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考视角的学生政治主观题失误解读
2011-03-20王锁明
王锁明
(南京大学 政府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3)
基于高考视角的学生政治主观题失误解读
王锁明
(南京大学 政府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3)
主观题在高考政治卷中占有很大比重,能否答好主观题将直接影响考生政治学科考试成绩的高低。依据阅卷实际,透视考生答题中的失误,剖析其中的原因,探讨应对的策略,无论是对教师搞好教学还是对学生提高考试成绩,都是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的。
高考政治主观题 失误 原因 对策
高考政治主观题对考生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都比较高,主观题答题情况将影响考生政治科目的考试成绩乃至高考录取。下面我结合2010年高考政治江苏卷的阅卷实际,针对考生答题中的失误、原因及对策作一些探讨。
一、失误的扫描
从2010年高考政治江苏卷的阅卷来看,考生回答主观题中的失误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用错原理,回答跑题。如第34题第二问,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的有关知识,阐述江苏省政府加大民生领域投入,促进社会建设的重要性”,而有的考生回答时却误用《政治生活》中“政府职能”这一知识点。又如第35题第一问,要求结合材料说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依据,并限定了辩证唯物论的角度。结合材料不难看出,这一问涉及的辩证唯物论原理有两个:一个是物质与意识关系的原理,另一个是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关系的原理。从答题情况来看,有的考生是从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关系的角度,还有的考生是从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关系的角度,这些都不合题意要求。再如第37题第一问,要求考生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来解答“为什么中国人举办世博会的梦想今天才得以实现”的问题。有的考生回答了当今中国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措施(如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不是回答当今中国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使得自己具备了举办世博会的条件和基础这方面的内容。
2.材料解读不准确,信息概括有失误。如第34题是读图题,要求考生解读“从材料一中获得哪些信息”。从阅卷情况来看,有些考生不善于根据学科知识正确提炼图表信息,因而错误地认为:图表1反映的是江苏GDP增长速度过快,而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太慢,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极不协调;图表2反映了近几年江苏教育支出最多,而一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较少,表明了江苏对教育事业较为重视,而对其他民生领域则重视不够。
3.没有阐释,泛泛而论。这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仅有条条杠杠,没有展开分析。如第35题第二问,多数考生能够回答出建设学习型政党有利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这三个得分点,但对这三个得分点没有紧扣设问指向阐释,因而会丢失一些分数。另一种情况是泛泛而论,针对性不强。如第37题第二问,要求“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跟贴中的观点,并针对发帖中的问题提出你的看法”。对这一问前半部分的回答,有的考生没有结合“评析跟贴中的观点”来阐述经济和文化的关系,而只是在一般层面上回答经济和文化的关系。还有,就是对这一问后半部分的解答,相当多的考生不是围绕材料中的“以世博会为契机”来思考,而仅是在一般意义上回答了我国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对策,显得空泛而论。
4.只是一面之词,缺乏辩证分析。如第36题选做A题第二问,要求对亚当·斯密关于市场作用的观点进行评析,有些考生不会辩证思考和把握,要么阐述其合理性,要么阐述其局限性。又如第37题第二问,后半部分的答案评分点多,而且每一评分点又都有两个层面(即功能和目标),有些考生辩证分析能力不佳,回答中只是抓住了某一个层次。
5.遗漏要点,回答不全。如第34题第一问,考生一般都能对两个图表分别予以说明,但多数没有答出两个图表之间的内在关联,为此丢分的情况较为普遍。又如第35题第二问,要求考生“运用《政治生活》知识,阐述建设学习型政党对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的意义”,但相当多的考生由于没有答出建设学习型政党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的内在要求而丢了分。再如第37题第一问,“为什么中国人举办世博会的梦想今天才得以实现”的答案有三个得分点,但有些考生只从某一个得分点的角度回答,遗失了其他得分点,较典型的是第三个得分点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发挥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优势”不容易答到。
6.内容零乱,无层次感。如第34题第二问,有的考生将题设中的“民生领域”拆解,分别从教育、一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等方面展开阐述,不仅不符合题设要求,而且所答内容零散零乱、没有层次感,这反映出部分考生缺乏对图表题解读的宏观把握能力。
二、原因的剖析
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对考生答题失误的全面分析,我认为,造成失误的原因主要有六个方面。
1.知识掌握方面的问题。“用错原理,回答跑题”、“遗漏要点,回答不全”、“仅有条条杠杠,没有展开阐释”等失误,体现了考生在理解、运用知识方面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其中,“用错原理,回答跑题”说明有些考生平时只是死记硬背了一些理论观点,没有真正理解和弄懂所学知识,不知道知识所适用的时空条件和范围。“遗漏要点,回答不全”、“仅有条条杠杠,没有展开阐释”说明有的考生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过程中,对知识点的掌握仅仅停留在条条杠杠的记忆上,无论是在知识理解的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是不到位的。
2.审题能力方面的问题。“用错原理,回答跑题”、“材料解读不准确,信息概括有失误”这两种失误,反映了考生在审题方面存在问题。其中的“材料解读不准确,信息概括有失误”,既说明有的考生不适应材料式试题的解答,又说明有的考生存在审题能力不强方面的问题。而“用错原理,回答跑题”,说明有的考生不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不住问题的主旨即出题意图。如第37题第三问,要求考生“列举两个理念,并依据唯物辩证法原理,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践行”,然而有的考生由于在审题上出了问题,偏离了设问指向的要求,所以出现了答非所问的现象。
3.联系实际方面的问题。答题中的“用错原理,回答跑题”、“材料解读不准确,信息概括有失误”这两种情形,也体现了考生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存在着问题:一是有些考生掌握的知识是分散的,没有形成知识模块,没有构建起知识体系,因而考试时出现了原理、观点理解和运用的错位现象;二是有的考生在平时的学习和考试中就不太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力的锻炼和培养。
4.逻辑思维方面的问题。考生答题中“回答不全,遗漏要点”、“仅有条条杠杠,没有展开阐释”、“泛泛而论,针对性不强”、“内容零乱,无层次感”、“只是一面之词,缺乏辩证分析”的失误,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部分考生逻辑思维方面有问题。其中,“遗漏要点,回答不全”说明有些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就没有锻炼和养成扩散式思维的良好习惯。“仅有条条杠杠,没有展开阐释”、“泛泛而论,针对性不强”说明有的考生知识面狭窄,思维呆滞单一,结合具体场景具体分析的逻辑思维能力欠佳。“内容零乱,无层次感”说明有的考生平时就不注意思维的层次性、条理性的训练和提高。“只是一面之词,缺乏辩证分析”说明有的考生思维方式有问题,没有养成辩证把握问题的思维习惯,因而观察和分析问题时容易走极端、片面化。
5.语言表述方面的问题。考生答卷中出现的“泛泛而论,针对性不强”、“内容零乱,无层次感”这两种失误,反映了有的考生在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方面存在问题。其中,“泛泛而论,针对性不强”说明有的考生的(思考)分析能力、(语言)表述能力有待提升和完善。“内容零乱,无层次感”也说明有的考生没有自觉养成使用科学的学科语言答题的良好习惯,如第37题第三问要求结合“上海世博会”概括有关理念,一般作为理念的东西在语言形式上表现为词组,但有的考生却写成了一句话或一段话,既不合题意要求,又给人不知所云的感觉。
6.答题规范方面的问题。答题中存在“内容零乱,无层次感”的失误,也体现了有的考生平时不太注意答题的规范化,没有养成规范答题的良好习惯,因而导致高考答题时要么错位答题,要么不分段落,要么胡乱作答,因此而丢分的也不乏其人。
三、路径的选择
前车之辙,后车之鉴。通过2010年高考政治江苏卷主观题考生失误的分析,我认为学生要答好政治主观题,提高政治主观题的得分,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必须注意下列几点。
1.了解题型特点。近年来高考政治卷主观题的背景材料往往是社会热点问题,考查的大多是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运用与综合的能力。一般来说,简析题要求回答时注意要点完整、层次清晰、观点明确和分析到位;探究题要求首先应审好题,不能出现知识原理定位、迁移的大偏差,其次应注意从多角度、多层次展开分析,最后应注意知识观点与材料信息的有机结合。就解题技巧的掌握和运用而言,教师要通过若干典型的主观题的精练精讲,帮助学生形成各类主观题的解答思路、技巧和方法,以避免和克服学生对某类题普遍不适应的尴尬状况。
2.审清题意要求。针对材料式主观题的回答,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和考试中,首先要教会学生阅读材料,注意材料和设问中的隐含信息,找出关键词,抓住“题眼”,了解中心大意,明确试题主旨。另外,还要引导学生明确设问指向、确定考查范围,知道试题是问什么的,应该用课本上的哪些学科、哪些方面的知识点来回答,以提高学生答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关注社会热点。在联系实际方面,2010年高考政治江苏卷的主观题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紧密联系社会热点,如学习型政党建设、上海世博会等均是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二是紧密结合江苏省情,如第34题以江苏GDP、财政收支数据为背景材料,第37题更是以世博会江苏馆的特色来考查对世博理念的认识。这些都启示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尤其是复习中,要将当年热点与教材理论挂钩,抓住时政热点特别是国情省情的热点与课本知识点的链接,既要抓住时政热点与课本知识点的显性关联,又要善于发掘时政热点与课本知识点的隐性关联,并思考、研究这些热点问题的大致的命题角度,进而把握命题可能的“切入点”,这样可以减少或避免学生在答题中用错学科原理或答偏了题的情况。
4.锻炼辩证思维。大凡涉及“评析……”或“……评析”之类的试题,一般考查的都是学生辩证思维的素质和能力。正确解答这类题目,首先在思想方法上必须明确分正、反两个方面来展开,以避免一面之词的片面性;其次要对每一个层面进行分析,否则会显得空泛而论。为此,建议在平时的教学和测试中,应加强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素质和能力的训练,以减少考生答卷上不必要的失分现象。
5.重视事理结合。在平时解读材料式主观题时,教师要回归基础、重视结合,即根据课本知识,同时联系材料信息进行讲授,注意书本知识和背景材料的有机结合,指导和帮助学生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进行探究,寻求事理的有机结合,努力克服理论与实际“两张皮”的现象。
6.使用学科语言。高考政治主观题的评分是“采点”得分,因此考生在答题时要准确运用学科语言,即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术语、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不宜使用“大白话”,以答题的“规范性”提高答案的“有效性”。此外,一个题目可能会同时考查几个知识点,因而回答时要全面完整,尽量从不同角度展开分析。这里建议在平时的考试中,要培养学生做主观题打“草稿”的习惯,即先从总体上理清这是考查什么学科什么知识点的题,分几个要点,每个要点写几个关键词,然后顺着这个思路再在试卷上作答,这样可以避免在答题中没有层次乱答一通或把最初计划要答的知识点遗漏掉的现象。
7.注意版面整洁。从高考的角度来说,考生解答主观题要获得高分,除了答案内容紧扣题意要求、解题思路清晰明确之外,还要适当注意版面问题,否则“惨不忍睹”怎么能取得高分呢?为了适应时下网上阅卷的需要,考生千万不能错位答题,一定要养成在答卷纸指定位置、指定范围内作答的习惯;答案内容要简洁明了,一般是先原理后分析,要点关键写段首、阐述分析随其后;每段的要点前建议用阿拉伯数字标明,分点分段,层次分明;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以便于老师阅卷判分。
8.研究近年真题。一般来说,高考真题的权威规范性,是任何模拟题都无法比拟的,建议教学中应多揣摩近年来的真题,特别是研究其中的主观题的设问指向和参考答案,弄清命题思路,答案编制,以及赋分标准,掌握主观题的答题“切入点”及深度和广度,着重教会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分析,使学生学会组织答案,从而努力将掌握的学科知识转化为解题的实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