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创伤脾切除术后抗凝治疗致急性大出血1例报告
2011-04-02李汝信王干生凌爱军倪生华彭俊洋谭河鹏
李汝信,章 鸣,王干生,凌爱军,倪生华,彭俊洋,谭河鹏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20岁。因车祸致伤头部、腹部及右下肢,昏迷1小时急诊入院。入院时查体血压100/68mmHg,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7分;两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应迟钝;右眉弓裂伤2.5cm,右大腿畸形。CT检查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胸部平扫无异常,脾脏下极破裂;X线检查右胫骨中段裂纹骨折,右股骨外上髁骨折,右股骨上段骨折;B超检查示脾破裂。血常规检查:白细胞21.6×109/L,血红蛋白(Hb)160g/L,入院后3小时血压90/50mmHg。
2 治疗 全麻下行脾切除术,术中输血500ml,术后行右胫骨结节骨钉牵引,牵引重7kg,患肢无明显肿胀。术后予抗凝、抗炎治疗。于术后第8天应用肠溶阿司匹林100mg 1次/d,潘生丁25mg 3次/d;第13天加用复方丹参20ml静脉滴注1次/d,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g 1次/d;第14天加用华法林2.5mg 1次/d。第16天停用抗生素,手术切口愈合好,右下肢无明显肿胀,病人神志清,进食好。第20天病人突然右大腿肿胀而右小腿不肿胀,9:00急查血常规:红细胞3.4×1012/L,Hb 109g/L,血细胞比容 31.9%,血小板1 130 ×109/L。于当天下午右大腿急剧肿胀、增粗,相当于健侧的2倍,局部皮肤坚硬如石头,而右小腿不肿胀。急查B超示右大腿有巨大血肿,于18:00急查血常规:红细胞1.0×1012/L,Hb 50g/L,血细胞比容9.3%,血小板205×109/L,凝血酶原时间57.8秒,部分凝血活酶时间84.6秒,凝血酶时间18.7秒,纤维蛋白原1.8g/L,D-2聚体强阳性。转入骨科紧急手术,在气管内麻醉下常规消毒铺单,先于右下腹腹股沟韧带上方纵形切口暴露右髂外动脉,安放1根阻断带阻断右髂外动脉(阻断25分钟),与此同时快速用注射器推注输血及静脉快速滴注平衡盐液,行右大腿前外侧纵行切开,长42cm,切开深筋膜及股中间肌时涌出大量积血及血块,总量约3 000ml,骨断端有少量渗血及二处小出血点,予以电凝止血及骨断端涂抹骨蜡,松开阻断带无明显出血。术中输血1 600ml,冰冻血浆600ml,代血浆500ml,平衡盐液1 500ml,术中维持血压96/50~130/90 mmHg,脉搏120~108次/min;术后再输血1 000ml,白蛋白30g,冰冻血浆 400ml,术后尿量每日维持在1 750~4 050ml。术后第2天开始服用阿司匹林0.5g 2次/d,5天后改为0.1g 1次/d,2周后改为75mg 1次/d。术后回病房继续维持患肢牵引,全身治疗,予以头孢类抗生素同时注射维生素K 4mg 2次/d,纳洛酮0.8mg 1次/d,地塞米松20mg 1次/d,输液纠正全身紊乱情况。二次术后第1天,血常规检验:红细胞3.5 ×1012/L,Hb 109g/L,血细胞比容 31.2%,血小板500×109/L,凝血酶原时间22秒,凝血酶时间174秒,纤维蛋白原2.7g/l,术后第 3 天红细胞 3.4 ×1012/L,Hb 117g/L,血细胞比容31.6%,血小板571×109/L,凝血酶原时间12.8秒,凝血酶时间13.3秒,纤维蛋白原2.6g/l,D-2聚体阴性,于入院56天后出院。
讨 论
患者创伤后20天发生患肢(右大腿)急性大出血血肿分析其原因是由于抗凝治疗致凝血障碍所引起,当天化验检查可以看出从9:00红细胞3.4×1012/L,Hb 109g/L,血细胞比容31.9%至 18:00 下降到红细胞 1.0 ×1012/L,Hb 50g/L,血细胞比容9.3%,出现了明显的急性失血表现,右大腿极度肿胀,皮肤张力硬如石头而右小腿不肿胀;与此同时凝血酶时间延长至18.7秒,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至57.8秒,而纤维蛋白原下降为1.8g/L,出现了严重的凝血病,此时D-2聚体强阳性是由于急性大出血引起。本例因脾切除术后由于脾功能低下致使血小板增多,术后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无可非议。一般而言,预防动脉血栓的形成主要是抗血小板治疗,应用肠溶阿司匹林即可;而预防静脉血栓形成主要是抗凝血酶治疗,很少情况下两者药物都应用。在抗凝治疗中药物应用应规范,不能所有药物一起都用,而且每日都要严密监测凝血系统的状态,一旦有出血倾向,除及时停药外还要及时应用解除其作用的药物,如应用华法林、维生素K及时解救,因华法林停药后其作用还可持续3~5天。目前在基层医院已广泛开展抗凝治疗,但应规范其用药方法及监测到位。作者在基层医院会诊病人中就曾遇到过因抗凝治疗不规范,监测不到位而并发脑出血、脑内血肿和腹膜后大出血致死的病例,此例的发生也是由于用药不规范,监测不到位所致。
体会:本例需紧急手术,但病人在严重危急状态下如何保证维持术中病人靶器官供氧,特别是心脏功能的维持成为重点。我们采取右髂外动脉上阻断带保证仅有的循环血量供给3/4躯体循环,与此同时,快速用注射器静脉推注输血和补充平衡盐液及冰冻血浆,同时也保证了手术切开患肢时不再出血,避免血液进一步丢失。在松开阻断带时由于循环血量已基本补充,保证了病人平稳度过手术关。术中术后及时补充血液及冰冻血浆中的凝血因子,及时应用维生素K、华法林及应用皮质激素等各种措施迅速抑制过度炎症反应,纠正靶器官功能障碍,使病人顺利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