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学生应对方式影响因素刍议
2011-04-02胡建兵周树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大学
◎胡建兵 周树红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大学)
在校学生应对方式影响因素刍议
◎胡建兵 周树红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大学)
当前很多媒介报道,我国在校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容乐观。如何矫正学生的不良应对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应对方式,从而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摆在每一个心理学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而完成这一任务必然先要研究影响在校生的应对方式的因素。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出发点。
一、实证研究
本文通过设置情境问卷,采用特质论与过程论相结合的研究取向,分三个实验,分别对具体情境因素、特质因素中在校生的年级、性别、气质对在校生的应对方式的影响作用进行考察。
(一)实验一
1.实验目的 本实验通过情境设计,参照Lazarusr的过程论的应对模型,考察具体情境因素中克服应激情境的难度、应激事件与个体间的责任、暗示语效果对在校生应对方式的影响。同时验证该模型在该情境中的正确性。
2.被试 在宁波理工学院四个年级中每年级随机抽取两个班作为被试。总共收回有效问卷324份,其中男生166人,女生158人。
3.实验材料 自编情境问卷一、二。情境主要是假设被试在公共汽车上发现小偷在偷东西这一情境,通过操纵具体情境因素的变化,看被试的应对方式有何不同。问卷选项是把情境问题采用开放性回答对两个班进行测试,答案收集之后编类分级。从收集到的答案来看,我们可以把该情境的应对方式大致可分为主动到被动两类应对方式共5点等级量表,分别为:1.对小偷采取攻击性措施;2.采用主动行为制止小偷的偷盗行为,但不对小偷攻击;3.向周围人求救;4.被动逃避不让小偷得逞;5.不作反应。1到5项的分值分别为5到1分。得分高表示应对方式倾向于主动应对,反之,则倾向于采用被动应对方式。
4.实验设计 每年级两个班,每个班的主试提示的暗示语不一样,一组被试听到的暗示语是对小偷采取主动性应对遭到不好的后果,另一组被试听到暗示语为对小偷的主动应对得到了良好的结果。每个班两组分别做附录一、附录二问卷。分别进行距离远近情境下2(难度)×2(暗示效果)的二因素分析与距离远近情境下应对方式得分的T检验。
5.结果分析 实验中可以看出:在难度相等情况下,采用暗示语暗示主动应对方式效果好的被试,被试得分都高于采用暗示语暗示应对方式效果差的被试得分。暗示效果一样的情况下,碰到高大小偷的被试得分都高于碰到弱小小偷的被试的得分。难度对应对方式的主效应十分显著(P<0.01),但暗示效果只在距离被试较远情况下对应对方式的主效应才显著(P<0.05)。距离近情境下被试应对方式得分显著高于距离近情境下的得分。
6.讨论 本文可以这样推论:(1)被试对小偷的距离的评估可以认为是被试对该情境事件所负的责任的评估。当我们自已认为有责任对某情境作出反应而没有时,我们倾向于认为将受到社会道德谴责,会使自已名誉或自尊需要受损,当评估自己对某情境事件没有责任时,不采取行为也不会出现名誉或自尊受损。因此对事件的责任评估直接影响自已对该情境要不要做出反应,故对情境事件的责任的评估也是Lazarus所说的初级评估。(2)被试对小偷的体形大小评估意味着被试评估应对技巧与情境要求间匹配的程度即Lazarus所说的二级评估。(3)应对后效的评估可以来自个体的经验,也可以借鉴别人的经验。后一点说明,对应对后效的评估干预可以通过主试对被试的暗示语不同来进行。从实验一的结果来看,小偷与被试的距离、小偷的相对体形评估都对被试的应对方式有显著影响,这说明对该情境的初级评估与二级评估对被试的应对方式影响有显著性。暗示语与小偷的距离之间有交互作用。在与被试距离远时,有显著作用。当被试与小偷的距离近时,对应对方式的影响不显著。由于暗示语不能代替被试对应对后效的总的评估,它仅仅代表被试应对方式后效评估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可以推论,应对后效的评估也对应对方式很大影响。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Lazarus的应对过程三种评估对个体的应对方式产生影响。暗示效果和被试与小偷的距离有交互作用,这可能是由于一般情况下,当情境事件与我们关系重大时,也即是应激事件与我们责任比较大时,我们对该事件应对方式的选择余地更少,反之,则应对方式的选择较大,而后一种情况下,暗示产生的作用就更大。
(二)实验二
对在校生的特质的考察不仅要考察在校生的个性,还要考察在校生的能力,社会经验等。当前许多研究表明,在校生的年级与性别不同,其性格、能力、社会经验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所以对在校生的年级与性别进行研究是考察在校生的能力、性格、社会经验等的良好指标。
1.实验目的 考察年级与性别对应对方式的影响。
2.被试 分别抽取宁波中学初一、高一,宁波理工学院大一各两个班共348人,男生188人,女生160人。收回有效问卷332份,男生170人,女生162人。
3.实验材料 自编情境问卷三:方法与前问卷同。
4.实验设计 抽取不同年级、不同性别被试做该情境问卷,通过作3(年级)×2(性别)的二因素方差分析。了解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被试在所设置的情境中应对方式是否有差别。
5.结果分析 从实验中可以看出:高一学生在应对方式得分上显著高于初一和大一学生在应对方式上的得分。初一学生与大一学生得分没有显著性差别。年级与性别的主效应在应对方式上都十分显著(P<0.05=,但年级与性别交互效应不显著。
6.讨论 从年龄上看,初一学生平均12.1岁,高一学生平均15.3岁,大一学生平均18.7岁。初一学生正处于从少年期到青春期过渡的阶段。无论是他们所获得的能力还是心理发展水平,都还达不到足以完全产生青春期那种强烈的独立性意识。这一阶段的人仍带有遵从权威的特点,碰到小偷偷东西时,比起高一学生,他们相对不太会采用可能引起不安的应对方式,而认可回避矛盾的应对方式。高一学生此时正处于青春期,随着身体的发育与心理的成长,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他们血气方刚,希望得到社会的承认。此时他们由遵从权威阶段逐渐过渡到反抗权威,追求独立阶段。当碰到小偷偷东西的情境时,他们倾向于采用主动、激进的应对方式,对小偷进行惩罚性措施。大一的学生可能由于随着社会阅历的增加,受社会的一些不良风气影响的增多,处理事情逐渐更灵活保守一些。
从男女性别的差异来看,作者认为这种差别主要来源于两个原因:一方面,生理上女性的荷尔蒙分泌量不如男性高,而荷尔蒙是影响机体对外界产生攻击性与控制性欲望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女性在体形上、力量上也比男人弱。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对女性的影响也是造成在该情境上应对方式得分差异的原因之一。在传统文化中,女性被认为是温柔的,内敛的。当她们碰到自己利益受到侵害的情况时,与男性相比,更容易采用被动防御的应对方式。产生自责的,指向自我的矛盾态度。而男性与之情况相反,当同样碰到小偷的情境下,采取被动逃避行为往往被认为是没有男人气的表现。
(三)实验三
气质是人的典型的稳定的个性特征之一,是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在程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等动态特征上的综合体现。它对于人的实践活动有一定的影响。不同的气质类型的人在对待或处理同一事件时,其态度、方法与效果可能是迥然不同的。然而,对气质与应对方式是否有影响目前还没有人探讨。
1.实验目的 考察气质与具体情境下的应对方式的关系。
2.被试 为了平衡年级与性别对应对方式的影响,分别按年级、性别比例抽取宁波理工学院在校大学生600人。每年级150人,男女各半。
3.实验材料 自编情境问卷一中问题情境主要是假设被试在公共汽车上发现小偷在偷自己的东西,看被试有何不同的应对方式。选项先是从一个班测试的开放式回答收集之后编类分级。从收集到的答案来看,同样可以把该情境的应对方式大致可分为主动到被动两类5点等级量表,分别为:1.对小偷采取惩罚性措施。2.采用主动行为制止小偷的偷盗行为,但不对其惩罚。3.向周围人求救。4.被动逃避不让小偷得逞。5.不作反应。1到5项的分值分别为5到1分。得分高表示应对方式倾向于主动应对,反之,则倾向于采用被动应对方式。气质量表采用我国心理学家陈会昌先生编著的心理气质量表,该量表在当前我国广为流行,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它由60个题目组成。分4个分量表,分别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
4.实验设计 先通过对被试进行气质问卷的测量,筛选出典型的气质类型者,再对其进行情境的应对方式的测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他们的应对方式有何差别。先从气质量表的测量中选取出典型的气质类型被试共138人。其中多血质类型41人,胆汁质类型34人,粘液质类型32人,抑郁质类型31人。抽选方法:按照典型气质划分规则,在4个分量表中选取出分量表总分大于20分或1个分量表分比其他3个分量表分都大4分以上者。则定该被试为具有该分量表气质类型的人(本文不研究混合气质类型的人)。通过对抽取的样本进行情境问卷测验。
5.结果 在四种气质类型中,应对方式的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排序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通过方差分析可以看出,气质因素的主效应显著。进一步通过多重比较发现,胆汁质的被试得分显著高于粘液质、抑郁质的被试的得分,显著性水平都达到0.01,但与多血质被试得分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多血质的被试在应对方式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抑郁质。与粘液质被试的应对方式得分差别没有达到显著水平。粘液质被试得分与抑郁质被试没有显著差别。该实验说明,在该情境下,胆汁质者的应对方式最为主动,其次依次为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的应对方式最为被动。
6.讨论 气质心理的研究表明,不同气质的人,其高级神经活动在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差异,他们在情绪体验的快慢、强弱、隐显以及敏感性上是不同的。一般说来,胆汁质的人高级神经活动强度大、不平衡。这种神经活动的特性更多受遗传素质的影响。他们一般直率热情、精力旺盛、嫉恶如仇,但情绪易冲动。这可能是他们在碰上小偷偷东西时,会比一般人采取更主动、更激烈、更指向应激源的反应方式原因。多血质的人神经活动方式也具有强度大特点,但与胆汁质人不同的是他们的平衡性好,灵活性高,他们通常具有活泼好动、灵活机智、反应迅速、性格爽朗果敢等特点。所以当他们遇上小偷偷自己东西时,虽然也会倾向于采用主动性的应对方式,但比起胆汁质被试来说,倾向于采用更灵活温和的方式。比起胆汁质者,他们选第三项(制止小偷的行为就算了)更多些。粘液质的人高级神经活动也比较强,但灵活性比较差。通常具有稳重安静、反应缓慢、因循守旧等特点。故当他们遇到小偷偷东西时,一般倾向于采用息事宁人的态度,不想把事件扩大化。抑郁质的人高级神经活动强度较弱,通常具有行动迟缓、性格孤僻、体验深刻、敏感多疑、心情消沉、自卑谦让、安份守已等特点。他们在碰到小偷偷窃时,一般倾向于在不损失自己利益情况下,采用被动防御的应对方式的较多一些。
二、总结
如前所述,气质主要从高级神经活动的强度、平衡性、灵活性来划分。(1)高级神经活动强度大代表精力旺盛,可担负繁重的工作。反之,则不能胜任繁重持久的工作,做工作总是比别人做得慢,显得反应迟钝。③在这个维度上,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人都属于高级神经活动强者,而抑郁质人属于高经神经活动弱者。这种强度上的差别表现在过程论的应对模型中的初级评估与二级评估上也出现了差别,前三者可能对自我克服应激的能力与资源的评估更高,从而这种评估的差别影响到他们对应对方式的选择的不一样。在本研究中,前三者比后者在应对方式得分上都高,其中胆汁质与多血质被试得分与抑郁质相比更达到显著水平。(2)在平衡性这一维度上,主要是控制神经的兴奋与抑制功能。从高级神经活动的平衡性这一维度来看,它们对应对方式的影响可能更多表现在对应对后效的评估上。胆汁质的人由于情感易冲动,往往不太会对应对方式的后效进行评估,做事仅凭当时情感。而多血质与粘液质的人在对小偷做出应对之前,可能会考虑多种应对方式的效果,因而可能在处理这种情境时更加多样化,更加灵活。从本研究的实验来看,胆汁质在该情境中的得分最高,正好符合了作者假设。(3)灵活性是指神经活动由兴奋转向抑制,又由抑制转向兴奋这样的反复更替的速度,它反映一个人能否适应外界迅速变化的情况。④在这一维度,多血质人神经活动灵活性高,粘液质人神经活动灵活性低。这两者的差异可能是造成他们在二级评估上有差异,从而影响他们的应对方式上得分不同的原因。
应对方式既受个体特质的影响,又受情境因素的影响。在研究应对时,应把两者结合起来。在本文的实验中发现个体的应对方式既受被试个体特质(年级、性别、气质)的影响,又受当时该情境中小偷的相对体形、小偷离被试的距离、暗示语的差异所影响。从实验一可以看出,克服应激的难度、应激事件与被试的责任、暗示语对主动应对方式的暗示效果不同这三者的评估对被试应对方式的选取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且应激事件与被试的责任与暗示语之间有交互作用。证明了Lazarus的应对模型在该情境中的正确性。应对方式受三种评估过程影响。应对后效的评估与对应激事件的初级评估有交互作用。在该情境中,个体的性别、年级、气质对应对方式都有影响。在性别上,男性更倾向于采用主动的应对方式,女性更倾向于采用被动的应对方式。在年级上,高一学生更倾向于主动的应对方式,大一与初一的学生更倾向相对被动的应对方式。在气质上,胆汁质的人应对方式最为主动激进,多血质次之,抑郁质更多采用被动防御的应对方式。此外,个体克服情境的难度评估,对应激事件的责任评估,暗示语的差异都对个体的应对方式产生影响。难度越小、责任越大、暗示语中对主动应对的效果越好,个体在应对中越倾向于采用主动性应对方式;反之,个体则倾向于采用被动的应对方式。
注:
①Weber H.Sometimes more complex,sometimes more simple.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1997(2):171-172.
②梁宝勇.应对研究的成果、问题与解决方法[J].心理学报,2003(6):643-650.
③④郑日昌.中学生心理诊断[M].山东教育出版社,322.
责任编辑 纪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