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圈旅游发展战略规划初探
2011-04-03郝华勇
○郝华勇
武汉城市圈旅游发展战略规划初探
○郝华勇
旅游业是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产业。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镇化进程。在此背景下,我国旅游业的区域化发展呈现出新趋势,开始突破行政地域界限,由“景区→城市→区域→城市群”的区域一体化转变,资源利用基础开始从“点状”、“点轴式”向“板块状”布局转变,区域旅游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的合理分工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武汉城市圈作为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区域旅游业的资源整合与一体化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大力发展旅游业对于推动湖北全省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十二五”时期是武汉城市圈旅游业的战略提升期、机遇叠加期、黄金发展期。根据国际经验,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时,消费将进入快速增长期,武汉城市圈2010年人均GDP为4726美元,为旅游业的转型发展创造了现实的经济可能,并且圈内旅游资源丰富、类型齐全,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但长期以来,圈内各城市之间、各景区(点)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资源缺乏联动与综合利用,基础设施配套滞后,整体推介和营销不够,导致特色产品少而且缺乏竞争力。因此,从城市圈整体层面规划区域旅游业的科学发展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
一、战略规划理念
为顺应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消费需求的大众化和多样化以及产业结构的转型与优化的新经济发展特点,武汉城市圈应将旅游发展同国家扩大内需和转变发展方式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抓住国际资本向中国中部转移和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的契机,突出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的引擎和龙头地位,构建区域旅游合作共赢机制与平台整合,发挥武汉在城市圈旅游发展的极化与扩散作用,实现武汉城市圈旅游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旅游发展应当作为推动“两型社会”建设的先导产业
旅游业是契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两型产业,符合城市圈产业发展的要求。要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高度认识旅游业的地位与作用,将旅游业作为推动“两型社会”建设的先导产业,推进与文化、体育、农业、工业、林业、商业、环保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实现经济转型与结构升级。同时,运用“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思维,以体制改革、机制创新的方法谋划城市圈旅游业的发展,从改革、开放、服务、管理入手,着力提升旅游业发展质量,为其他行业、地区发挥先行先试的示范效应。
(二)旅游发展应当作为扩大内需和促进就业的增长点
在应对金融危机和国际经济环境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中央已把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确定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旅游消费包括有形的物质产品和无形的服务,是集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综合性消费活动,特别是在居民消费需求中占有重要地位。就业问题是民生之本,也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旅游业具有就业门槛低、拉动就业大的特征,对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劳动力都有需求,同等资本投入旅游产业可创造出高于第一、第二产业数倍的就业机会。将旅游业作为促进就业的突破口,可以改善民生,构建和谐城市圈。
(三)旅游发展应当作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重点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环境下,特别是国内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共识,服务业在低碳经济时代作为主要的产业形态其发展空间尤为广阔,并且发展现代服务业日益成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途径。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大、产业链长,能够影响、带动和促进与之相关联的上百个行业的发展。武汉及城市圈的产业结构偏重的现实,迫切需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来优化区域产业结构,通过其产业关联效应和乘数效应,有效带动物流、信息咨询、房地产和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部门的快速发展,进而提升城市圈现代服务业素质,推进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
(四)树立都市“大旅游”的发展思路
现代旅游业呈现出大旅游、大产业的特征,即以传统旅游业为龙头的,包括会展、休闲、商贸、文化及其他社会资源中能与旅游互动部分的产业集群。大旅游产业的特征,要求运用系统论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拓宽旅游产业资源观、市场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以大众旅游为重点,积极开发承载量大、社会效益好的旅游产品,丰富观光游览、会展商务、休闲度假“三位一体”的旅游产品结构体系,完善旅游产业配套建设,形成各部门协作、全社会支持,共同推进旅游业与农业、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文化产业及其教育等部门的协调发展,形成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发展格局。
(五)倡导优质高效的四大工程建设
武汉城市圈旅游业发展滞后的现状,需要在城市、乡村、产品、景区四个层面实施优质高效的系统创建工程,以此加快带动区域旅游业的发展。首先,发挥现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示范效应,比照优秀旅游城市评价体系来规范地方旅游业的发展,以创优工程的系统性建设来提升城市形象,完善城市功能。其次,积极培育旅游名村、名镇,壮大村镇节点的旅游业规模,优先发展一批特色鲜明、功能突出的旅游名村名镇。第三,争创工农业旅游、生态旅游示范点,依托武汉城市圈的农业特色与工业优势发展工农业旅游,丰富旅游产品、增加旅游供给,顺应大众旅游时代的要求。第四,加快景区精品工程建设,通过完善设施、提升功能、丰富内涵和建设队伍来提高旅游景区规范化和市场化水平,促进旅游标准化建设。
二、战略规划原则
(一)生态化开发
旅游业的发展相对于工业而言,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特征。但对旅游资源的超载式开发和掠夺式经营不仅会破坏当地的旅游资源,更威胁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武汉城市圈凭借优越的自然本底条件成为国家“两型社会”试验区,旅游业的发展更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而要生态化开发,要求在保护生态资源的前提下,选择符合区域主体功能定位的旅游发展模式,秉承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理念,贯彻“开发与保护并重、开发服从保护”的旅游业发展方针,大力倡导健康旅游、文明旅游、绿色旅游。严格执行旅游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妥善保护自然生态、原居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环境,走生态文明的旅游发展之路。
(二)差异化定位
经济区域的形成,有赖于区域内各城市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动态的产业分工体系。城市圈旅游区域的形成同样如此,需要各城市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形成专业化生产,立足资源特色来差异化定位、错位竞争。武汉城市圈旅游差异化竞争定位,需要把握圈内和圈外两个层次。对圈内而言,城市圈九个城市要权衡各自在圈内的特色和比较优势,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形象设计、主题提炼、产品定位等方面体现差异化定位、错位竞争的原则。同时加强资源整合,发挥规模效应,实现差异化开发和集约式经营,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日后的恶性竞争。对圈外而言,要综合评价旅游资源赋存的空间分异,兼顾圈内一致性与圈外差异性,放大自身的独特优势。
(三)一体化整合
旅游业发展步入区域竞争的新阶段后,需要一体化协作、区域性整合来发挥整体效应,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旅游资源来降低生产成本与交易成本,提高区域旅游竞争力。通过建立协商互动、信息互通和市场互惠等机制,有机组合城市圈内旅游要素,不断扩大合作范畴,共同举办旅游节庆活动、共同开发旅游线路、共同设计开发独具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等形式,实现区内资源、产品、线路、营销的整合,将武汉城市圈打造为旅游共同体,对内破除市场障碍,互送客源,对外进行联合营销,塑造整体旅游形象。形成体系健全、制度规范、机制有效、运转协调的协作体系,推进旅游业一体化发展。
(四)网络化布局
借助现代交通、通讯和网络等各种服务设施通道,连接各旅游景点和旅游区等节点,并发挥政府和行业协会的组织作用,使城市圈旅游业构成一个纵横交织、竞争与协作关系紧密的运行网络系统。即形成交通、通讯等区域旅游发展保障网络;旅游企业网络协作;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景点等产业网络以及旅游市场协作网络等网络系统,各分网络共同构成区域内旅游业互补、协作和竞争的大旅游产业体系。通过互补效应、共生效应和整体效应实现旅游空间效率最大化。这既有利于旅游经营者降低经营成本,并根据旅游者的不同旅游需要,组织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也有利于旅游者节约旅游支出。
(五)品牌化经营
旅游业的发展,正面临着从产品开发向品牌经营时代的过渡。品牌化经营要从品牌的内核及外延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加快建设新的、具有国际水准的标志性旅游项目和旅游设施,以世界遗产、最佳旅游城市、国家5A级景区等知名品牌的申报与建设为契机,推出一系列有竞争力的旅游城市品牌、旅游景区品牌、旅游饭店品牌、旅行社品牌,打造一批有鲜明特色、有市场吸引力的跨省市精品旅游线路。通过旅游项目的带动、旅游功能的提升和旅游服务的改良,不断优化区域旅游品牌的内核;另一方面,从品牌外延来看,应依托形象载体实现品牌传播。提炼区域旅游主题形象,并以具有区域特色的旅游形象体系作为支撑,为区域旅游设计宣传口号、标志物、吉祥物等,同时通过创意设计方案和营销推广方案指导区域旅游形象的推广,最终从内到外为武汉城市圈旅游塑造鲜明独特、影响深广的强势旅游品牌。
三、战略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充分挖掘武汉城市圈优越的自然生态及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构建特色鲜明的武汉城市旅游圈,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和全国旅游业“两型社会”建设的典型示范区。重点建设一批高质量的温泉、山地、湖泊型休闲度假区和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专项产品,打造城市圈各具特色的科教文化、温泉度假、红色文化、生态休闲、工业旅游、三国文化、宗教文化和体育健身等八大精品线路旅游产品。形成“一核”(武汉市)、“两轴”(长江-汉江人文旅游发展轴、京珠生态休闲旅游发展轴)、“三圈”(环武汉城郊游憩带、环武汉山水都市文化旅游圈、环武汉山水生态休闲圈)和“多节点”(十大旅游明星城镇)的空间结构。使武汉城市旅游圈成为旅游功能无障碍、旅游服务无缝隙的旅游一体化区域;成为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展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圈;成为国家旅游管理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的先行示范区域。
(二)阶段目标
1.近期(2011—2015):重点建设与整合资源
到2015年,旅游业发展为城市圈的新兴支柱产业和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武汉城市圈成为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打造“江湖城市圈,生态休闲地”的形象定位。依托增长极并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突显城市圈都市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的特色。整合武汉东湖旅游资源、大别山旅游资源、咸宁温泉资源、仙桃、潜江湿地资源,以建成的武昌首义文化区、武汉巴登城、武汉东湖欢乐谷、大冶市保安湖湿地生态旅游区等重大项目为载体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城市圈旅游合作框架基本建立,形成圈内各城市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发展格局,整体效应开始显现。
2.中期(2016—2020):打造品牌与全面提升
旅游业成为城市圈重要的支柱产业,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加快扩展国际市场,武汉城市圈成为国内外游客市场的重要旅游集散地与目的地。产品布局呈现轴向一体化趋势,形成南北向京珠高速生态休闲旅游发展轴、东西向两江人文休闲旅游发展轴。依托武汉极地海洋世界、世茂嘉年华、咸宁陆水湖飞行体验旅游、黄石西塞山古战场、鄂州三国主题影视文化园、潜江借粮湖休闲度假旅游、李时珍国际健康旅游区等一批旅游产品开发,引导传统观光旅游向以观光、会展、休闲度假为核心的产品体系转变。城市圈旅游一体化区域逐步形成,管理体制、合作机制日益完善,实现区域旅游开发、运作、管理的统筹协调。
3.远期(2021—2030):稳步扩展与完善体系
旅游业成为城市圈现代服务业的重要部门、第三产业的重要支撑。城市圈旅游国际形象不断提升,在旅游管理、营销、服务等方面迈向国际领先水平,步入全面国际化阶段。城市圈“湖乡、人文、休闲”的品牌特色更加鲜明。空间结构上,以旅游中心城市为依托,以交通网络为通道,形成区域旅游网络体系,三大旅游圈(郊区环城游憩带、环武汉游憩圈、大武汉旅游圈)格局日益显现。旅游产品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形成以观光、度假、会展、文化产品四位一体为主导的多元化产品体系。城市圈旅游区域完全实现品牌形象、开发建设、旅游营销、旅游服务的一体化,城市圈成为旅游功能无障碍、旅游服务无缝隙的一体化区域。
(作者单位 湖北省委党校)
(责任编辑 崔光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