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现有的短板谈高职学生创业实践教学的对策

2011-03-31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高职能力教育

王 勇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53)

面对就业压力的严峻现实,越来越多的高职学生投入到创业的浪潮中,但是,由于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缺乏及相应经验的不足,在创业的道路上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和研究。

经济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短板理论”,意思是一只由长短不同的木板做成的木桶,它的容量的大小,不是由最长的那块木板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的。以短板理论为依据,分析高职学生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1 对杭州市高职学生创业状况调查结果的分析

为了对高职学生在创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便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改革拓展思路,提供对策,我们进行了一次杭州市高职学生创业情况的调查。

本次调查的主要对象为杭州市在校高职学生和正在创业的高职毕业生,其目的是为了深入分析高职学生的创业状况。调查方式包括网上调查、校内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等。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890份,回收率为89%。

对此次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如下:

(1)高职男生对创业的关注度高于女生。男生富有朝气和激情,敢于冒险,敢于奋斗,易于接受新事物,对于创业有较浓厚的兴趣,而且敢于尝试。

(2)被调查者认为影响创业的主观因素依次是:创业意识与兴趣、创新精神与能力、知行统一、团队意识、个人性格等,兴趣爱好及创新精神是影响创业的最主要因素。兴趣爱好和个人性格决定自主创业的方向;知行统一和市场意识是进行自主创业的前提;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是进行自主创业必不可少的条件,而有效的创业离不开创新精神。

(3)被调查者认为高职学生创业的优势包括:多数高职学生富有朝气和冒险精神、有创新精神、社会交往能力比较强等。劣势包括:对理论性的知识和较高层次的技术掌握较弱,尤其缺乏社会经验和职业经历;缺乏市场意识及商业管理经验,喜欢纸上谈兵,市场预测普遍过于乐观;独立人格没有完全形成,缺乏对社会和个人的责任感,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被调查者认为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依次是:应广交良师益友,不断拓展自己的商业关系网络;应做出周密和详细的计划;应注重团队作战;应增强对企业运作的掌控能力等。

(4)被调查者希望学校为学生创业提供更多帮助。如:设立高职学生创业基金、设立高职学生创业启动项目、建立校企联合的创业基地、多请创业成功人士介绍创业经验、带领学生到创业成功的企业实地考察等,为高职学生提供良好创业教育环境。高职学生还特别希望企业能为他们提供创业帮助,如:提供资金和项目的双选平台、提供专业培训、举办成功企业家讲座及年轻创业者座谈会;打造创业者网络家园等。

2 高职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

2.1 高职学生创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高职学生由于知识及阅历的原因,对创业管理认识比较简单,对创业风险的评估比较欠缺,思想上缺少必要的准备,顺利时往往意气风发,挫折时往往痛苦消沉。这些表现说明,高职学生的独立人格还没有完全形成,缺乏对社会和个人的责任感,缺乏恒心,缺乏创业信念,缺乏风险管理意识。高职学生大部分时间身处校园,缺乏社会经验,缺乏职业经历,尤其缺乏社会经验和商业管理经验,使其创业处于劣势,导致创业成功概率不高。

创业最重要的是创业项目的市场价值,真正能引起投资人兴趣的是能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或服务。高职学生的创业项目往往缺乏真正的商业前景,许多创业点子经不起市场的考验。创业项目重要的不在于技术的领先与独特,而是技术或产品具有多大的市场空间。创业项目不仅要具有创新性,还要有实用性、市场性。市场不需要的东西就是没有价值的,是不能转化为生产力的。同时,高职学生经历简单,积累的人脉资源较少;而创业是一个集资金、专业、管理、营销、财务等诸多因素的复杂过程,没有诸多的人脉资源,是很难搭建起创业发展平台的。

创业者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商业知识、管理知识、财务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等;还需要具备超人的胆识、敢于冒险的精神及全面的洞察力、出色的领导力、良好的协作能力和承担各种社会、家庭压力的心理素质。高职学生生活在相对封闭的学校环境里,接触社会的机会不多,技术、知识与能力结构比较单一,创业综合素质、创业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2 高职学生创业外部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创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开展相关创业活动越来越多,多数学校还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但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体系还不完善,创业教育往往还只是流于形式,缺少全面化、系统性的创业教育过程。大部分学校仍然还停留在创业教育的初始阶段,只是把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广义的、通识的教育;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仍以知识传授为主,而真正重要的创业实践的培养比较缺失,对个性化的创业素质能力培养较少,缺乏创业的专业培训和指导,对付诸创业实践的学生帮助较少。高职学生创业往往只能自己探索,创业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学校对学生创业教育的缺失,导致学生对创业方针政策知之甚少,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欠缺,直接影响了高职学生的创业率和创业的成效。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这无疑为大学生创业铺就了一条“绿色通道”。但是,与国外成熟完备的创业环境相比,我国现在的创业环境还不完善;从各项扶持政策来看,主要集中在创业企业注册、税收和资金支持等方面。针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训和指导等方面的政策则明显不足,而且一些优惠政策因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而难以执行,其执行效果大打折扣。资金是任何创业者都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资本,对高职学生创业者来说更是如此。一项有关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创业资金中有82%来自于个人和家庭,其他渠道的融资则非常有限。家长的普遍态度是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不太支持甚至坚决反对子女去冒险创业。认为刚毕业的大学生应先多了解社会,多了解行业运转方式;先打工,等有了一定的社会经验、资金、人脉积累后再创业。家长的不支持往往压抑了不少大学生的创业欲望。

3 针对创业的短板谈实践教学的对策

3.1 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创业精神

创业过程是对创业者自身综合素质、创业能力的一种全方位的考验;创业的高挑战性必定对创业者个人素质和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创业不是谁都可以的,创业的人必须有创业的品质、百折不挠的精神、吃苦耐劳的毅力、敢打敢拼的自信、精诚合作的团队意识。为此,要以专业教学为基础,加强创业素质教育,拓展实践教学的实施平台,把创新创业的素质教学融合到课堂教学、课外教学中,为学生创业思维及创新精神的养成开拓巨大的空间。所以,高职学生除了学习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之外,还要加强竞争意识、实践意识、吃苦精神、合作精神以及事业心、责任心等素质的培养。这些素质应贯穿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培养学生有足够的自信心和能力去应对创业活动中的各种人和事。

为加强学生创业素质教育,学校应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创业引导,激发高职学生强烈的创业欲望和动机,让他们认识创业的意义,了解创业的要求,树立独立自强、创业进取的精神,使创业成为他在校期间的一种理想和追求。同时,高职院校还应在师资的配备和培养方面,积极采取措施,要从校外多领域聘请一批具有创业经历的专家和企业家来校做讲座和辅导,拓展创业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创业教育质量。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要加强创业教育的培训,以提高他们在创业教育培训方面的能力,促进创业教育培训质量的提升。

3.2 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培养综合创业能力

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斯腾伯格认为:“成功智力是个人获得成功所必需的一组能力,它由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部分组成。”他还认为:“成功智力尤其是实践性智力与传统的学业智力有明显不同,学业智力和成功智力所展现的领域不同:学业智能以传统的测评呈现,它通常给出一个明确、具体的问题,凭借语言智能、记忆智能加以完成,而实践性智能是个人解决实际工作和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它可以从个体应对或完成某项任务的表现来评判。”[2]在创新创业的实践中,就需要解决一些事先未知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分析与判断,尤其重要的是需要创造能力与社会能力。这些能力在学业能力测评中只能局部表现,尤其是推动创业成功的社会能力,往往更加难以判断;这些能力往往与学业智力向背离,因为学业智力需要专心于书本,而社会能力则要化很多时间去与人交流,与人沟通。在此过程,习得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了情商,更需要开展创新创业的实践训练,以弥补由于专业原因导致的先天不足。高职教育具有明显的生产性、职业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决定了其培养的人才除了具有学业智力以外,还要具有良好的职业能力,需要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这不仅是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应有之意,更是高职学生的有为之处。为此,高职学生还要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努力参加各种创业培训、创业实践,在实践中去学习管理、商务、税务、投资、法律、创业等知识;了解市场规律和法则,积累相关管理和营销经验,同时广交良师益友,不断拓展自己的商业关系和圈子,不断强化创业知识与能力。

应改变以书本知识为主,案例教学和模拟仿真教学为辅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建设以真实经营管理企业为主,实施创业项目导向的“企业化运作模式”实践教学改革。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引领下,从事经营管理或者参与经营管理这些企业,让他们在真实的经营管理企业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管理专业技能,提升管理素质,培养企业家精神,真正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成为学校的创新创业基地。[3]

3.3 增强资源整合能力,加强校企合作

高职学生创业是一项开拓性的事业,需要来自各个方面的支持与指导,尤其需要来自企业、社会等方面的帮助。政府给予创业的支持具有制度保障效果,可以优化环境,创造一个好的氛围。但是,这种激励具有间接性与政策的滞后性,政府给予企业的政策优惠或财务支持来帮助大学生创业,仍具有被动性,不是主动而为之,对学生创业的内在驱动和帮助不够,真正可以调动企业积极性的是构建以市场机制运行的体制与机制。为此,以共同的利益为驱动来调动企业主体与高校主体的积极性才是富有成效的理性选择。所以,要加强与企业的密切合作,建立校企战略联盟,构建校企一体化理念下的“校企共同体”。使企业进学校,师傅进课堂;学校融企业,师生进车间。校企紧密结合,才能提高学生职业岗位培养的针对性、实践性和有效性。高职教育强调与行业企业发展相适应、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职业岗位发展相适应,以创业带动学业并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学生职业岗位的品位。可以没有“马云”式的人物,但必须要有培育“马云”式人物的平台;要面向全体学生普及创业教育、激发创业意识、培养创业兴趣、提高创业素质,要把创业能力作为高职学生的核心能力来培养;创业教育是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教育,为少数确有创业愿望、又有可行项目的学生提供平台、提供支持、提供服务。创业园是重要平台,它在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拓宽学生创业就业渠道、提高学生职业岗位的品位、谋划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引领学生以创业走向就业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取得了实际成效。[4]

[1]张玉嵩.浅谈高职院校创业型人才的培养[J],辽宁高职学报,2011,(1).

[2]张晋,马庆发.高职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8,(1).

[3]王世波.高职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企业化运作”模式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4).

[4]叶鉴铭,梁宁森,周小海.“校企共同体”背景下高职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新探索[J].职教论坛,2010,(25).

猜你喜欢

高职能力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