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问题
2011-03-20罗一杰汪军
罗一杰 汪军
(嘉兴学院,浙江嘉兴314001)
浅析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问题
罗一杰 汪军
(嘉兴学院,浙江嘉兴314001)
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一些思想道德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高等院校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丰富校园文化,改善自身管理体制,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高校 大学生 思想道德教育
当代大学生的主体多出生于九○年以后,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变革以及西方文化的长期渗透伴随着他们的成长,这些变化对其思想道德的培养产生了很大影响。在当前具有独立思考判断能力的社会群体中,他们最具活力,其思想概况即部分反映当前社会道德水准,他们的道德发展趋向更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总体而言,他们积极向上、有活力、热爱祖国、关注时政大事,但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念不坚定、缺乏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意识、人生理想目标不高、价值取向物质化等问题。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找出合理的教育引导方式,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突出问题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在政治信念、价值取向、素质培养等方面尤其突出。
1.社会主义政治信念不坚定。
当代大学生对时政、国内外形势变化普遍比较关注,但不能理性客观分析、对待,主观情感判断占据主导,易受主流媒体影响,随波逐流。在面对各种文化、制度的相互碰撞时,不能运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寻找根源,挖掘本质,而停留于表面现象。在政治理论方面,在党的思想教育及方针引导下,他们相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国家富强的唯一出路,同时又渴望通过西方的民主制度,解决个人现实社会中遇到的困难,甚至片面认为西方民主制度等同社会公正、富裕。立志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终生奋斗的学生,更是少之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共产主义信念淡化,缺乏坚定的政治立场,无法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观点、信念。
2.缺乏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意识。
市场经济是一柄双刃剑,在满足人民物质追求的同时,也淡化了建国初期集体与社会利益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远远走在社会制度、法律、文化和道德前列的这个特殊时期,过度的物质追求诱发正在成长的大学生滋生个人主义缺乏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意识淡薄,以个性掩盖自身品格的不足,在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之间抉择时,往往优先考虑个人。偏向社会、他人索取,在涉及国家、社会奉献时,多以旁观者身份出现,仅以“精神支持”,责任感匮乏。
3.人生理想、目标不高,贪图享受。
受社会上不良风气、家庭溺爱及个人虚荣心的影响,部分当代大学生对学习、生活的安排,较为随意。对待学习缺少持之以恒的毅力,稍遇困难,便满腹牢骚,自暴自弃,对生活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缺乏崇高的理想与长远的人生目标。一些大学生甚至过度追求物质消费,流连于生日聚会、同乡聚会,热衷于电子游戏、酗酒等,贪图享乐,偏于感官刺激,缺乏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
4.独立与激励意识有待提高。
受我国传统家庭文化等的不良影响,部分当代大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生活的能力。进入大学以后,面对独立自由的时间和空间,他们感到茫然困惑,不知道该如何安排。总体而言,他们做事认真,但缺少方式方法;与人相处比较单纯,但缺少相互尊重与礼貌,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导致同学关系紧张;部分同学以对任课老师的主观情感评价决定是否学习该门专业课程,而缺少自主查缺、自我纠正、主动适应的能力。其发展结果导致部分学生漠视学校规章制度,以“不合理、不人性”为借口逃避责任,消极对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成绩一塌糊涂,错失自我发展、完善良机。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问题成因分析
1.改革开放以后社会变革带来的深刻影响。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不断推进,在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强烈地冲击了原有的社会价值体系,一些人的人生理想、目标及政治立场发生改变。面对市场经济带来的各种诱惑,他们以满足自身需要为优先选择,甚至以推卸社会责任、损害社会道德为捷径,满足个人需求。这是推行市场经济而带来的负面效应,成长中的大学生势必耳闻目睹社会上种种不文明现象,进而模仿学习,这使得大学生们逐渐看重物质带来的满足和优越感,丧失高尚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西方腐朽文化的不断渗透。
在经济、信息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西方价值观念深刻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在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也深受其害,西方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借助文化传播对当代大学生产生持续影响久而久之,他们逐渐认同西方价值体系,淡化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甚至丧失社会主义国家意识,认同资本主义制度。
3.高等院校教育体制、观念存在不足。
当前国内知名院校多往科研型高校发展,高度重视科研建设,以科研工作量代替日常教学工作量,甚至不安排日常教学,部分普通本科院校也争相效仿,在自身师资力量有限的情况下,难免顾此失彼,弱化常规教学。在本科教学过程中,侧重理论知识灌输,依托完备的规章制度,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以“不出事”为目标,这种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思想认识难免模糊,做人做事随性而为,适应社会发展能力差,这是我们普通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严重问题,急需纠正。
三、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问题改善措施
1.顺应社会发展需要,创新开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是高等教育工作的一个主要方面,结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当代大学生弘扬社会主流道德观和价值观,强化集体荣誉感,培养爱国精神。通过党课教育、团日主题活动等平台,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操,引导其思想向健康方向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针对当代大学生思想中存在的利己主义和公共道德的滑坡,开展诚信、感恩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2.加强校园品牌文化建设,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
校园文化是校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结合体,是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依托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名师师德传承及学生自身文化修养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良好的校园文化,是高校正常教学、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缓解学习、生活压力,也有助于他们开拓视野,多方面锻炼个人能力,更可以在活动中陶冶情操。为此必须注重精品校园文化建设,在已有的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中,挑选精品重点建设,扩大在学生中的影响力,以此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其免受西方腐朽文化的影响。
3.完善教育管理制度,合理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健康、丰富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但只能是高校学生管理不可或缺的有益补充,是全方位培养学生的一项重要内容。正常的教育管理必须通过科学、人性化的制度来实现,通过完善、严谨、合理的奖惩制度,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使提升思想道德水平转化为大学生自身的需求。通过制度约束,帮助大学生克服不良习惯,纠正错误的价值观念,树立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
4.强化社会实践平台建设,育人于实践。
社会是“大染缸”,也是“炼金炉”,高校的学生培养不应是“闭门造车”,需要积极与企事业用人单位展开合作,通过在用人单位开展社会实践,让大学生把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培养危机意识、竞争意识和开拓精神,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四、结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社会结构、经济体制以及生活方式都在发生巨大变化,这些转变势必会对当代大学生产生影响,暴露出一些问题,这是社会进步、文化融合必然带来的阵痛。针对当代大学生出现的思想道德问题,从根源出发寻找思路,积极采取措施,合理正确引导,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心所在。只有科学、人性化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水平,帮助大学生克服自身缺点,培养优良品格,也才能使其为国家和谐、稳定、快速发展提供合格的接班人。
[1]杜维彦.论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诊治[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11
[2]林文泰.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及教育对策[J].福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6.
[3]蔡炎斌,刘铁芳.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对策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
[4]葛倩.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析[J].时代教育,2006,4.
[5]王国志.网络对当代大学生行为与意识的影响[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5.
[6]申小蓉,钟颖峰.当代大学生思想发展变化的动因及特点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1.
[7]闫详林,姚科燕等.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及行为方式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农业教育,2007,4.
[8]潘玉昆.大学生道德教育问题的反思[J].高等农业教育,2007,6.
[9]桂溪涓.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变化的原因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7,6.
[10]周义昌,王剑.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及原因剖析[J].江西职工大学学报,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