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应用价值与实践
——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例

2011-03-31

关键词:建构主义建构学习者

朱 琳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

新媒体时代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应用价值与实践
——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例

朱 琳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

优质的教学应该是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学,是与受教育者的特点相契合的教学。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对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进行理论溯源的基础上,分析了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在新媒体时代的应用价值,并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例探讨了以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为基点的教学实践与设计。

新媒体;建构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是哲学认识论与心理学的交汇与延续,它提出了知识与学习的建构性特点。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其对学习和教学理念的影响日益扩大。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在新兴的媒体资源不断丰富,信息传播更加快捷和高效的今天,教育环境与受教育者均发生了显著变化,教师话语权地位的丧失、信息资源的良莠不齐,学生自主意识的增强等都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越发显现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弊端。而对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而言,这不仅没有削弱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实效性,反而更加凸显了其优势和应用价值,充分展现了它与新媒体时代的良好互洽性。

一、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是在广泛继承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其影响日益扩大,逐渐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对当今世界的学习和教学理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哲学溯源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哲学渊源至少可以追溯到18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哲学家维柯的“新科学”主张。他认为,人类通过历史创造社会,同时也创造了人自身,因此每一种文化都关系着人类的创造。正是基于此,维柯指出,人们只能清晰地理解他们自己建构的一切。于是他也成为第一个使用“建构(construction)”一词叙述个体知识获得过程的哲学家,维柯实现了对建构主义思想的开启。而进入近代,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在认识论领域的“哥白尼式的哲学革命”,实现了对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综合,这对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建立同样具有重大意义。康德全面提出了主体能动性思想。他揭示了认识的双向性运动,即人在认识世界的同时也在认识自身,人在建构世界的同时也在建构自身。追溯建构主义的哲学根源,20世纪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认为,经验的中心应该是主体在有目的地选择对象基础之上的主观“创造”,并且经验以及整个认识是一个能动与发展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杜威提出教育者应该采取“协商、交涉、交流、协作”的办法创建良好的氛围,培养和谐的人性。

(二)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心理学溯源

追溯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心理学渊源,必须提及的三位心理学家是:皮亚杰、维果斯基和布鲁纳。在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学习者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中,逐步建构起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形成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获得发展。这种发展涉及三个基本过程:同化、顺应和平衡。同化是指学习者把外界有关信息吸收并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的过程;顺应是指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因外部新信息的刺激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平衡是指学习者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过程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个更高级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当学习者能用现有认知结构去同化新信息时,他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现有认知结构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就被破坏,而“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因此,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不断循环中得到提高和发展。与皮亚杰同时代的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则强调社会互动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他认为知识是在社会互动中建构起来的,学习者是通过集体的相互作用,使信息联系起来而不是单独存在,从而建构自己的理解。而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深受皮亚杰的影响,在综合前人和自己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建构主义观点。他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他们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新思想的一个积极过程。教育者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地探索和学习,自己发现规律,与学生进行积极的对话。

(三)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主张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内容十分丰富,并存在着不同的流派和理论分支,而其基本主张是一致的。(1)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的过程,而是学生自己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知识是由学习者主动建构的结果。(2)社会互动可促进学习。引导学生在活动与交往中,通过社会性的协商进行合作学习。(3)学习意义必须在真实的情景中展开,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相联系的,必须是一项真实的任务。(4)意义建构是以学习者原有知识为基础的。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建构新知识。

可见,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充分强调了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以及情境性。学习是学生自己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是在一定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在人际互动中通过社会性的协商,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在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的意义建构的过程。教师不能只是给学生以知识,而应作为促进者、合作者和指导者,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来建构知识。因此,“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最大的特点是把学习过程的核心由知识传授者转移到知识学习者本身。”其理论的核心就是:以学生为中心。

二、新媒体时代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应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数字通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新的媒体资源不断丰富,形成了如维基百科、虚拟社区、数字电视、博客、播客、手机彩信等新型媒介,又被称之为新媒体。较之于报刊、电视、书信和广播等传统媒体和早期信息媒体,新媒体具有更强劲、更全面的互动性和共享性。而在新媒体环境下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也呈现出了很多鲜明的特点。教育环境的变化和受教育者的变化越发显现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弊端,而对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而言,这不仅没有削弱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实效性,反而更加凸显了其应用价值。

(一)教育环境的变化凸显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应用价值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之所以在当代兴起,除了其自身的理论价值外,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不容忽视,那就是信息技术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以及网络通信技术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多媒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优势,可以满足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倡导的情境学习、协作学习、学生主动建构以及认知的多样性等诸多需求。而信息技术特别是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实践应用提供更多可能性的同时,这种教育环境的改变更加凸显了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在新媒体时代的应用价值。

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条件下由某一强势媒体主导信息传播的局面,人人都能够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形成了互动的信息交流模式。同时,新媒体超越了传统媒体条件下时间、空间的限制,信息传播的共享性进一步加强。

在这种新媒体环境下,信息来源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征,主导媒体、学校和教师失去了话语权,受教育者的信息渠道极大丰富,而且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他们接触到的课堂以外的信息所占比重会越来越大。而在这海量的信息中,一些负面信息会使学生感觉不能印证老师课堂所讲,与课堂所讲相矛盾,甚至充斥着一些消极、偏激的不良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育者依然延续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的教育理念,采用“我说你听”式的教学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就会沦为“走过场”“唱高调”,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学生遇事很难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决策,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也会受到很大的冲击。因此,传统教育方法的症结在于忽略了世界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以及学习者作为认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而建构主义教育理念强调学习的情境性,把知识融入到真实的任务中,使学生在自己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完成自身知识的重组与建构。这样,枯燥的理论说教就与社会真实生活有机地融为一体,知识真正成为了学习者的自我意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建构主义教育理念越发凸显了它的优势和应用价值。

(二)受教育者的变化凸显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应用价值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充分尊重了人的心理发展和认识发生过程,突破并超越了行为主义的教育观点,逐渐盛行于中西方教育界。随着时代的发展,受教育者特别是“90后”大学生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这不仅没有削弱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实效性,反而更加凸显了其应用价值。

“90后”大学生是伴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完整成长的一代,当今社会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呈现多样化,价值选择呈现多元化,信息技术发展呈现加速化。特有的时代特征塑造了“90后”大学生诸多鲜明的个性特点。

其一,他们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意识。他们习惯于用自己的头脑思索,既不盲目肯定,也不盲目否定;既不偏听偏信,也不武断结论;既不轻信说教,也不盲目趋同。他们喜欢从真实客观的资料中,自主思考,自主结论,从不人云亦云,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意识很强。

其二,他们乐于表现自我,崇尚自我价值实现。作为独生子女的“90后”大学生,在家庭深切的爱与关怀中成长,同时也承载着家庭的希望与责任。他们不再崇尚“酒香不怕巷子深”,而是喜欢把自己的观点、思想展现出来,与人交流和共享,具有很强的能动性和主动性。新媒体的发展为这一切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他们也凭借着自己对网络技术的熟练掌握,尽情地展现着自我。面对纷繁的社会,知识的爆炸与就业的压力,他们竭尽全力为自我发展寻求着机会与舞台,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

其三,热衷于时尚,对新鲜事物反应灵敏。新媒体的发展为大学生追求时尚与新潮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广阔的平台。他们追赶流行,但又不华而不实,他们标新立异,但又讲究实用。他们通过电脑或手机上网,在第一时间获得大量的新鲜资讯与时尚讯息;通过博客或微博对各种新思想、新现象作出反应,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社区、BBS或QQ与他人在线交流,在思想的激荡与比较中,他们走向成熟。

其四,他们民主平等意识较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逐步健全与完善以及人们科学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整个社会人们的民主意识在不断增强,而思想活跃、知识水平较高的大学生的表现则更为明显。而新媒体的飞速发展,更是为满足大学生民主平等的心理需求创造了更多条件,同时也加强了他们的民主意识。新媒体条件下,传播主体从一元走向了多元,互联网成为大学生交流信息,表达意愿的自由论坛,他们希望借助新媒介实现与领导、学校和老师的平等对话交流。

对于“90”后大学生,如果教育者依然采用灌输、说教式的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不仅起不到思想教育的作用,反而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教育效果可想而知。而建构主义的教育教学方法能够很好地适应受教育者的新特点,换句话说,建构主义教育理念更加适用于“90”后大学生,倡导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以及情境性。建构主义提倡学生在具体的情境和任务中凭借自己的努力进行探索学习,这恰与大学生喜欢自主思考,不轻信说教的特点相适应;建构主义强调教师以及学习者之间通过对话与协商的互动方式进行学习,在与他人思想的碰撞与交流中丰富自己的知识,这与大学生喜欢展现自我,崇尚平等交流的特点相适应;建构主义倡导学习是学习者知识的建构过程,是获得自我意识和认知的过程,而新媒体为大学生探索未知、获得新知识、建构新思想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三、新媒体时代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

新媒体时代,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拥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更加适合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教育者可以尝试运用建构主义的思想方法,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正如维果斯基所说:“作为教育过程基础的应该是学生的个人活动,而一切教育的艺术则应该归结为引导和调节这一活动……从心理学的观点出发,教师是教育环境的组织者,是教育环境与受教育者互相作用的调节者和控制者……社会环境是教育过程真正的杠杆,而教师的全部作用则可归结为对这一杠杆的管理。”

(一)情境创设式教学法

所谓“情境”,建构主义认为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蕴涵着知识发生与应用的具体任务和真实世界;二是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莱夫曾在其著作《情境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中提到:“情境是在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许多层面上,一个特定的社会实践与活动系统中社会过程的其他方面具有多重的交互联系。”情境创设式教学法就是要在考虑到学习者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把具体任务和真实世界融入教学过程,凸显知识的意义并实现知识建构,使学习者不仅明确知识内容本身,还深知这样的知识是如何产生的,即知识产生的背景,以及该知识对于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具体问题将发挥何种作用。这种对于知识的掌握是“在一种更加关注知识的建构过程和实践意义的学习活动中进行的。”比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教育者可以适时引入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使学习者从分析这些客观的史实过程中,悟出并总结重要的历史理论。而不是把那些抽象的、枯燥的历史理论直接“传授”给学生。这样,既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运用已有历史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又可以加深对于历史理论的理解,使学习者在原有历史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实现新的意义建构。

(二)对话——讨论式教学法

社会性的客观知识如何才能够真正被学习者理解掌握,并形成自身知识的建构,是教育者必须面对的问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习惯于把现实复杂生活简单化,忽视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因此形成了灌输与说教式的教学方法。这必然导致课堂所讲脱离现实生活实际,无益于学生步入社会之后的价值选择和行为决策。而建构主义认为个人的认知结构是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逐渐形成的,只有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社会之间充分地协商之后,知识建构才能够得以实现,因为社会协商是个体发展的媒介。正如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所说:“一个社会的社会结构及其学习被结构化的方式,决定了个体学会思考的方式,决定了共享和利用学习的储备总量的方式。”因此,教育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以适时引入来自于现实生活的复杂案例,让学生进行讨论、辩论。比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上个20世纪80年代一些学者提出的“侵华有功论”的错误观点,让学生展开讨论,使学生深刻理解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是造成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最根本原因。由于学生是以各自的知识经验为背景来看待事物的,因此对于同一问题的把握以及认识问题的角度必然存在着个体差异,那么通过对话、讨论,学生便可以体验到不同的观点,在碰撞与协商中,对问题的认识才会更加深刻全面,从而形成自身知识建构。另外,也可以采用社会调查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现实社会,通过与社会的协商,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和社会的了解。比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深入调研一些小型民营科技企业,从而了解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状况。

(三)搭建网络交流平台,实现多维互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实施大班授课,学生人数众多,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在课堂上教师无法一一接触学生,也无法一一解决学生的所有疑问,学生也不会总有机会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课堂以外的时间,通过建立课程网站、互动交流论坛、QQ和飞信等网络工具进行答疑、交流与讨论,灵活机动地进行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而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多维互动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使教学时空实现了拓展。利用课堂外网络互动平台适应了当代“90”后大学生的特点与习惯,在这种虚拟、平等、轻松的交流环境中,学生很乐于将自己的困惑与迷惘倾诉出来,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老师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甚至会取得比课堂教学更好的效果。

总之,优质的课堂应该是与时代发展和受教育者的特点相契合的课堂。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回归背离已久的事实:学习是知识的建构。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将帮助我们走出教学改革的困境,推进由课程向学习的转变,帮助学生建构知识而不是单纯传授知识,同时我们也相信这一定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

[1]张世宗.建构教学:理论与应用[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0:4.

[2]维果斯基.教育心理学(俄文版)[M].杭州: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82~83.

[3]Jean Lave,Etienne Wenger.Situated Learning: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M].Cambridge:University of Cambridge Press,1991:84.

[4]高文,徐斌艳,吴刚.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52.

[5]MEAD M.Continuities in cultural evolution[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4:79.

Application Value and Practice of Constructivism Theory in New Media Era——Tak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lass as Example

Zhu Lin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ianjin 300193)

High quality of teaching should be compatibl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ra,as well fit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ducated objectives.New media era brings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for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in higher education.The history and origin of the constructivism theory was traced,and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constructivism in new media age was analyzed.Tak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lass as example,the teaching practice and design was discussed based on the?constructivism educational theory.

new media,constructivism,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teaching reform

G642.0

A

1672-3805(2011)05-0085-05

2011-08-12

天津市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建设研究计划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专项课题(津教委[2010]163号),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思政专项(编号:20102601),天津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编号:2009-PBL-34)

朱琳(1979-),女,河北卢龙人,天津中医药大学社会科学教学部讲师,哲学硕士;研究方向:哲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建构学习者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建构游戏玩不够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