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汉中共有的歧义现象

2011-04-08宋颖

关键词:歧义重音汉中

宋颖

英汉中共有的歧义现象

宋颖

歧义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也是众多语言的共有特性。试通过观察、分析英汉中的句法歧义现象来研究句法歧义,并以句中歧义的对比研究为基础,浅谈歧义研究对外语教学的意义。

对比研究;歧义;外语教学

一 歧义

至于何谓歧义,语言学者所持的观点相对来说是大同小异的。现代语言学认为,歧义是指某些词、词组或句子,虽然结构上遵从语法规则,意义上遵从逻辑常识,但结果却可以以多于一种的结构去剖析,或多于一种的方式去理解。其实简单说,也就是语言文字的意义不明确,有两种或几种可能的解释。

作为语言的内部本质和语言学的普遍现象,歧义存在于每一种语言,也存在于每一个语言层面。歧义受到了广泛的注目,语言学者从语音学、语义学、句子结构、语用学等角度都对其进行了研究。除了一些共有的特征之外,每种语言还有自身特有的歧义特征。因为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结构,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习惯和不同的思考方式,这样无疑在不同的语言中存在了不同的歧义类型。这也是歧义研究受到外语教学界、翻译界、文学研究界等广泛关注和重视的原因。

二 英汉中的主要歧义类型

1.英汉中的语义歧义。

一词多义是英汉语言中的普遍现象,绝大多数词都有着一种以上的意思,这点随便翻开字典的某页就能发现。先看看以下句子案例。

例1.Tom run to the bank.(河岸/银行)

例2.他已经走了。在这个例句中,“走”可以有两种理解。一个是指“离开此处”,另外一个是“去世”,因为汉语中“走”可以作为“去世”的委婉说法来使用。在这种情况下,会产生语义歧义。

2.英汉中的句法歧义。

句法歧义是普遍存在但又复杂的歧义现象,传统学派语法家称之为“语法歧义”,生成学派语法家和现代学派语法家则称之为“结构歧义”。

英语中的“and”和汉语中的“和”都是被广为使用的连接词,但是这两个词时不时地会导致歧义。

例3.Jack and Rose are married.这个句子可理解为a).Jack and Rose are now husband and wife.和b).Jack is married and so is Rose.

例4.他那受伤的手和前胸上都是鲜血。该例中可以表示仅仅手受伤,也可以理解为手和前胸都受伤了。

3.英汉中的语音歧义。

众所周知,歧义主要是由同音异义或一词多义造成的,这部分里主要讨论由重音和同音词引起的语音歧义。当然,英汉中的语音歧义也可以由其它因素造成,如语调、连读等。但是,不管是英语还是汉语,语音歧义都是出现在口语中。

(1)重音引起的歧义。

一个句子的重音对整个句子的意思表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英汉中都有因为重音造成的歧义现象。下面的句子是很好的例子。

例5.You said Jack would come.

a)You said Jack would‵come.(可我个人有怀疑。)

b)You said‵Jack would come.(可你并没说他妻子会来。)

c)You‵said Jack would come.(但这不能证明杰克真的来。)

d)You said Jack‵would come.(天啊,杰克这不是来了!)

句子重音在汉语中也一样重要。

例6.a)最好‵去一次。(可以的话,得去一次)

b)最好去‵一次。(强调最好只去一次,不要多不要少)

从以上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重音的改变会使句子的意思也改变。因此说话的时候要注意对重音的把握。

(2)同音词引起的歧义。

同音词是一组词或一系列词,有着相似或相同的拼写和发音,但意思不同。英文中有很多类似的词,如“tail”(尾巴)和“tale(传说)”都发音为[teil],“sell”(销售)和“cell”(细胞)都发音为[sel]。又如:

例7.A[meil]came.可以听成为a)A male came.(来了个男士);b)A mail came.(来了封邮件)

汉语里也不缺这样的现象,因为汉语中也有很多读音相同但拼写和意义不同的字,如:

例8.甲:“请问您贵姓?”乙:“免贵姓zhang。”在这个例句中,zhang既可以是“张”,也可以是“章”。

三 如何避免歧义

当我们在把英语或汉语作为一门外语进行传授时,又遇到了有歧义的句子,我们就应该找出消除歧义的方法。但在找出方法前,我们应该先找到歧义产生的原因。消极的歧义应该尽可能的避免,所以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掌握消除消极歧义的策略。

改变句中的词序是避免歧义的常用方法,因为这些歧义往往就是因为修饰不清引起的。

例9.The girl saw the man with a telescope.

→With a telescope,the girl saw the man.

例10.她是去年生的孩子。

→孩子是她去年生的。

用该法消除歧义,学生就能知道相同的一些词,以不同的顺序组合会产生不同的意思。

另外,用其他词或成分来代替歧义部分也是避免歧义的方法之一。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扩大自身的词汇量。

例11.Obama presented his talk naturally.

→Of course,Obama presented his talk.

→Obama presented his talk in a natural way.

例12.他一天就写了几封信。

→他一天只写几封信。

→他一天能写几封信。

必要的省略可以避免重复,使文篇连贯简洁,学生也应该用最简洁有效的方法来进行表达,但是,不当的省略不仅会破坏句子结构,还会造成歧义。因此,由省略不当引起的歧义,则应该把省略的部分补上去。

例13.She loves her cat more than her children.

→She loves her cat more than she loves her children.

→She loves her cat more than her children love her cat.

例14.王强认识小明那年才二十。

→王强认识小明那年,王强才二十。

→王强认识小明那年,小明才二十。

四 歧义研究对外语教学的意义

歧义是普遍的语言特点,其存在也反映在语言教学中。理论上,歧义的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了解各个语言层面的异样性与统一性的关系,恰当地评价各语言学派的理论。同时,歧义研究能帮助学生树立辩证的语言关,全方面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以及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歧义的研究,学生也能认识到全方面学习语言的重要性。歧义的研究能使语言教师和学生对语言结构有深层次的理解。同时,句法歧义的研究对阅读理解教学也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在教学课堂中,教会学生用正确恰当的态度来对待歧义是每个教师的义务。教师应帮助学生学会避免消极的歧义,合理使用积极的歧义,使歧义为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服务,使学生的语言更丰富更有吸引力。

五 结论

消极的歧义可能会给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麻烦,因此要避免此类的歧义。教师在讲解语法的时候,要时刻提醒学生注重消除歧义。当然,很多情况下,歧义一出现,后面的语言环境就会立即帮忙进行澄清,从而消除歧义,但有些情况却并非如此。不过,有些歧义也有积极的方面。审慎地巧妙地使用歧义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能为人际交流服务,如制造幽默、进行嘲讽、掩盖丑陋等。因此,帮助学生认识到歧义的积极方面,并助于学而用之是很有必要的。总之,歧义的研究是语言界永恒的话题。

[1]Empson,W.Seven Types of Ambiguity,3rd ed.[M],New York:New Directions,1955.

[2]Kooij,J.G.Ambiguity in Natural Language[M],Amsterdam:North-Holland Publishing Company,1971.

[3]邱述德.英语歧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4]宋红波.英汉语法歧义对比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0(3).

Abstract:Ambiguity is a universal features of many languages.This paper aims at a study of syntactic ambiguity in English and Chinese through observing and analyzing it.Based on the contrastive study of syntactic ambiguity,the paper combines it with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Helping students to adopt strategies of disambiguation is very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ir abilities of listening,speaking,reading,writing and translating.

Key words:contrastive study;ambiguity;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Class No.:H030Document Mark:A

On Ambiguity in English and Chinese

Song Ying

H030

A

宋颖,讲师,浙江海洋学院萧山科技学院,浙江·杭州。邮政编码:311202

1672-6758(2011)05-0120-2

(责任编辑:宋瑞斌)

猜你喜欢

歧义重音汉中
重音在“文学作品朗读”中的运用
eUCP条款歧义剖析
汉中之战(续)
汉中为王(二)
汉中情
English Jokes: Homonyms
汉中仙毫
“那么大”的语义模糊与歧义分析
维吾尔语词重音的形式判断
浅谈语句重音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