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换药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2011-04-07朱庆珍
朱庆珍
(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部 安徽合肥 230011)
门诊换药室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部门,为了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对换药室工作人员自身防护、换药间环境卫生、换药器械质量监控、护士手卫生、医疗废弃物管理等环节进行质量控制,能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1 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1.1 空气污染 换药室人员密度高,流动性大,加上患者因各种不同部位换药,频繁穿脱衣服会加重尘埃飞扬,许多病原菌附着在尘埃中,随着空气流动而传播,特别是冬季门窗紧闭,空气流动性差,污染严重[1],使换药室医院感染的危险性增高。
1.2 血源性传播 当前血源性传播疾病流行趋势日益严重,在换药人群中存在大量乙型肝炎、梅毒等血源性传播疾病患者,而切割伤、脓血液喷溅等是换药室护士最常见的职业性伤害之一,也是职业性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最基本途径。
1.3 手污染 换药室护士每天接触各类患者伤口,手上会粘有多种病原菌。由于工作繁忙而琐碎,往往忽视手的清洗与消毒,使手成为接触传播的重要媒介。
2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2.1 加强医护人员自身防护 即认定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均具有传染性时,必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接触过不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应戴手套、口罩及护目镜,严格执行有关消毒、隔离制度,医务人员定期体检和接种疫苗。
2.2 规范换药器械清洗、消毒灭菌 所用换药物品均由医院主管部门提供,专人保管,定期检查[2]。因换药伤口多而复杂,需要器械形状各异时,要求清洗、消毒灭菌工作必须彻底,按《消毒技术规范》及时清洁、消毒和灭菌,所用器械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2.3 环境的卫生管理 设专人对换药室的环境进行日常管理,地面、台面、门把手、水龙头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清扫、擦拭2次,如有血液污染立即用1 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紫外线空气消毒,2次/d,1h/次,在换药的过程中减少人员的出入,手架与脚架一人一用一消毒,每月对换药室空气、物表进行一次消毒效果监测。
2.4 规范洗手行为 强化手卫生知识培训,增强洗手意识,改洗手水笼头为感应式笼头,在明显处张贴六步洗手法彩图,同时在操作台上放置洁肤柔速效手消毒剂,便于随时取用,护士长不定时抽查,督促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接触不同患者之间、同一患者不同部位、无菌操作前后必须洗手或手消毒,每季度对换药室医务人员进行手消毒效果监测。
2.5 医疗废弃物的处理 根据国务院《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和国家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弃物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强换药室医疗废弃物的分类、收集、运送各环节监督管理,污染的废弃物,如手套、口罩、纱布、棉签等置于黄色塑料袋中,刀片、针头等锐器放入利器盒,最后由保洁人员从专用通道送往指定地点,严防废弃物存放过久污染周围环境。
[1]黄 谨.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预防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51
[2]符利华,曹爱琴.加强护理工作管理控制医院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3):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