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创先争优新途径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

2011-04-03刘卫常

党政干部论坛 2011年8期
关键词:创先争优党员干部党组织

刘卫常

探索创先争优新途径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

刘卫常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要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也是党的建设发展需要研究探索的新课题。创先争优活动是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创新,它紧紧围绕党的政治路线和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把着力点落在服务人民群众、凝聚民心民力上,并着重于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有利于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现阶段,为了更加科学地推进创先争优,必须探索创先争优的新途径,在“好”、“快”、“特”、“新”上下功夫,使创先争优取得更大的成效,从而进一步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

一、在追求“好”上创先争优

“好”是指重质量、重品质。创先争优必须以“好”字当先,培养德才兼备的好党员,建设服务于民的好组织,为创先争优取得好的成效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加强作风建设,培养和锻炼一批好党员

首先,在“才”上做好文章,培养学习型优秀党员干部。保持先进性,作为党员,一是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养成学习习惯。广大党员要有“本领恐慌”意识,时刻不忘学习,让学习成为一种需要,一种生活方式,甚至成为一种信仰。二是有选择性的学习。要按照“缺什么、学什么”的原则,科学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要真学、真信、真懂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坚持勤读书、精读书,努力在干中学、学中干,不断提高理论素养、知识水平和领导能力;将自学、集中学习、脱产学习、交流学习等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切实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抓好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塑造党员干部好形象。抓作风建设,要充分发扬群众路线,督促党员干部认真履行权利和义务,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广开言路,让基层党员能够充分表达看法,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促进各项工作的科学进展。同时,加强党性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利益观;深入进行党性分析,查找思想、工作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整改中端正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着力进行党纪党风和法律法规教育,使党员干部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尽职尽责,并让人民群众来监督和评判,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

再次,抓制度建设,培养和锻炼出一批好党员。抓制度建设,要将党员承诺制与党性分析、民主评议等结合起来,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用目标考党员、管党员、促党员,培养一批优秀党员。要建立健全党员“设岗定责”制度,使每个党员有岗有为,有为有位,在岗位上得到锻炼。在实际工作中,还要建立推进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促使党员干部一心一意谋科学发展。“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1]。只有经济社会发展了,人民幸福了,国家富强了,党才是先进的、合法的、优秀的,才能实现长期执政。

(二)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和战斗力,建设服务于民的好组织

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2]。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在新的功能定位下,不断提升执行力和战斗力,成为服务于民的好组织。

首先,在学习和实践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和战斗力。基层党组织要做团队“领头雁”,加强集体学习和研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学习和实践充分结合起来,达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境界,提高学习的实效性。要解放思想,善于创新,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把改革创新作为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根本方法,在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和战斗力。

其次,强化基层党组织服务于民的功能。党的基层组织必须把服务群众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一是要强化服务于民的意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常思亲民之举,善谋富民之策,多办为民之事”,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服务水平。二是要建立服务于民的长效机制。针对不同服务对象,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探索建立人民群众得实惠的长效机制。比如,着力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推行党员承诺制、党员志愿者、党员义务工、结对帮扶等党员服务群众的有效做法。三是以先进的文化活动凝聚民心。基层党组织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使党的先进性在群众中彰显升华。四是健全考评和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科学的考评机制,把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情况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激励党员在服务群众中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树立优秀形象。

二、在力争“快”上创先争优

“快”是指争效率。创先争优活动要做到早推进,快见效,才能更好地体现活动开展的必要性和成效性。

(一)在推进创先争优过程中加快步伐

现阶段,为了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明确形势、抓住机遇,找准差距、突出重点,加快创先争优步伐。要严格按照创先争优的要求扎实做好每一项规定动作,围绕“党组织争先进、党员干部作表率、人民群众得实惠”这条主线,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形成举国上下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做到领导重视、目标明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才能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要认真学习领会创先争优精神,进一步增强开展创优活动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党组织创先进要体现在推进各项工作中,党员争优秀要落脚到本职岗位上。步子加快了,劲头更足了,才能快速形成党员干部齐心协力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力争创先争优见效快,切实为群众服务

创先争优活动见效要快,才能增强党员干部和群众对创先争优的认同感,从而更好地促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立足本职,在工作中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发挥先进模范作用。各级党组织要防止形式主义,围绕中心工作谋划争创活动,联系基层实际设计争创主题,以鲜明的主题引领争创工作的展开,并通过务实有效的活动载体,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参与的积极性,高效完成工作目标和任务,切实为群众服务。同时,还要大力介绍先进典型、推广先进经验,把在实践活动中出现的典型事例、先进人物和活动成果,有组织地、尽快地转化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的自觉行动,从而把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推向深入。

三、在坚持“特”上创先争优

“特”是指讲独特性。创先争优要在机制上、载体上、服务上有独特性,才能确保争创工作更有生机活力,永葆蓬勃发展势头。

(一)建立创先争优的独特机制,强化激励重保障

当前,要围绕重点工作的开展建立一套有别于其他活动的长效机制。一是构建责任制考评体系。必须结合实际,制定目标管理考核评分细则,构建“以目标为牵引、以创建为关键、以责任为纽带、以考核为保障”的考评体系,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使创优活动不流于形式,凸显成效。二是落实经费保障。要从财政经费和党费中提留足够经费,用于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社区、农村干部工资列入财政预算,党组织活动经费列入党费专项支出,并足额拨付到位,为党员创先争优提供坚实保障。三是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把培训学习、交流轮岗、提拔使用同党员干部工作业绩结合起来,营造“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的氛围,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四是建立典型培养带动机制。定期开展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的评选表彰活动,组织编印创先争优活动的简报和书籍,组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报告团进行巡回宣讲,树立一批有影响的先进典型,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二)以丰富的内容、特殊的载体吸引人,增强创先争优的实效性

创先争优活动内容要丰富,载体要特殊,才更有吸引力。一是大力推进党员承诺活动的开展。通过提出承诺、评议承诺、点评承诺、宣传展示等环节,大幅提升基层党组织为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使承诺不是停留在纸上,而是深入工作实际。二是开展基层服务活动。党员干部要结合工作职能,以调研、走访等形式深入社区、农村和企业,访民情办实事,及时协助解决各类问题。通过开展党员责任区建设、党员目标管理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服务基层。三是载体形式要多样,富有吸引力。积极深化创建“五个好”党员示范户、“五个先锋”模范党员、“五佳”党支部等载体活动,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使他们自觉参与到创先争优活动中去;各主要媒体要开设创先争优活动专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创先争优的好做法、好经验。还可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党员创业我先行”、“‘两型社会’建设从我做起”等活动,促进经济社会中心工作更好地开展。

(三)突出实践特色,为特别的对象服务

开展创优活动要突出实践特色,服务大局,服务群众。一是必须与科学发展紧密结合。从实际出发,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做到超前谋划、精心组织、深入调研,将创先争优活动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从而推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二是必须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要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推进社会矛盾化解,以民生工程为重点加大对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投入,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三是以特别的服务能力为特别的对象服务。创先争优的服务对象是充满鲜活个性的人,服务对象的特殊性,要求党员干部应具备特殊奉献精神、特别职业道德、特别的服务能力。比如,全国各地开展的“三进三同”活动,党员干部与广大群众结“亲戚”、同吃同住同劳动,增强了服务意识,解决了当地实际问题,增强了基层活力,培养了一批先进典型,使这项特别服务大有成效。

四、在突出“新”上创先争优

“新”是指求创新。创新是一切工作能否取得进步的关键。保持先进性,不能“穿新鞋走老路”,必须以发展的思路、创新的方法,克服困难,依法依规、敢破常规,走出一条创先争优的新路子。

(一)党的基层领导班子与干部队伍的建设有新举措

在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完善“两推一选”、公推直选等制度,比如,通过“公推直选”选拔村“两委”班子,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增强基层组织活力。实施“递进培养”、“双向培养”工程,开展科技知识培训的“百、千、万”工程,大力选拔优秀人才进入干部队伍中。在农村,形成“两委”班子的整体合力,不断提高交叉任职和“一肩挑”的比例;把村干部和党员纳入干部教育培训的总体规划,分期分批进行轮训,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同时,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形成全面覆盖、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

(二)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不断创新

不断创新基层组织设置方式,扩大覆盖面,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其服务群众的作用。一是在社区推进先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实现社区党建的科学化。加强社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和水平;采取多元投入机制,保障党员开展活动、服务社区的资金需要;强化基层党组织的软硬件建设,确保党员议事、活动有场所,干事有带头人。二是在农村推进支部+协会组织体系建设,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活力。把农村党建工作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党支部,形成党建工作引路服务、农村专业合作社搭台唱戏、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局面。三是在企业中创新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展“党员承诺制”、“党员示范岗”、“科学发展创先进班组”等主题实践活动,使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互促共赢。

(三)基层组织建设的制度不断推陈出新

必须完善规章制度,指导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朝着制度化、规范化方向进发。要进一步建立加强和改进乡镇党委建设的配套制度措施,重点完善基层党建工作例会、党建创新项目化管理、党委书记双向述职评议、党建工作责任追究等制度。注重发挥考核机制的“指挥棒”作用,将基层党建工作作为综合考核和岗位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指标,提高考核权重,强化结果运用,进一步形成正确导向。不断完善“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员定期汇报制度、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形成一整套抓党员经常性教育管理的制度与机制。

另外,还要不断推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新手段,比如,必须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积极利用互联网、手机等信息网络创新组织工作手段,开辟党组织活动空间,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信息化。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日报》2002年11月18日。

[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

(作者单位 湖南省娄底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 杨慧)

猜你喜欢

创先争优党员干部党组织
服务侨企创新业 创先争优展作为
清华党组织公开
创先争优支部底色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如何以创先争优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党员干部要姓“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