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黄帝内经》和谐文化观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价值
2011-04-02林艺鸣
林艺鸣
(昌吉学院党政办公室 新疆 昌吉 831100)
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发展进入新的时代,共建和谐是当今人类发展面临的共同课题,凸显“和谐文化”特色的《黄帝内经》是中华文化自信力和凝聚力的根基,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文化地位。显然,研究《黄帝内经》的根本目的之一是为了探寻其理论价值的当代转换及其对现今时代的影响,从而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黄帝内经》蕴含的和谐文化观对现实的辐射和启示是多方面的,展现出丰富多彩的多元性和跨专业领域的研究价值,本文选其六个学术视点加以阐述。
一、欣欣向荣的文化活力
学界认为《黄帝内经》就其内容而言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黄帝内经》作为祖国传统文化的典籍,在中华民族近两千年繁衍生息的漫长岁月中的贡献功不可没,它以求真寻理久远弥新的奇思妙想,在中华文化经典的潺潺河流中连接古今,把古代先民崇尚生存的生命密码与信息化时代的生命解码标立在文化与科学的坐标系上,形成人类文明的精彩函数与多元方程,以其欣欣向荣的生命活力在当代转化为建设和谐社会的文化思想。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指出:“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1]。《黄帝内经研究大成》总主编王洪图以中国专家为主,并特邀日本国、韩国部分专家集体撰著,标志中华文化古老典籍之一的《黄帝内经》在面向现代中国日新其业的今天,也正走向世界,在地球村出现多国研究《黄帝内经》的热点。《黄帝内经》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昭示着它在人类文明史上的生命活力。
二、物人相通的生态文明
《黄帝内经》的“自然”色彩贯注生命的本真,合于自然规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2]天纪地理是宇宙运动的和谐范式,也是生态文明的内在机制,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也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黄帝内经》在两千年前阐述的“自然”之理,是炎黄子孙生生不息巍然屹立于世界文明东方的旭阳及霞光。它主导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实质是物人相通的生态文明观念,启示今人彻底消除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转变发展模式、生活观念、消费观念,警示政府抛弃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坚持环境影响评价,从源头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使经济社会建设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和谐社会的内涵。
三、生为大美的健康保护
人是自然造化的精灵,生命的色彩是天地间的最美。一切审美的本质皆以人为核心,离开了人无所谓美,也无所谓一切文化。《黄帝内经》主导的以人为本的生命观,实质是以人为美的健康观,而健康的本质是人充满活力和生气的生命。换言之,生之美,乃真正的天地大美。想要塑造和强化这个“大美”,就应遵循《黄帝内经》主张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以及“内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宦之形”合于生命律动的文化范式。然而,在物质文明远远超越春秋时代的今天,人们常常疲于工作、累于人际、伤于名利、忧于欲望、害于缺德,往往神情倦怠、病体怏怏。其积极的追金态度、消极的轻生观念,严重破坏了天地“大美”——损害了人的生命,而建设和谐社会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命存在,忽视了人的生命,一切无从建起。生命的缺失是自然和社会的畸形,生命的完善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基,这也是《黄帝内经》流淌千年的文化血脉中的终极启示。
四、心境相和的生存超越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3]。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必然给社会的思想价值体系增添新的色彩,具体对于生命个体来说,或面临变革的挑战,或面临调整的困惑,进而引发价值观的变化,反映到生活上,或是令人欣喜的人生新貌,或是焦虑重重的生存压力。因此,文化的作用更加凸显,之于《黄帝内经》,《灵枢·海论第三十三》云:“得顺者生,得逆者败;知调者利,不知调者害。”[4]《素问·征四失论篇第七十八》云:“不适贫富贵贱之居,坐之薄厚,形之寒温,不适饮食之宜,不别人之勇怯,不知比类,足以自乱,不足以自明,此治之三失也。”[5]适应贫富贵贱的处境、适应饮食条件的变化,或采取人与境合、人随时动、时过境迁、顺遇而为的养生之道,或采取守境待时、不变应变、以静制动、随遇而安的超越方法。《黄帝内经》告诉今人:心境相和,方能摆脱生存压力,化解生存困惑,创造生存和谐。
五、开放包容的人文气度
当今时代是开放的时代,社会开放的本质是人与人的开放,其实现途径是人与人的宽容与包容。《灵枢·通天第七十二》:“阴阳和平之人,居处安静,无为惧惧,无为欣欣,宛然从物,或与不争”[6]。 婉然和平、与人不争,是和谐人际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改善人文环境的哲学智慧。建设和谐社会要从树立和增强世界眼光、全国大局和战略思维做起,科学审视中国—世界合作的包容气度、新疆与内地省区合作的开放形象。人和气灵,只有开放包容,才能推动产业合作、推动文体交流、推动更多合作机制落实,把“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大文章一篇篇地写下去,并不断地扬弃和完善。
六、巧义卓立的思想艺术
《智慧:思想的艺术》一书作者陈伟光认为:真正的智者,是思想的主人而非奴隶;懂得如何思想的人,欣赏着生活的风景,享受着绚丽的人生;不懂得如何思想的人,沦为思想的囚徒,饱受生命的煎熬。《黄帝内经》是一本使人明智的书籍,书中内容有助于人们解决生活中的困扰,尤其是认识世界的困惑。古人认为懂阴阳者知天下,唯物辩证法认为掌握了矛盾思维的方法就基本掌握了认识世界的方法,其实与《黄帝内经》的哲学思想一脉相承。《素问·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决”[7]。《素问·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可见《黄帝内经》的理论基础处处不离阴阳,其阴阳平衡运动可以用太极图简明形象地诠释,其辨证平衡的世界观既是人类思想的艺术,又是巧义卓立,穿越千古而生生不息。
总之,《黄帝内经》阐释的和谐文化观在当代文化大视野中依然焕发生气勃勃的活力,对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
参考文献:
[1][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
[2][5]张登本.全注全译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28,555.
[4][6]张登本.全注全译黄帝内经.灵枢[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193,355.
[7]王维.中国民间黄帝内经[M].北京:线装书局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