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戴叔伦“非进士出身”辨

2011-03-31王乐为

关键词:进士读书

王乐为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戴叔伦“非进士出身”辨

王乐为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戴叔伦“中进士第”,唐人诸书均不载,南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始肇其端。蒋寅先生提出戴叔伦“中进士第”的主要依据是“晁氏藏有戴叔伦全部著作”和衢本《郡斋读书志》所提及的“集有马总叙”。兼以《文苑英华》中收戴叔伦《晓闻长乐钟声》一诗作为其进士及第的旁证。而通过对史料的分析考察可以发现,前两者均无法成为戴叔伦“中进士第”的有力证据;《晓闻长乐钟声》是否为“省试”题目也大可怀疑。在此基础上,结合戴叔伦同时人梁肃、权德舆及五代人王定保的记载,能够得出其并非进士出身的结论。

戴叔伦;进士;出身

戴叔伦“中进士第”,唐人诸书均不载,南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始肇其端。后元辛文房《唐才子传》袭袁本《郡斋读书志》之谬,作“贞元十六年陈权榜进士”,清徐松《登科记考》又承辛氏之讹。戴叔伦卒于贞元五年,绝无贞元十六年中进士之可能。对此岑仲勉先生早已辨明,单就举进士论,岑先生亦疑其并非进士出身。

蒋寅先生提出戴叔伦“中进士第”的依据是衢本《郡斋读书志》。他在《大历诗人研究》第三章《戴叔伦生平考证》中指出:“衢本《郡斋读书志》卷十八戴叔伦著作叙录与袁本不同,只说叔伦‘中进士第’,这是值得注意的。晁氏藏有戴叔伦全部著作,还提到‘集有马总叙’,其所言叔伦中进士必有所本。现在晁氏所见文献已不存,对他的说法尚不能轻易否定。”

可见,蒋寅先生肯定戴叔伦“中进士第”的依据有二:一是“晁公武藏有戴叔伦全部著作”,二是“集有马总叙”。首先,需要指出的是,最早记录戴叔伦著书情况的,要数与其同朝为官,当时文坛大名鼎鼎的梁肃。梁肃在《戴叔伦神道碑》中提到戴叔伦曾“编唐诗,称其自本与有《国风颂》,凡数十万言,草稿未就。文集二十卷,藏于家。”对于戴叔伦及其著作,梁肃所获得和掌握的情况要远比晁公武更为可靠。以唐人对“进士”之顶礼膜拜,若叔伦确曾中第,梁肃必不吝笔墨,将之书于碑上,而《神道碑》却只字未提。不光是梁肃,与叔伦交往甚密的文坛宗匠权德舆在《戴叔伦墓志铭》中亦不载叔伦“中进士第”一事。若戴叔伦为进士出身,梁肃、权德舆不应不知,亦不可能同时遗漏,二人均不提当是戴叔伦未中进士第的最重要依据。

其次是“马总叙”的问题。据蒋寅先生《戴叔伦诗集校注》附录五《历代著录》载,衢本《郡斋读书志》卷十八《别集类》著录:“戴叔伦《述稿》十卷、《外诗》一卷、《书状》一卷”,下叙云:“集有马总叙,或题曰《会录》。”

马总,字会元,扶风人,两《唐书》有传。称其历任方镇,终于户部尚书,长庆三年(823)卒,赠右仆射。毫无疑问,马、戴二人是有交谊的:戴叔伦曾为马总的《意林》作序,其文末云:“余元会之执友,故序而记之。贞元二年五月二十一日也。抚州刺史戴叔伦撰。”贞元五年,德宗制《中和节诗》并序,遣使者颁赐叔伦,马总代作《为戴中丞谢赐中和节诗序表》,由此知其时任叔伦之从事。叔伦生前,马总不仅官位卑微,于文坛也无甚名望,又属后生晚辈,所以为叔伦“集”作“叙”的可能性甚微。而马总显达之后,将其时已流行开来的戴叔伦文集汇总成为《会录》,并作“叙”交代叔伦的行事、戴集的编纂等事,则是有可能的。但是问题在于,即使马总作了“叙”,也未必就提到叔伦“中进士第”。“马总叙”现已不可见,蒋寅先生说叔伦“中进士第”,恐怕只是出于猜测,而并无真凭实据。

因此,无论是“晁公武藏有戴叔伦全部著作”还是“集有马总叙”,均不足以成为戴叔伦“中进士第”的确凿证据。甚至就连晁公武原书是否真的记载了叔伦“中进士第”一事都是值得怀疑的。袁本《郡斋读书志》云叔伦“贞元十六年进士”,衢本《郡斋读书志》只说“中进士第”。前者定为谬误,后者不知何据。况且,两种说法在时间指向上并不一致,袁本具体而衢本笼统。试问,如果二者都本自于晁公武的原始记载,那么这种差别应作何解释?不得不怀疑《郡斋读书志》已经后人篡改,而非晁公武原书之本来面目。事实上,据《四库全书总目》卷八五《郡斋读书志》提要介绍,将马端临《经籍考》与《郡斋读书志》互校,可知马氏作《经籍考》所本之《郡斋读书志》已经后人删削,“不特衢本不可复见,即袁本亦非尽旧文。故与马氏所引,不能一一符合欤”。这样一来,也就无法排除晁公武原书没有记载叔伦“中进士第”的可能。因此,仅凭衢本《郡斋读书志》一家之言定戴叔伦为进士出身,是根本立不住脚的。更何况,戴叔伦“中进士第”,前人均不提。

对于戴叔伦为“进士”出身,当今不少学者提出了怀疑。除上文提到的岑仲勉先生外,陶敏、陈尚君两位先生在订补《唐才子传校笺》的疏误时亦将戴叔伦中进士条删去,足见也查出问题。陈钧先生更引证民国《金坛县志》明确指出:唐代金坛县进士只有储光羲、顾非熊二人,而戴叔伦是金坛县在唐代唯一被举荐走上仕途的。

对于戴叔伦的非进士出身,还有一点可作为旁证:

五代人王定保的《唐摭言》专门记录科举制度方面的掌故,王世祯跋云:“唐以进士为重,《摭言》所载,最为详备。”《四库全书总目》《唐摭言》提要亦云“是书述有唐一代贡举之制特详,多史志所未及”。王定保生于懿宗咸通十一年(870),光化三年(900)进士,其登第之岁距唐亡尚有七年,所据之材料应是较为可靠的。而且王氏于《唐摭言》卷三《散序》自述云:因“乐闻科第之美”,尝咨访于先达吴融及同年卢延让诸人,“时蒙言及京华故事,糜不录之于心,退则编于简策”。可见,称《摭言》乃有唐一代科举之实录,不为过言。关于叔伦,《摭言》卷八载:“戴叔伦,贞元中罢容管都督,上表请度为道士。”仅此而已。试想既然王氏对叔伦及其事迹有所了解,《摭言》又专门记载科场细事,若叔伦曾中进士,王氏应不会置若罔闻,而《摭言》竟不提,可见戴叔伦应非由进士出身。

至于蒋寅先生以《文苑英华》卷一八四“省试”中收戴叔伦《晓闻长乐钟声》一诗作为其进士及第的旁证,笔者分析认为,《晓闻长乐钟声》一诗《文苑英华》只收戴叔伦一人一首,而若同一诗题下兼收几个人的作品,则该诗为试题无疑。所以,《晓闻长乐钟声》一诗是否为考试题目还很难说。也就是说,戴叔伦很可能没有参加过进士考试。

另外,叔伦的老师萧颖士名重一时,经他延誉、举荐,萧门弟子登第者不在少数。《登科记考》卷九载:“礼部侍郎杨浚掌贡举,问萧颖士求人,海内以为德选。”在杨浚为主考官的天宝十二至十五年间,萧门第子元结、刘太真、独孤及等人相继登第。叔伦又才学出众,梁肃《戴叔伦神道碑》称萧夫子“罕所推揖”,“拔公(叔伦)于诸坐之上,授以文史”,然而却非科第出身,以此观之,叔伦也极有可能没考过进士。究其原因,戴叔伦生性恬淡,受世代隐居为学的家风影响,更淡泊功名,不慕容利,所以他对“进士”这一取得尊官厚禄的基石本不以为意。正由于此,后来叔伦虽身在官场却念念不忘隐退,甚至上表请度为道士,坚示不仕之决心。这种厌倦仕宦,渴望归隐的心态也贯穿于其全部诗歌当中,因此戴诗情调低沉多苦语。不难看出,戴叔伦是否为进士出身,是今人研究其人其诗的必要前提,这也正是笔者作此考证之用意。

[1](清)徐松﹒登科记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4:329~338﹒

[2]岑仲勉﹒唐史余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32﹒

[3]蒋寅﹒大历诗人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95:477﹒

[4]蒋寅﹒戴叔伦诗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317~320,337﹒

[5](后晋)刘昫﹒旧唐书[C].北京:中华书局,1975:4151~4152﹒

[6](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65:729,1186 ﹒

[7]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87:519﹒

[8]陈钧﹒戴叔伦是进士吗[J].江苏地方志,1998(3):42﹒

[9](五代)王定保 ﹒唐摭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25,93 ﹒

A Study on Dai Shulun’s Identification of an Advanced Scholar

Wang Lewei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arbin Heilongjiang 150030)

None of the books in Tang Dynasty presented the fact that Dai Shulun was an advanced scholar.Chao Gongwu in Song Dynasty mentioned it firstly.Jiang Yin believes that Dai Shulun is an advanced scholar based on the fact that Chao Gongwu collected all of Dai’s works and that Ma Zong prologued his poetry.However,all of these can not become strong evidence that Dai Shulun was an advanced scholar.Through analysis of recordation of contemporary,we can draw a conclusion that Dai Shulun was not an advanced scholar.

Dai Shulun,advanced scholar,identification

I206.2

A

1672-3805(2011)05-0082-03

2011-05-08

王乐为(1981-),女,黑龙江佳木斯人,东北农业大学成栋学院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猜你喜欢

进士读书
进士家族数量与规模的边界框定*
——以清代江西为例
郭初阳:读书真的太有意思了
读书使人进步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四进士(上)
《进士or近视》
我们一起读书吧
清代石城县黎正进士考论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