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力 ”一词的英文翻译浅析

2011-04-07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给力英文翻译译法

谢 晶

(湖南女子学院外语系,湖南长沙410004)

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网络做为继书刊、报纸、影视后的又一新兴媒体,正日益成为人们了解世界、抒发心情的首选,微博、QQ、MSN、移动飞信、短信息等即时信息交流工具以其高度主观性、互动和参与性,产生了庞大的使用群体,出现了一种新型的语言交流方式,即网络语言。网络语言不同于传统的书面语言的端庄,也异于口语的随意,是书面语和口语的统一体,存在于虚拟的网络中,它以语言的自我解构,标新立异、自娱自乐为特点,成为广大网民标榜自我、彰显个性的名片。网络语言是随着社会发展、人们观念的更新和多元化而不断产生,网络新词层出不穷,如“山寨”、“打酱油”、“神马都是浮云”等,借助互联网一夜之间便可成为流行词语,风靡整个网络。2010年以来,网络最为流行的网络语言当属“给力”,“给力”成名于2010年南非世界杯期间,至今已成为中国网民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网络新词。当一向以严肃、严谨态度示人的《人民日报》2010年11月10日在其头版头条《江苏给力“文化强省”》也采用“给力”一词后,“给力”迅速蹿红全国各大媒体,有网民戏称,2010年是中国最为“给力”的一年。

一 “给力”的文化内涵

严格说来,“给力”不同于“山寨”、“神马都是浮云”等其它网络生造的词语,它是从已有词汇中提炼出来的一个古老词语。据中国财经政法大学高海波博士考证,“给力”是中国古代官府给官员支付薪酬的一种方式,即以力役的形式向官员支付薪俸[1]。在1990年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政治制度辞典》中,就曾收录了“职官给力制度”词条。目前普遍接受的观点是,“给力”一词来源浙闽一带的方言,由于该词本身具有多重词性和语义,适合网络使用和流传,所以当它被网民挖掘出来以后,能随着微博、QQ等网络交流平台的传播而迅速走红,并稳居网络流行词语榜首。

“给力”的多重词性和语义,可以在不同语境下使用,十分灵活、贴切、恰到好处,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可以作为动词,意为“十分努力地实现(某事)”或“加油”等词义,如前文所述《人民日报》头版《江苏给力“文化强省”》的标题,“给力”可意为“努力打造”等词义;“给力”更多地是做形容词,词义更加多彩,意为“棒”、“漂亮”“精彩”等等不一而足,如:“这就是天竺吗,不给力啊老湿。”[2]除此外,“给力”一词还可做副词和名词等。

由此可见,“给力”具备多种词性和内涵,意蕴十分丰富,如何英译好这个新生的网络新词,保证它的原汁原味的中国特色同时又能被国外权威词典收录、使用,并为国外读者所理解和接受是一件棘手而有意义的工作。

二 “给力”的英文翻译

关于“给力”的英文翻译,网络上有几种译法。一种译为forcefulness,参考于例句“Being smart,acrid,alternately sharp and sentimental,Jackie Peyton is compelled to make sense of the chaos and to level the playing field whenever she can.There’s a forcefulness to the character.”[3]意思是说“聪明且尖刻,时而严肃冷酷,时而多愁善感;在诸多复杂情况面前,杰基佩顿不得不保持清醒,能屈能伸。这是一个十分给力的角色。”“forcefulness to the character”翻译为“给力的角色”,这句话里用了forcefulness意为“很给力的东西”。还有网友认为语境不同,表达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如用 strong,powerful,cool,awesome,etc形容词来表达“给力”。通过网络搜索,笔者发现,目前较为权威的翻译为gelivable(给力)、ungelivable(不给力).此种译法不仅为纽约时报所转载,而且在国外的网络俚语词典Urban Dictionary也收录了此单词,并做出了解释:gelivable,a Chinglish word,be able to excite,make someone cheerful.“Gei”in Chinese means give,“li”in Chinese means power,strength or energy.意思是中国式英语,令人兴奋、振奋的意思。“ge”听上去像中文的给,“li”听上去像中文的力量或能量。

三 “给力”的英文翻译特点

纵观以上的几种译法,为何gelivable最受欢迎,并为广大网友所采用?笔者认为此种译法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标新立异

从几种译法看,forcefulness,powerful,strong等虽然都能体现“给力”一词的中文含义,但是毫无特色,僵硬呆板,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更何况forcefulness等词在英文词典中已存在,不能体现“给力”一词在中国这一特定时期的文化内涵。再看geilivable,其主干直接音译自中文的“给力(geili)”,是汉语的一种全新创造,凸现了这一词汇的个性,与众不同,体现了“给力”一词在中国的时代色彩,读起来也琅琅上口,因此在广大网友中颇受欢迎。对于老外来说,刚开始虽然不懂,但觉得韵味十足,别有一番风味,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二)中西合璧

最初在网络上迅速蹿红的是“不给力”一词,英译为ungeilivable。前缀“un-”在英语中表示否定,可翻译为“不”;后缀“-vable”在英语中表示单词为形容词,这是典型的中西合璧的译法。Geli是“给力”的汉语拼音,gelivable、ungelivable不仅符合了基本的英语造词原则,也体现了汉语对西方语言世界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国民经济总量不断攀升,综合国力不断增强,2010年,我国继超越德国后又成功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中国现象正成为世界共识。随着我国国力增强,国家的软实力和国家形象不断提升,国外掀起了一股汉语热,尤其是近几年,成为仅次于英语的强势语言,中西合璧、英汉互补成了当今汉语和英语在新时期发展的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事实上,汉语的影响力不只是局限在全球的汉语热,同时,它正促使英语产生深刻的变革,中文词汇成为英语新词汇的重要来源。根据美国“全球语言监督”统计,自1994年以来加入国际英语行列的词汇中,中式英语贡献了5%到20%,超过任何其他来源。另一方面,这一译法也说明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交流合作日益增多,英语也正悄然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比如结合不同语种的特点不断派生新的英语词汇等,这体现了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的包容力和活力。

(三)独特的文化意蕴

Gelivable一词是汉语拼音提供的英语新词汇,体现了独特的文化意蕴。2008年以来,很多网络流行语开始发生质的变化,已不再只是网民们的专用语言,而是变得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了。很多的网络词语背后往往蕴含着某一社会现象或新闻事件,代表着当时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给力”作为最给力的网络流行词语荣登网络流行语榜首,事实上已经摆脱了网友自娱自乐的特性,英语gelivable一词则准确诠释了“给力”背后的复杂社会现象,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用语,淘汰了一些陈旧词汇,而且反映了我们这个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正如“功夫”、“麻将”等一些词语的翻译一样,多是采取汉语拼音法,直接译为“Kung-Fu”、“MaJong”,它们的背后都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文化的独特性,是一定时期的特有产物。因此,“给力”的英文翻译体现了其在中国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独特的文化内涵。

语言是活的文化,它根植于变革的时代,反过来又对时代发展起促推作用。因为变化,语言会不断淘汰和补充;因为促进和推动,语言又会不断更新并赋予新的内涵。gelivable是网络词汇中用汉语拼音创造出的英语新词汇,它的标新立异、中西合璧色彩、独特的文化意蕴体现了网络英语词汇是社会进步、语言发展的产物,加强对网络英语词汇的研究,对了解我们这个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郑欣荣.武汉博士考证网络热词“给力”一词古已有之[K/OL].汉网:长江日报[2010 -12 -18].http://hb.qq.com/a/20101218/000656.htm?pgv_ref=aio.

[2]西游记:旅程的终点(日本动漫片)[K/OL].百科名片 http://baike.baidu.com/view/3803376.htm.

[3]佚名.给力:百科名片[K/OL].http://baike.baidu.com/view/3803376.htm.

猜你喜欢

给力英文翻译译法
古诗词英文翻译,一起领略中国文化之美
倒译法在韩汉翻译中的应用探究
英文摘要
Digest
接受美学理论在陶瓷会展宣传册英译中的应用
巧用夸张,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让备课“给力”语文课堂
“快”字的不同译法
“好”字译法种种
谈“经脉”等词的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