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发展新能源汽车的SWOT分析

2011-04-07徐国胜张炳力

关键词:汽车产业安徽安徽省

赵 韩, 徐国胜, 张炳力, 窦 聪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合肥 230009)

安徽省发展新能源汽车的SWOT分析

赵 韩, 徐国胜, 张炳力, 窦 聪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合肥 230009)

阐述了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利用SWOT分析方法对安徽省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指出汽车工业是安徽重要的支柱产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安徽走在全国前列,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将是安徽汽车发展战略的新方向。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并就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安徽省;新能源汽车;发展;SWOT分析

一、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概述

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已成为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是,以石油为燃料的传统汽车工业,在为人们提供快捷、舒适的交通工具的同时,增加了国民经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加深了能源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新能源汽车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或使用常规车用燃料但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作为动力来源,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包括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汽车等。

随着资源与环境双重压力的持续增大,为缓解石油资源短缺的局面,降低汽车燃油对环境的污染,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未来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新能源汽车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高度重视。我国在“十五”“十一五”期间,确立了以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为“三纵”,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锂离子电池及其管理系统为“三横”的产业发展布局,奠定了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的发展格局,启动实施了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重点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研发[1],从而在技术进步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2010年国家将新能源汽车产业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将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根据《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到2015年中国电动汽车保有量计划达到100万辆,动力电池产能约达到100亿瓦时。日前,由工信部牵头制定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11-2020)》已基本完成,将成为引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国家将继续执行相关补贴政策,同时加强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未来10年,中央财政将投入上千亿元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使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500万辆[2]。

近年来,国内汽车巨头积极开展了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和应用研究,一汽、上汽、东风等各大车企,都有了新能源汽车发展计划、技术和样车。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重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相继成立,安徽汽车企业在该领域也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面对竞争压力,安徽省有必要进行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和市场化,以此来增强安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

二、安徽省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安徽省作为全国重要的自主品牌汽车制造基地,拥有奇瑞汽车、江淮汽车、安凯客车、华菱汽车等大型汽车公司,已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汽车产业体系和自主品牌优势。汽车产业已成为支撑安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2010年全省汽车产销量突破120万辆,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 500亿元。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布局上,认识早、行动快、成效卓著,省会合肥市不但跻身全国首批13个新能源汽车推广试点城市之列,还入选国家首批5个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城市之一。

2007年,奇瑞率先完成混合动力BSG、ISG技术的开发,并于2008年奥运会期间在北京顺利运营,成为国内混合动力汽车最早投入运营的企业。2003年,江淮旗下的安凯客车进行了新能源客车的研发,产品包括纯电动客车、混合动力客车、燃料电池客车等新能源客车,不断积累产品技术和开拓市场空间。2008年江淮开始纯电动汽车和增程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的研发。目前,奇瑞A5混合动力汽车、奇瑞S18纯电动汽车等已批量上市;安凯客车公司的串联式混合动力公交车和豪华客车已交付使用,180辆纯电动公交车在合肥上线运行;江淮汽车的瑞风、宾悦轻度混合动力、同悦增程式混合动力完成功能样车,同悦纯电动轿车已批量上市。在核心零部件上,小排量发动机已实现批量生产,大功率锂离子电池本体及成组技术和车用电机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国轩动力、奇瑞新能源等企业磷酸铁锂电池实现小批量生产。在自主品牌中江淮、奇瑞、安凯三家汽车企业已分别在乘用车、客车和商用车上进入前沿,各有建树,共有28款车入选“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汽车推广目录,并均达到量产要求[3]。

据2009年安邦咨询《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及长春市环境分析》的综合评价,安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区域竞争力居全国第二位,仅列上海之后。这表明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很强的实力和竞争力,在国内汽车产业发展的区域竞争中,完全有能力挑战过去的市场格局,获得未来的优势地位[4]。

三、安徽省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1.优势

(1)产业基础雄厚 安徽汽车产业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和自主品牌优势,成为支柱产业,汽车工业产业链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现已建成合肥市和芜湖市两个国家级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汽车工业出口额跃居全国同行业首位。全省目前有汽车及零部件企业200多家,形成了以江淮、奇瑞、安凯等整车及主机厂为核心,涵盖近万种零部件的完整汽车产业链[5]。这些为安徽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奠定了基础。目前,安徽省已建成一个国家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掌握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开发、生产等技术,建立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研发平台,实现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系统在整车上的跨平台扩展和应用;在电机、电机驱动系统、动力电池、电池管理系统、整车控制等方面已形成一整套关键零部件研发能力,初步形成了动力电池、电机、控制器、客车底盘、驱动系统到整车较为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2)省政府及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大 完备的配套政策是支撑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基础。安徽省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把稳新能源车“方向盘”,积极培育新能源汽车战略性新兴产业,明确发展方向和具体政策。制定了《安徽省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以节能环保和新能源汽车为重点,实现产品技术升级。省政府积极支持组建安徽新能源汽车集团,加快新能源汽车开展跨地区、跨部门的联合。编制了《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发展指南》(2010-2015年)和全国首个区域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即《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路线图》,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发展脉络和总体目标[6-7]。规划在合肥柳树塘、芜湖飞阳两大充电站的基础上,再建5个电动汽车充电站。跟进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扶持,省会合肥市每辆新能源汽车在国家补贴之外,再补1万元给汽车生产企业,并且将“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列为1号议案,由市人大常委会督办。

(3)科研支撑力量强 安徽省聚集了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奇瑞国家节能环保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肥新能源汽车研究院等一大批高层次的大学和科研单位,是中部地区研发机构最为密集的省份之一,省会合肥也是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2010年安徽省24家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企业、重点高校、研究机构、金融机构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组建了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8],有效配置资源,上下游企业相互协助,发挥各自优势,有统筹的实现技术攻关,建设支撑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发展的企业群体和创新团队。合肥工业大学也正在准备申报新能源汽车专业。众多高校和科研院所能够在技术研发、产学研合作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为我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加快突破新能源汽车核心及关键技术,推动成果转化及产业化。

2.劣势

(1)关键技术不足,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困难主要存在于技术方面,这不仅是安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劣势,也是中国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劣势。在主流新能源汽车领域如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方面缺乏核心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在技术创新的能力方面,国内目前仍主要停留在改进型技术创新方面,技术创新能力普遍较弱。新能源汽车要求电池必须具有高比能量、高比功率、快速充电和低成本、长寿命等,目前新能源汽车使用的动力电池组的成本要占整车造价的二分之一,存在不少技术瓶颈[9]。关于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和电控技术,安徽省在研发水平上相对于国外及国内发达地区落后不少,在这方面劣势明显。

(2)研发成本高,生产规模偏小 奇瑞、江淮等汽车公司每年按销售收入的3%-5%投入研发之中,省政府已出台多项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并在不断增加资金的投入,但可用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研发和推广的资金相对不足,与国内发达地区还有差距,导致我省研发能力不足。目前,安徽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企业仅有3家,相关车型量产也需时日,企业数量、车型产量不具规模,而且新能源汽车相关配套产品生产企业并不多,国轩高科的动力电池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产品市场供应很有限。

(3)基础设施配套不足 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因素除了高成本和高价格外,充电的便捷性是制约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另一个主要障碍。新能源汽车要推向市场就必须有大量的加气站、充电站等配套设施,而这又会增加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成本,造成技术与成本的矛盾。目前,省内专业汽车充电站稀缺,小区里的停车位也无专用的充电桩,充电站的建立需要以市场销量为依托,而消费者则要求建立相对完备的设施,要突破这个困难,则需要政府进行相应的统一规划,除此之外,新能源汽车维修费用也较高,且配件销售点较少。新能源汽车的商业化,需要对基础设施进行巨额投资,财政制约使得安徽省的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的配套不足,减缓了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发展。

3.机遇

(1)低碳经济与两型社会的发展机遇 加强环境保护,有效减轻大气污染,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的发展战略。2009年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世界气候大会,中国政府承诺,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此后,国家明确提出要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两型社会”[10]。新能源汽车对节约能源,推动环境保护有重要作用,国家在大力构建低碳经济与两型社会的同时也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发展传统汽车工业的同时,大力开发新能源汽车,将是争取长远更大发展的重点战略部署。

(2)国家新能源车的产业政策机遇 国家《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发展新能源汽车既是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汽车产业继续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成为中国“低碳经济”最重要的着力点和中国经济最重要的新增长点,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被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2010年四部委共同组织实施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6月四部委又联合出台《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标志着新能源汽车战略性新兴产业启航。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的《关于支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意见》将支持安徽建设新能源汽车研发平台。这些政策都无疑为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率先启动和良好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1]。

4.威胁

(1)各省新能源汽车项目竞争威胁 目前,全国的很多省份、城市都把发展新能源汽车列为重点工作,安徽省把新能源汽车作为支柱产业,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项目支持。但目前安徽只有合肥市被列为国家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试点城市还有北京、上海、广州、杭州、苏州、南通等24个。江苏省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纲要》预计至2012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销售收入力争突破200亿元,整车生产能力达6万辆,新能源汽车占汽车产量的比重达5%左右;上海已经在新能源产业方面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到2012年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达到900亿元[11]。这些发达地区省份、大城市拥有较大的本地市场和充足的资金、人才投入等有利条件,对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造成较大的威胁。

(2)新能源汽车研发和制造面临挑战 欧、美、日、韩等新能源汽车研发和制造强国给予的压力自不必说,而安徽汽车产业面对的国内挑战也不容小觑。中国上汽、一汽、东风、长安、北汽五大集团一直是中国汽车市场销量和份额的前5名。虽然安徽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和制造如火如荼,但是上汽、东风、一汽、长安汽车集团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制造方面也早已开始,其根基扎实,规划明确,且都有研发和上市的成果。

新能源汽车是新的科学技术集成的产物,如果新能源汽车在技术和质量上不能过关,如果新能源汽车在可靠性、实用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上没有进步,那么新能源汽车的生命力将受到致命的威胁,因此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水准及技术产品化的结果如何以及新能源汽车后续发展的力度,将决定安徽发展新能源汽车事业的命运。

四、促进我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建议

全球气候变暖、石油能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日益严重,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不仅是实现我省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我省汽车工业赶超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必然选择,对提高我省汽车工业的地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了顺应国际国内汽车工业发展的潮流,把握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要积极制定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有效整合各类要素和资源,积极优化产业布局。安徽省要跟进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政策,推出新政策,积极制定发展规划,明确未来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发展脉络和总体目标。加大相关零部件的研发投入,鼓励省内民营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资,并有效整合各类要素和资源,使其形成新能源汽车完整的产业链。以整车企业为中心,带动配套零部件生产企业,积极优化产业布局,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形成必要的合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要素和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对我省新能源汽车研发和产业化具有重要作用,以实现我省新能源汽车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是要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并举,走产学研用相结合的道路,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时代的到来,要求我省必须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步伐。为了突破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瓶颈,我们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奇瑞、江淮、安凯等骨干企业为主体,以新能源轿车、客车整车为目标,以电驱动平台为核心,采取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并举的方式,通过构建创新公共平台和产业战略联盟等多种形式,走产学研用(或官产学研以及用户)相结合的道路,实现技术成果共享,提升总体研发水平,切实掌握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全面提升安徽省新能源汽车整车及核心零部件的技术水平,形成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的规模企业,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推动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跨越发展,为做大做强汽车产业作出贡献。

三是要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能力建设,落实有关政策和措施,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为了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建设。安徽省在建立和完善新能源汽车技术标准时,要细分技术领域,加强国际国内的交流与合作,利用一切手段积极谋求参与、制定甚至主导国际行业标准,为安徽新能源汽车挤入国际市场增加砝码,为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安徽省要落实有关政策和措施,建议先从公交、出租车、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逐步改变消费者,特别是私家车主的消费观念,让他们对新能源汽车有一个正确和客观的认识,让汽车消费更加理性和科学。倡导汽车新消费=环保+诚信+车德的理念,使消费者在购买新能源汽车时感受到自己作出的社会贡献。要加快充电站建设步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积极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五、结束语

通过对我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SWOT分析,可以看出,安徽省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拥有较强的竞争力,优势明显、前景广阔,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安徽省政府也正为弥补这些缺陷作出努力。在“十二五”期间,安徽省将在合肥建设20个新能源电动汽车6S服务站,即电动汽车销售、租赁、充电、维护保养、施救、维修等为一体的6S服务站,布局在全省范围内落实大规模的充电站、充电桩等前期基础配套设施,这无疑为该产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在此基础上,安徽的汽车业应充分利用优势因素,转化不利因素,依靠相关政策,实现安徽汽车在该领域的另一次腾飞。

[1]张 敏.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环境[J].安徽科技,2011,(1):4-6.

[2]吴憩棠.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11年至2020年)征求意见稿述评[J].汽车与配件,2010,(35):11-13.

[3]郑 涛,黄少鹏.基于合芜蚌产业圈的安徽新能源汽车发展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10,26(2):104-109.

[4]吉北产信.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及长春市环境分析[EB/OL].http://car.southcn.com/AUT ONEWS/AUTOL/content/2009-07/14/content_5365121.htm.

[5]徐 佩,乐真如.安徽省汽车产业的优劣势及发展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5):98-99.

[6]安徽省科技厅.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发展指南(2010-2015年)[EB/OL].http://www.ahkjt.gov.cn/topic/xxcyjszn/webinfo/2010/02/1273057041912051.htm.

[7]张书喜.新能源汽车绘就技术“路线图”[N].安徽日报,2010-11-19(A2).

[8]孙 坤.发展新能源——安凯做先锋[N].新安晚报,2010-08-25(C20).

[9]罗少文.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2009,81-82.

[10]袁 哲.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新机遇[J].汽车工业研究,2009,(11):16-19.

[11]陈海军.盘点各地“十二五”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DB/OL].腾讯汽车,2011-03-02.http://auto.qq.com/a/20110302/000177.htm.

SWOT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Vehicle in Anhui Province

ZHAO Han, XU Guo-sheng, ZHANG Bing-li, DOU Cong
(School of Machinery and Automobile Engineering,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efei 230009,China)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new energy vehicles in China and analyze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s in Anhui Province for developing new energy vehicles by SWOT analysis method.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pillar industry of Anhui Province.Anhui has paced the whole n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vehicles,which is the new strategic developing trend of Anhui automobile industry.The paper provides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decision-making of the government,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to the main existing problems so as to promote the rapi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Anhui new energy vehicles industry.

Anhui Province;new energy vehicle;development;SWOT analysis

F426.471

A

1008-3634(2011)06-0001-05

2011-04-12

安徽省软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030503034);合肥工业大学学生创新基金项目(XS2010084)

赵 韩(1957-),男,安徽滁州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省政协副主席。

(责任编辑 张和平)

猜你喜欢

汽车产业安徽安徽省
成长相册
装配式支吊架在汽车产业集聚区的应用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解读《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培育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