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曹妃甸新区外语复合型人才需求及本地化培养对策

2011-04-07李学欣肖本罗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3期
关键词:曹妃甸新区外语

李学欣 肖本罗

曹妃甸新区外语复合型人才需求及本地化培养对策

李学欣 肖本罗

(河北联合大学外国语学院 河北唐山 063000)

曹妃甸新区 复合型外语人才 订单培养模式

近年来,伴随着“河北一号”工程 -曹妃甸新区开发建设的全力推进,各领域日趋频繁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对具有高素质、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与这种热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真正合格的外语人才不仅数量匮乏,而且分布也极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国际化的大都市,反之,河北省内高校培养的外语人才大多难以适应新区对外语人才较高的工作要求。目前曹妃甸各类高层次对外交流工作多由从外省市引聘的人员担任,相当一部分省内高校外语毕业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严酷现实。为此,如何有效开展外语实用人才的本地化培养,为曹妃甸经济建设提供更广泛的人才储备,成为摆在河北省高校外语界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曹妃甸新区外语复合型人才需求走向预测

1.1 涉外公关人才当前匮乏 当前曹妃甸正处于开发、开放的前期阶段,广泛开展如曹妃甸论坛、曹妃甸经贸洽谈会等形式多样的对外交流活动对吸纳外资、提升曹妃甸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类工作离不开语言与协调能力强、懂得公关接待礼仪和常识、具备广博的曹妃甸和河北省经济文化背景知识、有较强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的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参与。目前省内此类外语人才的培养明显不足,重大外事交流工作仅由从唐山市各高校临时抽调的外语教师组成外宾接待组,以暂解燃眉之急。

1.2 工业或高新技术类外语人才缺口巨大 产业结构类型对人才需求结构的影响巨大。预计 10年内曹妃甸对港口物流、钢铁、石油化工、海水淡化等高新技术、工程技术等方面的高层次外语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将不断攀升,但目前用人单位对此类外语人才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招聘并发挥此类人才的力度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我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具备工程技术知识的复合型外语人才为数不多。

1.3 高素质外经贸人才储量不足 外经贸人才在发展经贸往来,有效利用外资,参与经贸谈判,提高对外合作交流的层次和水平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始终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对外开放、搞活经济的必备人才。未来曹妃甸新区的涉外金融、保险、商贸、港口物流业等领域同样离不开大量外经贸人才的参与。据调查,我省高校培养的此类人才虽可堪称一定规模,但大多质量不高,高素质外经贸人才储备有待加强。

1.4 管理类外语人才未来紧俏 随着工业区建设向纵深推进,管理将逐步提上议事日程。根据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到初期建成开发与管理阶段,工业区必将引入国际上大型工业区“一体化”理念,通过对区内产品项目、公用辅助设施、物流传输、环境保护和管理服务的整合,做到专业集中、投资集中、效益集约。此阶段,懂得环保、财税、统计、海关、法律以及工商管理等知识的管理类复合外语人才将拥有广阔的就业发展空间。考察结果显示此类人才的培养在我省还有较大空白。

2 曹妃甸新区外语复合型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质是“能力本位”教育,是外语院校针对用人单位需求,与其在师资、技术、设备等办学条件方面合作,签订学生就业订单,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产学研结合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此模式能从根本上解决外语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和特色的问题,矫正外语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现象,从而达到直接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的目的。

2.1 从专业定位切入,重构河北省外语专业版图 省教育主管部门应从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优势和特色出发,结合高校各自的教育资源,重新规划并合理引导全省外语专业的定位,减少不同城市和地区外语专业方向的过多交叠,使各高校外语专业各有侧重和特点,使人才培养结构和比例更契合曹妃甸人才市场的需求。针对曹妃甸未来 10年四类主要人才缺口,建议各高校充分发挥各自潜势,将其纳入中长期人才培养规划重点培养。

2.2 以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为导向,力求实现“产需”链接 各高校外语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应瞄准曹妃甸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走向,在广泛调研的前提下,组成由行业、企业、学校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对外语教学特别是被复合专业的课程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评议、论证、审核,以决定该专业设置的可行性。各高校应积极引进国内急需并在国际上具有领先水平的课本和教材,淘汰落后教材,构建具有实用性、包容性的多元化课程体系。驻曹妃甸的涉外部门、企事业单位应跟踪国际贸易和市场动向,积极和学校开展前瞻性的沟通合作,提出专业设置和教材改进的建议,加强本部门、本单位和本企业复合型实用外语人才的培养,以实现互利共赢。

2.3 以培养“双师型外语教师”为基础,搭建校企合作的桥梁学校和院系要加大对师资培训的投入,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两种办法,双管齐下,迅速提高复合型外语师资的专业水平和授课效果。校方可借鉴美国的教授轮岗制,即高校教师任课 3~5年后,可挂职去相关工作部门参与企业的具体工作,以此提高教师的外语实践能力和专业应用水平。同时,还要聘请合作企业的技术人员参与教学或对现有外语教师进行在职培训,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起长期稳定的联系,实现学校教学与企业技术要求之间的“无缝对接”。

2.4 建立实用性外语实践基地,打通产学合作的途径 学生操作技能培养的物质前提是外语实践教学基地,学校的教学只有在拥有对口性、先进性、开放性、完备性的实践教学基地进行,才能培养出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实践基地的建设要体现外语教学的职业场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在环境中陶冶其职业情操。

创建具有河北特色、符合市场需求的外语复合型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是地方外语院校解决学生就业、促进校企合作,为区域经济建设培养实用性外语人才的新尝试,也是今后我省高校外语专业改革的主要方向。我们相信,通过省市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广大外语教育工作者和企事业单位的广泛参与,该模式的改革实践将会再上一个大的台阶。

[1] 黄源深.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J].外语界,2010,(1):11

[2] 汪家树.21世纪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思考[J].同济大学学报,2004,(4):7

[3] 王建强.曹妃甸工业区人才保障的优劣势分析与人才需求预测[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7,(4):42

G 642.0

A

1008-6633(2011)03-434-02

2010年河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英语教学改革课题“曹妃甸新区外语复合型人才订单培养模式探究”(编号:1008011)。

(2011-02-22 收稿)(王一伊 编辑)

猜你喜欢

曹妃甸新区外语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曹妃甸自贸区分行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曹妃甸分行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雄安新区的期许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大山教你学外语
崛起的曹妃甸
大山教你学外语
宁波三门湾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