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转型与桂剧当代化发展之路新探——以桂剧《大儒还乡》《风采壮妹》为例
2011-03-20李启军
李启军,胡 牧
(1.广西民族大学 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2.重庆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重庆 400047)
媒介转型与桂剧当代化发展之路新探
——以桂剧《大儒还乡》《风采壮妹》为例
李启军1,胡 牧2
(1.广西民族大学 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2.重庆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重庆 400047)
当今,文化的发展已呈现出艺术化与商业化融合的特征,我们可以从对影视的联姻、对新媒介的引进、对新美学艺术形态的借鉴、对传统桂剧的扬弃等方面以及从 《大儒还乡》、 《风采壮妹》等桂剧中发掘出新桂剧的艺术魅力,从而探寻到桂剧涅磐的可能性路径。
媒介转型;桂剧;当代化;发展之路
桂剧俗称桂戏、桂班、桂调,是广西的代表剧种。它与祁剧、湘剧、汉剧、粤剧、滇剧等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具有亲缘性,同属皮黄系统的剧种。桂戏是多种艺术元素综合而成的舞台艺术。在这个传统与现代剧烈碰撞、兼容的背景下,桂戏与电视、网络等媒体联姻,桂剧的传统与现代互为 “他者”而又相互融合。这既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又是一个有待建构的审美路径,在这条 “路径”中,桂剧艺术以传统的审美风格衍生新的审美风格,同时也彰显出桂剧的审美现代性认同,这种认同存在于媒介的转向过程之中。
一、传统桂剧研究现状及其面临的困境
(一)研究现状
概括说来,国内外目前尚无对桂剧转型研究的成果出现,但已有丰富的戏剧艺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可资参考,比如周安华主编的 《戏剧艺术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等。桂剧的研究主要形成了三种路向:第一是从史料整理、材料爬梳入手,通过大量的人物采访、图片、文献、口传等原始资料叙述了桂剧诞生、发展的过程,以及对与桂剧发展相关人物的研究,如对欧阳予倩与桂剧改革的相关叙述,再如对尹羲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建构起了桂剧发展史和桂剧研究史的维度,这一路向确证了我们的研究是有基础的、可行的。第二是从桂剧自身结构、程式的角度进行的。近几十年来,桂剧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桂剧剧场、程式与桂戏作品上。研究路向包括源流、流变及对其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考辨上。第三是在新近研究成果中探索新桂剧 《大儒还乡》的思想艺术特色,在桂剧电视剧 《风采壮妹》的讨论中探索桂剧融合时代审美媒介新的发展形势。如果把新近的桂剧电视剧的美学风格与传统桂剧的美学风格进行对比,那对于探索桂剧的推陈出新,意义十分重大。总之,考察桂剧的研究现状,学者们正是以大量的史实材料对桂剧进行了历史的爬梳。这一方面暴露了桂剧研究的不足 (知识介绍的多,审美分析的少),研究者普遍缺乏当代意识;另一方面也为我们从美学的角度切入提供了大量材料和一条新的亟待建构的路径。
(二)面临的困境
推陈出新是艺术发展的规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曾对电视的雅与俗、主旋律与娱乐性、市民化与艺术化、通俗化与精品化、现实题材与历史题材、还原历史与戏说历史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无疑对桂剧的当代化发展路径的思索具有启示作用。我们知道,任何一门传统艺术在大众传播时代兴盛与否都取决于受众群的大小。在当今传媒文化盛行的时代,受众正被影视、网络等媒介分流,一些传统的文学样式,诸如戏剧等正悄悄地从大众的视野淡出、消失。丹尼尔·贝尔早就断言:“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1]20世纪中期后,电视、计算机、通讯卫星、数字技术等传播媒介的涌现带来了影像技术的又一次勃兴。近几年,我国的电视剧年均产量在5000部以上,电影则在1000部左右,VCD、DVD光盘等影视衍生制品则无法统计。据统计,我国已有电视台320家,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4.8%[2]。从美学风格来讲,扎根于民间的桂剧融会了广西特有的风土民情和人文特点,逐步形成了细腻婉约、灵秀生动、刚柔并济、富有乡土气息的风格特色和贴近生活的质朴简约之美。近几年来,国家大力提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桂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桂剧发展举步维艰,濒于灭绝。具体而言,在这大众传媒盛行的时代,桂剧存在着传统流失、人才断档、剧目和技艺失传以及民间演出桂剧原有的艺术特色在此过程中逐日淡化的困境,我们需要采取措施,及时发掘、抢救和保护桂剧,使这一濒临消亡的古老剧种重新焕发生命力。
坦言之,桂剧与当下盛行的影视相比似乎(而实际上是)有点 “落伍”,但这种 “落伍”折射的是学界和大众对传统艺术的漠视与遗忘,以致于桂剧与大众产生距离和隔阂。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传统桂剧没能找到一条适合当今大众喜爱的一种艺术表达形式,从而忽视了对桂剧传播媒介的研究。桂剧作为我国一笔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尴尬却是人们无法也不能充分了解和鉴赏它,以致于桂剧在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当下与其他传统艺术种类一样,日益被边缘化,说得严重一点,它们正濒临灭绝的境地。文化的发展固然要 “与时俱进”,但发展并不意味着对传统的舍弃。尊重传统也不意味着放弃对新的审美趋势的把握。正是基于这一辩证思路,笔者试图从媒介转型的角度,从桂剧的审美研究过渡到 “桂剧保护论”,这对挽救桂剧文化遗产,探索桂剧新发展的可能性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桂剧向桂剧电视剧转型的基础和可能性
(一)桂剧需要转型
“美学必须而且应该在日常生活、政治、经济、生态、伦理和科学领域寻找今日的审美方式。”[3]面对电视等媒介的强大影响力、控制力,开辟桂剧电视剧的新天地实为创新,实为适应 “今日的审美方式” 。桂剧曾在中国戏剧园地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舞台表演性为它的转型奠定了基础,我们对之进行融会贯通的重要性和可能性不言自明。从 《大儒还乡》等桂剧来看,儒家文化在桂剧中的体现,主要是对 “传统”的保留和会通,是对社会、对自我的反思和批判意识与人文关怀,是对理想与意义的澄明与追索,人文关系、文化认同是其核心。可以说电视剧对传统桂剧的包容与创新对桂剧文化构成多元化的新发展,桂剧内容的丰富性和新鲜性及其健康的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桂剧美学内涵和人文内涵保证了桂剧电视剧中美学内涵和人文内涵的接续和深入。桂剧电视剧在建立规范、培植文化蕴含、保持文化品格,融入新质方面还需进行进一步探索,这不仅需要发展的空间,也需要确立受众接受和批评的空间。
(二)桂剧转型的必要条件和可能性
桂剧与其他种类的传统戏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再从电视银幕上听到、看到戏剧的唱、念、做、打时,或从电影 《活着》(张艺谋导演)中听到京剧的呐喊、叫白、念白时,一种文化怀旧的情绪随之而生。但传统的桂剧并不能完全回归到传统的剧院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传统文化与大众文化平分秋色的局面。考察桂剧的发展问题,有两个关键词是不能忽略的,一个是大众文化,另一个是文化工业。电视媒介中所展呈的仅仅是对于戏剧的某些移植,这些 “移植”完全来自于屏幕上呈现出的那些定型的脸谱、动作和唱腔,这些视听元素 (例如道具、唱腔、服饰等)就好像能指符号,统一指向某一传统的艺术豪宅,统一标示过去某一历史段落的文化标本。于是传统的桂戏在新的媒介 (如电视、网络等)的盛行下成为一个可供再欣赏的所指意象。这也就有了大众 (即观众)对传统艺术的 “消费”。可以说,当今天人们通过桂剧电视剧欣赏情节时,他们所欣赏的就不能完全称其为 “传统”,而只是对传统进行改造和移植的表象而已。桂剧的特殊魅力不在于它的古典性,而恰恰在于它彰显而出的 “现代性”,它获得的是一种媒介和观念上的 “现代性”。
桂剧作为民族优秀的传统艺术需要保护和发扬。桂剧表现内容深广,欧阳予倩融汇古今,开创了桂剧表现现代题材的先例,如他所创作和排练的 《广西娘子军》、 《搜庙反正》和 《胜利年》等都直接反映了当时的生活。可见,桂剧有着紧密联系生活的传统。这就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当今桂剧的改革和发展必须融注新的生活内容和媒介内容。电视无疑是当今最具广泛性的大众传媒。任何传统艺术都在艰难的转型和更新中靠近电视这种传媒。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当下大众早已习惯了影视、网络等现代媒介的传播。桂剧的发展只有融合进电视等媒介,才能既融注新质,又兼顾 “传统”,重获生机,得以传承光大。 《风采壮妹》的开播表明,正是电视这种媒介糅合了桂剧传统与现代的种种因素,从而使桂剧这一古老的艺术样式富有了审美现代性内涵 (如 《大儒还乡》中陈宏谋的反思意识)。
再者,《大儒还乡》以其丰富的儒学内涵获得了观众的认同。 《大儒还乡》人物形象呈现出立体化特点,与当下荧幕流行的清官剧神似。在人物塑造上,编导也突破了塑造正面人物平面化的藩篱。在该剧中,人物有爱有恨有悔有反思,人与现实世俗的时空关系被接续上。袁枚在盛赞宏谋一生谨严的同时,又指出他在陕西 “种树凿井,立蚕局,募织缣”,为“上充岁贡”,而“公去后,桑树半萎。属吏希公意,至有买南丝充秦绣秦绢以为媚者,然信古受欺”的重大失误。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让我们看到的是剧作的 “真实”。袁枚不为尊者讳、不为友者讳,使我们看到一个一生正直严谨却并非完人的陈宏谋,但这丝毫没有减损人物的魅力。宏谋因自罪、自赎而愈加真实可信、可亲、可敬;他因自罪、自赎而愈加体现出中华民族最值得弘扬的传统文化心理和人格范式;他因自省、自赎而愈能表现人物本质和现实世界的 “真实”。至此,人们也由审美层面上升到对现实层面的观照,从而实现了观众与日常生活层面的对接和对话。艺术景观呈现出生活景观的复杂性和多质性,以及艺术本身的审美现代性品格。
此外,桂剧 《大儒还乡》有着丰厚的人文内涵和思想主题,即它自身含有价值认定。媒介与其相应的传播形式决定着艺术的发展路向。电视媒介催生出与电视剧、桂剧相伴而生的新兴的艺术形态——桂剧电视剧。桂剧转化为电视剧,其传播媒介虽然变化了,但其价值立场没有改变,而是发生了价值理念的现代性移植,比如桂剧电视剧 《风采壮妹》在对传统桂剧价值移植过程中融入新的时代内涵,贴近观众:壮族姑娘骆妹在改革开放的宽松环境下,找准路子,带领山寨姐妹大力发展民族工艺品——壮锦,以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并最终使这些民族工艺品走出国门……这无疑是在反思过去的基础上所谱写的一部新的 “创业史”。这样一来,剧作既贴近了观众,又照顾了 “主旋律”。而且,该剧在保持桂剧原有风格基础上,又借助电视媒介的种种表现手法在塑造人物上进行了有益尝试,探讨了舞台和电视媒介的最佳结合途径,如该剧为保留桂剧流传上百年的地方韵味,特地采用了桂林方言对白;唱腔悦耳抒情;画面富有壮乡特征,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道具红色高跟鞋的运用,这些必不可少的招牌元素有力地唤起了观众的文化怀旧情绪。
桂剧电视剧刷新了桂剧叙事的风格。 《风采壮妹》被改编成电视剧后,叙事更为流畅了。故事性是吸引观众的前提,音乐性又是传统桂剧的显著特色。当骆妹唱起 “我好想……”时,荧屏上依次出现了山寨稻谷丰收、娃仔读书等画面,影像风格很接近 《美在广西》(导演赵劲 、田文),唤起了观众对广西风物景致的记忆。同时,这些画面和歌谣衬托了人物积极健康的精神世界,尤其是壮乡姑娘愿用智慧和勤劳的双手脱贫致富的美好愿望和行动。再加上爱情叙事的嵌入,更增强了该剧的韵味和可视性。都说阿哥阿妹情意长,骆妹的心上人阿松哥自然被典型地塑造成憨直强壮、粗犷豪放的壮族青年。这充分说明,桂剧电视剧只要题材好,传播时机合适,注重时代性和艺术性的融合,就会赢得观众喜爱。
三、桂剧转型路径及其作为
我们创造了电视媒介,电视媒介又影响了艺术乃至接受艺术的方式。“桂戏表演有活泼轻松的风格。古装桂戏,都是表演古代人物生活情景和思想感情。演员们能集中、洗炼、选择以一种动作姿势把人物性格、戏情矛盾结合音乐、幕景描绘出来。”“桂戏表演有细致慰贴的风格。”“桂戏表演有朴素简洁的风格。”“桂戏的传统风格,基本上是具备现实主义精神的。”[4]观众从电视屏幕的叙事和影像中建立起对桂剧的重新认同。桂剧富于现实主义美学色彩和艺术性的娱乐功能得到了充分的电视化展现,我们把桂剧面临电视等媒介的挑战作为重大问题提出来是必要的。传统的桂剧在剧本、表演、名角、布景、导演、道白、唱腔、音乐、服装、道具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值得研究。在桂剧向电视移植过程中,这些传统的美学内涵遭到了电视的冲击,因为舞台的 “直观”让位于影像屏幕的 “间接”,桂剧原有的美学系统很难在电视上保留下去。因此,作为历史文化传统之一的桂剧需要扬弃,需要激活和选择。为此,单纯忧虑桂剧等传统艺术的处境是于事无补的。传统艺术需要批判和重建。我们在前文谈及桂剧等传统艺术的生存和发展困境,是想指出问题不仅出在桂剧本身,还在于媒介环境的改进、社会的进步以及由此带来的人的生活方式的改变。无论是文化部门、电视机构或桂剧艺术家,还是观众或学者,都有责任探索桂剧等传统艺术的出路和健康的发展趋势对于桂剧的转型路径,这得从内外因两方面来看。
首先从桂剧电视剧 (直接继承于桂剧)的内部因素来看,桂剧电视剧应该具有 (实际上传统桂剧已经具备)以下特点。
(一)主流文化的主导性
桂剧电视剧要能够充分挖掘蕴含在桂剧中的优秀传统道德精神,从而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如桂剧 《大儒还乡》中陈宏谋做人准则:“莫做心上过不去之事,莫萌世上行不去之心,斯蕴无咎;必为世上不可少之人,必为世人不能做之事,庶非虚生”。对于为官,他告诫世人:“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谋之;利在一时,勿谋,利在万世者谋之”。对于功过毁誉,他坦陈:“是非度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其铮铮良言将当下主流文化的主导性体现得淋漓尽致。陈宏谋的美丽 “恰在于他对生命告别时的感悟与检点”[5]。陈宏谋的立身准则不仅符合当下主流文化的价值认定,也会赢得中国人的文化和道德认同,实为道德楷模,他的精神实为一笔财富,值得弘扬。
(二)大众文化的娱乐性、人文性与商业性
只要桂剧电视剧 “故事、娱乐、爱情、英雄”几个元素齐备,它就具备了电视作为大众文化的娱乐性,从而也会从中衍生出人文性和商业性,受到广大观众的普遍欢迎,但必须指出的是,娱乐性不是媚俗性而是兼顾人文性与商业性的娱乐性。 《大儒还乡》、 《风采壮妹》等桂剧充分表明,在观众喜欢的电视剧中,只有那些代表了大众普遍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信仰的作品,才能赢得大众。这是一种大众文化,这种大众文化植根于传统的 “集体无意识”之中。基于此,可以说成功的桂剧在转型上承主流文化的主导性、内含传统文化的深刻性、彰显人文精神的时代性,比如《风采壮妹》“既保留了桂剧流传百年的独特韵味,又充分调动了电视这一现代化传播手段和其特有的表现形式,为使更多的观众了解桂剧作了有益的尝试”[6]。
(三)传统文化的深刻性
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性 (或曰承传性)体现在如何做人 (及如何修身养性)上。典型人物的模范道德和崇高人格往往成了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基础。这一点是与前文论述的 “主流文化的主导性”这个问题一脉相承。一个人物形象的经典魅力在于人们可以从他身上发现和挖掘出超越时代的精神品质,而这种精神品质又是为一个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所秉持,同时又为新时代所彰显所呼唤。从陈宏谋等典型人物身上看到的除了 “传统”的质素外,还有富有 “当代性”的元素。“我们想努力从他 (陈宏谋)身上找到儒家文化对我们今人修身济世的启迪意义。”[7]同样,“风采壮妹”的勤劳和智慧不也昭示传统文化的某种深刻性吗?
(四)人文精神的时代性
任何作品的当下性不是凭空产生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时代性 (当下性)是传统性 (人文性)的接续和发展。近几年,不少电视台热播清官剧(反腐剧),并取得不错的收视率。何以出现这种现象呢?这是因为这类电视剧富有鲜明的时代性,很能贴近观众的心理。从另一面看,这类电视剧也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性。反腐倡廉是当下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老百姓所关注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老百姓在内心深处对清官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认同感和亲切感。 《大儒还乡》蕴含的 “‘天人合一’思想与当前的 ‘可持续发展’理念相接,‘廉政爱民’、 ‘忠君报国’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执政理念相一致,‘和谐共存’与当今主流意识形态所提倡的建设和谐社会相得益彰,这使其整个文本实践着主流意识形态的诸多理念”[8]。正是这些古今思想的对接,使历史题材的戏剧获得了新的时代性。
其次从外部环境来看,电视台以及导演都应当负起保护桂剧的重任。
(一)电视台尤其是广西地方电视台要重视
越是地方性的艺术,就越是全国性的,比如重庆电视台曾经热播的方言电视剧 《山城棒棒军》、方言短剧栏目 《雾都夜话》等就在全国观众中得以广泛传播,并赢得广大观众喜爱。这充分说明,电视栏目只要贴近观众,切入角度好,保留恰当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并采取合适的市场策略,是会赢得较好的收视率的。桂剧是广西特别是桂林优秀的传统剧种,电视台尤其是广西地方电视台作为媒体文化宣传和传播单位应义不容辞地肩负起保护桂剧的重任。广西地方电视台首先应该树立一种市场化意识,使桂剧在保持艺术性的同时,还应成为一种文化商品。换言之,成为一种精品栏目。我们树立桂剧的市场化意识与保护弘扬传统艺术并不矛盾。适应观众、适应市场是桂剧重新振兴所要重视的问题。尽管商业化运作会消解桂剧的一些艺术性,但如果不 “与时俱进”,如果不打造一个赢得观众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栏目,桂剧的保护将无从谈起,其受众量将会日益减少。因此,广西地方电视台将桂剧向经典桂剧电视剧的转型和打造必将成为桂剧新的兴盛和创新的基础和关键。但是,商业化运作只是策略,它始终服务于桂剧的成功转型,商业化不等同于媚俗,不等同于放弃传统的优秀艺术质素,如果把商业化作为唯一目标来设计桂剧电视剧的话,必然会丧失传统桂剧所不可缺失的人文性和艺术性,这样的文化产品必因缺乏底蕴而遭市场淘汰。
(二)导演要在桂剧的推陈出新上下功夫
桂剧是广西特有的优秀文化、地方剧种,它曾取得极大的繁荣,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桂剧作品。不少桂剧已在全国获奖。判断桂剧生命力的强弱,关键在于桂剧能否对不断变化中的人性做出合理的、人文性的揭示,能否对当下人们的精神世界提供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和教益。面对桂剧目前所处的困境,我们必须认识到,在这大众传媒时代,桂剧生存发展的一个关键是要能够赢得观众。这就要求编创人员要在观念、内容、艺术风格和传播媒介上创新,重视桂剧向民族化、大众化、品格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此外,如何对桂剧的评介和传播加强宣传,如何引导观众欣赏桂剧,如何加大对桂剧的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无疑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议题。
四、结语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桂剧的现实困境及其发展路向。它立足现实和文本,从桂剧所面临的困境出发探索它转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比如在对《大儒还乡》、 《风采壮妹》的分析中可以发掘出新桂剧的艺术魅力和探寻到桂剧与电视媒介等新媒介联姻的可能性路径。最后从内外因相结合的理路探索它具体的生成发展路径。从桂剧人物塑造、情节体认、结构、语言、技巧、风格、题材等方面深入展开,从而对桂剧美学思想遗产的保护、接续、普及、发展做出具体建构和探索的尝试。因此,那种认为传统的优秀剧种不顾市场,不顾媒介转型的现实,死守剧场剧院的观念必须改变,必须从 《大儒还乡》、 《风采壮妹》等优秀桂剧作品中清醒意识到桂剧只有既体现一种深刻的人文精神和艺术气质,又能赢得观众才是最佳的发展态势。
[1]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1989:156.
[2]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news.xinhuanet.com/zheng fu/2004-02/26/content_1333472.htm.
[3]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M].陆杨,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92.
[4]易熙吾.桂戏的表演风格[M]∥桂剧表演艺术谈.广西壮族自治区戏剧研究室,1981.
[5]齐致翔.视角—为陈宏谋写真—桂剧《大儒还乡》创作心语[J].剧本,2006(2).
[6]梁俊明.壮乡飞出金凤凰—桂剧电视剧《风采壮妹》拍摄散记[J].中国电视戏曲,1997(5).
[7]杨戈平.一个人一条路一条河—参与桂剧《大儒还乡》创作心得[J].剧本,2005(4).
[8]邓晓燕.从《大儒还乡》看当代戏曲的美学追求[J].戏剧之家,2007(3).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Media and a Developing Road to the Contemporarization of Guangxi Opera——Taking as a Case Daru Huanxiang and Fengcai Zhuangmei
Li Qijun1,Hu Mu2
(1.College of Arts,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Nanning 530006,China;
2.College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47,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today’s culture reflects a blend of artistic features and commercial features.Based o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movie and television,introduction of new medium,application of artistic style with aesthetics and negation of traditional Guangxi Opera,some artistic charm Guangxi can be discovered and a probable road to perfection of Guangxi opera can be found from the Guangxi Operas such as Daru Huanxiang,Fengcai Zhuangmei,etc.
transformation of medium;Guangxi opera;contemporarization;developing road
I207.36
A
1673-8535(2011)01-0008-06
2010-12-16
广西高校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课题( 2009JD05)
李启军(1964-),男,广西资源人,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文艺学、影视审美文化。
胡牧(1981-),男,重庆市人,重庆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教师,哲学硕士,研究方向:文艺美学。
覃华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