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约翰·厄普代克文学的美国现代意识
2011-04-08朱厚敏
朱厚敏
(湖南科技学院 大学英语教学部,湖南 永州425100)
论约翰·厄普代克文学的美国现代意识
朱厚敏
(湖南科技学院 大学英语教学部,湖南 永州425100)
“现代意识”是西方文学家小说创作的新概念,对于西方文学的发展变革是一个不可磨灭的思想理念,现代意识也一度在西方文学创作上掀起了一阵热潮。约翰·厄普代克作为美国当代的著名作家,从他的小说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美国现代意识。论文从他对美国当代史的重述、对美国中产阶级的剖析以及对美国价值观的反思和探索三个方面分析了他作品中的美国现代意识。
约翰·厄普代克;美国当代史;现代意识
约翰·厄普代克是美国当代十分重要的作家,同时他也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诗人、评论家和文体学家。他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的《兔子》四部曲,并且凭借这四部作品饮誉文坛,同时奠定了他现实主义文学大师的地位。在这四部作品中,它全面的反映了美国战后社会的变化。我们可以套用列宁对托尔斯泰的评价,将约翰·厄普代克称为“美国社会现实变迁的一面镜子”。也就是说,厄普代克的文学中充满着美国现代意识。下面,我们将主要以厄普代克的《兔子四部曲》为例来分析厄普代克对美国当代历史的叙述、对美国中产阶级的解剖,对美国价值观的探索,并且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厄普代克作品中的现代意识。
一 美国当代史的重述者
印度文学家泰戈尔曾说过:“每个人文学者的成功都必须要有其代表作,这是创作者文学精髓的结晶。”西方是人才辈出的文学地域,很多文学家在著作自己的名篇佳作时都会将个人创作思想融合其中。厄普代克是美国文学史上的“明星”,在其作品里体现出来的各种人文意识都是许多文学家不具备的。当然,我们不能否认代表作品对于一个艺术大师的典范作用,其毕竟是一种文学思想、文学风格的象征。
从这一点上看,如果说一个作家总需要一两部作品来对其进行盖棺定论的话,那么对于厄普代克来说,这部作品便是《兔子》四部曲。《兔子》四部曲造就了厄普代克的成功之路,使其走上了文学巅峰的时刻。若从小说的整体框架上看,毫无疑问,《兔子》四部曲是有着宏大的架构的,它是一部创作了50多年的史诗性作品,几乎耗费了厄普代克的毕生精力,可见此小说创作之艰辛。若将小说翻译成中文大概有120多万字,如果将2000年出版的《怀念兔子》也算上的话,那么将会达到130万字。从小说的实质内容上看,这四部系列作品通过对一个普普通通的美国人的生活轨迹和思想变化过程的细致描写折射出了美国战后40年的社会变迁:“50年代的保守,60年代的动荡,70年代的平庸,80年代的价值消亡。”不同时间段反应了美国社会变动的各个风貌,并且在这些时间段落里留下了美国社会各阶层人民生活的缩影,折射了伟大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厄普代克在创作小说时不仅仅是带着突破文学的信心,更是有着记录美国当代史的写作雄心。从小说的写作经过也能让读者感触到厄普代克的现代意识,这种意识是开放的、长远的、伟大的……
尽管《兔子》四部曲内容表达上存在较多的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小说均在围绕着哈里·“兔子”·安斯特姆展开描述。这一个系列作品塑造了一个“哈里·兔子·安斯特姆”的形象。根据主人公所处的时代看,其经历的50年生活历程恰好是美国战后50年的历史,对人物的描述也能展现出美国社会历史的变迁。若细细品味作品中的文字内涵,我们则可以从不同的时间观念上去接触这段社会历史。同时,我们也发现,《兔子》四部曲和美国当代历史的50年存在着一种映射的关系。第一部《兔子,跑吧》对应的是美国的 50年代。这一时期,美国刚刚开始世界大战后的重建工作,战后的美国经济复苏,整个美国社会的状况是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但同时,在经济日趋复苏的过程里也是一个压抑个性的时期,不少社会低级阶层都出现了不同的抵制心理,这是便有了哈里这样一个中产阶级的逃亡。在第二部作品《兔子归来》中,当小说中的兔子回来之后,这一时期对应的是60年代。可以说,60年代的美国社会是动乱不安的,各种社会政策、人民暴动、权利争夺等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此时,兔子却面对着60年代的种种社会骚乱,民权运动、种族平等、越战等等。第三部《兔子富了》的背景则是70年代,该阶段正好处于石油危机,石油价格在短时间内的不断上涨导致了全球的经济衰退。而为了收获更多的金钱利益,哈里和许多投资者一样,利用美国财政政策的空子发了财,“兔子”开始逐渐富了,由此从低级社会转变成了富足的中产阶级。在第四部《兔子安息》中,美国社会已经处于比较发达的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在世界上都是位居第一。但哈里仍然面对着世界的变化,而美国政府面临的威胁不仅有共产党,还有女权主义、艾滋病和毒品,这些源自于不同方面的因素都给美国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正是由于这种高低起伏的社会变化,使得哈里的生命在生活中的种种变化中开始慢慢走向了终结。抛开小说内容不管,我们只要抓住《兔子》四部曲所对应的年代(50年代、60年代、70年代),便可以接触到厄普代克表达出来的美国意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厄普代克无疑是美国历史出色的重述者,在这四部作品中,他以兔子为载体,记录了在他周围,美国所发生的变化以及一个中产阶级的迷惘、探索、享乐和死亡。我们甚至可以说,《兔子》四部曲是美国生活的浮世绘,是美国的“当代史”。
二 中产阶级的解剖者
美国现代意识的产生根本上取决于现实社会生活的变化,每个社会阶层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观念,需要表达或反映的主题也出现了落差。在《兔子》四部曲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事实:厄普代克在很大程度上为美国的中产阶级画像。这种说法并非空虚只谈,若能详细结合厄普代克的个人生活经历,我们则不难发现其为何对美国社会的中场阶级颇有好感。
厄普代克之所以钟情于美国的中产阶级,一方面和他的家庭环境有关,他出生于一个非常普通的家庭,父亲是一个电工,负责电缆的接线工作,后来失业了,费了很多周折,才落脚在一所中学教书。自小生活环境平庸使得厄普代克对社会生活有了全新的看法,厄普代克在家庭压力与社会压力的被迫下,对其人生思想价值取向起到了重要的定位作用。这样的普通甚至是贫困的家庭出身,促使他通过勤奋的工作成为一个多产的职业作家。而同时,厄普代克的写作倾向于描述周围的生活,对周围的生活进行工笔画似的描述。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厄普代克特别钟情于对美国中产阶级的描写。
在这部系列小说中,哈里像其他的中产阶级一样,面对社会外部变化对他产生的影响采取一种“兔子”似的逃跑的策略。在《兔子,跑吧》中,面对50年代和平而压抑的社会环境,哈里像很多他的同龄人一样,像《麦田守望者》中的主人公一样,对当时的主流社会价值观产生了不满,他像那些对萨特崇拜的青年人一样,对庸俗的生活产生了厌恶,于是他用逃跑的办法来和这个庸俗的世界对抗,来显示他的个性独立。但是,10年之后,《兔子》又一次回到了妻子贾尼斯的身边。然而,时过境迁,物是人非,10年的时间使得很多东西都发生了变化。对于“兔子”而言,最大的不同的是这次是兔子被抛在家中,而他的妻子出走去和情人同居。在第三部作品中,兔子通过投机活动富了,于是他开始了在物质富足生活中的沉迷。在金钱收益不断增多的同时,兔子的生活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变化。在第四部作品《兔子,安息》中兔子死了,造成其死亡的原因是多个方面的,但主要还是来源于现实是社会生活,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变化所致。形形色色的变化,使他的精神彻底崩溃,同时也终结了他的生命。
我们可以说,厄普代克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典型的美国普通人的形象,他的生活没有任何的伟大之处和传奇色彩,他像很多普通人一样迷惘、探索、沉醉,最终死亡。但是,“也许兔子缺少奈迪·班坡的英雄色彩与纯洁,比不上海丝特·白兰的崇高道德境地,也不及伊希梅尔的广度与悲剧性,更加缺乏盖茨比的顽固的理想主义……但是他比他们任何一人都更能代表美国社会”。
三 美国价值观的探索者
虽然厄普代克不像福克纳那样用“杰弗逊镇”的变迁寓言出整个南方的变化,他的作品无法像福克纳那样被看作是一个整体。但是,在他的创作生涯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出他在扩展自己的小说版图。无论是小说的结构整体,或者是在文字语言的组织上,厄普代克都试图在寻找一些更新颖的东西。他不断地思考、探索着,对于个人、社会都在大脑中产生了不同形式的想法。
厄普代克的小说中有像《巴西》、《马人》等这样有着世界视野的作品。而且,或者也更重要的是,他像一个画家一样,用细腻的文字描写出美国社会生活的冲突和矛盾,以及美国人面无不面对着的悲喜交加的“美国梦”的诞生和破灭。在当代,美国传统的新教伦理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挑战,这在当时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新思想与旧宗教之间的冲突带来了文学历史的变革。而厄普代克作品中的宗教题材,则正是对美国人价值观的探索,从深远角度去剖析社会各阶层对思想观念的追求。厄普代克最拿手的莫过于通过性爱描写来反映人们在混乱的价值观众挣扎的状态,把人们的千姿百态展现的活灵活现。比如,他的《一个月的礼拜日》、《逻辑教授的版本》和《S》中就是这类作品中的代表。这三部作品完全可以看作是对美国传统文学 《红字》的再度阐释,在这些作品里,红字中的牧师、医生和海斯特似乎复活了,在美国当代社会中继续纠缠于灵与肉、精神与物质、社会和个人之间复杂关系的纠结之中。
而《政变》这部小说,则是通过一个寓言来显示厄普代克对社会行为的不满,从侧面讽刺了美国荒唐的非洲政策,这实际上也是厄普代克内心世界的一种宣泄。除此之外,我们也可在其他一些作品中对厄普代克的思想进行领悟,我们也能看出他对美国价值观的探索,《东方女巫》是对美国新教伦理的讽刺,而长篇小说《圣贤百合》则是他对美国 20实际道德和价值观的变化和沦落最深沉的反思。小说通过对美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成长的细致描绘,对美国的一个实际的价值观的演变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很多时候,厄普代克对自己人生思想理念认知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某种程度上却又制止了其新思想的出现。但是,我们同时也发现,厄普代克的探索也像《兔子》四部曲中哈里一样,也像大部分的美国普通人一样,在巨大的社会道德变革浪潮中找不到自我的生存感和方向感,受到社会意识变化的感染后逐渐失去了明确的方向。厄普代克一直都在随波逐流中企图寻找自我,但这也恰恰是迷失了自我的过程。
结 论
总而言之,厄普代克作为美国乃至西方著名的文学小说大师,美国现代意识在其小说内容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不再仅仅是反映创作者的个人理念,更是对整个社会阶层发展的体现,阐述了不同年代美国人对社会意识的反应,折射出了新时期现代意识的巨大作用。
[1]宋德发,酉平平.天国离我们越来越远——论厄普代克长篇小说《马人》[J].德州学院学报,2005,(1):30-32.
[2]蔡斌.中产阶级的自我救赎与生存策略——论约翰·厄普代克《兔子归来》的主题意蕴[J].外语研究,2009,(4):19-21.
[3]蔡殿梅.美国现实社会变迁的一面镜子——解读约翰·厄普代克的小说《兔子》四部曲[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53-56.
[4]徐颖.约翰·厄普代克的“兔子”四部曲:美国社会的“断代史”[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8-10.
[5]何雪娇.约翰·厄普代克中美国现代意识的体现[J].扬州大学学报(文学版).2005,(12):6-7.
I106
A
1673-2219(2011)11-0052-02
2011-06-30
湖南省教育厅教育科研课题(项目编号09C45)阶段性研究成果。
朱厚敏(1966-),男,湖南永州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
(责任编校:张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