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14周妊娠260例临床观察

2011-04-01张文梅

当代医学 2011年2期
关键词:药流司酮米索

张文梅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中山市古镇医院2009年1~12月260例妊娠10~14周病例,年龄18~28岁,身体健康,无米非司酮及前列腺素禁忌证,本人自愿选用口服药物流产。B超诊断宫内妊娠,胎芽长35mm至胎儿双顶径30mm之间,妇检子宫大小与妊娠周数相符。妊娠10~12周者170例,12~14周90例。

1.2方法选用湖北药业公司生产的米非司酮25mg/片及北京紫竹药业公司生产的米索前列醇200μg/片。第1、2d分次口服米非司酮,每12h1次,1次75mg,总量225mg。第3d 09:00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服药后观察排胎情况。口服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前后均禁食2h。如不排胎,于第4d9:00予米索前列醇600μg置阴道后穹窿。所有病例排胎后均常规肌注缩宫素20U。本组病例均需住院治疗,并于排胎或钳刮术后1周随诊B超。

1.3 效果评价 完全流产:第3d或第4d用米索前列醇后胎囊完整排出,B超检查未见妊娠囊,阴道出血1周内自行停止;不完全流产:胎儿虽排出,胎盘未排出或检查胎膜不全,阴道流血量多的,B超检查见宫内残留物,配合行清宫术。流产失败:第4d用药后仍未排胎的,经B超检查证实继续妊娠者,采用钳刮术。

2 结果

在260例药物流产中,完全流产者203例,占78.08%,其中在第3d口服米索前列醇片后排胎完全的183例,占70.38%,不完全流产清宫者35例,占13.46%;而在第4d阴道后穹窿置米索前列醇后排胎的26例,占10%;不完全流产清宫者6例,占2.31%;排胎时间最短的1小时20分钟,最长达14h。药流失败的16例,占6.15%,均在第5d查B超证实妊娠继续,采用钳刮术,手术顺利,出血平均25ml,无宫颈裂伤。

全组病人在服药过程中都有恶心和轻度腹痛,个别有头晕、手麻、手掌瘙痒反应。4例口服米非司酮后半小时出现呕吐,予补充口服米非司酮。2例在口服米索前列醇后出现高热,体温达39℃,未做特殊处理,2h后体温降至正常。全组病例均口服抗生素3d,预防感染。

3 讨论

米非司酮是一种合成类固醇,能和孕酮竞争,与蜕膜的孕激素受体结合,从而阻断孕酮活性而终止妊娠,同时使妊娠蜕膜坏死。能明显增高妊娠子宫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配伍米索前列醇更加发挥前列腺素的作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早孕,已被公认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非手术终止妊娠的方法。

妊娠10周以内的胎儿和胎盘尚未形成[1],药流成功率较高,或者门诊采用吸宫术;手术反应轻;出血少,恢复快。妊娠16周以上者,目前临床多年已采用羊膜腔注射利凡诺尔引产术,技术成熟,成功率较高[2]。但妊娠10~14周时,由于绒毛发育旺盛,胎盘逐渐形成,羊水形成少,行羊膜腔穿刺引产困难。而做人工流产需要采用危险性较大的钳刮术。手术风险大,出血较多。而药物流产是一种安全、少创伤的新型非手术终止妊娠的途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在国内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且取得了显著疗效[3]。但常规方法用于妊娠10~14周,不完全流产率较高,我院调整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剂量后,并配合排胎后器械清宫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虽然不全流产率达15.77%,药流失败者占6.15%,但由于用药后宫颈口自然开大,无须扩张宫颈,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减少了患者的痛苦[4]。这使得许多计划外怀孕的妇女容易接受,而临床医生也愿意开展此项目,经过临床观察,笔者认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终止10~14周妊娠中疗效确切。值得在妇科推广应用,但需住院并具备有B超、刮宫及急救措施的条件下使用。

[1]乐杰.妇产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34.

[2]张惜阴.实用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25.

[3]余艳红,胡茂兰.米非司酮配伍Misoprostol终止早孕440例临床观察[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4,10(1):21.

[4]段云葵,阎素文,殷霞,等.药物流产胎囊滞留机理探讨与临床处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6,12(5):309.

猜你喜欢

药流司酮米索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干预
米索前列醇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药流不全清宫后护理内容有哪些
米索前列醇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中的效果研究
“药流”不可悄悄“流”
药流!不是你想“流”就能“流”!
药流与人流术后不孕症患者宫腹腔镜检查分析比较
用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血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对比
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对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治疗价值分析
缩宫素与米非司酮对人工流产术后阴道出血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