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求职面试的导向作用,强化高职院校人文教育

2011-03-31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应聘者人文素质

汪 平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重庆400053)

1 面试手段在招聘中的重要性

面试是现代企事业单位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它是“一个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特定的情境下,通过主试与被试双方面对面地观察、交谈等双向沟通方式,了解应试人员素质情况、能力特征及求职应聘动机的一种人员筛选技术,是人员选拔中最为传统、最为重要的一种方法”。[1]

面试是用人单位和应聘者之间进行双向交流的机会,面试的形式和题目都是经过组织者精心设计的,其目的在于由表及里地测评考生的技能、经验、职业素养等相关内容。这种手段,能促进用人单位和应聘者之间的相互认识和了解,从而推动双方更准确做出聘用与否、受聘与否的决定。

在高校毕业生的整个应聘过程中,面试无疑是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环,也是难度最大的一环,对求职的成败影响极大。同时,面试也是求职者全面展示自身素质、能力、品质的最好时机;如果面试发挥出色,还可以弥补自身在笔试或是其他条件(如学历、专业)上的一些不足。

在面试的过程中,用人单位不但考察应聘者的技能和经验,而且也要考察其职业素养。应聘者的诚信坚强、爱岗敬业、乐观自信、善于沟通交流、勇于承担责任、富有团队合作精神等人文素质,往往在面试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2 面试考察的主要形式

不同的用人单位采用的面试形式,不同的岗位采用的面试内容都是千差万别的。应聘者只有对各类面试形式了然于胸,深谙每类面试主要考核的能力和素质,才能够在面试中更好地展现自己的风采,获得招聘者的亲睐。

面试形式没有统一的划分标准。在国家选聘基层人员辅导用书中,把面试的基本类型划分为:结构化面试,情景模拟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和答辩式面试四类。[2]马欣川则把面试的基本类型系统地划分为四大类:按所借助的介质为标准,可分为普通面试、可视电话面试、网络面试和其它面试;按照标准化程度不同为标准,可分为结构化面试、半结构化面试和非结构化面试;按照提问的类型为标准可分为情景面试、行为描述面试、压力面试;按照人数为标准可分为个别面试、小组面试和成组面试。[3]

面试主要考察求职者的基本能力和职业素养。每一种面试形式考察的侧重点不同,可以重点考察求职者某一方面,或者几个方面的素质。从理论上讲,面试可以测评应试者的任何素质,但是每一种遴选人才的方法都有利弊,因而在实际面试过程中通常扬长避短,综合运用几种面试形式。在实践中,招聘者往往并不是以面试去测评一个人的所有素质,而是有选择地用面试去测评它最能测评的内容。通过面试,让应聘者表现出招聘者最需要、最看重的核心素质。

3 面试所要考察的主要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它是相对于科学主义、工具理性而言的人本主义、价值理性。科学与人文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价值向度。科学的重点在如何去做事,人文的重点在如何去做人;科学提供的是“器”,人文提供的是“道”。一个既会做事,又会做人的求职者,才更容易受到招聘者的亲睐。

在面试实践中,主要考察应聘者十二个方面的素质。即仪表风度、专业知识与技能、工作实践经验、口头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反应能力与应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工作态度、上进心与进取心、求职动机、业余兴趣与爱好。在这些素质中,几乎都与人文素质有关。

仪表风度体现一个人的精神风貌,人格修养。研究表明,有着良好仪容仪表的人,往往做事有规律,注重自我约束,有责任心。从一个人的工作实践经历中,可以考察应聘者的工作态度、人际关系、责任感等相关内容。谈话是面试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通过谈话,考察应聘者能否将自己的思想观点、意见主张准确而流畅地表达出来。综合分析能力离不开一定的语言概括归纳和哲学思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往往通过一个人的社交活动圈表现出来,从而体现出应聘者的性格特征、定位角色、人际协调能力。一个人的自我控制能力关系到团队的工作氛围,工作效率。看一个人的学习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推知他将来的工作态度;从过去的工作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也可推知他在新的岗位上的工作态度。一个有理想抱负的人,一定是一个有上进心与进取心的人,也是一个乐观自信的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会努力工作,不断进步。考察应聘者的求职动机,从而判断本单位提供的工作岗位和工作条件能否满足其工作要求和期望。了解应聘者的业余兴趣与爱好有利于将来单位活动的开展。

不同的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标准不尽相同,他们不一定选拔“最优秀的人,而是会选择最合适的人,重点是看求职者身上是否已经具备了雇主所需要的核心素质。”[4]因此,应聘者要善于发掘和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面试中表现出应聘岗位所需要的最核心的一些素质,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而良好的职业态度,高尚的人格修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如爱岗敬业、诚信坚强、自信乐观、自立自强、吃苦耐劳等等,这些闪光点都会成为求职者的核心竞争力。

综上所术,职业态度、人格修养、道德品质等人文素质,在求职面试中能够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势在必行。

4 强化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策略探讨

从教育的根本目的来看,教育的本质是对人的教育,正如德国哲学大师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就是它的人文性,人文教育是不可以从教育中包括大学教育中抽出的,人文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

但是当前的高职教育,过于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人文教育往往陷入被边缘化的窘境,直接导致学校“育人”功能的弱化。而实际上,在当今时代,社会最欢迎的是复合型的人才。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应当追踪用人单位对人才的最新要求,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适应人才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指出:“没有人文教育的技术教育是不完备的,而没有技术教育就没有人文教育……教育应该培养学生成为博学多才和术精艺巧的人。”[5]“博学多才”就是“复合型人才”,只有整合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才能促进人的全面与可持续发展,才能够培养复合型人才。

4.1 科学合理地设置显性人文课程体系

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的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大多偏重于专业技能方面。上至学校领导,下至学生,都存在着重专业课轻人文课,重技能培养轻人文素质培养的问题。人文类课程体系设置混乱,缺少科学性和系统性,人文教育满足不了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人文素质需求。

因此,高职院校要以职业人文素质的养成为基础,加强现有课程的整合,并从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指导等方面加强人文课程建设。

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是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深刻理解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对科学合理地设置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既应包括显性课程的设置,也应包括隐性课程的设置。人文教育首先是人文学科的教育,即显性课程,包括语言教育、文学教育、历史教育、哲学教育、艺术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等内容。语言文学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历史哲学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和认知能力;文学和艺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能力,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道德和政治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主人翁意识。这些显性的学科不但对学生求职面试成功与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必修课、选修课的比例和科学性。应当把重要的人文学科纳入必修课体系中,保证必要的课堂教学时间。选修课的设置应该有针对性,尤其是专业选修课。应针对各个专业的需要,结合各专业的特点,鼓励专业老师开设与专业相关的通识教育课程,实现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如在物流管理、外语、旅游酒店管理类等女生比较多的专业中,可以考虑设置一些提高女性修养的选修课,如《女性伦理与礼仪》、《女性形象设计》、《女性服饰》、《形体训练》等选修课,以提高女性的内涵修养,培养高尚的魅力女性、阳光女性。

4.2 开展隐性人文教育体系建设

人文素质的养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某些方面,隐性课程甚至比显性课程更能起到育人作用。因此,必须重视人文教育中隐性课程(活动环境)的建设。具体而言,可以从如下3个方面着手。

(1)创建优秀的人文校园环境。大学校园应具有特色的现代建筑,园林艺术等优美的自然景观;艺术雕塑,名言警句等人文景观。要抓紧教风、学风和校风建设,通过教育工作者的言传身教和师生员工的身体力行,传递和弘扬浓郁的人文精神,营造人文教育大环境。

(2)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协会活动。通过各种活动,启迪思想、陶冶情操、净化灵魂、增长知识、锻炼才干、认识社会、培养竞争意识、加强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增强学生参与和组织各种活动的能力,为其今后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3)建立人文素质教育的考核制度。充分利用考试的反馈功能和导向功能,引导学生从显性课程到隐性课程的主动学习,强化高职学生自身的人文素质。

4.3 在专业教育中注重渗透人文教育

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年限较短,技能实训任务较重,因此可以尝试在专业课程教学或技能实训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比如在电学各专业中可以开设《电学科技发展史》、《电学科学家传记》、《电气工业与人类社会变革》、《电气信息技术与人类社会展望》、《电气时代与世界格局变迁》等选修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系统地讲述电气信息技术的人文历史知识,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人文素质。

此外,在使教育内化为学生素质的过程中,应该更加重视校园文化和实训基地的环境建设,构建起人文教育的教学体系,调动多方面力量,将文化素质教育渗透于专业教育的始终,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实现知识和经验的内化,从而构筑自身的知识结构,实现知识增进、素质提升。

[1][3]马欣川.面试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选聘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工作考试辅导》编写组.选聘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工作考试辅导[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9.

[4]金金.求职密码[M].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0.

[5]欧内斯特·博耶.美国大学教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

猜你喜欢

应聘者人文素质
面试好难
把降落伞卖给农夫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人文绍兴
电话预约技巧知多少
人文社科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