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
2011-04-03杨纯新钟儒刚
○杨纯新 钟儒刚
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
○杨纯新 钟儒刚
科学发展观是对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创新。其核心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作为时代精英、民族栋梁、祖国未来的当代大学生,其人文精神严重缺失,这已引起有关部门以及众多资深人士的高度关注。于是,素质教育在全国展开,这对于推动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践行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作用。
一、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人文精神一词,源自西方,也可称作“人文主义”。它包含三层涵义,即尊重人的最高价值;以人的发展为本;以人的自我实现为本。人文精神是针对现代西方社会发展进程中片面强调物质消费主义,技术工具主义至上等方面而言,强调的是人文本体,核心是“以人为本”。它蕴涵高扬人的价值,追求人自身的健全和理想的达成;秉承理性原则和主体意识;重视终极追求,执着探索超越现实的理想世界和理想人格;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以及永恒的道德精神;倡导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2]。党的十七大报告精辟概括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它表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是抓发展,但发展不再是过去单纯抓经济建设、杀鸡取卵式的片面发展,而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可见,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在全社会加强人文精神的培育。
人文精神作为人才的基本素质,对大学生来说,关系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关系到他们能否全面发展。然而,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高校效仿苏联模式进行改革,理工科院校中纷纷取消人文和社会科学院系,虽然突显了理工应用学科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但忽略了人文素质。尽管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注意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在加强学科的综合性发展和充实人文科学教育等方面都作了一些努力,但整体格局没有实质性改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强调保障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大学的人文精神因受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再次被冷落。大学强调的是英语、计算机等实用性课程,对人文学科不够重视,课程安排上也大打折扣,随之带来的是相当多的大学生重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而人文素质欠缺。其主要表现有:其一,在认知层面上,认识高度不够,对知识、科学、真理的求索动力不足。其二,在人生态度层面上,人生目标迷失,情感脆弱,心理素质差。由于没有人生目标,很多大学生对自己将成为什么样的人、从事什么职业、对社会尽什么责任感到茫然。其三,在道德层面上,道德意识缺失,诚信意识淡薄。受市场经济带来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影响,有些学生见利忘义,以个人利益牺牲他人利益或者整体利益,有的利用互联网等先进手段恶意侵袭他人等,很多学生认为良心不值钱,不守承诺,有的甚至没有自尊、自信、自律等方面的正常意识。其四,在社会关怀层面上,集体主义观念淡薄,人伦关系不和谐。很多学生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他们在人文追求方面实际存在:个人本位取向与社会本位取向的矛盾;功利主义取向与道德目的取向的矛盾;理想人生与现实人生的矛盾。三种矛盾归结到一点就是人文关怀与现实关切的矛盾[3]。
究其原因,有外因,也有内因。从外因看:一是社会对科学、技术发展的片面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借助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科学至上”、“技术至上”的观念深入人心,与之相对,人文精神因不能取得立竿见影的功效而被人们轻视。二是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市场经济是以灵活的市场为导向来调节配置资源的经济体制,讲求价值规律和利润原则。它带来了中国经济的腾飞,同时资本主义的拜金主义等一些腐朽思想在人们思想上滋长,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消极影响,侵蚀着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导致了大学生人文精神失落。
从内因看,是高等教育的失误所造成。如前所述,受苏联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我们的高校教育重理轻文、重智育轻德育,只注重培养专业知识,缺少通识教育。这对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是极为不利的。后来,总结经验教训,从20世纪70年代起华中科技大学等工科院校中开设了文科课程;许多高等学校在保留自己传统的专业特色的前提下,向综合型大学方向发展,先后开设了一些文科类专业,在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为人文素质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育部早在1998年就曾明确指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四个方面。其中文化素质的重点是人文素质,因为人文素质对于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是养成其他素质的基础。它既是形成人的正确的价值取向的依据,也是提升大学生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塑造健康人格的前提。高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培养政治立场坚定、道德情操高尚、实践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体现了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可见,大学教育理念与科学发展观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
(一)做到转变教育观念与践行科学发展观相统一
坚持科学发展现,以人为本是立足点,以人的全面发展为落脚点,这也是高校应该遵循的教育理念。据调查,在当前高等教育实践中,确实存在重视理工科教育、轻视人文教育,重视实践技能、轻视人文素质的现象,这不符合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高校担负为国家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的重任,既有振兴经济、推动科技发展之责任,也有文化传递、人伦教化等义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高校发挥其科技、人才优势,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固然必要,也重要,但是它传输的人文精神对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是科学精神不可替代的。因此,高校固然要教给学生必要的文化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还要传授方法提高学生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能力,但更为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在社会上做人。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我们办大学所应持有的理念。高校要牢牢把握好“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主题,加强文理贯通,加强理论教育与服务社会实践想结合,培养学生既有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技能,又有适应社会长远发展的人文素养。
(二)做到提升专业素质与培育人文精神相统一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膨胀,信息增值。毫无疑问,大学生应当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增强实践动手能力,弘扬科学精神。大学生还应当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自尊、自立、自信、自强、乐观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及其他人文素养。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杨叔子曾指出:“一个民族,没有人文精神,不打自垮。”如果说科学精神是推动力,人文精神则是方向和灵魂,人文精神往往影响科学精神发挥作用。事实上,那些重理工轻人文、重科技轻人文的学生缺乏普遍性的基本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其科学反思能力和创造能力也不一定强,他们在待人接物、人际沟通等方面的实践能力也欠缺。很多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正确,但践行能力低下,不知该做什么,如何做。如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他们熟知父母的艰辛,应该勤俭节约,但是事实上他们也经常潇洒走一回,不懂感恩,也不知道通过勤工俭学等途径减轻家庭负担。还有一些学生本意想帮助同学,但不知如何着手。因此,我们一方面要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学习交流、学科竞赛、学术争鸣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提升科学素质;另一方面要引导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文素质。
(三)做到重视课堂教育与加强课外熏陶相统一
学生在大学里接受系统化的人文素质教育,与之密切联系的是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在制定培养目标方案时,学校领导、院系领导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强化人文学科课程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人文精神培育的主渠道,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到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效果。高水平的教学内容一般体现人文科学的知识性、前沿性,也具有帮助学生解决社会问题和人文困惑的现实性。学生接受其教育,不仅能够积累优质的人文知识,也能在老师的启发下进行深入的人文思考,提升自己的人文修养。在教学方法方面,空洞的说教肯定适得其反,教师可通过将深入浅出的理论分析和生动活泼的案例教学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人文关怀,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及时矫正个别学生的错误认识,能够增强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人文精神的认同感和判断力。当然,在课内外教育过程中,还必须提高教师队伍自身的素质。因为教师不但“授业”、“解惑”,而且还“传道”,教师的政治思想、道德修养、治学态度、言行举止都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教师必须做到有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严谨的治学态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为人师表。至于人文课程教育,可以因不同性质的院校而有所不同,可与专业联系起来开设适当的人文课程,也可以把人文课程的必修、选修学分作为学生毕业的条件,同时应该强化课程考核。
人文精神的培育除依赖课堂教育培养外,更多的依靠课外熏陶。校园文化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4],它通过宣传先进文化和科学理念,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校园文化建设,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校园文化制度建设。规划大学人文教育首要的是在制度文化上下功夫。有了人性化的制度,就能规范学生的言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常规教育活动、主题班团体活动、社团活动和各种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等,受教育启发和活动感化,他们就会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并成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诚信的生力军。二是校园文化氛围建设。校园文化有着不同于机关企业的文化,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有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校园培养一种崇尚科学真理、追求民主自由、文明平等的人文精神。其实,现在名牌高校吸引人之处不在于其地理位置,而在于她有名师。所以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应不断营造良好的人文学术氛围,让名师的人文精神吸引、教化莘莘学子;用科学规范管理、热情高效服务激励学生求真、求善、求美。同时,开展各种充满生机的课外文化活动,积极利用网络平台正确引导、有效沟通,使学生道德行为受到控制和制约,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良性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从而展现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三是校园人文景观建设。昔有“孟母三徙,择邻而居”之说。今天,择校风的兴起,就是人们选择教育环境的表现。一所布局结构合理、环境优美、景观别致的大学如同一个深邃、典雅的景点肯定让游人叹为观止,留连忘返,大学的人文历史景观会让学生产生爱校如家的感觉,这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塑造具有重要的作用。校园景观建设要做到绿化、美化、知识化融于一体,提高校园文化品味,同时,加强养护管理,为这些景观进行必要的“包装”,为它们制作“名片”——标牌,用整洁、优美的校园自然环境陶冶学生情操。
(四)做到把握时代精神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统一
当前,发展创新是时代主旋律,我们应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统筹兼顾,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历史的昨天涌现无数团结拼搏、开拓创新与无私奉献的爱国仁人志士,正是他们可歌可泣的革命精神铺垫了发展的根基,建设的今天需要继续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统道德,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人文精神。因此,我们在把握时代主旋律的同时,应该援用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教育影响学生。用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大学生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用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学生培育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人文情怀,构建和谐的社会人伦关系;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学生养成团结友爱、诚实守信的品性,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当然,我们还应该吸收外国文化的精髓,将其发展成为先进的民族文化。只有用这样的文化熏陶,才能提高大学生善于反思的道德内省力,培养其为人处世的理性和善良的心地以及致力于自我实现与整体和谐共同发展的价值取向。我们的大学生只有全面发展,既勇于拼搏又善于创新、既会做事又会做人、既展现科学素养又饱含人文精神,才能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1]《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3页。
[2]《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1卷,《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27页。
[3]范美香:《论人文精神的培养与21世纪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15日。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2007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重点项目成果(项目编号:2007Z054)。
(作者单位 湖北咸宁学院)
(责任编辑 张 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