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治文化认同轨迹特征分析*

2011-03-21燕,柏

外语与翻译 2011年4期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制度

方 燕,柏 欣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思政理论课部,广东广州510520)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治文化认同轨迹特征分析*

方 燕,柏 欣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思政理论课部,广东广州510520)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始终与本民族政治文化认同的变迁相辅相成、息息相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要遵循文化认同层次的递进规律,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深刻影响着政治文化认同内部结构层次的变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政治文化认同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命运,三十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轨迹,始终跌宕在中华民族政治文化认同变迁的波澜起伏中。马克思主义作为引领本民族政治文化认同的主流意识形态,其中国化的进程要遵循文化认同层次的递进规律。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深刻影响着政治文化认同内部结构层次的变迁。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文化认同层次递进规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历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巨大转型,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提供了无限丰富的社会基础和实践源泉。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运用和发展的历史来看,马克思主义首先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在中国发挥巨大的作用,但是,相对中国传统文化来说,马克思主义又是一种外来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是本土文化对异域文化的一种文化认同过程。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当然也要遵循文化传播的规律性,也要遵循文化认同的层次递进规律。

在广义的文化概念中,我国文化学界较广泛运用并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结构说是“文化结构三层次”说。即文化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是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基本结构层次组成。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了无限丰富、博大精深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财富。它成为吸收、接纳马克思主义,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基础和文化母体。

马克思主义作为西方先进文化的代表,作为一种涉猎广泛、内容丰富的庞大思想体系,像其他完整的思想体系一样,自从诞生之日起,就表现出其时代的整体文化特征,其自身也显现出由浅到深的三个对应性层次结构,三个层次之间相互区别,各有特色,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结构:

一是它的策略层次。马克思主义的策略层次是针对具体的社会发展问题、特定的时代条件、特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为特定的社会主体提供从事实践活动所需要的战略思路和策略路线。策略层次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外部环节。

二是它的制度层次。马克思主义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历史地分析现实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通过对现实的理论抽象去逻辑地预测未来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等,从而为现实指定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主干,是它存在的基本标志。制度层次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中间环节。

三是它的理念层次,主要包括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指的是它的唯物辩证法,是人们用来观察世界、分析对象、解决问题和制定策略的总的指导原则。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最根本的价值目标。理念层次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层次,是赖以与其他思想体系相区别的根本标志,它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内核环节[1]。

在文化认同过程中,当两种异质文化接触、相遇而产生认同时,任何一种被吸纳的异质文化,作为一个内容无比丰富的复杂体系,不可能齐头并进地把自身系统的各个要素移入其他母体文化系统之中。而对于包罗万象同样丰富复杂的接受母体文化而言,它对异质文化的吸纳也是同样如此。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是从马克思主义策略层面开始的,然后进入制度层面,最后进入理念层面。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性,更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规律性。

就改革开放以来这一具体的历史阶段而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三十多年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轨迹变迁也是遵循着由以解决生产力和经济问题为中心的策略,到全领域全方位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的制度改革,再到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的理念升华的三个文化认同层次的逐步递进的规律性。与上述规律性相对应,作为母体文化的中华文化也经历了物质文化认同层、制度文化认同层与精神文化认同层的依次递进变化。这两种进程是对同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同一进程,从文化被吸纳体和吸纳体两个不同角度的分别描述,也即是对同一事物同一发展过程的两个方面的描述。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政治文化认同诸层次的影响与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物质文化认同层的影响与作用

上世七十年代末,刚刚结束“文化大革命”十年动荡的中国,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物质极度匮乏,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面临的主要历史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则主要体现在为亿万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战略思路和策略路线上,体现在对中国政治文化认同的物质文化认同层的影响和改变之上。

政治文化认同在该层文化结构中的内容,主要是指人们对基于社会生产方式而产生的共同倾向性政治需求的认同,是指人们对政治体系提供的公共产品满足大多数社会成员物质和文化需要的程度。在现代社会,它首先是指执政党和政府发展经济满足公民物质利益需要的能力。学术界把上述基于物质利益基础上的政治文化认同,称之为政绩认同。政治物质认同层构成政治文化认同体系中的基础性、决定性层面。

在政治文化认同内部永存着政治需求和政治供给这对矛盾,政治在物质文化认同层的需求来自于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它们具有物质性和客观性,在矛盾中占支配主导地位;政治的供给具有相对滞后性和受动性,在矛盾中处于被支配地位。在强大的政治需要面前,国家和政府无疑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满足需求,要么被这种需求所抛弃。正是进步的生产方式政治需求决定了政治自身发展的方向,决定了政治文化认同发展的方向。

中国政治文化认同的历史性转变,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一个突出的历史贡献就是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创造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这不是一场单纯的政治胜利,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思想、文化解放,它标志着中国政治文化认同的根本转变,即由传统封闭型政治文化认同向现代开放型政治文化认同的转变。在这次历史性会议上,党把现阶段中国社会存在的主要矛盾确定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一来之不易的理论成果反映到政治文化认同领域就是我们的政治思想、政治制度、方针政策,必须满足和适应广大人民群众基于发展生产力改善物质文化生活的普遍性政治愿望。这一指导思想的确立,为我国全民新型政治文化认同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性”认同基础。

此后,从“计划经济为主,商品经济为辅”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生产领域每一次重大的改革都为政治文化认同的转型和发展开拓了新的领域和空间。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制度文化认同层的影响与作用

从1982年开始,改革开放进入以体制、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全领域全方位的全面改革时期,马克思主义者根据业已变革的经济基础和蓬勃发展的生产力的需要,通过对现实的理论抽象去逻辑地预测未来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等,从而为现实指定一个明确的未来制度性发展方向。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主要体现在对政治文化认同的制度文化层次的影响和改变之上。

人们把基于对国家政治性质、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国家权力分配与实际运作方面等等方面的信任而产生的认同称之为制度认同。制度认同是人们基于对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有所肯定而产生的一种政治感情上的归属感,是民众从内心产生的一种对制度的高度信任和肯定。制度文化认同层在整个政治文化认同体系中属中介层。

政治文化认同在该层文化结构中包括两部分:一是指人们对国家和社会基本制度的认同,二是指人们对具体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认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至今已经过六十多年风风雨雨艰辛旅程,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发展虽然经历过严重的挫折,但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赢得了党员干部和各阶群众的较一致拥护和认同。三十年前开始的改革开放伟业,其根本目的也是为了巩固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

改革开放就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自觉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和环节,来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决不是放弃社会主义。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作了科学的分析和明确的区分。他指出,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但“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作法”[2]。基本制度好不等于具体制度好,具体体制有弊端也不等于基本制度不好。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从制度层面上讲是个好制度,但如果没有实现基本制度的好制度,同样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改革是对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进行根本的变革,并不是否认以往的一切,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982年开始的全面改革主要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系改革和其他各领域的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其他方面的改革一样,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精神文化认同层的影响与作用

精神文化是人类的文化心态和精神活动的对象化,包括人们的文化心理和社会意识诸形式。民族的文化心理或心态结构是文化的深层结构,是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隐形文化结构[3]。

政治文化认同在该层文化结构中包含两个层次:一是指政治意识形态,二是指政治心理,其中主要是指政治意识形态。学界常把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称之为理念认同或价值认同。

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居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中国近代现代历史的必然选择,是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根据,是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根据。同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动员、召唤和聚集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精神支柱,是在全球化背景与国际格局中,维护和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利益的主要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发展而丰富完善。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基本哲学原理的重新认识,到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再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马克思主义的理念层次即精神文化认同层一直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而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由于社会主义实践的时代需要,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题还主要体现在策略层面和制度层面上。随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新时代的主旋律。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着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念层次的深度发展,彰显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最根本价值目标的领悟与追求。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则主要表现为理念层次(精神文化层次)的深入认同和融合上。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由于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三个层次(策略层次、制度层次、理念层次),对中国本民族文化的文化结构三层次(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精神文化层)在政治文化认同中的依次递进的影响和作用,不断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成为引领中国全社会政治文化认同潮流的主导力量。同时,由于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三层次的依次递进,中国民众对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治文化认同的逻辑认识之路也依次经历了政绩认同、制度认同、理念认同的三个阶段。

[1]林志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及其规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1994.

[3]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2011-11-02

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课题(2009tjk173)

方燕(1966-),女,广东揭西人,副教授。

猜你喜欢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制度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