个员工的需求欲望,有针对性地、灵活地采用各种激励手段。

[1]邵建平,曹凌燕.试论威胁激励的理论与应用研究[EB/OL].http: / /hr. mainone.com.

[2]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3]廉志端.现代组织管理中应充分发挥负激励的作用[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5,(2).

F27

A

1673-2219(2011)11-0092-02

2011―08―16

江璐林(1990-),女,湖南长沙人,湖南工业大学包装与材料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为现代企业管理。黄海(1976-),男,湖南岳阳人,博士,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

(责任编校:周欣)

猜你喜欢

激励机制管理企业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浅议中小企业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