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质疑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深入阅读文本——《亲爱的爸爸妈妈》的教学案例
2011-03-20沈凌
沈 凌
(南京市第四中学,江苏 南京 210029)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捕捉一些有价值的细节,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也就是说教师要善于捕捉动态生成的火花。
在课堂教学开始前,教师的所有提问都是预设性的,当课堂教学展开时,只有转化为生成性的提问,才可能引发学生强烈的探索动机。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应多研究学生,多倾听多关注学生的即时反应。通过观察和倾听辨别出学生的悟性和理解力,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学生的疑惑、学生经验背景中已经拥有和仍然缺乏的东西,从而判断学生理解的深度,决定在何时介入讨论,补充哪些有关作品的背景性知识。由于学生的经验与知识背景的缺少,教师的参与会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理解进一步深化。
我在教授《亲爱的爸爸妈妈》这篇课文的时候就深有感触。我原先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首先引领学生阅读文本,概括全文的四个部分写了什么内容?然后看题记,在萨特的那段文字中讨论重点语句:“那就是我带走的沉重记忆。但这是个美丽的记忆。”“沉重”和“美丽”分别指什么记忆内容?接着提问学生作者为什么以“亲爱的爸爸妈妈”为题。最后品味课文的语言。
在讲到“沉重记忆”的时候,学生找到了第四部分写到的那些被残杀的人临死前留下的片纸只字。这时有一个同学突然问:“第一个孩子鲁比沙留下的那句话好像是不完整的,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我之前在备课的时候根本没有想到过,但是我立刻发现这是一个极好的问题,很能激起学生探究课文的兴趣。于是,我顺势问大家:“‘亲爱的爸爸妈妈最后一次了’这句话没有说完整,你能帮这个孩子把话说完整么?”同学们立刻讨论起来,说完整的句子应该是“亲爱的爸爸妈妈,这是我最后一次呼唤你们了”。我继续问:“仅仅是这么一句话,鲁比沙为什么都没有能够写完整呢?”同学们陷入了思考之中。有的说:“因为他面对死亡万分惊恐,所以无法将话语写得更完整。”我就提醒大家:“为什么作者一上来就选取这样一则不完整的留言给读者们看呢?换成一则完整的遗言不行么?”学生展开讨论,得出的结论是:“不完整的更好。因为这样让我们更为真实地感受到孩子在面对死亡时恐惧的心理,从而更能体现出纳粹的残忍,战争的残酷。这样使文章更加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接下来,我就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在文章的第四部分列举这么多当时被残杀的人们的临终遗言呢?这些片纸只字之间有没有什么共性的东西?”
首先是留下这些遗言的人们的身份。他们是学生、工作、木匠和牧师,表面上看似乎年龄、身份都各不相同,实际上是克拉库耶伐次最普通的老百性。正如前文所说:“他们杀孩子、老师,也杀牧师、工作、木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
其次是遗言的内容,主要都是表达了亲人的无限依恋和不舍之情。有的是孩子对父母,有的是父亲对孩子,还有丈夫对妻子,以及对自己的所有亲人。还有的表现了对生命的渴望,如:“给我们送饭来,也要工装裤和毯子。”“我的儿子没有爸爸也要快乐。”有的直接表达了对残忍的刽子手的仇恨:“孩子们为父报仇。”
最后是遗言的语言表达。有的句子是很不连贯的有的则是不完整的,还有的也许不通顺。这个单元的学习要求是:“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境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体验和评价。”让学生们仔细读每一条遗言,这些应该算是“惊心动魄的语言”,从中一定能获得许多对战争的直接体验。
第二中学六年级的学生巴法尔留下的遗言最多,但是写得最不连贯:“爸爸,我和米索在旧军营里。给我们送饭来,也要工装裤和毯子。送点果酱来爸爸去找校长假若有用送点东西给我们吃吧。姨妈彼得舅舅也在这儿。给他送三包烟还要些纸。”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一家中有不少成员已经被纳粹关起来了,这个可怜的孩子也许还并不清楚自己即将面对被屠杀的命运。在遗言中甚至还能感受到他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明天的渴望,而这样的孩子正是纳粹要灭种的对象。
其中一个生还的工人包季达,写的内容和刚才同学们发现的鲁比沙的遗言一样,也是不完整的:“亲爱的包瑞卡好好照顾美莎给她找个好丈夫问爸爸好请他也找爱你的包季达。”读来令人心酸,临死之前,对妻子、女儿和父亲的款款深情就在这片纸只字中显露无遗。他既是一位伤心的丈夫,又是一位心碎的父亲,更是一个无助的儿子,而他就是纳粹要灭种的对象。
从这些选取的遗言中,我们不难看出,不仅是孩子们,即便是成年人面对屠戮时,特别是突如其来的杀戮的时刻,有多少人可以坦然地面对这一切呢?有的人是为了捍卫自己的理想、保卫自己的民族而慷慨赴死,他们走上战场保卫家园,认为自己即使牺牲也是死得其所。而那些被残杀的都是些什么人呢?他们都是些手无寸铁的百性,是被无缘无故卷入战争之中的。只是因为纳粹的荒谬“人种”藉由,这些纯朴的普通市民就要在一天内被血腥屠戮。离开了平常的日子、幸福的生活、爱你的亲人,这一切的一切谁能承受得了呢?所以作家选择了这几条句子甚至不通的遗言,就是为了给我们带来一种精神上的震撼。纳粹的残忍、战争的惨绝人寰在这一刻尽显出来。这种面对死亡的真实令人动容。
最后,我又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思考:“为什么要以‘亲爱的爸爸妈妈’为题?”学生的回答令我欣喜。问题便迎刃而解:“这是300个孩子发出的最后一声呼唤。”“如果让你将这声呼唤延伸下去,设想一下孩子们想说些什么呢?”“亲爱的爸爸妈妈,我爱你们!我不想和你们分开,让我们永远在一起,让这个世界不再有战争……”原来主题就是隐含在题目之中的,这最后一次撕心裂肺的呼喊,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无限眷恋,催人泪下,震撼人心。
这节课正是因为有了这位同学的精彩提问,才迸发出了智慧的火花。学生们在不知不觉间就走进了文本的深处,与作者进行了一番心灵的交流。我在这节课中收获颇大,上完课后及时调整了教学思路,进行了二次备课,将学生提出的好问题补在了教案之中。
一些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重视自己在课堂中如何向学生提出问题,大多数学生没有时间提问题,有的也不会提问题,更不敢提问题。有时教师会特意安排学生质疑的环节,但对学生的问题却不管不问,又完全按照自己的预设去上课了。或者说:“同学们的问题都很好,下节课我们一起解决这些问题。”实际上再也没有过问。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理应鼓励学生质疑探究,提出问题,对学生的提问一定要善待。
这也正符合袁振国先生在《教育新理念》中提出的:“改变‘去问题’的教学思维方式,树立新的‘留问题’的观念。灵活把握课堂教学的前提是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充分考虑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知识的发现者、探究者。因此教师的介入一定要及时、恰当、充分,不能越俎代庖,代为深究,更不要以‘讲授探究’代替‘亲历探究’。”
阅读教学过程是一个多重对话(学生、教师、作者、文本之间)的过程,我们不能轻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当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时,教师就需要及时有效地引导,这也是教学智慧的显现之时。教师一定要善于引导学生在此问题的基础上深入思考文本,打开学生的心泉,那么学生的思维智慧的泉水必将汩汩流淌。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语文教师能引导学生俾善于读书,则其功至伟。”